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教学法的的步骤
具体的任务教学模式有所差别,但它们所依据的都是英国语言学家JaneWillis(1996)提出的任务学习法的理论框架。概括地讲,它分为以下三个步骤。
(1)前任务:教师引入任务,呈现完成任务所需的知识,介绍任务的要求和实施任务的步骤。
(2)任务环:以个人、双人、小组等形式执行各项任务,小组向班级报告任务完成的情况。
(3)后任务:由分析(学生分析并评价其他各组执行任务的情况)和操练(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练习语言难点)两部分组成。
任务型教学的关键在于任务设计。任务的设计必须具有意义性、可操作性、真实性、差距性和拓展性等。
任务教学模式的基本原则:1、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性相结合原则;2、任务适中原则;3、和谐民主原则;4、合作学习原则。
四、教学流程图
五、教学过程
1. Warm-up andpreview
设计意图
通过轻松的对话、具有竞争性的游戏复习已有知识,以最短的时间调动起学生脑海中的知识储备,并通过实际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本节课的任务。
T: Good afternoon boys and girls. Today I’m very happy to talk about our favourite food with you. You can call me Ms Zhang. Nice to meet you.….
T: First, let’s play a game-- “Magic Eyes”. Look at the screen, say the words as quickly as you can. Are you ready?
Ss: Ready.
T: Let’s go.
简析
大屏幕中依次闪出几
组食物的图片,学生看到
图片后快速说出英文单词,学生通过游戏的环节快速在脑海中积累本节课所需要的食物词汇,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注意力,也为本课的学习做好词汇上的铺垫。
修改:
这里的游戏尽量缩短,不用出现那么多组,仅出现三组左右即可,加快复现的速度。梁教授在观看我的C短视频之后提出,本部分的语言输入部分还是有点长。
T: This is our school menu. Look at the menu. What’s this?
(最后在大屏幕中出现的 “school menu”其中两个单词被图形遮住,只露出第一个字母,让学生根据第一个字母猜猜看,这个到底是什么单词。
T: Please look, it is a word that begins with the letter“t”. What’s this food? Can you guess?
Ss: t- tea; tomato; tofu…
T: This word that begins with the letter “c” What’s this food?
Ss: coffee Coke; cake; cucumber;chicken…
T: OK, now we can see our school menu.
Look at the menu on Monday.
What do we have on Mondays?
Do you like the food on Mondays?
S1: Yes,I do.
T: Why?
S1: I like hamburgers.
T: What about you?
T: What day is it today? Do you like the food on Tuesdays?
设计意图
与学生讨论学校school menu中的食物,通过这个活动了解学生对于学校食谱的真实感受,为任务的提出做好铺垫。同时操练本节课的骨干句型: I like… . I don’t like….
修改:
本处缩短了与学生交流的话轮,争取做到干脆利索引入本节课的任务。
T: Do you like all the food?
Ss: No, we don’t.
T: Some students don’t like the menu. It is not a good menu for all of us. Let’s make our favourite menu today.
简析
基于学生的生活实际本身,通过讨论学生的学校食谱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任务:为学校设计一份健康食谱。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学习,体现了任务型教学法的运用。
1. Presentation and practice
设计意图
在任务的驱动下,引入课文的学习。通过板书贴出两个人物的头像和头像的对话框,让学生一目了然的感受出这篇文本是Chen Jie and Sarah的对话。之后通过问题的解答层层递进加深学生对于对话文本的理解,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和掌握文本,扎实的处理文本。
T: To make a menu, first we should know our favourite food. How to ask about our friend’s favourite food? Let’s watch the video about Chen Jie and Sarah. (将Chen Jie and Sarah的头像贴于黑板上) Let’s listen and answer : How does Chen Jie ask Sarah?
Watch the video.
T: How does Chen Jie ask Sarah? Who can find it out?
S1: What’s your favourite food?
T Show a card of “favourite” .Read several times.
Then write the word on the board. fa-vou-rite.
简析
教师在教学中常常喜欢将一个音节割裂开进行教学,例如fa喜欢拆分成f-a-fa的方式,就像汉语拼音的方式进行拼读。我们在教学中一般不要将一个音节拆开,而应该以音节为单位指导发音。)
Fish is cats’ favourite. Carrot is the rabbits’ favourite. Chicken is my favourite. I like it very very much. So do you know favourite? What’s the meaning of the word.
Ss:最喜欢的。
T : Read the word one by one.
T: How does Chen Jie ask Sarah ?
Ss: What’s your favourite food ?
Teacher writes the sentence on the board.
The students read the sentence.
T: What’s Sarah’s favourite food?And what’s Chen Jie’s favourite food? Let’s listen again then circle the answers.
Let’s begin.
(T and Ss share the video)
T: What’s Sarah’s favourite food?
S: Fish and grapes.
T: Do you agree with him?
S: Fish.
T: We should know grapes are fruit. So Sarah’s favourite food is fish.
T: What’s Chen Jie’s favourite food?
S: Fish
T: Why?
S: Because it’s tasty.
T: Does Chen Jie like grapes?
Ss: No, she doesn’t.
T: Why?
Ss: Because they are sour.
简析
快速进入课文中的情景,通过问题的问答,使学生整体感知和了解文本的意思。
T: Do you have any questions?
S: No.
T: Ok, let’s read and imitate. Pay attention to your pronunciation and intonation.
3.Co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
设计意图
在任务的驱动下,学生扎实处理完文本,在接下来的环节中,将针对任务,紧密结合文本的教学目标进入拓展环节,将学生所用于真实的情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的运用能力。真正能用所学英语“做事”。
T: We know how to ask about the favourite food. Look! Here is something delicious in the canteen of our school. Look at the first level .What are they?
Ss: hamburger, chicken, fish, rice……
T: I like chicken, it’s tasty. What’s your favourite food?
You can answer: I like … .Because it’s/they’re….
Review the word: healthy /fresh /tasty /sour /sweet /salty.
T: What’s your favorite food?
S: I like … .Because it’s/they’re….
T: Can you ask me?
S: What’s your favourite food?
T:I like chicken, because it’s fresh. Listen carefully, we can say: I like chicken, because it’s fresh. He likes hamburgers, because they’re tasty.
Please ask and answer with your partner , then we’ll have a report just like:I like…. He likes….
T: It’s show time.
Ss: Show the report.
T: Look here, so many delicious food.
Practice:
I like…,because…
I don’t like….
简析
创设情景,学校食堂中为我们提供了各种食物,学生一起讨论四层食物架子的不同食物,在不知不觉的谈论中逐步拓展语言的运用。从一开始的简单的文本中主干句型: I like…, it’s….到 I like…. He likes….再到 I like…, because…. I don’t like….在递进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魅力。
T: look at the first level.
We can call them “food”
The second level we call them “fruits”
The third one we call them “vegetables”.
The fourth level we call them “drink”
T: We can say the favourite food,
favourite fruit/vegetable/drink.
T: If we want to know the favourite fruit. How to ask ?
Ss:What’s your favourite
fruit?
T: Who can say?
S1….
T: What about the vegetables?
S2: What’s your favourite vegetables ?
T: What’s your favourite drink?
简析
此处借用课件巧妙的将这个装满食物的架子,变成了四种分类清晰的呈现到学生面前,将文本中原本呈现的一种食物进行了拓展与运用。此环节清晰、高效。
T: What is our favourite food? Favourite vegetables? Favourite fruit and drink? Choose the information you want to know.
T: let’s make a survey. Who is the leader in group 1?
Ss: The leader in group 1 please stands up.
T: What’s your favourite information? Food, vegetables, fruits or drink?
Ss: Choose one.
You can ask the questions. Other students stick your picture on the chart; tell your leader the food and the reason. Let’s go.
修改:
此处改变原有的“比赛看哪个小组调查最快”的设计,去掉一分钟的时间,因为在观课的过程中,各位名师在观课时发现学生们是为了争夺第一而快速完成任务,并没有很好的运用本节课所学的功能句。所以,学生重视了速度而忽视了语言的练习。
The leaders introduce the information and put the information cards on the board.
Our favourite food is…
We don’t like…
简析
让学生自主选择进行调查的内容,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的发挥。通过这个调查活动,让学生将本节课所学进行运用,同时为了完成本节课的任务搜集好信息,做好铺垫。
Many students like hamburgers and French fries. I think they are unhealthy for me. Some students like fruits and vegetables. I think they are healthy. What is healthy or unhealthy for you?
Ss:….
修改:
老师在课堂观察之后提出“What is healthy food? What is unhealthy food?这个我认为应该是因人而异的,并不是某一种健食品对我来说是健康的,对您来说也是健康的。”基于“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原则同时要兼顾健康饮食的适当教育,在这里转为问学生认为哪些是健康食品,哪些不是,教师适当的进行疏导。
T: According to the survey , we know what is healthy and unhealthy for you. We know more about our friends. It can help us to make a school menu.I think we can make our healthy school menu now.Let’s make it in our group. Which day do you want to choose?
修改:
卢英苗老师在观课之后提出:“张老师在进行调查的时候应该是为最后任务的最终达成作好铺垫的,如果在张老师进行完调查活动之后能进行一个总结、梳理,让学生明白我做调查的目的就是为了后面的制作食谱所做的准备。”基于此我进行了适当的总结梳理。
Show time
简析
综合本节课所学,将开课时提出的完成学校食谱这一任务又重新提出,通过小组同学的合作学习,制定出本组制作的最喜爱的健康食谱。
Step 4: Summary
设计意图
将本节课所学的目标语言进行梳理,便于学生系统的总结今天所学,养成归纳总结的良好学习习惯,增强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
Encourage Ss to tell us what they have learned.
Today we have learned how to ask your friend's favourite food/vegetables/fruits/drink. The answer and the reason. And we can make a healthy menu for our school. After class you can give it to your head teacher. Maybe we can eat our favourite healthy food everyday.
Sing a song《An apply a day keeps doctor away》
Ok, boys and girls. Eat well ,
stay healthy. The best wishes for
you. Thank you. That’s all for today.
Bye-bye.
Step 5: Homework
1. Listen and repeat the dialogue, try to imitate and retell the dialogue.
2. Try to make a healthy menu for your family.
简析
作业的设置也是课堂的延伸。
D段视频脚本
撰写时间:2011年8月10日 16:13
D段视频
张春玲:各位老师刚才大家观看了C段视频,请大家结合自己的观点对这节课进行点评。先请刘老师从本节课是否能深入分析教学文本,把握教材,合理制定与巧妙的突破教学重点与难点来进行点评.
:好的,本节课,我从五个点观察了教材使用情况。通过对课堂中教师对教材的使用情况、学生对教材的学习情况进行观察。分析与总结教师结合学情对教材的把握和处理情况。
这里所说的教材是指本节课教师所使用的课文,以及教师根据学生水平和教学需要进行再构的教学资源,包括增加的文本、视频图像、儿歌等等。这都是我观察的范围。
我观察的结果是:学习课文用了12分钟。围绕教材内容所设计的练习用了15分钟。练习中的机械操练很充分,使用了教材提供的视频材料,帮助学生熟练掌握语言。结合数据有如下分析。因为这节课文本较短,而且对话中的每一句话都不长。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对话的意思,掌握对话中的语言结构都比较容易。
张老师在完成教材所提供的语言材料之外,还增加了很多基于文本的练习。围绕重点材料还有重点句型设计了大量的教学活动。这些活动具有很强的实效性。无论是表达对某种食物的喜好,还是完成任务的过程,所使用的语言结构都是本节课的语言重点。我认为张老师做得比较好的一点是:注重了知识的滚动,将新旧单词与新的句型结构进行了整合,使学生对教材的掌握更加牢固。
有一点,就是拓展环节的任务设计的也很有意义,学生也很投入、很兴奋。但是,老师的拓展环节练习的时间就学生掌握的情况来说,有一点长。因为学生掌握的已经很不错了,我觉得这个环节可以压缩一下。这是我的建议。
张春玲:谢谢刘老师。
卢英苗:看似简单的教学内容,仔细研究会发现教材的背后还有很多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的东西。例如这节课中缺少一个话轮 “What’s your favourite fruit”的环节,张老师在课堂中也主动的预设。当问学生“What’s Sarah’s favourite food?”时,学生有可能会出现两种答案,如果学生回答“Fish and grapes.”教师予以及时纠正“Grapes are fruits . They are not food. So what’s Sarah’s favourite food.”等。
同时,张老师还认真分析教材,将教材下面的Pair work也进行了设计,以“Make a survey”的形式进行了渗透与练习。
张春玲:好的,谢谢各位老师的点评,我会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注意的。下面请卢老师就本节课所采用的任务型的教学方法与策略是否有效达成进行评课。
卢英苗:通过对张老师这节课的观察,我从任务实施、任务呈现、任务效果等七个观察点进行了观察。根据我的观察,张老师的课堂中任务目标与教学目标相匹配。选择的任务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贴近程度较好,能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设计学生身边实实在在的任务去完成,以提高学生对于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从这一点来说,张老师在课堂中学生对于任务的达成度也是比较高的。在执行任务过程中的参与面较广,能积极开展小组间的对话,使小组展示与个人展示相结合。布置课后作业时让学生设计自己的家庭食谱,与本节课为学校设计食谱紧密相连,具有一定的针对性。这是一节比较典型的任务型对话教学的研讨课。
徐建华:对,卢老师我也有这样的感觉。本堂课在观课的时候感触最深的一点就是张老师紧贴生活情景,抓住有很多学生不喜欢学校提供的午餐食谱这个生活片段。通过调查之后迅速提出本节课的任务:Let’s make a school menu。
宋巧珍:而要完成制作这张School Menu,必须要先学会课文中的语言“What’s your favourite food?”张老师在开课之前并没有把这句话交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在听录音之后针对张老师提出的一些任务慢慢地学会了这句话。
张春玲:这也是和大家一起研讨的结果。
卢英苗:对,在之后很自然的通过新知进行调查问卷,根据调查结果设计食谱,整个活动顺畅、自然,实现的效果也不错。但是课堂中还是留有遗憾的,张老师在进行调查的时候应该是为最后任务的最终达成作好铺垫的,如果在张老师进行完调查活动之后能进行一个总结、梳理,让学生明白我做调查的目的就是为了后面的制作食谱所做的准备。
:我很喜欢张老师这节充满活力而又自然又非常有实效的这样一堂课,我的确很喜欢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这种互动。有一个地方提出来和大家一起研讨。在张老师课堂中有一个环节,在调查问卷之后,张老师进行总结,并结合学生们选出来最喜欢的食物进行饮食方面文化的渗透,What is healthy food? What is unhealthy food?这个我认为应该是因人而异的,并不是某一种健食品对我来说是健康的,对您来说也是健康的。
张春玲:对,当时没用涉及到这方面的教育,只是在想可能某些食物我们大家都认为,苹果它是健康的,但是苹果不一定对每一个人都健康。这一点教育还是没有跟上。
:探讨一下啊,这是一个拓展的一个知识。
徐建华:我觉得张老师是一个大众评判的一个标准去进行这个环节。其实也可以让学生自己来,就是你最喜欢的一个食物是什么。你认为对你最健康的食物。对你的身体最适合。
张春玲:让我想了起了那句“适合的才是最好的”。老师们又给我提出了很多的建议。我会慢慢地反思,也请大家及时在我的名师工作室中进行浏览。对话教学拓展活动设计的有效性,下面请宋老师进行点评。
宋巧珍:针对拓展活动的有效性,我设计了七个观察点。具我观察,这一节课张老师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拓展活动。一是教材的拓展,二是内容的拓展,第三个是本课的主题School Menu,学生最喜欢的School Menu的拓展。通过这七点的观察来看我认为张老师这节课认为的拓展活动他的出发点就是基于学生学习语言,从这个角度来设计所有的课堂活动的。这些活动也更好地促进学生利用语言、运用语言。在内容的拓展方面,张老师把教材中仅有的food ,拓展到了fruit, vegetables , drink。这样就让学生在学了这个语句之后还可以运用到其他的情境中去。在这里我也提一个建议:就是在学生提问的时候,能不能让学生一个一个的提问,增加一些学生的参与面。
卢英苗:我了解张老师的设计目的,是为了快速调查出学生最喜欢的食物,她的最终目的是要制作School Menu.因此他需要很快的速度去完成。
宋巧珍:但是我感觉语言应该是重点。制作School Menu是一个结果。如果语言学会了做不做这个School Menu又如何呢?我们设计任务的目的就是让他能学会语言。
:学生往往关注的是结果。于是小组之间展开了竞争,快速的看谁先做完。但是没有太多的学生关注谁做的最好。而是关注是哪个小组做的最快。
张春玲:谢谢细心的宋老师的评价。也给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设计的每一步都要为学生着想,认真的钻研教材,设计教学。谢谢各位老师对我的点评与指导。就课堂结构设计、时间搭配是否合理请徐老师进行点评:
徐建华:好的,通过观察张老师的课堂,我认真进行了观察量表的记录,张老师热身活动用了3分钟,新授中的game用了2分钟,进入文本前用时9分钟,处理文本用时10分钟,拓展环节用了24分钟。我觉得张老师的教学过程设计基本合理,课程结构设计也基本合理。时间搭配方面,一开始简明扼要,迅速进入文本,没有头重脚轻的感觉。但拓展环节用时稍长,希望张老师在今后的课堂中稍加。我真的非常欣赏张老师的这种课堂风格。她的课堂非常的大气,也很自然。
围绕拓展环节中一个小小的细节我来提一个建议,在做make a survey的时候,我记得张老师给学生提了一个时间上的要求,只给学生一分钟,进行小组比赛。我想刚才刘老师他们也谈到这个问题了,从我观察点的这个角度进行课堂观察时,我发现有的小组为了争第一,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相应内容,但基本上没有练习本节课的重点句型。还有一个组全选的coffee,这应该不是学生的真实意愿,大家为了能再这么短的时间内很快完成,有的孩子围绕在桌子周围,没有到前面参与进去。所以我建议在这里多给孩子一些时间,让孩子能够充分的练习,尤其是对本节课的目标语句。
卢英苗:张老师在实际操作的时候有点急,目的很明确就是用最短的时间练习更多的语言。
张春玲:对,语言应该慢下来让孩子们慢慢去说。谢谢老师们的点评,我会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不断进行反思,将自己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弥补。相信参与研修的各位老师也对我这节课还有很多感想,期待着你们的观点。
下面请梁教授进行综合点评。
梁承锋教授:老师们,总体来讲我感觉张老师上了一堂比较好的,基于任务设计的这样一堂对话教学课,有些预设的任务达成的还是比较不错,也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首先我先谈一下达成的不错的几个地方,比如说在任务设计方面,基本上还是比较贴近学生的实际。为什么这么说呢,小学高年级处在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他阅历还不是非常的丰富,生活相对比较简单。但是,餐厅对他们来讲还是比较熟悉的地方。有时候,有阅历、有亲身经历的时候才会有真切的体会,而且在交际当中自由的调用这些体会。所以我觉得这个School Menu这个设计还是比较好的。而且基于大家比较感兴趣能够调用他们的热情参与度也很高。在整个的参与过程中,语言的使用也还是不错的。因为按照任务型语言教学的要求要有操作的过程,在操作的过程当中,要有语言参与。因为我们毕竟要创造这个情景让学生用语言在过程当中去提高运用能力,所以这个语言的参与很重要。我看到有一些名师在你们的评课议课当中也提到这一点,虽然有些地方需要改进。学生在自如的介入比较贴近比较真实的活动当中的时候,他有对自己一些想法的整理,比如说:I like this. I don’t like this.对这样一个话题有思考。学生在接收这样一个问题之后,根据自己的一些喜好,平时的一些经验,他通过一些思考给予回答,这本身就调用了他的生活经验。同样在整个的活动当中也有合作的参与,他不是一人能够完成的。大家互相之间也有征求意见,甚至有一些对某个观点的探讨。所以,学生在这种参与当中会暂时的忘记语言本身,而关注语言表达的意义。我觉得在整个活动当中,学生的个性某种程度上也得到了一些尊重和展现。因为我们允许他有各种各样的答案。他要建立在自己个人需要的基础上来回答。当然有一些方面可以做的更好,一会我们再探讨这个问题。任务的活动最后的结果很具有展示性,我发现张老师也做了很多教具,非常具有展示性。有些是贴在墙上的,有些事放在黑板上的。而且设计也比较简单,没有多余的信息,否则的话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他就会集中注意力与本堂课所涉及的这些语言信息。第二个方面我觉得做的不错的。就是动手比较多,比如说我喜欢什么和不喜欢什么对于这个态度的表达不仅仅说:Yes, I do . No, I don’t.有一个贴小标签的形式。也就是说学生反映自己的想法表达自己的观点,他有各种形式。所以有很多时候,仅仅用语言表达他印象会比较浅。参与度就不够深刻。所以你让他去动手,非常符合孩子这个年龄段,所以大家都很愿意参与,本身也是一个乐趣。尤其在这个环节上同学们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对其他同学也是一种感染。在这个时候,我也注意到同学们比较自由,比较放松。我觉得我们追求的目标就是:课堂就是一种生活的展演,也就是说他本身也是一种生活的空间。但是不要太紧张,像上课就要背着手等。有时候我们比较紧张的时候我们学东西就很难接受,因为我们处于一种紧张的状态。如果课堂当中给人一种轻松自由的这种情景,学生们就会感觉非常安全。大家不会觉得我会犯错误,大家会笑话我。非常自由的时候,他的参与度是自愿的。有一种愿望在里面,而不是被组织。我们说老师要组织好课堂,似乎孩子就是被安排着,被组织着,你应该这样做,下一步我们应该那样做。我发现在你的课堂之中有的学生也来回走动,以各种姿势,各种喜欢的形式来参与。
张春玲:上课时我一直努力去创设这样一种像您刚才说的那种心理安全感,因为我曾经受过一点启发。有一次一个外国的老师到我们学校听课,是听的我的课,对低年级的小朋友,上课时我有一个指令和手势:3 2 1 Go! Go! Go!说完后,所有孩子马上坐好。外国人很不理解,为什么你会有这样一种指示,让孩子在同样一段时间去坐好呢?所以,就那次之后我才理解了一定要给孩子一个轻松的环境,让孩子大胆的区表达自己的意愿。
梁承锋教授:所以我能非常高兴的看到你的课堂能让孩子感觉到非常的轻松,这是很难得的。我们看到的比较多的情况就是上课就真的很像上课,学生坐在那里很像学生。他的言行举止都是按照要求进行。在约束的情况下他的精神就会紧张,接受的东西就很难内化为他的能力。所以我觉得在你课上有些环节还是很不错的。我觉得整堂课比较完整,虽然有一些处理的不是很全面。比如话语交流的时候What is your favourite food?这个交流的比较透彻一些,有一些方面延展的还不够,对food,fruits,drink等还有一些练习。如果语言没有的话,板书是有的。我们甚至可以再拓展一些, favourite后面可以放很多词What is your favourite colour/sprot/animal/movie?总体来讲我感觉前后呼应顺畅还是不错的,这个任务也需要讲究这个流畅性、阶梯性,衔接的比较好。比如说本来大家讨论的这样一个非常关心的生活当中的话题food and drink,在你任务基本结束以后,你又回到了生活的主题。 “Eat well Stay healthy!”虽然当时有点仓促,学生也是基本上不太会唱这首歌,一直跟着录音在唱这首歌。
张春玲:因为当时是借班上课,用的孩子学的不是PEP教材,所以我本身的设计已经做到课件中,上课的时候不太很好去。所以,只让孩子拍了拍手。本来是让孩子听一遍唱一遍,因为孩子不会唱,所以我临时就把唱一遍的环节去掉了。
梁承锋教授:对,也限于当时的一些情况。
张春玲:也确实是,当时没有考虑到这个情况,对各个教材的把握还不是特别清晰。
梁承锋教授:我认为任务的布置还是不错的。 “Make a healthy menu for your family. ”把“family”这个概念又引入进来,这个我觉得还是非常不错的。当然了,对教学内容的拓展我们有很多名师的评价我是非常同意的。拓展的比较好,增添了很多的交流和很多新的信息。并且,让学生在接近生活的真实状况下进行交流。
本专题相对来说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比如说相对比较明显的,这个语言输入部分还是有点长。
张春玲:是不是在进入课文之前处理的那段时间?
梁承锋教授:进入真正的任务型教学活动之前有点长。
张春玲:一开始设置了一个Game,然后是Brain Storm等这些环节。
梁承锋教授:虽然你有一些拓展活动,但是这些拓展活动仍然没有进入真正的意义教学的环节。
张春玲:的确是没有进入到任务。
梁承锋教授:所以这依然属于前面那一部分,就属于任务之前的准备,所以这点总体来讲还是有点长。
张春玲:对,下次如果再进行这样的课堂教学的话我会进行适当的调整。这是我的一个老习惯,我上课的时候经常会有头重脚轻。就像我们刚才老师们进行交流的时候,总是希望把前面处理的很安全,然后进入文本。所以我相信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经过这一次各位老师所提的意见,各位老师也通过课堂观察给我提出了很清晰的数据。那么我回去再进行分析的时候,我想我会设计出进一步的改进措施。
梁承锋教授:有待进一步解决的还有一点,就是学生的个性选择和自主表现还没有给予充分的空间。有这样几个镜头,比如说有一个同学选择了hamburger,你就说:It’s not healthy。然后你自己就说我喜欢饺子,立即贴上了饺子。在黑板上写上了另外一个选择。学生的选择可能本身不恰当,但这是学生的一个选择,他有这个权利来选择。教师可以去引导,但是我们不能把他的选择改变了。
张春玲:对,这个地方处理的是很生硬的,当时我个人的出发点是为了让学生进行一下饮食方面的教育,这个不健康少吃一些,但是您这么一说,我再回想一下当时的情境好像我自己确实太武断了,最起码应该去征求那个学生的同意。
梁承锋教授:可能是因为教学过程当中的时间要求比较紧,再一个任务也比较重,你的脑子里也可能准备下一个环节,这个也属于正常。放在别的老师身上恐怕也会出现这种情况。
第三点,我想给所有老师们一起探讨几个需要关注的问题。那就是我们课堂教学当中的一些细节需要特别关注的,也就是说我们选择这样一个任务型教学设计这样一个凭借,比如说我们设计一个School Menu,我们就要尽量的做的更加真实一些。我记得你上课的时候让大家集体合作制作了几个Menu。这是我们这一课教学活动的结果,也展示了,大家也讨论了。但是它有没有真正走出你的课堂,真正走到需要它走到的地方去?这是对你这个活动的一个真实的反应。我们可以说,非常感谢大家的积极参与,我相信这些也是大家经过讨论之后的结晶。我可以把我们的Menu送到我们的餐厅去,同时我们也可以开展一个活动,我建议餐厅邀请我们班某些同学作为品尝师,来给大家提一些建议。我们也建议食堂可以给我们多一些可以选择的Menu,不是说只有这样一个固定的Menu。就像很多餐馆提供的那种套餐或者自由搭配之类的,这样能让餐厅给我们提供更多的选择,更加有利于我们身体健康,我们更加愉悦的投入我们的学习等等。而且,在真实的教学活动中可以真的就这样去做,这样就能把生活与课堂真正的连接在一起。
张春玲:这就像刚才我们在讨论的时候,大家就讨论到如果这样的课堂真能进行一次的话,真的会给孩子留下刻骨铭心的记忆。不需要孩子去背What’s your favourite food?孩子一定能记得这节课的每一个细节,他所设计的那个菜单的过程是怎样的。我想我再用自己的学生去上课的时候,我一定会进行这样的尝试。
梁承锋教授:总体来讲,我们应该看到在整个课堂当中展现了你非常优秀的教学专业素质,而且课堂教学组织也非常的好,预设的目标也基本都达成,应该说是一节非常成功的课。
张春玲:真的是非常感谢梁教授对我这节课以及本专题所作的点评和总结。谢谢!
老师们,通过这次参加山东省小学英语远程研修项目,让我感受出每一位专家,每一位老师身上那种对教育的执着,对教育的追求,通过一遍一遍的研究,我能感受到我自己身上在一点点的成长。老师们,相信您加入到这个行列中来,也一样能不断成长起来。路还有很长,让我们一起努力!
老师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