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海南甘蔗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1 02:12:28
文档

海南甘蔗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海南甘蔗产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刘子凡仲玮谢柳(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农学院海南儋州571737)摘要本文从海南目前甘蔗产业的现状入手,分析了海南发展甘蔗产业的优势、发展存在的问题,最后对我省甘蔗产业发展的战略进行了思考。关键词海南甘蔗产业战略近年来,蔗区西移,给我省甘蔗生产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我省甘蔗生产将如何继续调整适应,走甘蔗区域化发展路子,强化科技推广,增强甘蔗竞争能力。1海南甘蔗糖业的现状1.1甘蔗生产及产区分布情况海南的甘蔗种植己有1000多年的历史,海南发展甘蔗生产的自然条件优越,是我国的甘
推荐度:
导读海南甘蔗产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刘子凡仲玮谢柳(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农学院海南儋州571737)摘要本文从海南目前甘蔗产业的现状入手,分析了海南发展甘蔗产业的优势、发展存在的问题,最后对我省甘蔗产业发展的战略进行了思考。关键词海南甘蔗产业战略近年来,蔗区西移,给我省甘蔗生产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我省甘蔗生产将如何继续调整适应,走甘蔗区域化发展路子,强化科技推广,增强甘蔗竞争能力。1海南甘蔗糖业的现状1.1甘蔗生产及产区分布情况海南的甘蔗种植己有1000多年的历史,海南发展甘蔗生产的自然条件优越,是我国的甘
海南甘蔗产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刘子凡 仲玮 谢柳

(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农学院 海南儋州 571737)

摘要 本文从海南目前甘蔗产业的现状入手,分析了海南发展甘蔗产业的优势、发展存在的问题,最后对我省甘蔗产业发展的战略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 海南 甘蔗产业 战略

近年来,蔗区西移,给我省甘蔗生产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我省甘蔗生产将如何继续调整适应,走甘蔗区域化发展路子,强化科技推广,增强甘蔗竞争能力。

1 海南甘蔗糖业的现状

1.1 甘蔗生产及产区分布情况

海南的甘蔗种植己有1000多年的历史,海南发展甘蔗生产的自然条件优越,是我国的甘蔗主要产区之一。海南甘蔗种植以糖蔗为主,主要分布在岛西北部的儋州、琼山、澄迈、临高,以及西南部的白沙、昌江、东方、乐东等县。2000~2003年度各市县的甘蔗生产情况见表1。

表1 2000~2003年度海南主要市县甘蔗生产情况表

市县2003年

20022000
总播种

面积/hm2

占播种

总面积/%

总播种

面积/hm2

占播种

总面积/%

总播种

面积/hm2

占播种

总面积/%

海口市556.1511.751541.62
琼山市56157.05536.95
定安县36599.3035448.40949.75
屯昌县19764.9119334.8617654.86
澄迈县489.0448278.7942617.76
临高县1054721.48721215.0239538.54
儋州市2123923.0220922.282180421.98
白沙县595520.16553218.76511217.14
昌江县719621.85683920.99613718.19
农 垦869313.21949213.76852413.02
洋 浦57425.71――――――――
1.2甘蔗品种

1996年全省甘蔗种植面积有6.8万公顷,主要品种有12个。早熟型品种有77/119、新台糖1号、新台糖10号、桂糖11号、印度997、81/3254等,面积3.1万公顷;中熟型品种有63/237、79/177、台糖134、崖城5720等,面积1.7万公顷;晚熟型品种有海蔗4号、85/881等,面积2.0万公顷。

1.3栽培制度及栽培技术

1.3.1甘蔗栽培制度

海南岛基本上采用第一年新种甘蔗,第二年留宿根,看地力是否留第三年宿根。轮作制作物主要花生、番薯和水稻等。甘蔗的种植、田间管理、砍收等仍是使用人力和牛力。

1.3.2甘蔗栽培技术

海南种蔗季节主要以冬春种为主,尤以1月份为种蔗高潮,个别地方则推广秋种。水分管理主要靠自然降雨(旱坡地),使用深耕松土,土湿、苗湿、有机肥湿“三湿”下种,雨季封畦保水,雨后中耕等传统农业技术保水。旱地甘蔗合理施肥主要采取氮、磷、钾配比为6∶1∶2。主要病虫害有凤梨病、黑穗病、黄斑病、赤腐病、螟虫和绵蚜虫。

1.4 甘蔗加工情况

2000年根据的统一部署,对我国糖业进行史无前例的结构调整,国家拿出120多亿资金关闭破产150家制糖企业,全国糖厂由539家减少到359家,保留制糖能力780万吨,其中甘蔗糖厂分别为340家、制糖能力分别为695万吨,主要分布在广西、云南、广东、海南等省区。目前,海南省拥有国营糖厂30家,总日榨能力3.5万吨。加上拥有土糖厂120多家,日榨能力0.22万吨,每年糖蔗生产只能满足国营糖厂生产能力50%。

2 海南甘蔗发展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由于我国食糖市场严重供大于求,糖价暴跌,导致甘蔗收购价格显著下降,吨蔗平均价已由90年代初的240 元下降到目前的160元,甚至有的地区已不足12O元。按全国甘蔗平均价格 160元/t,每公顷产 60t吨蔗计算,扣除砍、运费,种苗及生产资料投入,每公顷种蔗收入仅为2250元左右(包括劳动力),种植效益显著低于其他经济作物。在海南这种矛盾反映更加突出,农民科学种蔗积极性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有:

2.1 经济社会原因

目前国内产糖基地正逐步由较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制糖企业大多面临开工不足,经济效益低下的困境。国内市场受进口,糖冲击,产销不顺,糖厂内部管理和运行水平不高,对蔗农甘蔗款不能及时支付。再加上近几年来海南的热带冬季瓜菜、水果、养殖等高效农业的兴起。

甘蔗作为一种农产品,其价格一直未得到合理理顺,使得甘蔗的比较效益显得更加低下,农民种蔗积极性不高,甘蔗面积连年下降,大多数糖厂因甘蔗原料供应不足成“无米之炊”,使糖厂生产处于开工不足或半停产状态。

2.2 生产技术原因

2.2.1蔗区立地条件差

我国甘蔗生产的自然环境较恶劣,基础设施条件差,多种植在干旱、瘠薄的“望田天”,甚至是300的坡地,旱灾为害突出。我省发展甘蔗产业区大多在西部干旱区,耕地质量差、土壤瘦瘠、坡度较大和交通等基础设施薄弱。旱地蔗园面积大,基础设施差,产量低而不稳,一直是制约我省甘蔗生产水平提高的主要因素。

2.2.2 甘蔗品种与栽培技术方面

主要有品种混杂,品种退化严重,众所周知,优良品种对增产的贡献率可高达30%以上,而海南目前大面积种植的甘蔗品种则以印度997,新台糖1号居多,当然这些品种在一定历史时期还是发挥了大的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品种明显退化。目前,有许多优良甘蔗品种如新台糖26号、桂糖16号、粤糖94-128等。然而这些品种的推广在海南省的推广几乎是个空白,品种的滞后严重地制约着甘蔗的发展。其次落后的栽培技术使海南甘蔗种植普遍处于广种薄收状态,目前在甘蔗栽培上,海南仍旧使用传统方法,由于各农户分散种植,新的栽培技术和优良品种难于推广应用,致使每公顷产量还停留在45 t上下,低于世界平均水平(60吨/公顷)和全国单产水平(目前,福建、广东单产超过75t/hm2,广西63t/hm2,云南56t/hm2)。

2.2.3 制糖工业的综合利用方面

目前海南糖厂的普遍的综合利用措施就是在制糖的同时利用糖蜜生产酒精等。用糖蜜生产酒精亦属于粗加工,存在环境污染,国家已不允许糖厂进行小规模酒精生产,且酒精价格波动很大,效益不高;目前对蔗渣综合利用方面,由于纤维板市场趋于饱和,前途不被看好;糖产品的深加工方面,各糖厂虽已看准向小包装、方糖、食用、糖果等方面加工,但目前还未大规模推向市场。由于制糖业综合利用技术跟不上,而不能返回本应给蔗农的全部利益,只能拚命压低甘蔗收购价,这也是农民不愿为糖厂种蔗的又一原因。

2.3 其它原因

粮食变化,对甘蔗面积的直接影响;新的经济作物对甘蔗冲击增加;特别是海南反季节瓜菜、水果等;糖业整合之后,管理方式的调整、磨合有一定的影响;甘蔗种植土地占用时间长、砍收劳力大、交售麻烦;甘蔗价格低,农民收入不高、积极性不大;从近几个榨季的情况看来,甘蔗种植面积基本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另外,受土地的,扩大种植面积有一定难度。

3. 海南蔗糖发展优势分析

3.1 从海南气候优势分析

海南是我国最具热带海洋气候特色的地方,夏季从3月份开始直至11月上旬,长达8~9个月,7至8月平均温度为25~29℃,为平均温度最高年份。海南岛大部分地区降雨充沛,全岛年降雨量在1600mm以上,东湿西干明显。多雨中心在中部偏东的山区,年降雨约2000~2400mm,西部少雨区年降雨量约1000~1200mm,降雨季节分配不均匀。冬春干旱,旱季自11月至翌年4、5月,长达6~7个月,夏秋雨量多,5~10月份为雨季,总降雨量1500mm左右。海南纬度低,太阳投射角大,光照时间长。所以说,甘蔗生长盛期、需水量最大的时期,刚好为雨季,可满足其对水分的需求。

3.2 从目前的甘蔗生产基地布局情况分析

广西、云南、广东的湛江已成为我国甘蔗糖业的三大基地。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东南沿海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和农业结构调整,我国甘蔗生产布局逐渐向西部地区转移。

全国糖蔗基地从比较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从东部地区向西部地区转移的发展态势来看,海南亦可能成为这种转移的重心;再从海南农业的自身结构来看,甘蔗所占比例太低,而目前尚有大量的荒坡地可以用来发展甘蔗,且目前海南各糖厂远未达到设计生产能力,原料根本不足。所以,无论从全国的需要、战略转移的需要、海南农业经济自身发展的需要来看,海南大力发展甘蔗糖业前景十分看好,必将成为继橡胶之后的第二个农业支柱产业。

3.3 从生产的可能性角度分析

我国是世界上少有的既能种甘蔗又能种甜菜的国家之一,目前糖料作物种植的面积在各种作物中所占比例很低。如海南1995年甘蔗种植面积仅占各类农作物面积总和的9.6%,为67359 hm2。1996年度至2003年度海南甘蔗糖业生产情况见表2。从表中可看出,单位面积产量也远未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也未达到国内平均水平,发展潜力还相当大,在海南1995年单位面积产量仅有3.08 t/亩,还不及光合生产潜力的1/100。从海南的自然条件与社会条件来看,要从目前的每亩3t左右提高到6t多是完全可能的。

表2  海南甘蔗糖业重要年份甘蔗生产情况表

0302010099989796
糖蔗总面积/千hm2

海南75.201.95060.78361.77072.84772.38770.87168.075
全国14091394124811851303140113121208
占全国%

5.34 4.66 4.87 5.21 5.59 5.17 5.40 5. 
单位面积产量(t/hm2)

海南58.1957.7056.0554.8652.8048.8849.0844.44
全国.02.6660.6357.63――――――――
名次5696――――――――
4 海南甘蔗发展思路

4.1建立良种繁育基地,加速良种引进与示范推广

甘蔗是无性繁殖作物,育种不易,引种种植一直是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主要方法。为了切实解决我省甘蔗良种原种和种源问题,结合我省实际,在今后较长时间仍应采取以引为主,自育并重的良种工作方针。

4.1.1为了加快新良种引进、示范推广工作,应该在海南南部和北部建立两个甘蔗新品种组培育苗中心和在西部甘蔗主产区建立一个甘蔗良种繁育基地,有计划地引进试种国内外优良品种,合理配制早中晚熟品种,以良种繁育基地为示范推广点,逐步辐射全省,使全省新良种覆盖面积达80%以上。

4.1.2海南有儋州、琼山、定安三个甘蔗站和海南三亚南滨甘蔗育种场。应重点加强省农科院甘蔗所、两院农学院、品资所和省农业厅三条引种渠道,充分发挥其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优势,通过扩展对外技术合作与交流,农作物品种资源交换,经贸合作等多种形式引入国内外甘蔗优新品种。

4.1.3由于蔗区布局大规模地向干旱、贫瘠、生态条件严酷的地区转移,为了适应这种变化趋势,须育出和这些甘蔗产区生态相适应的大批早熟、高产、高糖、抗恶劣条件及养分和水分有良好反应的甘蔗新良种。

4.2 稳定甘蔗收购价格,加大科技投入力度

要加大甘蔗良种的科技含量,提高科技对甘蔗增长的贡献率,将全省的甘蔗生产引向高产、优质、高效的发展路子,应继续稳定甘蔗收购价格,争创条件列入全省国民经济计划,对甘蔗生产实行每公顷补贴一定比例的经费,特别是对一些新引进和培育的优良品种。同时,制订巩固、发展甘蔗的激励机制,连片开发种植甘蔗的乡镇,市县要在财力和生产资料上优先支持,对发展甘蔗生产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与个人要重奖。

4.3 依靠科技,提高甘蔗蔗糖分

4.3.1改造中低产蔗地,提高甘蔗单产

目前全省10万公顷左右甘蔗地中有约5万公顷属中低产田,严重制约了我省甘蔗生产发展和单位面积产量,应采取以下几项措施:

增施有机肥料,确保蔗叶还田;采取营养诊断合理施用化肥,改进施肥方法,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大力推广有机腐殖酸肥;推行深耕改土,提高土壤渗透性和通气性;搞好水土保护工程,防止雨水冲刷和水分流失。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

4.3.2 改革耕作制度,扩大种植面积

全面推行冬种蔗、早熟高糖品种和宿根蔗及地膜覆盖技术,使糖厂能提前开榨,延长其有效压榨期。另外,实行甘蔗与菠萝、花生、香蕉等短期作物合理轮作,改善土壤,提高肥力。

4.3.3 改革种植规格

目前,在海南甘蔗的行距多为90~100cm,临高有些地方还采用80cm行距,这样由于后期封行,影响农事操作,所以,在甘蔗生长后期,大多数农民就采取放任的管理方法,影响产量和品质。目前,在湛江、广西等大多将行距增到100~120cm。海南日照强,甘蔗生长势强,要积极探索出适宜于海南本地且有利于提高蔗糖分和适应机械化操作的种植行距。

4.3.4搞好科技培训,提高蔗农素质

要把“科技兴蔗”作为“科技兴农”工作主要任务来抓,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图书报刊、课堂和田头培训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对蔗农的专业技术培训,不断增强蔗农学科技、用科技的能力,培训重点主要放在各乡镇分管甘蔗生产的领导、村干部和种蔗专业户等,逐渐培养一批“科技兴蔗”示范推广带头人和农民技术员以及种蔗专业户。

4.3.5加强原料蔗管理,提高原料蔗质量

海南甘蔗的收获基本上是使用镰刀高砍,蔗头露出地面10cm左右,不仅造成减产而且蔗头容易破裂,影响下一年宿根蔗的萌芽;又由于宿根蔗高位生长,容易倒伏,影响产量。另外,要严格按照“三先三后”的原则斩蔗,根据每天实际榨量安排蔗斩量,减少积蔗,以保证新鲜度。

4.4不断调整产业布局,逐步使蔗糖业向适宜区,最适宜区集中

我省蔗糖业布局经过不断发展和调整,已形成以临高、儋州、白沙、昌江等为重点的区域化布局的基本框架,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优化,特别是目前农村种植香蕉等其它经济作物热潮的影响,应继续积极推进蔗糖业发展布局区域化、生产基地化进程,从而实现蔗糖业向适宜区、最适宜区集中,确保蔗糖业经济效益的发挥。

4.5甘糖生产和销售实行归口统一领导

目前甘蔗种植归农业部门管理,而制糖业又归轻工部门管理,而经营与销售国家又是放开的,这种在国外也是无先例的,不利于稳定、协调发展,为此我们建议甘蔗糖业行业在行政上划归农业部门管理,在业务上成立海南糖业股份公司,对蔗糖实行统一收购与批发。

4.6成立糖业协会

糖业协会成员应分别来自蔗农、糖厂、有关部门。负责协调各部门各环节的利益分配。如制订合适的甘蔗价格、蔗糖价格等;解决各种问题,如新技术的推广,农药、化肥、种苗的调配等等。使糖业协会真正成为甘蔗种植者、食糖加工者之家。

4.7 抓好制糖“龙头”企业建设,走以建厂带动种蔗的产业化道路

甘蔗是需要经过糖厂加工变为商品的经济作物,蔗糖业发展须甘蔗生产与糖厂建设配套进行,才能互相促进。

4.7.1积极探索组建糖业集团

在优势产区中的制糖企业经过改组改制、兼并形成大的企业集团;从而形成全省制糖企业布局合理,原料生产、收获、加工、销售各环节有机衔接、功能完备、运行高效。

4.7.2工农贸一体化

如1995~1996年榨季,在全国绝大多数糖厂出现严重亏损的情况下,广东湛江34间糖厂中,仅两家科工农贸一体化的企业(广前公司和丰收公司)盈利,其工业总利润分别达到3000万元和600万元,分别居全国糖厂的第四位和第二十九位。它们均有自己的基地、科研所,实行科工农贸一体化。另外的例子还有广东的平沙糖厂、红旗糖厂,湖南的西洞庭、大通湖、君山等国营农场的自办糖厂在当年也都盈了大利。可见协调农工贸关系,实行科工农贸一体化是增强企业竞争力,获得整体效益,规模效益的有效途径,是克服工业化大生产与小农经济生产矛盾的最佳方法,是今后海南糖业及全国糖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4.7.3甘蔗多元利用工程

在搞好甘蔗生产主料应用,提高效益的同时,利用好蔗叶、蔗梢等甘蔗附产物,是提高甘蔗生产效益的有效途径。蔗叶可以开发为有机肥料,蔗梢可以开发为青饲料等主。通过甘蔗附产物的开发利用,有利于增加农民的经济效益和改善生产环境。

参考文献:

[1] 谢贵水,王真辉,谢贻发. 海南省儋州市甘蔗糖业的现状与对策.甘蔗.2003,10(3):24~29.

[2] 蒋菊生,谢贵水,林位夫. 海南蔗糖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热带农业科学.  1998(1):~69.

[3] 何凡,符雪岩. 海南甘蔗发展情况与思路.  甘蔗. 1998,5(2):32~34.

Current Status and Development Tactics of Industry of Sugarcane in Hainan

Liu Zi-fan  Zhong wei  Xie Liu

(College of agriculture,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ropical agriculture, Danzhou 571737)

Abstract: Based on the current status of industry of sugarcane in Hannan, the advantage and the problems of the industry were analyzed. And the tactics how to develop the industry of sugarcane were researched.

Keywords: Hannan  Sugarcane  Tactics

文档

海南甘蔗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海南甘蔗产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刘子凡仲玮谢柳(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农学院海南儋州571737)摘要本文从海南目前甘蔗产业的现状入手,分析了海南发展甘蔗产业的优势、发展存在的问题,最后对我省甘蔗产业发展的战略进行了思考。关键词海南甘蔗产业战略近年来,蔗区西移,给我省甘蔗生产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我省甘蔗生产将如何继续调整适应,走甘蔗区域化发展路子,强化科技推广,增强甘蔗竞争能力。1海南甘蔗糖业的现状1.1甘蔗生产及产区分布情况海南的甘蔗种植己有1000多年的历史,海南发展甘蔗生产的自然条件优越,是我国的甘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