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土木工程用钢材的主要性能标准 |
钢筋混凝土结构用钢可分为钢筋、预应力混凝土用冷拉钢筋、冷拔钢丝、高强钢丝、钢绞线和精轧螺纹粗钢筋等等,目前在土木工程建筑中,热轧钢筋、冷轧扭钢筋、冷轧扭带肋钢筋、预应力混凝土用钢丝和钢绞线应用最为广泛。 其中,应用最为普遍的热轧光圆钢筋(gb13013-1991《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和热轧带肋钢筋(gb1499-1998《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的力学及工艺性能标准如表1-1。 |
二. 石料的技术标准 |
1.公路工程石料的技术标准 按我国现行(jtj054-1994《公路工程石料试验规程》),道路建筑用天然石料按其技术性质(饱水状态的抗压强度和磨耗率)划分为四个等级:1级--最坚硬岩石;2级--坚硬岩石;3级--中等强度的岩石;4级--较软的岩石,其技术标准如表2-1。 |
(一)水泥混凝土用集料的技术标准 |
1.粗集料的技术标准 普通混凝土中采用的粗集料,主要是碎石和卵石。混凝土用粗集料的质量应满足下列技术要求。 (1)水泥混凝土用粗集料的压碎值、含泥量、针片状颗粒含量等指标 水泥混凝土用粗集料的压碎值、含泥量、针片状颗粒含量等技术指标应符合表3-1的规定。
|
② 混凝土强度等级等于及小于c10级的,其针、片状颗粒含量可放宽到40%。
(2)粗集料的坚固性
碎石或卵石的坚固性是指集料在气候、环境变化或其它物理因素作用下抵抗碎裂的能力。为保证水泥混凝土的耐久性,选用的粗集料应具有足够的坚固性,以抵抗冻融和自然因素的风化作用。混凝土用粗集料的坚固性用硫酸钠溶液法检验,试样经5次循环后,其质量损失应符合表3-2的规定。
② 对于有抗疲劳、耐磨、抗冲击等要求的集料,或混凝土强度大于c40时,其集料的质量损失率应不大于8%。
③ 若发现粗集料有显著缺陷时(指风化状态及软弱颗粒较多),应进行坚固性检验;
④ 对同一产源的碎石或卵石,在类似的气候条件下使用已有可靠经验时,可不作坚固性检验
⑤ 当坚固性不符合本指标要求时,可作混凝土抗冻性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3)粗集料的有害杂质含量
粗集料中常含有一些有害物质(如粘土、淤泥、云母、硫酸盐、硫化物和有机质),能够防碍水泥的水化反应,降低集料与水泥的粘附性。粗集料的有害杂质主要应控制其硫化物和硫酸盐,以及卵石中有机质的含量符合表3-2的规定。
(4)粗集料颗粒级配
粗骨料颗粒级配是否合适,直接影响水泥混凝土的技术性质和经济效果,因而粗集料级配的选定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重要环节。水泥混凝土用粗集料的级配应符合表3-3的规定。
配制水泥混凝土时,细集料的质量应满足以下几方面的要求:
(1)细集料的级配和细度模数
优质的水泥混凝土用砂希望具有高的密度和小的比面,以达到既保证所拌制混凝土有适宜的工作性和硬化后混凝土有一定的强度、耐久性,同时又能节约水泥的目的。
① 水泥混凝土用砂的分类标准
按国家标准,水泥混凝土用砂按其细度模数分为三大类,如表3-4。
对用于水泥混凝土中细度模数为3.7~1.6的砂,其颗粒级配应处于表3-5中任一个级配区内。
② ⅰ区砂宜提高砂率以配低流动性混凝土,ⅱ区砂宜优先选用以配不同等级混凝土,ⅲ区砂宜适当降低砂率以保证混凝土强度;
③ 对于高强泵送混凝土用砂宜选用中砂,细度模数为2.9~2.4。2.5mm筛孔的累计筛余量不得大于15%,0.315mm筛孔的累计筛余量宜在85%~92%范围内。
(2)水泥混凝土用砂的含泥量及泥块含量
水泥混凝土用砂的含泥量为粒径小于0.080mm的尘屑、淤泥和粘土的总含量百分数,泥块含量为原粒径大于1.25mm,经水洗、手压后可破碎成小于0.63mm的颗粒含量百分数。水泥混凝土用砂的含泥量及泥块含量应符合表3-6的要求。
用于水泥混凝土的砂的坚固性是指砂子在气候、环境变化或其他物理因素作用下抵抗碎裂的能力。用硫酸钠溶液法检验,试样经五次循环后,质量损失应符合表3-7的规定。
② 对于有抗疲劳、耐磨、抗冲击要求的混凝土用砂,或有腐蚀介质作用、或经常处于水位变化区的地下结构混凝土用砂,其坚固性质量损失率应小于8%。
(4)水泥混凝土用砂的有害物质含量
水泥混凝土用砂中有害物质包括云母、轻物质(表观密度小于2.0g/cm3,如煤和褐煤等)、有机物、硫化物和硫酸盐等,其含量应符合表3-8的规定。
(二)沥青路面面层、基层、底基层用集料的技术标准 |
1.粗集料的技术标准 沥青混合料的粗集料一般是由各种岩石经过轧制而成的碎石组成。在石料紧缺的情况下,也可利用卵石经轧制破碎而成;或利用某些冶金矿渣(如碱性高炉矿渣等),但应确认其对沥青混凝土无害才能使用。沥青路面不同结构层位选用的粗集料,其质量要求也不相同。 (1)沥青面层用粗集料 沥青路面用粗集料的规格应符合表3-9的规定。 表3-9 沥青面层用粗集料规格 |
抗滑表层用粗集料的技术要求除应满足表3-10的规定外,对其力学性质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需要检测粗集料的磨光值、道瑞磨耗值和冲击值,技术要求列于表3-11;其级配要求列于表3-12。
路面基层及底基层用粗集料的压碎值和针片状颗粒含量应符合表3-13的规定,其规格应符合表3-14的要求。
b1~b4为水泥稳定的集料颗粒组成范围;
b5~b6为二灰级配集料混合料中的集料颗粒组成范围;
b7~b8为级配碎石颗粒组成;
b9~b10为未筛分碎石底基层级配范围;
b11~b13为级配砾石集料组成范围;
b14为砂砾底基层的集料级配范围;
b15~b18为填隙碎石粗碎石的颗粒组成。
注:① 集料中0.5mm以下细土有塑性指数时,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不应超过5%;细土无塑性指数时,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不应超过7%;
② 对于无塑性的混合料,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应接近高限,使压实后的基层透水性小;
③ 液限(%)小于25,塑性指数小于6;
④ 液限(%)小于28,塑性指数小于6或9。对潮湿多雨地区的基层采用塑性指数不大于6,其它地区的基层采用塑性指数不大于9;
⑤ 液限(%)小于28,塑性指数小于9。
2.细集料的技术标准
(1)细集料的物理常数和杂质含量
热拌沥青混合料的细集料一般采用天然砂或人工砂,在缺少砂的地区,也可以用石屑代替。但对于高等级公路的面层或抗滑表层,石屑的用量不宜超过砂的用量。细集料同样应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并且与沥青具有良好的粘结力。细集料的技术要求见表3-15。
(2)细集料的级配
沥青混合料用细集料的级配要求,天然砂宜按表3-16中的粗砂、中砂或细砂的规格选用;石屑宜按表3-17的规格选用。但细集料的级配在沥青混合料中的适用性,应以其与粗集料和填料组配成矿质混合料后,是否符合矿质混合料的级配要求来决定。当一种细集料不能满足级配要求时,可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细集料掺合使用。
3.矿粉的技术标准
矿粉作为沥青混合料的填料,对沥青混合料的性质起着重要的作用。矿粉宜采用石灰岩或岩浆岩中的强基性(憎水性)岩石磨制而成,也可以由石灰、水泥、粉煤灰代替,但用量应予以控制。
选用的矿粉要求洁净、干燥,并且与沥青具有较好的粘结性,其质量要求应符合表3-18的规定,对粉煤灰、粉尘等作同样的要求。
四.水泥的技术标准 |
我国现行国家标准(gb175-92)规定:凡氧化镁、三氧化硫、初凝时间、安定性中的任一项不符合标准规定,均为废品。凡细度、终凝时间、不溶物和烧失量中的任一项不符合标准规定,或混合材料掺加量超过最大限量,或强度低于商品强度等级规定的指标时,均为不合格品。废品水泥在工程中严禁使用。 1.硅酸盐水泥的技术标准 (1)硅酸水泥的强度指标 |
② 水泥中碱含量按na2o+0.658k2o计算值来表示,若使用活性骨料,用户要求低碱水泥时,水泥中碱含量不得大于0.60%或由供需双方商定。
2.普通硅酸盐水泥的技术标准
(1)普通硅酸盐水泥的强度标准
(1)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硅酸盐水泥及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的强度标准
②若使用活性骨料需要水泥中碱含量时,由供需双方商定。
五. 沥青的技术标准 |
1.中、轻交通量道路石油沥青技术标准 |
2.重交通量道路石油沥青技术标准
② 如有需要表中密度及薄膜加热试验后的15℃延度用户可向供方提要求。
3.聚合物改性沥青的技术标准
没拷上图bz-5-3 | |
我国现行规范介绍 | |||||
为保证土木工程材料质量,我国对各种材料制定了专门的技术标准。我国土木工程材料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四个等级。 一、国家标准 国家标准由标准化行政部门制定。国家标准由国家标准代号、编号、制定、修订年份、标准名称等四个部分组成。 表示方法如下:gb 175–99《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的技术标准》 gb——国家标准代号;175——编号;99——制定、修订年代号 《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的技术标准》——标准名称; 国家标准修订时标准代号和编号不变,只改变制定、修订年代号。强制性国家标准代号为gb,推荐性国家标准在gb后加t,例如gb/t17671-1999《水泥胶砂强度检测方法(iso法)》。 土木工程材料常用的国家标准有: gb1345-91《水泥细度检验方法(80μm筛筛析法)》 gb/t 1346-2001《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 gb/t 7671-1999《水泥胶砂强度检测方法(iso法)》 gb 175–1999《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 gb 1344-1999《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及粉煤灰水泥的技术标准》 gb/t 50080-2002《普通水泥混凝土拌和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b/t 50081-2002《普通水泥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b 501-92《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gb 501-92《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gb 700-88《碳素结构钢》 gb 1591-94《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 gb 3013-91《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 gb 1591-94《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 gb 499-98《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 gb 50204-92《冷拉热轧钢筋》 gb 13788-2000《冷轧带肋钢筋》 gb 3046-98《冷轧扭钢筋》 gb 4463-92《预应力混凝土用热处理钢筋》 gb 5223-2000《预应力混凝土用钢丝》 gb/t 5224-2003《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 二、行业标准 行业标准由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并报标准化行政主管部 门备案。行业标准由行业标准代号、一级类目代号、二级类目代号、二级类目顺序号、制修订年代号、标准名称等部分组成。 表示方法如下:jtg e42-2005《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jt ——行业标准代号;42——二级类目顺序号;2005——制修订年代号;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标准名称 土木工程材料有关的行业标准见下表: 标准名称 | 交通行业标准 | 建工行业标准 | 建材行业标准 | 石油化工行业标准 | 黑色冶金行业标准 |
代号 | 交通jt | 建工jg | 建材jc | 石化sh | 冶标yb |
jtg e41-2005《公路工程岩石试验规程》
jtg e42-2005《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jtj 057-94《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
jtj 052-2000《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
jgj 55-2000《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jgj 98-2000《建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
jtj 034-2000《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
jtg f30-2003《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g 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t 522-2004《公路工程混凝土养护剂》
jc/t 479-92《建筑生石灰》
jc/t 480-92《建筑生石灰粉》
jc/t 481-92《建筑消石灰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