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课程期末考试试卷(A卷)参与评分标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 赋比兴
2. 张若虚
3. 秋雨梧桐叶落时
4. 刘禹锡
5. 江海寄余生
6. 易安居士
7. 非干病酒
8. 丽儿
9.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10.应照离人妆镜台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C 2.A 3.D 4.D 5.C 6.D 7.C 8.D 9.B 10.C
三、词语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
1.营营:往来不绝貌,奔走钻营
2.索:索要,讨
3.杲杲:明亮的样子
4.睡觉:睡醒
5.宝奁:华贵的镜匣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易安写“慵”,意在写愁。“慵”字是词眼,从易安的慵态中能感到她内心深处的愁情。
2.哪里能找到能使人忘忧的谖草,种在住房的北面呢?用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妻子因思念丈夫而产生的极度痛苦
3.月从初升、高悬到西斜、下落。代表诗句有:海上明月共潮生、皎皎空中孤月轮、江潭落月复西斜、落月摇情满江树。
五、解析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1)“小轩窗,正梳妆”描绘的是作者梦到妻子在世时对窗梳妆的情景。2分 (2)设想死者的痛苦状况,言其夜夜断肠于明月照射下的孤坟之中。表达了苏轼对亡妻那种刻骨铭心的思念。3分
2. (1)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2分(2)豪迈、无畏。3分
3.(1)结尾。2分(2)象征了王雄执著的追求和对命运抗争不可遏制的愤怒。3分
六、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两个题目均要求有自己的观点并且得到深入解释论证,解释论证时必须结合具体作品:
有明确的观点并得以清晰的表达:5分;
能对观点进行合理、充分的解释论证,解释论证时正确使用作品中的细节:10分;
行文流畅、条理清晰、字迹清楚: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