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课教师 庞浩
评价目标:对学生基本技能、学习能力、信息素养、实践能力及协作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培养和保护学生进一步学习与使用信息技术的兴趣,鼓励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再接再厉。
评价原则:科学合理、客观公正、鼓励为主
评价对象:三年级、五年级
评价方式:采用过程评价的方式及课堂作品评价的方式结合,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评价内容:
三年级:基础知识的学习,画图工具的使用并结合实际完成作品,由任课教师自己确定;
五年级: word电子小报评价,电子作品的内容由任课教师自己确定。
综合考核内容和操作方法
《信息技术》课基础知识、操作技能、实践能力、合作意识。学习评价分为认知能力评价和操作实践能力评价。
认知能力评价,是评价学生在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内容的要求范围内,对有关信息技术内容的认识和初步理解能力。各年级的考察范围,应根据教材所规定的内容和要求来确定。
操作实践能力评价,是评价学生在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内容的要求范围内,在认知基础上的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并把信息技术的学习与其他学科的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
四、评价方法
学生学习评价通过课堂观察评价和阶段性评价两种途径进行。见下表:
表一:学生信息技术在课堂上的观察记录表
姓名________班级_______学年______学期______
项目 | 优秀 | 良好 | 一般 |
是否上课认真听讲,认真思考,努力学习,形成正确认识。 | |||
是否积极参与讨论,主动探究新知,勤于动手动脑,有创新精神。 | |||
是否上课注意安全用电,爱护公物,遵守课堂纪律。 | |||
是否讲究卫生,爱护环境,保持机房干净、整洁。 | |||
是否与本组成员合作密切,共同完成本节课学习任务。 | |||
对信息技术课是否有浓厚的兴趣、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 |||
教师总评 | |||
学生本人反馈 |
姓名________班级______学年______学期______阶段______
项目 | 内容 | 自评 | 组评 | 师评 | 家长评 | |||||||||
优秀 | 良好 | 一般 | 优秀 | 良好 | 一般 | 优秀 | 良好 | 一般 | 优秀 | 良好 | 一般 | |||
知识技能 | 掌握《信息技术》课的基本内容,热心参与,细心探究,学会每一章的操作知识。 | |||||||||||||
操作技能 | 目标明确,积极大胆动手操作,操作得当 | |||||||||||||
交流合作 | 积极参与本小组学习,互相配合,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团结协作,共享信息资源。能运用各种沟通的方法进行交流与合作。 | |||||||||||||
学习能力 | 有学习的愿望与兴趣,对学过的课本内容有正确的认识和理解,能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具有探究和创新精神。 | |||||||||||||
个体行为 | 对学习知识和操作有积极的态度,能与本组成员密切合作,自觉遵守课堂纪律,不妨碍他人学习,爱老师、爱同学,乐于助人。 | |||||||||||||
书面测试 | ||||||||||||||
自己的想法 | ||||||||||||||
老师的希望 | ||||||||||||||
父母的期盼 |
我们初步设定出四个评分标准:优秀、良好、合格、需努力(85分以上为优秀(A),75分以上为良好(B),60分以上为合格(C),60分以下为需努力(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