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从汶川地震的媒体报道看网络时代的危机传播过程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1 02:01:58
文档

从汶川地震的媒体报道看网络时代的危机传播过程

万方数据万方数据万方数据万方数据受众为重点,危机蔓延期扩大到非灾区受众。汶川地震一周年后,灾区民众的心理干预工作远没有结束,甚至亲临现场的记者和自愿者的心理都会遭受不同程度的影响。这次地震危机使汶川在地震突发期和危机蔓延期几乎成了媒体唯一的议题,特别是在国家哀悼日那三天,禁绝娱乐,电视台停止播放娱乐节目和广告,一些地方电视台“原定播出内容全部停播,转而同步播出电视台24小时直播的抗震救灾众志成城节目”。电视上24小时滚动播出的大量同质、单一、血腥和惨烈的画面,成人看后都会引起压抑感,孩子们
推荐度:
导读万方数据万方数据万方数据万方数据受众为重点,危机蔓延期扩大到非灾区受众。汶川地震一周年后,灾区民众的心理干预工作远没有结束,甚至亲临现场的记者和自愿者的心理都会遭受不同程度的影响。这次地震危机使汶川在地震突发期和危机蔓延期几乎成了媒体唯一的议题,特别是在国家哀悼日那三天,禁绝娱乐,电视台停止播放娱乐节目和广告,一些地方电视台“原定播出内容全部停播,转而同步播出电视台24小时直播的抗震救灾众志成城节目”。电视上24小时滚动播出的大量同质、单一、血腥和惨烈的画面,成人看后都会引起压抑感,孩子们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受众为重点,危机蔓延期扩大到非灾区受众。

汶川地震一周年后,灾区民众的心理干预工作远没有结束,甚至亲临现场的记者和自愿者的心理都会遭受不同程度的影响。这次地震危机使汶川在地震突发期和危机蔓延期几乎成了媒体唯一的议题,特别是在国家哀悼日那三天,禁绝娱乐,电视台停止播放娱乐节目和广告,一些地方电视台“原定播出内容全部停播,转而同步播出电视台24小时直播的抗震救灾众志成城节目”。电视上24小时滚动播出的大量同质、单一、血腥和惨烈的画面,成人看后都会引起压抑感,孩子们,特别是非灾区的孩子们会受到什么样的影响?

案例6:危机报道中的儿童受众

2007年8月美国“卡特琳娜”飓风袭击佛罗里达南部,之后又登陆路易斯安娜州东南部新奥尔良市外海岸,并影响到密西西比及阿拉巴马等州。飓风带来的狂风暴雨造成上述各州大批房屋受淹,部分建筑倒塌,交通及电力供应部分中断。普度大学儿童发展与家庭部一篇专门研究“卡特琳娜对儿童的影响”的文章¨“,指出受卡特琳娜飓风影响的孩子主要有几类:

(1)在飓风的路线上,为生存而挣扎;

(2)逃离灾区但无家可归,成为难民;

(3)受到飓风引发的经济困难影响;

(4)亲人或朋友在灾区,受灾或救援,为之担忧;

(5)因接受报道而产生担忧与困惑。

其中前三类为灾区儿童,后二类属于非灾区儿童。在我们这次的地震报道中,灾区儿童也成为议题的重点。而地震危机的大量报道对儿童的影响,则可能是当时我们来不及考虑的问题。

有专家指出,观看过量相关报道的孩子可能会遭遇严重的心理问题。杜克大学医学中心的JohnFairbank教授观察到大量观看的孩子要比其他孩子更多展现出忧伤、苦恼和悲痛的情绪,表现有睡眠障碍、噩梦以及不愿离开亲近的人等。纽约大学儿童研究中心的HaroldS.Koplewicz在对911事件影响的研究中也发现,看电视新闻多的孩子有两倍的可能性出现伤后压力症候群,包括焦虑、不安、沮丧、消沉等症状”“。

不同年龄的孩子可能受到的影响也会不同,年龄较小的更多会感到困惑不解,而年龄稍长的更多会产生焦虑和恐惧。针对儿童的心理和现状,在危机传播中,如何更有效地保护儿童,是我国传媒研究的另一个新课题。但地震引发的思考远没有结果,许多新的研究课题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以便在下次危机到来时,我们的传媒能有更充分的准备。参考文献:

[1]高世屹.美国危机传播研究初探[EB/OL].(2005—02—04)[2009一03—12].http://www.chunboxIIe.net/list.asp?Unid=663.

[2]BartonL.CrisisinOrganizations.Cincinnati:soutllwe8temPublish.ingCompany.1993.

[3]万润龙.叶志平:四川地震灾区最伟大的校长[EB/OL].(2008一05—29)[2009—03一15].http:Nnews.zdnet.corn.cn/zdne卜new∥2008/0529/890980.shtml.

[4]苏海萍.尼尔森全球首席运营官眼中的四川汶JII地震报道[EB/OL].(2008—05—29)[2009—03—20].http://news.xin.huanet.com/newmedia/2008—05/29/content_8276697.htm.[5]李弋.媒体快速反应信息权威透明——四川媒体抗震救灾报道分析[J].新闻与写作,2008(6).

[6]陈秀敏.汶川抗震救灾电视报道的速度、深度与广度[J].对外传播,2008(6).

[7]维尔吉妮·欧克斯.France24电视台——崭新的法国之窗[EB/OL].(2007一10—15)[2009—03—12].http://www.am.bafrance—cn.org/spip.php?article2342.

[8]S6ismeChine[DB/OL].(2008—05一13)[2008—10—02].http://www.youtube.corn/watch?v=AoG5EDc5Y,11.

[9]rrFlTremblementdeSichuanChine[DB/OL].(2008—05—14)[2008一lO一02].http://www.youtube.corn/watch?v=WRvPpC_GQ04.

[10]S6isme:laChinejORel"ouverture[DB/OL].(2008—05—14)[2008—10—03].http://www.youtube.com/watch?V=WRy—CoxlWBrw.

[11]威力巨大很难抗拒,权威专家详解汶川大地震[DB/OL].(2008—06—20)[2008—10—03].http://news.cctv.eom/chi—na/20080620/100806.shtml.

[12]CCTV4四川汶川地震特别报道[DB/OL].(2008—05—20)[2008—10—03].http://v.youku.com/v—show/id—XM—je5MTU30TY=.html.

[13]袁晓明.地震灾难报道的长期主角是谁[EB/OL].(2008—05—21)[2009—03—23].http://www.dfdaily.corn/node2/

node24/node224/userobjeetlai84344.shtml.

[14]JudithAMyers—Walls.Children∞VictimsofHurricaneKatrina[EB/OL].ComsumeandFamilyScience.2005(9)[2009—04—

24].http://www.ce¥.purdue.edu/ds/topics/hd/ChildrenVic—timsHurrKatrina.pal.

[15]Eeko.地震报道与儿童心理[EB/OL].(2008—05—26)[2009-03—24].http://okce.net/posts/323.

作者简介:刘惠芬(1960一),

女,湖南礼陵人。清华大学新闻与

传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互动

媒体设计与应用、网络教学研究、网

络的社会影响、女性文化研究。

(下转第49页)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从汶川地震的媒体报道看网络时代的危机传播过程

作者:刘惠芬, LIU Hui-fen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北京,100084

刊名: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SOCIAL SCIENCE)年,卷(期):2009,11(3)

被引用次数:0次

1.高世屹美国危机传播研究初探 2009

2.Barton L Crisis in Organizations 1993

3.万润龙叶志平:四川地震灾区最伟大的校长 2009

4.苏海萍尼尔森全球首席运营官眼中的四川汶川地震报道 2009

5.李弋媒体快速反应信息权威透明--四川媒体抗震救灾报道分析 2008(06)

6.陈秀敏汶川抗震救灾电视报道的速度、深度与广度 2008(06)

7.维尔吉妮·欧克斯France 24电视台--崭新的法国之窗 2009

8.Seisme en Chine 2008

9.TFI Tremblement de terre Sichuan Chine 2008

10.Seisme:la Chine joue louverture 2008

11.威力巨大很难抗拒,权威专家详解汶川大地震 2008

12.CCTV4四川汶川地震特别报道 2008

13.袁晓明地震灾难报道的长期主角是谁 2009

14.Judith A Myers-Walls Children as Victims of Hurricane Katrina 2005

15.Ecko地震报道与儿童心理 2009

1.学位论文王力基于危机管理的企业网络传播研究2009

商场如战场,企业经营时刻充满着不确定性,处处弥漫着风险,隐藏着危机。而且,现代企业危机复杂多样、形形色色,层出不穷,日趋常态化。不期而至的危机常常令人措手不及,给企业和公众造成巨大的损失和影响,严重贬损企业的良好声誉,降低社会公众对企业的信任和支持,使企业陷入困境而难以自拔,甚至危及到企业的生存,给社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面对层出不穷的危机,企业必须加强危机管理。

及时、有效的传播沟通是有效危机管理的前提和基础。在危机境况条件下,及时、有效的传播沟通,能改善和消除组织内外各利益主体的猜忌、怀疑、不信任,使危机能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得到有效控制、隔离和有序消除,把危机可造成的损失减到最小,帮助企业化险为夷,并迅速恢复、重塑企业的良好声誉与形象。

本文在危机管理理论和危机传播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将现代信息技术、企业传播理论与危机管理实践有机结合,借鉴国外企业危机管理和危机传播工作的经验,充分发挥网络传播的独特优势,对我国企业危机网络传播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

全文分为5章,文章主体内容为:

(1)企业危机管理和危机传播的理论基础。对危机的概念、特点、类型、阶段,危机管理的含义、本质、过程与模式,危机传播的内涵、功能及典型理论作了详细介绍。

(2)危机境况下企业的网络传播分析。系统分析了危机境况下企业所面临的复杂的网络传播环境,包括危机境况下网络传播多元利益主体、多种网络传播方式,网络意见的发展演变、网络传播受众的信息心理、信息需求以及信息行为。

(3)基于危机管理的企业网络传播策略研究。明确了企业在危机各阶段的网络传播的基本任务目标,分析了基于危机管理的网络传播的基本原则,提出了危机境况下企业网络传播的策略体系。

2.期刊论文林丹燕.任雯噪音流:网络传播时代危机演化的助推器——以2008年中国主要危机事件为例-当代小说(新诗文)2009,""(4)

危机传播是信息流、影响流和噪音流共同作用的结果.网络传播的互动、匿名、即时性在赋予公众足够知情权与表达权的同时增强了噪音信息的流动,造成危机信息的紊乱、受到干扰或断裂,导致危机向纵深化演进.本文立足于网络传播特征,结合近期公众危机网络传播的现象,以中国人民大学胡百精教授的危机传播"3F"假设为理论源,寻找归纳出网络危机传播中噪音流的产生原因和表现形式,以及其对危机事件的负面影响,以期为网络危机传播管理提供相关参照.

3.学位论文王艳群网络危机传播研究2005

本选题的最初动因是近年网络传播在危机处理中作用的加强以及这一课题研究成果的缺乏。本文的初衷是警醒、组织甚至个人的危机意识,并为其提供危机对策参考。

讨论研究背景和目的、网络在危机传播中的功能、网络危机传播的特性、网络谣言以及网络危机传播的应对策略。本文以网络传播个人化的传播特性为基础建构全文,试图使之表现出持续的逻辑思路。

主要论述了网络谣言的特征、成因、预防和处理方式。本文提出的网络危机预警策略主要包括:搜寻新闻讨论组、加入邮寄名单、订阅电子报和充分使用搜索引擎。

4.期刊论文黄鸣刚社会转型视阈下的网络危机传播-新闻爱好者(下半月)2010,""(5)

网络媒体在中国已发展成为引导和洞察社会民情的重要窗口,网络传播对社会转型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影响.中国网络媒体表现出的影响力、社会地位、政治认可度正全面而深刻地渗入到人们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深刻改变着转型期中国社会生活的形态.

网络媒体危机传播的途径和特点

网络媒体参与新闻传播后,四大媒体竞争的格局目前已经形成.虽然网络传播仍然有技术、法律、道德等硬性、软性控制.但它仍然是一种"去中心"的传播媒体.

5.学位论文魏玲平网络媒介在农村的传播研究2009

纵观整个媒介发展历程,媒介总是在伴随我们的生活在不断发展,经历了口语传播,文字传播,印刷传播,电子传播,网络传播。每次新媒介的出现都对人们的生活和观念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力。特别是网络这个新媒介以其无可比拟的优势冲击着人们的生活和传统观念。
  

本文将从网络媒介在农村的传播这个奇特视角来阐述网络在农村的传播内容,传播模式,对农村受众的影响。本文将分五章来阐述网络媒介在农村的传播,通过分析居民对网络媒介的认识、使用、需求效果方面的论述,来探讨网络媒介对农传播方面产生的影响。改变目前对农传播的困境,关键在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从而缩小缩小“信息沟”,实现信息的及时流通,发挥农村网络新闻传播的功能。
  

通过调查研究得出,农村受众对网络媒体的态度,一部分农村受众对网络有着一定的隔阂,但是也有一部分农村受众希望开始接触网络媒体,从网络媒体当中得知一些法规,经济信息,信息等,充分利用网络媒体的各种优点,更好的为农服务。同时该论文还提到了网络在农村传播的危机,就是网络危机传播.这就需要找到相应的解决措施,确保网络传播的安全,保证农民的获得信息的公正与准确性,提高他们的认知度,净化整个网络传播在农村的传播环境。

6.期刊论文喻国明.陈端危机传播的法则与艺术——以央视新台址大火的网络舆情危机及处理策略为例-新闻与

写作2009,""(5)

2009年2月9日元宵节,央视新台址突发火灾,消息通过网络媒体在短时间内迅速传播,引发广泛社会反响.这场大火带给我们的思考是多方面的,网络传播不仅在这种突发性事件的消息传播扩散过程中起到了主导作用,而且在舆情导向的形成过程上也呈现出明显的介质载体特征,网络文化的戏谑、消解特性在这场事件的传播和舆情导向形成中一览无余.

7.学位论文任媛媛网络时代危机传播模式的重构与应用2008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世界越来越成为一个整体,同时危机也越来越成为各国都必须面临的挑战:从美国的“911”危机到中国的SARS危机,从“禽流感”疫情到中国的雪灾。特别是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使危机事件迅速和广泛的传播,危害与影响被成倍放大。在网络时代

,如何应对危机事件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结合中西方现有的危机传播模式,从网络时代的特点入手,探讨新形势下危机传播模式的建构,并对其特点进行深入分析,其传播的放大化、无碍化、互动化、复杂化等特点都是不同于传统危机传播特点的,对如何应对这些新特点并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危机传播模式进行探索。

本论文主要探讨了四个方面的课题:一、网络时代危机传播的新变,即放大化、无碍化、互动化、复杂化;二、网络时代新型危机传播模式的建构,即无中心、分散化的传播模式;三、比较中西方危机传播模式的不同,并指出我国存在的不足;四、从网络媒体入手改进我国现存的危机传播模式。 本论文主要运用资料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在收集大量危机管理和新媒体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同时把传播学、危机管理等理论与案例相结合,以期得出自己的见解和结论。

论文认为,面对网络时代的到来,我们应该积极利用网络媒体的有利因素,乃至消除其不利影响,借助网络实现危机信息的收集、预警和反馈,建立适应网络传播的危机应对机制,从而在网络环境下化解危机。

8.期刊论文张文洲"沉默的螺旋"理论对企业危机管理的启示-人力资源管理2010,""(7)

随着网络社会的形成,企业危机管理使企业的危机传播风险成倍放大,重视网络时代的危机管理,已成为企业必须探索和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认为,"沉默的螺旋"理论在网络传播中继续发挥着作用,"沉默的螺旋"理论为企业的危机管理提供了新的视角.

9.学位论文徐宁突发性公共危机信息在网络媒介中的传播模型研究2009

21世纪以来,中国已经进入了一个突发性公共危机频发的时期。突发性公共危机爆发后,、媒体和公众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沟通是十分重要的

,这可以尽量杜绝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引起的恐慌加剧和谣言散播。危机传播已逐渐成为危机管理的关键所在。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络媒介已经成为庞大的网络群体获取危机信息的重要公共平台,使得危机信息传播速度更快、波及范围更广、破坏性更强、控制难度更大。在网络传播中,、网络新闻媒介、广大网民形成了一个复杂的突发性公共危机信息传播系统,三者之间存在着大量的正反馈和传播决策依赖等非线性的因素,同时三者之间的联系是动态的。复杂系统理论正好提供了一种非线性研究思维方式,为危机传播系统研究找到了新的视野。
  

本研究以复杂适应系统理论为指导,利用基于主体的建模方法,在RepaSt平台上模拟突发性公共危机信息在网络媒介中的传播过程。主要研究的问题包括:(1)研究仿真模型涌现出来的总体现象;(2)模拟分析了的公信力、信息公开速度、监管力度、引导力度和网民的初始意识形态、不遵守规则概率P几个特定的因素对突发性公共危机信息在网络媒介中的传播影响。
  

通过仿真实验发现,突发性公共危机信息在网络媒介中传播存在生命周期现象和显著的群体极化现象;公信力增大、信息公开速度提高可以使危机信息传播越早进入稳定期,且进入稳定期的支持真实信息的人数也逐渐增多;在同时增强监管力度和引导力度条件下,比单独增加监管力度或者引导力度更有利于控制虚假危机信息的传播;网民初始意识形态中支持真实危机信息比例越高,在潜伏期和蔓延期支持真实信息的网民人数就会越多,虚假信息传播的最大规模就会越小;网民越理性,在潜伏期和蔓延期,虚假信息传播就会越慢,而在控制期和稳定期,真实信息传播就会越快。本研究仿真结果可以为引导危机信息的传播提供启示。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njydxyxb-shkxb200903007.aspx

授权使用:河海大学图书馆(南京校区)(hhdxtsg),授权号:9b4f66ba-102c-4567-8c22-9e6301292fa8

下载时间:2011年1月6日

文档

从汶川地震的媒体报道看网络时代的危机传播过程

万方数据万方数据万方数据万方数据受众为重点,危机蔓延期扩大到非灾区受众。汶川地震一周年后,灾区民众的心理干预工作远没有结束,甚至亲临现场的记者和自愿者的心理都会遭受不同程度的影响。这次地震危机使汶川在地震突发期和危机蔓延期几乎成了媒体唯一的议题,特别是在国家哀悼日那三天,禁绝娱乐,电视台停止播放娱乐节目和广告,一些地方电视台“原定播出内容全部停播,转而同步播出电视台24小时直播的抗震救灾众志成城节目”。电视上24小时滚动播出的大量同质、单一、血腥和惨烈的画面,成人看后都会引起压抑感,孩子们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