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小学科学物质在变化分析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1 02:13:24
文档

小学科学物质在变化分析

第三单元《物质在变化》教材分析本单元教学内容涉及到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有:科学探究:15了解科学探究的结果应该是可以重复验证的。17懂得交流与讨论可以引发新的想法。54能用简单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并作实验记录。61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73能反思自己的探究过程,将探究的结果与假设相比较。83能对研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科学知识:31了解物质有三种常见的状态:固态、气态和液态。温度的改变可使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32知道物质的变化有两类: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另一类会产生新的物
推荐度:
导读第三单元《物质在变化》教材分析本单元教学内容涉及到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有:科学探究:15了解科学探究的结果应该是可以重复验证的。17懂得交流与讨论可以引发新的想法。54能用简单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并作实验记录。61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73能反思自己的探究过程,将探究的结果与假设相比较。83能对研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科学知识:31了解物质有三种常见的状态:固态、气态和液态。温度的改变可使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32知道物质的变化有两类: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另一类会产生新的物
第三单元《物质在变化》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学内容涉及到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有:

科学探究:

1 5 了解科学探究的结果应该是可以重复验证的。

1 7 懂得交流与讨论可以引发新的想法。

5 4 能用简单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并作实验记录。

6 1 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

7 3 能反思自己的探究过程,将探究的结果与假设相比较。

8 3 能对研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

科学知识:

3 1 了解物质有三种常见的状态:固态、气态和液态。温度的改变可使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

3 2 知道物质的变化有两类: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另一类会产生新的物质。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1 想知道,爱提问。

2 3 尊重证据。

1 5 愿意合作与交流。

4 1 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

4 2 关心日常生活中的科技新产品、新事物。关注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本单元的内容由四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认识物质的变化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蜡烛融化时的状态变化和燃烧时变成新物质的状况,认识物质的变化可以分两大类:一类仅仅是形态变化,另一类是变成新物质的变化。

第二部分:认识典型的变成新物质的变化 如:铁钉生锈、肥皂去污等。通过引导学生观察上述变化的现象来探究其中的原因。意在启发学生经历“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设计实验、搜集信息、交流质疑、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全过程,切实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过程技能。蜡烛燃烧实验既是本课的重点,又是本课的难点,教师应提供材料,启发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明确主要的操作步骤。

第三部分:认识物质的种类 通过探究纸花变色的奥秘来认识三类物质——酸性物质、碱性物质和中性物质。另外,教材还安排了学生制作“指示剂”并鉴别身边物质酸碱性的活动,使学生体会到“指示剂”这种神奇物质在不同酸碱性物质中的变化。

第四部分:了解洗涤用品去污的道理 通过学生亲自实验,了解汗渍、墨水、油污、果汁等污物在不同洗涤用品作用下所发生的变化,初步明白其中的道理。

由于本单元涉及到一些化学知识,是科学老师第一次接触的教学内容,因此,提醒老师教学中注意以下几点:

1. 把握知识的深浅度:从生活中的现象入手,引导学生关注周围常见物质的变化,进行初步的解释,没有必要深入研究,因为学生升入中学后会系统的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小学阶段只是进行启蒙教育,重点是感受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变化,激发学生关注生活中化学的兴趣,千万不要加深拓宽,把小学科学课上成了中学的化学课。

2. 充分做好课前准备:首先教师要收集有关资料,学习相应的化学知识,如物质变化的种类、金属生锈的原因、洗涤剂去污原理等。并搞清本单元各课之间的联系的,第一课是让学生认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不提科学名词),第二、三、四课则从铁钉生锈、纸花变色、污物除去的现象来全面认识″物质在变化″的事实。其次教师要试做教科书中的实验,如蜡烛燃烧产生新物质的实验、铁钉生锈的实验、自制指示剂检测物质的酸碱性实验,教师一定要在反复实验中,掌握确保实验成功的秘诀。最后教师要根据学校的实际和学生的基础,选择实验(或制作)的材料,不必受教科书的,如用紫甘蓝做“指示剂”,当地没有紫甘蓝,可以用其他植物代替。

3. 加强实验后的研讨和交流,由于本单元的实验多且好玩有趣,教师不要只追求表面热热闹闹,而忽略深层次的思考。教师在学生实验后,一定要拿出足够的时间组织学生交流和研讨,保证学生思维的相互碰撞的机会,促进学生深入的思考,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4. 注意将教学与评价有机的结合起来,特别要重视形成性评价。建议教师按照单元评价项目,在每课教学活动结束后及时完成并填写单元评价表。

本单元试验

科学内容试验内容材料备注
1、

蜡块融化和凝固实验

1、蜡块加热。

2、蜡烛凝固

蜡烛,坩埚。酒精灯
2、

观察蜡烛燃烧产生新的物质1、用石灰水涂抹烧杯,然后将它盖在燃烧的蜡烛上。

澄清的石灰水、烧杯、酒精灯、火柴

3认识铁生锈的原因。了解铁钉生锈的原因无锈铁钉、试管或矿泉水瓶、透明塑料袋、干燥剂、细线绳、蒸馏水(或凉开水)、植物油、砂纸。
4认识酸碱指示的原理用自制的指示剂辨别身边常见物质的酸碱性。 课前涂过白醋和碱水的白色纸花、 喷壶、白醋、检测物质用的果冻盒(贴上标签)、烧杯、滴管。一些常见的物品。

5初步学会自制蔬菜指示剂。学会用紫甘蓝来制作酸碱指示剂紫甘蓝、塑料袋子

6学会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进行探究性实验。

 了解不同的洗涤用品对同一污物的清洗效果不同

 烧杯、角勺、水、粉碎好的肥皂粉(或调制好的浓肥皂水)、洗衣粉、植物油、沾有“污物”的布条(浅色)、筷子

单元结构图

文档

小学科学物质在变化分析

第三单元《物质在变化》教材分析本单元教学内容涉及到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有:科学探究:15了解科学探究的结果应该是可以重复验证的。17懂得交流与讨论可以引发新的想法。54能用简单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并作实验记录。61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73能反思自己的探究过程,将探究的结果与假设相比较。83能对研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科学知识:31了解物质有三种常见的状态:固态、气态和液态。温度的改变可使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32知道物质的变化有两类: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另一类会产生新的物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