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我们外出旅游,拥抱自然,欢度春节,拜访亲戚,阅读喜欢的书籍……这些有趣的事就像小鱼一样,在脑海里不停地映现。其中,最令我回味无穷的就是在假期里采草莓的那件事了。
寒假的一天中午,我们一家三口和爸爸朋友的一家去浦贝吃饭。吃完饭后回来,途中路过一片草莓地,阿姨说:“今天没什么事,不如我们去采草莓吧”。这可乐坏了我和小妹妹。于是我们下了车,走过田埂,来到草莓地旁。虽然烈日当空,但丝毫没有减弱我们采草莓的兴致。我们和草莓地的主人议好价格后,便拿来袋子,开始采草莓了。
这儿的草莓地全部都用塑料薄膜盖在土上,只有植株露在外面,接受阳光的照射,到了晚上还要搭棚,防止植株在晚上冻坏。这些草莓有的还是一朵洁白、半透明草莓花;有的已经结出了草莓,但未成熟,很小,颜色雪白;有的已经成熟,又红又大,散发出诱人的香味。我一边在田埂边慢慢的走,一边仔细地寻找最大、最红的草莓,看看这个,真大,但是淡红色;看看那个,真红,红得发黑,但太小了;好不容易找到一个满意的,刚要采时,却发现背面是白色的……就这样,我总以为好的还在后头,所以转悠了大半天,连一个草莓都没采到。看看爸爸、妈妈、叔叔、阿姨,甚至比我小好几岁的小妹妹,他们袋子里都装了好多草莓,这时,我猛然想起了《最大的麦穗》这一故事,文中讲的是苏格拉底让弟子们在麦地里寻找最大的麦穗,因为他们挑拣,最后两手空空。此时我也犯了这个错误,于是,我改变了原来的想法,继续采草莓。
过了一会儿,我忽然听到叔叔问:“是不是既在叶子下、又红的草莓最甜呢?”草莓地的主人说:“那是当然的。”咦?为什么这样的草莓最甜呢?我百思不得其解。最后我看了一眼火辣辣的太阳,突然之间我什么都明白了:原来被叶子遮住的草莓,即使没有成熟,在太阳照射之后,也会呈现暗红色,所以在有遮挡物的地方、并且红的草莓才是真正成熟的草莓。照这样的推理去做,我果然采到了许多香甜的草莓。
大约过了30多分钟,我们都“胜利凯旋”,称了斤,付了钱,我们便回到了家中,迫不及待地用盐水浸泡30分钟后,大吃了起来。自己亲手采摘的草莓,吃起来真甜啊!
这次采草莓,令我至今难忘。我明白了生活中到处是学问,只要亲近自然,就能学到许多知识。更重要的是,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一个人需要树立远大的理想与抱负,但更需要抓住眼前的机遇,踏实地完成当前任务,因为通向理想的道路是由每一次机会铺成的,如果不脚踏实地,就会错失良机,一事无成。正如《最大的麦穗》中的一句名言一样:“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