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期(中)65
柑橘黄龙病防治技术
邹德洪
罗曾玲
(南昌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江西南昌360025)
[摘要]柑橘黄龙病又称黄梢病或黄枯病,其病原物为一种类细菌,树木的全身都会出现病症,夏季、秋季树梢发病率比较高。一旦染上黄龙病,将会给果农带来不可估量的后果。基于此,概述柑橘黄龙病防治技术,以供参考。
[关键词]柑橘;黄龙病;防治[中图分类号]S436.66[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7909(2016)26-65-2
柑橘黄龙病的病原物为一种类细菌,菌体多数呈圆
形或者椭圆形,少数呈不规则形,大小为(20~600)nm×(170~1600)nm 。菌体的外部界限是膜质结构,厚17~33nm ,平均25nm ,由3层膜组成。
1黄龙病的危害
柑橘黄龙病又称黄梢病或黄枯病。发病初期,新长出来的小叶变黄色,树冠顶部出现“黄梢”,逐渐扩展至树枝、树干,经过约2a 橘树开始枯死(见图1)
。
图1柑橘黄龙病危害症状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柑橘黄龙病开始在广东省果园内零星出现,此时并没有引起果农足够的重视,之病情由南至北发展,导致广东省2/3面积的橘树被感染,很多果农绝收,损失惨重。2013年黄龙病蔓延至江西省赣南地区,感染的区域由南往北不断蔓延,例
如寻乌县,首先病害发生在县城周边,县城周边果园发
病率高达80%,然后逐渐向山区延伸,其他县区也有不同程度感染。这对赣南地区柑橘产业的打击非常严重,很多农户面临转型的危机。
2黄龙病传播途径
黄龙病主要以橘树木虱为传播媒介,还可借助嫁接、菟丝子传播;带病苗木或带病接穗是远距离传病的主因,往往使无病的新区变成病区。
3柑橘黄龙病防治技术3.1加强果农宣传培训工作
一是组织开展防控宣传月活动,编印宣传资料,制作技术手册,制作防控电视专栏。二是扩大果农培训,组织县、乡镇、村果业技术骨干集中培训;邀请省市专家举办果业技术培训班,包括乡镇分管领导、村“两委”、村级果技员、果品加工企业及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实行果技员、果农和社会培训相结合,确保培训工作全覆盖。
3.2保护好橘树生态平衡黄龙病常常由木虱传播,而木虱的天敌是瓢虫,包括异色瓢虫、六斑月瓢虫、双待盘瓢虫及草蛉,要保护并利用昆虫界生态平衡,少用除草剂。用割草机剪除附香子、茅草、狗牙根及含羞草杂草,剪碎或粉碎覆盖在橘树园当中沤肥,保护并利用浅根植物、阔叶植物及有花的草本植物来创造丰富的植被,比如铺地兰、拖地莲、鸭拓草及马齿苋等良性杂草,为木虱的天敌提供充足的食料,利用瓢虫减少木虱的繁殖量。从食物条件上来对种群的发生量进行,减少木虱大面积传播。
3.3实施“无人机”喷洒农药培训组织无人驾驶飞行器操控手培训,让果农取得无人机操控手资格证,为下一阶段“专业机防”提高木虱防治效率。
3.4合理规划果园在对果园进行规划时,要布局合理,同一果园果树品种、果龄要相对相同,也可以种植一些受害相对比较轻的宽皮桔类品种;在不同的果园中可以种植一些隔离带,隔离带不要种植云香类植物,从而保证枝梢抽发时能够集中整齐,减少越冬橘树上木虱早期食用的食料及繁殖场所。
基金项目:农业部风险评估项目“柑橘及热带果品未知危害因子识别与已知危害因子安全性评估”(GJFP201600402)。
村乡
科技
XIANGCUN KEJI
66XIANGCUN KEJI 2016年9期(中)
3.5科学地栽培管理
通过科学的栽培管理来促进橘树的生长,根据不同的季节,对橘树嫩芽进行修剪,盛夏剪除全部新长的嫩芽,减少夏秋期间木虱的生活繁殖场所;秋季去除零散的嫩芽,留下完整的嫩芽;晚秋时,剪除晚秋嫩芽。通过这些措施,可以促进橘树能够整齐茁壮地生长,从而增强橘树抗病能力。
3.6科学施肥
对种植土壤进行检测,通过测土来补充缺少的营养成分,即按需配肥;同时,在技术人员指导下科学施用肥料,尤其要加强施用秋稍肥,及时补充土壤中的有机质、钙、镁和锌等元素,协调柑橘生长与营养平衡,增强柑橘的抗病能力,减轻病害侵害及减少农药的使用,避免肥料浪费造成的环境污染。此外,多施用有机肥、农家肥,多种绿肥。
3.7科学处理病果树对感染过的病果树,应整片挖除病树、老树,清理环境,先种植一年短期作物后再种植橘树。采用隔离种植,避免把病树上的木虱转移到健康的橘树上。对于受害果树,喷洒低毒混合农药进行防治;或者应用中(草)药制剂,由多种成份复方而成的药剂,具有调理生长,提高作物免疫力,杀菌广谱、持效期长、由内而外防
病治病的优势;单一成分的常规用药具有速效(抗药性较大)的特性。中西结合、复配使用有利于优势互补,在重症治疗时保障效果。
3.8注重不同时机防治黄龙病木虱是黄龙病的主要传播媒介,木虱在气温低于8℃时不活动,高于18℃开始繁殖,一般3—4月是灭杀木虱的最佳时期,5—6月夏稍期是灭虫第二高峰期,7—9月是灭虫第三高峰期,10—11月是灭虫第四高峰期。在不用时期,应选用不同混合农药及不同浓度农药进行灭杀。每次新梢抽发整齐,统一喷药防治。同时,农药施用时根据当地农业部门的疫情通告配备农药,灭杀效果会更好。此外,应严格按照农药品种的使用准则来执行,禁止使用毒性高、残留多及致病率高的农药,应优先选用毒性低且残留少的有机生物农药。
4结语
为防止柑橘黄龙病的发生,要提前做好预防工作,保护好橘树生态平衡,及时防治木虱,加强栽培管理,做好果园规划,科学处理病果树,对果农做好科学防治柑橘黄龙病的宣传与培训工作,从而对柑橘黄龙病的发生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控制。
重茬地苹果栽植存在问题与应对策略
陈黎黎
(米脂县沙店区域农业技术推广站,陕西米脂718102)
[摘要]重茬地由于长期种植一种农作物,已经出现严重的同种害虫聚集现象,土壤表层营养物质单一,因此肥力相对较低,种植作物的难度相对较高。基于此,就重茬地苹果栽植中的各种常见问题进行浅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
[关键词]苹果;重茬地;新茬;土壤肥力[中图分类号]S6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909(2016)26-66-2
在农业生产中,将长期种植一种作物的土地叫做
重茬地[1]。这类地区由于长期种植一种农作物,已经出现严重的同种害虫聚集现象,土壤表层营养物质单一,因此肥力相对较低,种植作物的难度相对较高[2]。如何解这些重茬地苹果种植问题,关系到我国果业的发展,同时关系到我国的土地资源利用效率。
1重茬地土壤存在问题
土壤资源是一切农作物生长的必要条件,土壤条件直接决定了其表面种植的农作物的质量和产量。因此,重茬地的土壤条件将是该地区苹果种植中的最大阻力。重茬地土壤存在的问题主要如下。
1.1土壤肥力极端低下
这里的土壤肥力极端低下并非指土壤不富含农作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而是其所具备的营养物质种类相对单一,已经不利于苹果树的生长,这种问题在经营时间比较长的老果园地区比较常见。例如,果树需要大量的氮元素用来合成叶绿素,但是由于长期种植苹果树,重茬地土壤中大量的氮元素已经被吸收,而留下的是一些无法被苹果树吸收利用的无机元素,苹果树生长极易出现果树“营养不良”现象,如生长缓慢、开花不结果、假死休眠等。
1.2土壤富含有毒物质
在果树栽培学中有一种被称为“连作障碍”的问题,其本质上就是农业中所说的重茬。最常见的情况是上一茬苹果收成可能不错,但是在老果树死亡,新果树生长起来后,果树无法正常生长。这是由于果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