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是公司出现财务损失的可能性。更广义的概念是,特定资产实现收益的不确定性。金融价格的变动不仅能影响公司的收入,费用,进而影响到公司现金流量,使企业价值下降,甚至可以影响到公司的经营能力和竞争地位。
风险对公司的价值影响深远。
风险对公司价值的影响
风险是公司出现财务损失的可能性。一般将公司的风险分为财务风险,筹资风险以及投资风险三种。
所谓财务风险是指在各项财务活动过程中,由于各种难以预料或控制的因素影响,财务状况具有不确定性,从而使企业有蒙受损失的可能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要完全消除风险及其影响是不现实的。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目标在于:了解风险的来源和特征,正确预测、衡量财务风险,进行适当的控制和防范,健全风险管理机制,将损失降至最低程度,为企业创造最大的收益。
筹资风险则是指由于负债筹资引起、且仅由主权资本承担的附加风险。企业承担风险程度因负债方式、期限及资金使用方式等不同面临的偿债压力也有所不同。因此,筹资决策除规划资主需要数量,并以合适的方式筹措到所需资金以外,还必须正确权衡不同筹资方式下的风险程度,并提出现避和防范风险的措施。
而有投资就有风险,除了有风险高低之差之外,在性质上也有差异。
首先,公司风险的存在加大了公司陷入财务困境的可能性。公司一旦陷入财务困境——甚至是财务失败——将被推向破产清算的境地。公司在持续经营过程中才有其附加价值,如果公司被迫进行清算,失去其经营的持续性,公司资产的清算价值将大大低于其整体的价值,投资者的投资将面对不可能全额收回的可能性。即使公司不破产,财务困境对公司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公司面对顾客,员工,供应商会观察到公司所面临的风险,从而提高合同的成本。
其次,公司风险的存在使得公司投资者(包括股权投资者和债券投资者)要求为投出资金承担的风险得到补偿。从而提高公司的资本成本。我们知道,在公司的所有者之间存在着矛盾,尤其是在股权投资者与债权人之间。因为公司的资金在实际运作中并不区分为债务资本还是权益资本,而是承受着相同的风险。冒高风险所带来的是超额的收益债券人是得不到的。着源于现代公司制度——虽然债券人与股东都是公司的投资者,但是,债券人享受的权利是固定的,在公司获得超额收益时,超额收益归股东所有,而当公司蒙受损失时,虽然公司仍有偿还债务的义务,但是公司制公司在破产的情况下的债务偿还是有限度的。这样,在蒙受损失的时候债券人可能共同承担损失,而获利时却不能得到好处,债权投资者自然反对公司将资金投资于高风险的项目。因此,他们会提高要求报酬率来补偿。公司从事的项目变动性越强,债券人的投资价值越小,其中一部分价值转移到股东的手中。债权人会预期到这种可能,从而会提高公司的资本成本。
再次,公司风险的存在加大了公司未来现金流量的不确定性,公司为防范这种变动所必须储备的各种准备金的数额就会加大,使公司的闲置资金增加,而公司的资金在不断的运动中才能增值,公司闲置资金的增加降低了资金的获利能力。综上所述,公司风险的存在对公司的价值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因此对风险进行管理就显得非常重要。
风险的识别与评估
(一)风险识别的方法
自然环境与人为环境是风险的终极根源要靠全人类的努力去改变。公司所能控制的大部分为次级根源,比如,市场环境是公司无法控制的,但对于市场环境带来的各种经营风险,公司若能有效应对,则可减少其对公司的不利影响。主要有列举法,风险列举法是根据企业财务报表与其他财务资料以及生产过程或管理流程辩识可能的风险。风险列举法中主要是财务分析法的运用。
由于财务报表是企业所有经营活动的缩影,对财务报表的分析有助于认识经营风险可能的来源。根据资产负债表,我们可以评价企业资产与负债结构等风险;根据损益表,我们可以了解公司业务盈亏风险的来源;根据现金流量表,我们可以认识现金流量的风险的来源;根据各种财务比率以及其他资料的佐证,我们还可以追踪可能的风险来源。现在通过下列案例进行具体说明
ABC公司的财务报表——损益表、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
ABC公司1999年度和2000年度损益表
项 目 | 1999 | 2000 |
销售收入 经营成本(含折旧) 息税前利润(EBIT) 利息 (8%) 税前利润(EBT) | 1000 760 240 40 200 | 1100 836 2 44 220 |
税后利润(EAT,T=50%) | 100 | 110 |
留存收益 支付股利 | 50 50 | 55 55 |
项目 | 资产 | 项目 |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 ||||
98.12.31 | 99.12.31 | 00.12.31 | 98.12.31 | 99.12.31 | 00.12.31 | ||
现金 WCR 固定资产净值 | 1000 / / | 100 350 600 | 110 385 660 | 短期借债 长期负债 所有者权益 | 200 300 500 | 200 300 550 | 220 330 505 |
合计 | 1000 | 1050 | 1155 | 合计 | 1000 | 1050 | 1155 |
99.12.31 | 00.12.31 | 99.12.31 | 00.12.31 | ||
应收款 | 150 | 165 | 应付款 | 50 | 55 |
存货 | 250 | 275 | WCR | 350 | 385 |
项目 | 资产 | 项目 |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 ||||
98.12.31 | 99.12.31 | 00.12.31 | 98.12.31 | 99.12.31 | 00.12.31 | ||
现金 应付账款 存货 固定资产净值 | 1000 / / | 1000 150 250 600 | 1100 165 275 660 | 短期借款 应付账 款 长期负债 所有者权益 | 200 / 300 500 | 200 50 300 350 | 220 55 330 605 |
合计 | 1000 | 1100 | 1210 | 1000 | 1100 | 1210 |
— 经营活动的净现金流入 = EAT+利息+折旧-WCR增加额
= 110+44+72-35=191万元
— 投资活动的净现金流入 = 投资收入-资本支出
= 0-固定资产原值-固定资产净值
= 0-(660+132)-(540+120)=-132万元
— 筹资活动的净现金流入 = 筹资流入+筹资流出
= 50-99=-49万元
筹资流入=长期负债增加+短期负债增加
=(330-300)+(220-200)=50万元
筹资流出=支付利息+支付股利
=44+55=99万元
所以,总净现金流入=191-132-49=10万元
ABC公司1999年末和2000年末的现金流量表(万元)
项目 | 1999 | 2000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表 销售收入 减:经营成本(不含折价) 税收支出 WCR增加所支付的现金 | 1000 700 100 350 | 1100 7 110 35 |
经营现金流量小计 | -150 | 191 |
投资活动渐进流量 投资或处置资产收入 减:资本支出 | 0 660 | 0 132 |
投资现金流量小计 | -660 | -132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 长期负债增加 加:短期负债增加 减:支付利息 支付股利 | / / 40 50 | 30 20 44 55 |
筹资现金流量小计 | -90 | -49 |
总现金流量合计 | -900 | 10 |
年初现金 年末现金 | 1000 100 | 110 100 |
现金净增加(年末-年初) | -900 | 10 |
净收益营运指数=经营活动净收益/净收益=191/226=0.8451
通过净收益营运指数的历史比较和行业比较发现ABC公司净利润上升,而非经营利润的比重逐年下降。该公司的收益越来越不依靠证券交易和资产处置。公司的经营风险降低,收益趋向稳定,提高了收益的质量。因为影响经营风险的主要因素是收益的来源和收益的稳定性。该公司的收益由原来的非营利性收益为主逐渐转化为以营利性收益为主,说明ABC公司的管理战略和收益的来源发生了转变,从而使得经营风险降低。
根据投资活动的净现金流入和筹资活动的净现金流入可知该公司的投资流入占该公司17%左右,而筹资流入约占19%。另外投资流出占17%,筹资流出占47%说明公司现金流出中偿还债务占很大比重并使负债大量减少。从而使得ABC公司的投资和筹资风险降低。
另一种方法是流程图分析法。流程图分析法是以生产过程或管理过程来辩识可能的风险。通常,作业流程可分为外部流程(即行销运送流程)和内部流程(即生产制造流程)。
下面,以一个制造业企业为例来具体说明。1图是其外部流程图;2是其内部流程图。
依据图1,我们可考虑是否存在以下风险:
第一,供应商能否保证及时供货,如果出现意外事项,公司有没有解决办法。
第二,如果原料仓库被毁,企业能否接受原料供应。
第三,如果定单较少可能造成的额外成本有哪些。
依据图2所示的企业内部流程各环节来发现企业的风险具体存在什么地方。比如,在加工制造阶段,如果企业的某一工厂突然停止生产,是否有其他工厂代替其维持正常的生产等。
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防范与控制风险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风险转移,风险回避和风险分散三种。
所谓风险分散是将风险分散成若干个较小的,且价值较低的单位,以减小损失的幅度。比如,把价值很高的货物由一次运送改为多次运送,或者储存货物时由一个仓库改为多个仓库,都可以使风险得到极大的分散。有时风险分散会伴随着风险集中,也就是将不会同时发生的风险集中到一起,使这一组中因风险造成的损失能够从其他未发生损失的部分得到补偿。比如,企业可以采取产品的、多样化的措施,以减少因某种产品生产或销售发生变故时给企业带来的风险。还有,企业进行投资是可购买多种风险不同且不完全正相关的证券或者向多个不同行业且彼此不互相影响的企业投资,这都是利用风险组合来分散风险。
有效防范企业财务风险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财务风险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每个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必须重视财务风险的防范工作,以有效防范和分解财务风险。
(1)认真分析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及其变化情况,提高企业对财务管理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以高度集中的财务预警权作为保障。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虽然存在于企业以外,企业无法对其施加影响,但并不是说企业对环境变化就无所作为,为防范财务风险,企业应对不断变化的财务管理宏观环境进行认真分析研究把握其变化趋势及规律,并制定多种应变措施,适时调整财务管理和改变管理的方法,从而提高企业对财务管理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以此降低因环境变化给企业带来的财务风险。
(2)建立和不断完善财务管理系统,以适应不断变化的财务管理环境,面对不断变化的财务管理环境,企业应设置高效的财务管理机构。配备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健全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强化财务管理的各项基础工作,方便企业财务管理系统有效运行,以防范因财务管理系统不适应环境变化而产生的财务风险。
(3)不断增强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要使财务管理人员明白,财务风险存在在于财务工作的各个环节,任何环节的工作失误都可能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财务管理人员必须将风险防范贯穿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始终。
(4)提高财务决策的科学化水平,防止因决策事物而产生的财务风险。为防范财务风险,企业必须采用科学的决策方法。在决策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影响决策的各种因素,尽量采用定量计算及分析方法并运用科学的决策模型进行决策。对各种可行性方案要认真进行分析评价,从中选择最优的决策方案,切忌主观臆断。例如,对固定财产投资因采用科学方法计算各投资方案的投资回收期,投资报酬率,净现值及内含报酬率等指标,并对计算结果进行综合评价在考虑其他因素的基础上选择最佳的投资方案。又如,在筹资决策过程中,企业首先应根据生产经营情况合理预测资金需要量,然后通过对资金成本的计算分析及各种筹资方式的风险分析,选择正确的筹资方式,确定合理的资金结构,在此基础上做出正确的筹资决策以降低成本,减少风险,从而避免因财务决策事物而带来的财务风险。
(5)理顺企业内部财务关系,作到责,权,利相统一,为防范财务风险企业必须理顺内部各种财务关系。首先明确各部门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地位作用及应承担的职责,并赋予其相应的权利,真正做到权责分明,各司其责,另外在利益分配方面,应兼顾企业各方面利益,以调动各方面参与企业财务管理的积极性,从而真正做到责,权,利相统一,使企业内部各种财务关系清晰明了。
筹资风险控制与投资风险控制
(一)筹资风险控制
筹资风险是由于筹资效益的不确定性给企业所有者财富带来的不确定性。企业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筹资风险进行控制。
1.作好资金来源的合理期限搭配,理论上认为,如果借款时间和借款期限能与生产经营周期合理匹配,则企业总能利用借款来满足其资金需要。因此,按资金运用期限的长短来筹集相应期限的债务资金,能较好地避免企业因负债筹资而产生的到期不能支付的偿债风险,并且能提高资金利润率。比如,对于设备款的需求,如果用一年的借款来满足,则设备运营一年后企业的现金净流量很可能满足不了款项到期日的偿债要求,企业将面临较大的支付风险;对于存货等短期资金要求,利用长期性负债必然导致资本成本提高,加重企业利息负担,并损害股东利益。因此,企业要作好债务资金的来源与资金运营期的合理搭配,恰当地规划现金流量,以减少债务风险,提高利润率。
合理规划资金来源的一般原则是:用长期性在债务资金和股本来满足固定资产与永久性流动资产的需要,用短期借款来满足临时性流动资产的需要。企业还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对激进或保守的策略,即适当地用短期资金满足部分永久性流动资产的需要,或者用长期性资金来满足临时性流动资产的需要,但一定要能够将风险控制在较低的水平,同时又能减少资本成本 。
2.适时调整企业资本结构。由于利息的抵税作用,似的负债的资金成本低于股票筹资的资本成本,所以,只要企业的资产报酬率高于负债的资金成本,在一定范围内,由于前述财务杠杆的作用,企业的负债经营会增加每股净利润。但由于负债比率上升使企业的财务风险加大,因此,当负债比率增加到一定程度时,企业的综合资本成本必然会上升。综合这两方面的趋势,必然存在一个综合资金成本最小点,即企业的最佳资本结构。
优化资本结构,要求企业通过资产利润率与负债利润率的比较入手,根据企业的需要与债务筹资能力,自觉调整其债务结构,加强其财务杠杆对企业筹资的自我约束。在资产利润率下降的时候,降低负债碧绿,从而减少财务杠杆系数,降低债务风险;在资产利润率上升的时候,调高负债比率,从而提高财务杠杆系数,提高资本利润率。
3.灵活调整债务利率。企业可以通过合理的利率预期,灵活地调整负债利率。在利率趋于上升时期采用固定利率借入款项,在利率趋于下降时期采用浮动利率灵活筹资,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资本成本,减轻其利息支付压力。因此,这也是企业提高筹资收益,降低筹资风险的一种有效方法。
(二)投资风险控制
1.投资风险的控制内容。企业的投资按过程可分为投资方案的确定,投资的实施和投资完成后的生产经营三个阶段,在这三个不同的阶段其控制的内容也不同。
(1)投资准备阶段的风险控制。投资准备阶段一般还没有进行实质性投资,但这一阶段所做出的决策对后两个阶段影响很大。这一阶段风险控制的重点是:保证决策所依据的资料来源准确可靠,所使用的方法科学合理,数据测算准确无误;对今后可能遇到的风险有充分的估计,并采取相应的风险回避,转移和分散的措施;确定紧急情况下的应变计划等。
(2)投资实施阶段的风险控制。投资实施阶段主要是通过投资建设,完成投资规划所规定的全部内容,并最终能够交付使用。风险控制在这一阶段应作好投资总额的控制,工程质量的保证和建设损失的预防。具体包括:采取必要的措施保护施工现场,消除各种隐患,教育工人安全施工;合理确定设备和建筑材料的采购菊花和采购地点,以降低成本并保证质量;事实严格的质量检验和验收制度;保持完整的会计记录等。
(3)生产经营阶段的风险控制。投资完成进入正常的生产经营阶段后,企业风险控制的重点就放在:保持企业现有资产的持续获利能力;实施风险保险;对可能发生的风险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等。
2.投资风险的控制措施。投资风险控制措施包括以下三点:
(1)风险决策分析法的运用。风险决策分析是对各种可供选择的投资方案,运用数学分析方法进行权衡,以选择合适的投资方案。风险决策分析常用的数学分析方法主要有盈亏平衡点分析,敏感性分析和概率分析。风险决策分析是企业进行投资方案的选择和投资决策的主要方法。
(2)投资风险的分散。无论什么样的投资放案,都会存在投资风险,因此企业可采用将资金投放于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单位的方法,以达到分散和降低投资风险的目的。对于证券投资而言,风险的分散还包括时间的分散,在不同时期购买不同种类并且收益率不完全相关的有价证券,以期使企业获得较为均衡的投资收益。
(3)投资风险的处理。对于不可能分散的风险,企业可以采用风险回避,风险转移等方法,当企业为获得较高的报酬而不得不承担较高的风险时,也要采取相应的措施降低风险,比如,广泛得手集资了,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测算和分析,从而尽量减少失误的发生。
结论
由此可见风险对公司价值的影响很大。现代公司的经营特点和经营环境决定了公司面临着风险,风险的存在对公司价值造成了负面效应,公司风险管理可以通过降低公司的资本成本来增加公司的价值。要有效防范企业财务风险就必须对风险的各个方面都有所了解。只有认识了解了风险的基本内容,我们才可以有效地管理风险,实现企业的增值。
参考文献
《风险管理》 刘伟华
《金融风险管理》 李志辉
《金融工程学》 叶永刚
《财务成本管理》 CPA教程
《货币风险管理》 国家会计学院基础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