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汶川地震强震区路基工程震害模式与分析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1 02:01:54
文档

汶川地震强震区路基工程震害模式与分析

汶川地震强震区路基工程震害模式与分析冯俊德1,姚令侃2,王智猛1(1.中国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四川成都610031;2.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四川成都610031)摘要:由于缺乏强震区实震资料,现行公路、铁路抗震设计规范均未考虑烈度Ⅸ度以上地区路基工程的抗震设计。5.12汶川特大地震近场区路基工程的震害资料,对研究这一课题提供了罕有的条件。本文对汶川地震近场区路基震害进行了调查,主要以2005年竣工修建的都江堰至映秀的三级公路为例,总结了路堤工程、路肩墙和路堑墙的震害模式,并进行
推荐度:
导读汶川地震强震区路基工程震害模式与分析冯俊德1,姚令侃2,王智猛1(1.中国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四川成都610031;2.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四川成都610031)摘要:由于缺乏强震区实震资料,现行公路、铁路抗震设计规范均未考虑烈度Ⅸ度以上地区路基工程的抗震设计。5.12汶川特大地震近场区路基工程的震害资料,对研究这一课题提供了罕有的条件。本文对汶川地震近场区路基震害进行了调查,主要以2005年竣工修建的都江堰至映秀的三级公路为例,总结了路堤工程、路肩墙和路堑墙的震害模式,并进行
汶川地震强震区路基工程震害模式与分析

冯俊德1,姚令侃2,王智猛1

(1. 中国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四川 成都 610031;2. 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四川 成都 610031)

摘要:由于缺乏强震区实震资料,现行公路、铁路抗震设计规范均未考虑烈度Ⅸ度以上地区路基工程的抗震设计。5.12汶川特大地震近场区路基工程的震害资料,对研究这一课题提供了罕有的条件。本文对汶川地震近场区路基震害进行了调查,主要以2005年竣工修建的都江堰至映秀的三级公路为例,总结了路堤工程、路肩墙和路堑墙的震害模式,并进行了相应分析。获得初步结论为:采用阶梯形边坡的高路堤,主要震害模式为路基边坡开裂、鼓胀或局部坍塌,即使在强震区也能保持整体稳定; 路肩墙最普遍的震害模式是横向倾斜, 说明在近场区地震波对路基工程稳定性的影响仍主要体现为水平力作用,提高挡墙抗倾覆稳定性应是抗震设计的核心;路堑墙最普遍的震害模式是横向倾斜或垮塌,其中混凝土挡墙还常出现在中部被剪断外推的现象,而浆砌片石挡墙的毁坏主要受震中距控制,故得出强震区不宜修建浆砌片石挡墙的结论。关键词:汶川地震;路基工程;震害;成因 

中图分类号:TU 4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Damage Type and Cause Analysis of Subgrade Engineering 

in Strong Earthquake Area of  the Ms8.0 Wenchuan Earthquake

Feng Junde1, Yao Lingkan2 , Wang Zhimeng1

(1.China Railway ErYuan Engineering group co.ltd,Chengdu,Sichuan 610031, China; 2.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Southwest Jiao tong University, Chengdu,Sichuan 610031 , China)

Abstract: Due to the lack of real observed data in strong earthquake area, in present seismic design criterion for highway and railway, there is no seismic subgrade engineering design for above seismic intensity Ⅸ zone. The Ms8.0 Wenchuan Earthquake on May 12th 2008 offers costful data to study the damage cause of subgrade engineering in strong earthquake area. Based on the detailed investigation of the subgrade earthquake damage in Wenchuan near field earthquake region, especially the Dujiangyan-Yingxiu third-grade highway which was built in 2005, the earthquake damage types and causes of embankment engineering, retaining walls in road shoulder and road cutting were summarized and analyzed. The primary results involves: the main body of high embankment with stepped slope can keep stable even in strong earthquake area and the main damage types are deformation and collapse of embankment slope; the most general damage type of retaining walls in road shoulder is lateral tilt, which is the main cause of damage, and it indicates that the effect of seismic wave on subgrade is still the horizontal force in the near field region and the increase of the stability against overturning should be the key of the earthquake resistant design for retaining wall; the most general damage type of retaining walls in road cutting is also lateral tilt. Besides, the distresses of shear break and outward shoving in the middle of concrete stopping wall are generally observed, and the damage degree of mortar flagstone wall is controlled by the distance from the epicenter. Accordingly, mortar flagstone wall is unsuitable for strong earthquake area.

Key words: Wenchuan earthquake; subgrade engineering; earthquake damage; cause

1  引  言

2008年5月12日下午2点28分中国四川汶川发生8级地震,其震级之大、余震之多、地表破裂带之长,次生山地灾害之严重,世所罕见。重灾区14个县(市)主要公路全部瘫痪,主要铁路、通信、水库和城镇遭受严重破坏,特别是北川县城和汶川的映秀镇成为一片废墟,是继唐山地震之后我国又一个损失巨大的毁灭性地震。

汶川地震高烈度区位于四川西部青藏高原东缘的高山峡谷地区,山高谷深、地质条件复杂、断裂构造发育,该地区存在着大量深挖高填路基。地震对山区路基工程造成了严重损毁,据统计灾害造成21条高速公路、15条国省干线公路、2795条农村公路的路基路面、桥梁隧道等结构物不同程度受损,受损近2.8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近200公里、国省干线公路3849公里、农村公路23800公里)。重灾区:阿坝、广元、绵阳、成都、德阳、雅安6个市(州)、50个县(市)和240个乡镇的各类交通设施严重受损。位于震中附近的映秀—耿达、映秀—汶川公路因地震几乎全部损毁。受损较严重的铁路包括成灌铁路、广岳铁路、德天铁路、宝成铁路绵阳至广元段等9条铁路,仅成都铁路局管内既有铁路灾后重建经费初步估算就需上百亿元。山区道路作为生命线工程,在震后救灾中起着巨大的作用,在本次地震中的大量路基损坏及大规模崩塌、滑坡灾害,对灾区公路造成严重损毁,不仅直接造成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而且阻断交通、极大地阻碍和延缓了救援队伍和工程机械进入灾区,加大了救援难度,严重延缓救援进度, 并成为公路抢通保通工作的巨大障碍。

铁路抗震设计规范在唐山地震前只有一个试用版;唐山、海城地震后,在总结这两次实震资料的基础上,于1987年颁布了《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J111-87;为了与新修订的国家标准《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相对应,2006年又颁布了《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111-2006版。但因在此期间未获得我国发生大地震实震资料的支持,有关线路工程抗震设计计算的条文修订不大;汶川地震前,按现行规范设计的工程未得到实际地震的检验;尤其是由于缺乏9度烈度以上近场地震资料,现有公路、铁路抗震设计规范对抗震设防大于9度地区的构筑物抗震设计均未列入公路、铁路抗震设计规范。5.12汶川特大地震强震区路基工程的震害资料,对研究强震区路基工程的抗震技术提供了罕有的条件,利用汶川地震的大批近场实震资料,促进铁路抗震设计规范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意义和现实意义,同时也具有重要的时效性。

2  调查区概况

5.12汶川大地震后,我们对强震区域公路的现场踏勘,主要包括国道213线紫坪铺—汶川段三级公路、都江堰—映秀高速公路、映秀—汶川二级公路,此外还包括213线水磨支线、映秀镇城区道路、紫坪铺水利枢纽重载公路等。本文介绍的主要是都江堰至映秀地区的震害调查情况。该区域位于四川盆地西北侧,龙门山地中南段,海拔一般在1000~3000米,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岷江干流至北向南过漩口后折向北东流经该区域。主要支流有古溪沟、寿江。该区域覆盖层以粘性碎块石土、漂卵砾石土为主;基岩以砂岩、砂页岩夹煤层、灰岩为主,强风化层3~15米。区内断裂基本构造格架为龙门山构造带,安县~灌县断裂;茅亭、龙溪断裂;发育断裂主要有:平武断裂~茂汶断裂;北川~映秀断裂;寿溪河断裂; 纸厂沟断裂。主要公路为国道213线,为三级公路,全长32公里。从都江堰到马鞍石隧道进口为绕紫坪铺大坝绕坝公路,2003年建成运营。从马鞍石隧道出口到映秀为2005年竣工修建的三级路。公路抗震设计按场地基本烈度为Ⅶ度考虑。调查区示意如图1所示。

图1  调查区域示意图

Fig.1  Sketch map of investigation area

我们的调查以东面平原、山区交界处为起点,向西沿岷江河谷溯流而上,直至发震断层,包括了Ⅷ、Ⅸ、Ⅹ、Ⅺ度四个地震烈度区,震中距均在20公里范围内。工作内容有对震区路基工程震前相关资料的收集;震害调查,包括成灾模式的判别、变形测量以及震害成因分析等;以及关于震后修复抢通措施的记录等。

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抗震设防原则是“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根据三级抗震设防原则,定义三级地震水平,这是国内外规范理念发展的总趋势。岩土地震工程学是地震工程学中的薄弱环节,尚未提炼出明确的实施条例,但也应是发展目标。由于震害等级的评定首先是制定抢修保通方案的基本依据,同时也与三级抗震设防原则相对应,我们将震害严重程度划分成表1所示的5个等级,作为路基工程震害评定的标准。

表1  震害等级评判标准

Table 1  Evaluation criterion of damage level

震害程度评判标准加固或修复措施对应设防原则的表述
完好无明显震害可正常使用不坏
基本完好构筑物出现裂缝掉块等现象或轻微变形。

可正常使用.按常规养护要求修复即可。

不坏
损伤有明显变形, 但主要受力构件基本完好,在正常工况下构筑物整体能维持稳定。

可维持使用,在抢险阶段过后逐步修复。

可修
严重损害构筑物产生过大变形或局部破坏,但未出现整体倒塌。

必须采取紧急抢险加固措施,才能够保通运行。

可修
毁坏路基主体崩塌或滑动、挡墙倒毁。

重建倒毁
3  路堤工程震害调查分析

我们调查的典型路段G213三级公路路堤高度在9~42米范围内,地面横坡坡度在10°~34°之间,既包括一般路堤,又有高度大于20米的高路堤;既有缓斜坡路堤,又有地面横坡大于1:2.5的陡斜坡路堤[4];既有护脚路堤,又有浸水路堤。路堤边坡多为在中部设平台的阶梯形边坡,上部坡率为1:1.5,下部为1:1.75,护坡道宽度均为2.0米,一般每隔8米高度分级设置。我们对16个路堤工点的震害调查结果列于表2。

表2  路堤震害调查表

Table 2  Road embankment investigation

编号震中距/km

地震烈度路堤断面

型式

路堤高

度/m

地面横

坡坡率

路堤

填料

平面

线形

震害模式震害

程度

备注
117.002级台阶护坡

341:3.73

块碎石土直线骨架护坡开裂

或折断

基本

完好

215.671级台阶护坡

141:2.90

砂砾石换填凸曲线路基边坡滑坡,

路肩错落1m

严重

损害

315.253级台阶护坡

421:5.67

块碎石土直线骨架护坡开裂

或折断

基本

完好

414.131级台阶护坡

251:5.67

块碎石土凸曲线骨架护坡开裂

或折断

基本

完好

513.951级台阶护坡

91:2.25

砂砾石换填直线骨架护坡开裂

或折断

基本

完好

613.551级台阶护坡

201:2.61

块碎石土直线骨架护坡开裂

或折断

基本

完好

712.581级台阶护坡

141:2.36

块碎石土凸曲线上边坡坡脚处

严重凸出变形

损伤
812.271级台阶护坡

251:5.67

块碎石土直线骨架护坡开裂

或折断

基本

完好

911.531级台阶护坡

131:2.48

块碎石土直线上边坡坡脚处严重

凸出变形,涵洞开裂

损伤
1010.011级台阶护坡

101:2.25

块碎石土直线骨架护坡开裂

或折断

基本

完好

震前因弃土加宽
119.251级台阶护坡

141:1.88

块碎石土直线边坡上部水平拉裂,

涵洞开裂

损伤
129.391级台阶护坡

201:2.75

块碎石土直线上边坡坡脚处严重

凸出变形,涵洞开裂

损伤
139.471级台阶护坡

201:1.48

块碎石土直线路基边坡滑坡,滑坡

部位错落1m

严重

损害

1410.501级台阶护坡

141:2.75

块碎石土直线震时被崩塌体掩埋

1510.681级台阶护坡

141:2.75

块碎石土直线道路中线严重拉裂,出现路基本体滑坡趋势严重

损害

1611.101级台阶护坡

161:2.75

块碎石土直线路基边坡局部被落石砸毁基本

完好

由表2可知,路堤震害模式主要有骨架护坡开裂或折断、上边坡坡脚凸出变形、路基边坡开裂或坍滑,如图2、图3所示。其中以边坡上部拉裂、下部鼓张变形这种损害模式为主,震害破坏部位基本限于路堤边坡,无完全毁坏的工点。路堤震害模式随地震力作用强度增加的发展趋势是,由边坡水平开裂到局部坍塌再发展为滑动面延深至路基本体的滑坡。路堤震害严重程度与地震烈度、本体加固措施有关,与路堤高度和地面横坡坡度关系不明显,其中有42米的高路堤在地震烈度区基本完好确属罕见,对该特例的认识可能大大突破在强震区修建高路堤的,如图5所示。

需要说明的是填土路基震陷是震区普遍存在的现象,其沉陷量多为几厘米~二三十厘米,明显小于现行规范条文说明中所罗列的其它老线路的路堤震害下沉量。 汶川地震中沉陷震害对汽车通行未造成严重障碍,但这种数量级的竖向变形对铁路已构成严重问题。我们认为在路基压实技术和地基处理技术明显提高的阶段,有效控制和减轻路基下沉震害是可以实现的,但要完全避免震陷可能难度过大.因此在强震区不宜修建对变形要求极高的无砟轨道体系。

图2  路堤边坡上部的水平张拉裂缝

Fig.2  Horizontal crack of road embankment

图3  路堤边坡滑坡后壁

Fig.3  Back of the sliding of embankment

图4 路堤边坡下部错落达1米

The slippage in the bottom of a embankmen is 1 m  

图5  42米的高路堤地震后基本完好

Fig.4  High road embankment of 42m after earthquake

4  路肩墙震害调查分析

路肩墙采用最多的是浆砌片石衡重式挡墙,也有桩基托梁+衡重式挡墙,砌块式加筋土挡墙、锚索桩板式挡墙等新型结构。表3所列为都汶路比较高大的典型工点震害统计,高度在2米~15.4米范围内,地基基本为砂岩,少数位于滑坡体上。

表3  路肩墙震害调查表

Table 3  Investigation of the shoulder of embankment

编号震中距/km

路肩墙类型墙高

/m

平面

线形

地震烈度震害情况震害程度备注
19.14 浆砌片石挡墙4.6凸曲线垮塌毁坏
29.06 浆砌片石(卵石)挡墙5.8直线严重开裂、濒于破坏严重损坏
38.37 浆砌片石挡墙8.3直线基本完好
48.13 浆砌片石挡墙(震前已用锚索框架加固)8.4直线局部裂缝基本完好
57.49 浆砌片石挡墙2直线横向外倾损伤
65.50 浆砌片石衡重式挡墙5.9直线横向外倾损伤
75.08 浆砌片石衡重式挡墙8.9直线横向外倾损伤
84.49 浆砌片石衡重式挡墙11.3直线横向外倾严重损坏
93.82 10.9直线
103.82 桩基托梁衡重式挡墙12.5凸曲线垮塌毁坏
114.01 浆砌片石挡墙5.7直线横向外倾严重损害
124.10 浆砌片石挡墙6.6直线横向外倾严重损害
134.47 浆砌片石挡墙8.2直线垮塌14.8米

毁坏
144. 浆砌片石挡墙6.1凹曲线基本完好
155.90 加筋土挡墙6.8直线挡墙砌块错位明显,濒于垮塌严重损害
16

5.90 混凝土挡墙6.7直线挡墙外倾,局部外凸损伤
17

5.87 桩板式挡墙(锚索桩)8.4凸曲线完好
18

6.04 混凝土挡墙7.9凸曲线横向外倾,局部破坏严重损害
196.16 加筋土挡墙14.1凸曲线完好
207.14 浆砌片石挡墙4.7直线横向外倾严重损伤震前已用框架锚杆加固
217.24 浆砌片石挡墙6.3直线横向外倾、局部线路外凸严重损害
22

7. 加筋土挡墙15.4直线垮塌毁坏
237.99 加筋土挡墙9.7直线完好震前已用框架锚索加固
249.56 浆砌片石挡墙8.4直线伸缩沉降缝扩展至7--12厘米

损伤
2514.17 混凝土挡墙8.7凸曲线挡墙濒于倾覆,路面错台断道毁坏
2614.56 浆砌片石挡墙8凹曲线横向外倾损伤
从震害统计资料来看,路肩支挡工程震害相对轻微而又最普遍的现象是路肩墙和填料部分脱离,如图5所示,原因其一是路肩墙横向外倾所致,其二,由于填料部分在地震作用下会产生沉陷,也会导致路肩墙和路堤分离;更严重的震害是支挡工程向外倾斜,这不仅造成工程稳定性降低,严重时会造成路基大变形,如图7所示工点就在路面形成70厘米的错台,车辆无法通行;最严重的震害是支挡构筑物完全破坏,如图8、图9两个工点,支挡工程毁坏后都造成公路断道震害。

图6  挡墙与路基脱离

Fig.5  Retaining wall damage

图7  支挡工程倾斜达20厘米

Fig.6  Rotation of the retaining wall

图8  加筋土挡墙垮塌

Fig.7  Geogrid retaining wall collapsed

图9 浆砌片石挡墙垮塌导致断道

Fig.8  Mortar flagstone wall collapsed

5  路堑墙震害调查分析

调查路段路堑墙多采用浆砌片石重力式挡墙,其余为混凝土挡墙,我们主要调查挡墙高度在3米以上的工点,对3米以下的只调查了震害比较严重的挡墙,这样共调查了总计59个工点。其中浆砌片石挡墙占54%,高度最高为10.4米(不包括基础埋深),混凝土挡墙占46%,高度最高为8米,只有2处桩板式挡墙工点。表4所列为59个工点中震害严重工点的调查情况。

从59个调查工点的统计资料看,Ⅺ度和Ⅹ度区有25个工点,其中被毁坏的工点为8个(占32%),严重损坏的工点为1个(占0.04%);Ⅸ度区有34个工点,其中被毁坏的工点为2个(占0.06%),严重损坏的工点为1个(占0.03%)。可见影响路堑挡墙震害严重程度的主要是地震烈度,而与挡墙高度的关系并不明显,如浆砌片石挡墙被毁坏的工点高度从3.3~9.8米均有分布。

表4  路堑墙震害调查表

Table 4  Damage of road cutting

编号震中距/km

路堑墙类形墙高/m

线路走向 /o

平面

线形

地震烈度震害模式震害程度备注

(边坡类型)

18.54浆砌片石挡墙7.817凸曲线整体垮塌36米

毁坏河流阶地
27.58浆砌片石挡墙3.615直线整体推移30-80米

严重损害滑坡体
37.27浆砌片石挡墙3.6330直线整体垮塌24米

毁坏砂岩削坡
47.18浆砌片石挡墙5.414凸曲线垮塌13.3米

毁坏砂岩上覆崩坡积体
56.95浆砌片石挡墙5.3 22直线垮塌25米

毁坏老滑坡体(地基也在滑坡体上)
66.91浆砌片石挡墙5.9 22直线垮塌,用砼

补强

毁坏老滑坡体(地基也在滑坡体上)
75.82浆砌片石挡墙5.165直线垮塌6米

毁坏砂岩削坡
84.08片石(卵石)混凝土挡墙3.5 96凹曲线映秀端中上部垮塌毁坏坡积体
95.19浆砌片石挡墙8158凸曲线挡墙垮塌长度68米

毁坏砂岩削坡
106.63浆砌片石挡墙9.840直线两段挡墙垮塌毁坏砂岩削坡
117.26浆砌片石挡墙5243凸曲线挡墙垮塌长度近30米

毁坏老滑坡体
127.96混凝土挡墙3.110直线挡墙中部水平剪出24厘米

严重损害砂岩滑坡体
1316.46浆砌片石挡墙3.362凸曲线被落石砸毁长度18米

毁坏砂岩挖方
1416.96浆砌片石挡墙3.5286凸曲线被落石砸毁长度8.6米

毁坏块碎石坡积物
浆砌片石挡墙与混凝土挡墙相对轻微而又最普遍的震害是外倾,形成沿伸缩沉降缝的错位如图10所示。混凝土挡墙更严重的震害是在中部被剪出,如图11就在中部被剪出24厘米。浆砌片石挡墙最严重的震害是沿砌缝开裂后挡墙解体,导致完全垮塌,如图12所示。从混凝土挡墙无一完全垮塌的现象来看,混凝土挡墙的抗震性能明显优于浆砌片石挡墙。 

图10  混凝土挡墙错位

Fig.9  Concrete retaining wall pushed

图11  混凝土挡墙在中部被剪出

Fig.10  Concrete retaining wall sheared

图12  浆砌片石挡墙垮塌

Fig.11  Mortar flagstone wall collapsed

6  结  论

(1)路基工程按“不坏、可修、不倒”的理念,可将震害对应为表1所列的5个等级,都汶路抗震设计按场地基本烈度为Ⅶ度考虑,设计时对路基工程抗震未作特殊要求。但实震资料显示,即使在和度地震烈度区,毁坏的路基工程也不到1/3,而且主要是浆砌片石路堑墙工点.

(2)震害调查表明,路基工程震害模式随地震力作用强度增加的发展趋势是,填土路堤由边坡坍塌可能发展为滑动面延深至路基本体的滑坡;挡墙由横向倾斜变形发展为倾覆倒塌,该现象反映了路基工程在近场区地震波作用下的失稳仍主要体现为水平力作用过程。现行规范认为:“水平方向的地面震动加速度对构筑物的破坏起着主导作用,因此,验算路堤稳定性时,只考虑水平方向最大地面加速度的影响”。汶川地震实震资料说明,这种处理方法对强震区的抗震设计仍是合理的。

(3)仅从统计情况来看,都汶路的路基工程中,路堤工程的震害最轻、路肩墙次之、而路堑墙毁坏率最高。我们认为现行规范中“在地下水位较深地段的岩石和非液化土、非软土地基上,用粉质粘土、碎石类土填筑的路堤,抗震稳定性较好,7度地震无震害;8度和9度地震即使比较高的路堤,一般也很少遭受破坏”的结论,可以扩展至10度地震烈度情况。汶川地震表明,采用放缓边坡填筑的路基,即使在强震区,主要仍为损害模式。这就提示我们,线路通过强震区,地形条件允许时,设计合理的路基可能是最安全的工程形式,因已有42米高路堤的实震案例,可能并不存在所谓“控制高度”。

(4)在调查路段中,由于路基本体毁坏造成断道事件的有4处工点,其原因都是路肩墙破坏所至,必须采取紧急抢险加固措施,才能保通运行的工点,也多发生在路肩墙路段,说明路肩墙工程设计应是路基工程抗震设计的关注重点;从主要为倾覆破坏的模式,说明提高路肩墙抗倾覆稳定性应是抗震设计的核心;在新型支挡工程中,有一处桩基托梁衡重式挡墙工点和一处砌块式加筋土挡墙工点被毁,另有一处桩基托梁衡重式挡墙工点与一处加筋土挡墙工点濒于破坏,说明在强震区采用新型支挡时需慎重。

(5)在调查路段中,路堑墙被毁虽造成了较多公路被掩埋事件,但经清理后即可恢复通车,总体上看其震害对公路影响程度较路肩墙为轻。浆砌片石挡墙在和度地震烈度区其毁坏率高达50%,其中施工质量欠缺无疑是重要因素,如片石中掺有大量卵石等,我们认为在强震区不宜修建浆砌片石挡墙.因调查区未发生地震诱发大型滑坡事件,表4所列震害现象仅对按挡土墙设计的工程具有普适性。从防治地震诱发山地灾害的角度考虑路堑工程的抗震设计需要开展更广泛的工作。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CECS 160:2004,建筑工程抗震性态设计通则[S].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mechanics, China 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 CECS 160:2004,General rule for performance-based seismic design of buildings[s] (in Chinese))

[2]铁道第一勘察设计院. GB 50111-2006 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6.(Republic of China ministry of railways . GB 50111-2006 Code for seismic design of railway[S].Beijing: China Planning Press,2006(in Chinese))

[3]交通部公路规划设计院. JTJ004-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9.(Highway Planning and Design Institute of Ministry of Communications JTJ004-.Code for seismic design of highway[S].Beijing: China Communications Press,1999(in Chinese))

[4]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JTGD30-2004公路路基设计规范[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CCCC Second Highway Consultants Co. Ltd. JTGD30-2004 Specifications for Design of Highway Subgrades[S].Beijing: China Communications Press,2004(in Chinese))

文档

汶川地震强震区路基工程震害模式与分析

汶川地震强震区路基工程震害模式与分析冯俊德1,姚令侃2,王智猛1(1.中国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四川成都610031;2.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四川成都610031)摘要:由于缺乏强震区实震资料,现行公路、铁路抗震设计规范均未考虑烈度Ⅸ度以上地区路基工程的抗震设计。5.12汶川特大地震近场区路基工程的震害资料,对研究这一课题提供了罕有的条件。本文对汶川地震近场区路基震害进行了调查,主要以2005年竣工修建的都江堰至映秀的三级公路为例,总结了路堤工程、路肩墙和路堑墙的震害模式,并进行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