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长城
【摘要】由于经济高速发展,企业组织和经济业务日益复杂,根据资产的性质选择不同的计量属性进行计
量已经成为现代财务会计的必然选择。因为选择的计量属性不同,财务报告所反映出的结果存在差异,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会失去资产计量的客观性,非历史成本计量属性虽然理论上更加符合决策的要求,但是如果没有有力的监管,也会给经营者留下很大的利润操作空间。经过严格监管的非历史成本计量属性的选择可以给使用者提供更加丰富的财务分析指标。
【关键词】会计计量属性公允价值历史成本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资产减值损失【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郭长城,男,河北金融学院副教授,注册会计师。研究方向:财务会计,财务管理;河北保定,071000
会计计量是财务会计的核心,是为了将符合确认条件的会计要素登记入账并列报于财务报表而确定其金额的过程。计量单位和计量属性是会计计量系统两个关键要素,两者的不同组合形成了不同的计量模式。与计量单位相比,计量属性在会计计量系统中更为重要,它是指被计量对象予以数量化的特征或外在表现形式。我国在《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42条规定会计计量属性主要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等。
一、会计要素多属性计量是现代财务会计的必然选择
传统财务会计是以历史成本为计量属性,以名义货币为计量单位的会计计量模式。多年以来,这一计量模式以其客观性、可验证性等优势在会计理论和会计实务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囿于历史成本、权责发生制和实现原则的传统财务会计和财务报表,因越来越难以为投资者提供决策相关的信息,而倍受诟病,甚至有人指责传统的财务报表是“一堆无用数字的堆砌”。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企业组织和经济业务日益复杂,资产形态发生了变化,经济环境和会计信息需求者的要求也与从前有了更大的区别。尤其是
物价变动、无形资产的大量涌现和衍生金融工具的
不断创新,更是对传统会计计量模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如衍生金融工具的交易结果只能在未来才能证实,人力资源具有未来创造价值的能力。凡此种种,单靠历史成本计量的传统会计计量模式,其局限性越来越突出。为了捍卫财务会计信息系统在资本市场及资源配置决策中的应有地位,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特别是美国的会计界开始在历史成本之外探讨其他的计量属性,并促使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等非历史成本计量属性最终嵌入了公认会计原则或会计准则之中。30余年来资本市场和信息披露的实践表明,在财务会计与财务报告模式中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满足投资者日益增加的信息需求、提供更为相关的决策会计信息,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我国在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中也谨慎地引入公允价值等非历史成本计量属性。
二、会计要素多属性计量会影响会计报告结果
(一)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对会计报告的影响
以历史成本作为计量属性,资产按照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者按照购置资
(二)非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对会计报告的影响
1、重置成本,是指企业重新取得与其所拥有的某项资产相同或与其功能相当的资产需要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重置成本,相对于历史成本而言,考虑了物价变动,可以避免资产价格变动对收益的影响,其确定出的金额与客观环境的相关性较强。然而,重置成本的取得,需要该项资产具有市场交易环境,也需要会计工作人员进行大量的市场调查,以取得相关的成本信息,这样就需要耗费较高的成本。
2、可变现净值,以可变现净值为计量属性,资产应按其正常对外销售所能收到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扣减该资产值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计量,存货按照其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计量。可变现净值的取得前提是存在以该项资产为加工主体的最终产品的市场。
3、现值,是指对未来现金流量以恰当折现率进行折现后的价值,是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因素等的一种计量属性。在现值计量下,资产按照预计从其持续使用和最终处置中所产生的未来经现金流入量的折现金额计量。现值将资产的未来现金流入理解为资产能够为企业带来的收益,符合资产经济意义,而且这种标准还把货币时间价值和风险考虑在内。计算现值的条件是未来现金流量、获取收益的年限和折现率能够可靠地估计。
4、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运用公允价值计量,是对经济环境和经济实质的反映,公允价值的普遍使用,将使财务记录和财务报表传递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的动态信息。公允价值作为一种计量属性列在《基本准则》中,更多的是强调除了其他的计量属性外的符合公允条件的获取价格的方式,比如有公开交易市场的金融工具和可以协商的非货币性交易等等,总之公允价值的获取条件更宽泛一些。
采用非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对会计报告有一些共同的影响就是他们相对来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和决策支持性,但是获取的难度较大,且获取的价格不确切。这些计量属性都具有假设性、未实现性和非客观性的特点,存在经营者操纵利润的隐患。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规定除了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外,资产价值的变动都要作为收益反映到利润表中。企业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考虑,存在提升企业的利润指标欲望。在历史成本计量属性下,只需按照取得资产时的原始数据计量,并遵循相关的规定计提折旧或摊销即可,由于不存在市场的评估和人为的估计,也不存在后续计量时适时调整计价的问题,所以这一计量属性使经营者操纵利润的空间不是很大。从我国采用非历史成本计量属性进行会计核算的历程看,企业经营者运用非历史成本计量属性操作利润的可能性是很大的,特别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既具有利润调节的空间,又可能将利润调节的嫌疑转嫁到企业之外。因公允价值的评估值取决于评估机构或由交易市场来做出反应,企业采取这样的计量属性,就可以由这些外部单位分担价格变动的责任。但是通过采用非历史成本计量属性,抬高资产的价值提高收益的作法,本身也是一把“双刃剑”,会对公司以后会计年度的会计利润产生负面影响,资产价值增加会以折旧、材料费和成本摊销等方式通过损益账户重新回到利润表,造成以后的利润减少。另外,如果资产的增值缺乏实际性的现金流支撑,没有到达利润的真实增加的目的,而公司反而要承受更多股利分配的要求,收益超额分配的压力可能会影响公司后续发展与运营,从而对公司以后会计年度的会计收益产生更深的影响。
三、严格监管下的多属性报告信息
可以丰富财务分析的内容
(一)严格监管是实现会计信息多重选择,实现可靠性和相关性目标的前提针对不同的资产特点,规定采用不同的会计计量属性,是在保证会计信息可靠性的前提下,提高会计信息相关性的必然选择,特别是公允价值的实践和选用更体现了会计信息确认计量和报告的这一质量要求。然而,这种多属性选择的信息披露制度能否让企业自我实施,取决于企业经营者受到制约的程度和其变更计量属性操纵利润所带来的收益大小。若缺乏系统的监管制度安排,会计计量属性多重选择这一制度是很难提供客观公允,并决策相关的会计信息的,因为经理总会发现提供欺诈信息有利可图的途径,从而促使其选择与设计目标背道而驰的战略。如果有严格的监管制度安排,就可以通过改变经理的收益状况,使经理选择与设计目标相符的战略的期望收益,不小于他选择其他战略时的期望收益,这样一来,会计计量信息多重选择的披露制度就可以得到实施。因为多重选择会计计量属性的复杂性,单从会计准则一个方面进行制度监管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在会计准则、审计准则、企业公司治理、法律和证券监管等多个领域设计相应的监管保障制度,这些监管制度要高度协同,形成一个社会工程,才能真正实现客观性和相关性同时满足的制度目标,为财务分析提供一套可信可靠的会计报告信息。
(二)多个计量属性共存可以提供更加丰富的财务分析信息
传统企业的财务分析主要报表分析和财务比率分析,在报表分析中主要分析构成的变化,在财务比率分析中包括企业偿债能力、企业运营能力和企业盈利能力的分析指标。在企业会计要素的计量属性因资产的性质而有不同的选择的前提下,《企业会计准则》中对会计信息的确认计量和报送的项目内容也作了一些特殊的要求,提供了更加丰富的信息,在进行财务分析时,要注重对这些内容进行分析,以便做出更加准确的财务判断。
首先,会计的变化不会影响公司的现金流量。依据现金流量表所作的结构和比较分析,可以进行趋势判断,对企业的投资理财情况进行连续的评价,结合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中的价值评估变化,可以分析这些评估的可靠性。如计算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与利润总额的比率,可以评价多少利润因为估值的影响没有现金流的保障,多少减值超过了现金流量的减少幅度。
第二,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主要影响资产负债
表中的资产和所有者权益计量,对负债影响一般比较小,其中对所有者权益的影响也是通过本期利润的变化而产生影响。因为目前的通货膨胀环境,造成计量属性改变对资产影响的项目主要在金融资产和投资性房地产,这些项目的变化会优化企业的财务状况,主要会影响债权人对企业偿债能力的判断,企业在进行偿债能力指标分析时,可以根据利润表中,资产减值损失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两个项目的金额,剔除资产估值变动造成的影响,计算保守指标进行评价。
第三,在利润表中除了反映经营成果的项目还增加了反映因计量属性的变动导致的当期损益的变动项目,这时候的利润反映的是企业因为生产经营和客观存在而形成的所有者权益总的增减变动额,它不能直接作为评价受托责任完成情况的评价指标,依据这样的指标对企业管理当局的盈利能力作出判断是不准确的,不公允的。如果投资人希望评判管理当局的盈利能力,可以将因计量属性变动造成的影响项目删除,直接将因为采用不同的计量属性导致的利益增加额加到所有者权益总额上,计算经过调整以后的权益报酬率等指标,这样的指标可以进行不同企业之间的对比,可以更加直接地反映企业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
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应用为主要内容的会计核算改革,在我国已经进行了10年的时间,反反复复也积累了很多的经验,现在达成的共识是多种计量属性共同存在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对于非历史成本计量属性的监管也是必不可少的,加强对计量属性选择的监管,尽可能披露企业对计量属性选择的依据和造成的影响,这样不但不会给企业的利润操控留出更多的空间,还会进一步丰富财务信息的使用内容,帮助关系人作出更加客观合理的判断。
【参考文献】
[1]中国注册会计协会.2009年度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辅导教材会计[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4[2]孙丽影,杜兴强.公允价值信息披露的管制安排[J].会计研究.2008.11:29-34
[3]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
—应用指南.2006
[4]郭长城,美国金融危机对公允价值会计实践的启示[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9.2
[5]黎明,池利忠.论资产会计计量属性的现实选择[J].财会通讯.2009.15
Analysis of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Accounting Measurement Attributes
Options for Financial Analysis
Guo Chang-cheng
Accounting Department,Hebei Finance College,Baoding Hebei 071051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enterprise organization and economic operations become more complicated.For modern financial accounting,it has become an inevitable choice to choose different measurement attributes for evaluation according to the nature of the assets.Because of different choices of measurement attribute,the results reflected in financial report are different.The historical cost measurement attributes,in an inflationary situation,will lose the objectivity of asset measurement.Non-historical cost measurement attributes which theoretically are more in line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decision-making will provide the operators much room for profit operation if there is no effective regulation.Thus,non-historical cost measures which are under strict supervision can provide users more extensive financial analysis indicators.【Key words 】Accounting M easurement Attributes;Fair Value;Historical Cost;Variable Loss and Profit;Property Impairment Loss
[6]尹芳舒,晓惠.会计计量属性对改进的财务分析体系的影
响[J].财会研究.2009.19
[7]张勇.物价变动对财务报表的影响探析[J].会计之友.
2009.7.
[8]童杰成.论企业会计目标的选择[J].吉首大学学报(自然
科学版).2009.3
[9]孟宪巨.基于企业价值的财务报表分析体系及改进[J].财
会研究.20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