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第三章飞行器的运动方程(0901)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1 02:08:51
文档

第三章飞行器的运动方程(0901)

第三章飞行器的运动方程3.1刚体动力学方程的推导1.刚体飞行器运动的假设1)认为飞行器不仅是刚体,而且质量是常数;2)假设地面为惯性参考系,即假设地面坐标为惯性坐标;3)忽略地面曲率,视地面为平面;4)假设重力加速度不随飞行高度而变化;5)假设机体坐标系的平面为飞行器对称平面,且飞行器不仅几何外形对称,而且内部质量分布亦对称,惯性积2.旋转坐标系中向量的导数设活动坐标系具有角速度(见图3.1-1)。向量在此坐标系中的分量为,即(3.1-1)其中、、是、、轴的单位向量。图3.1-1设有一个可变的
推荐度:
导读第三章飞行器的运动方程3.1刚体动力学方程的推导1.刚体飞行器运动的假设1)认为飞行器不仅是刚体,而且质量是常数;2)假设地面为惯性参考系,即假设地面坐标为惯性坐标;3)忽略地面曲率,视地面为平面;4)假设重力加速度不随飞行高度而变化;5)假设机体坐标系的平面为飞行器对称平面,且飞行器不仅几何外形对称,而且内部质量分布亦对称,惯性积2.旋转坐标系中向量的导数设活动坐标系具有角速度(见图3.1-1)。向量在此坐标系中的分量为,即(3.1-1)其中、、是、、轴的单位向量。图3.1-1设有一个可变的
第三章飞行器的运动方程

3.1 刚体动力学方程的推导

1.刚体飞行器运动的假设

1)认为飞行器不仅是刚体,而且质量是常数;

2)假设地面为惯性参考系,即假设地面坐标为惯性坐标;

3)忽略地面曲率,视地面为平面;

4)假设重力加速度不随飞行高度而变化;

5)假设机体坐标系的平面为飞行器对称平面,且飞行器不仅几何外形对称,而且内部质量分布亦对称,惯性积

2.旋转坐标系中向量的导数

设活动坐标系具有角速度(见图3.1-1)。向量在此坐标系中的分量为,即

   (3.1-1) 

其中、、是、、轴的单位向量。

                      图3.1-1

设有一个可变的向量,它在此坐标系中的分量为,即

               (3.1-2)

由上式求向量对时间的导数:

   (3.1-3)

从理论力学知,当一个刚体绕定点以角速度旋转时,刚体上任何一点P的速度为

   (3.1-4)

其中是从O点到P点的向径。

现在,把单位向量看作是活动坐标系中一点P的向径,于是可得:

   (3.1-5)

同理可得:

    (3.1-6)

      (3.1-7)

将式(3.1-5)、(3.1-6)及(3.1-7)代入式(3.1-3)中,可得:

  (3.1-8)

或写为:

     (3.1-9)

其中

称为在活动坐标系中的“相对导数”,相当于站在此活动坐标系中的观察者所看到的向量的变化率。而则称为“绝对导数”,相当于站在固定坐标系中的观察者所看到的向量的变化率。例如,若是某点的向径,则代表该点的相对速度(相对于动坐标系),而则代表该点的绝对速度。

3.在机体坐标系(活动坐标系)中刚体飞行器质心动力学方程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3.1-10)

式中:——外力

——物体的质量

——物体的速度

——表示相对于惯性坐标系

在图3.1-2中,考察飞机上的一个质量元。

           图3.1-2 飞机上的质量元

列出牛顿第二定律方程

  (3.1-11)

式中:——作用在质量元上的外力

——质量元相对惯性坐标系的速度

作用在飞机上总的外力是这些微元的和,即

   (3.1-12)

质量元的速度为

    (3.1-13)

式中:——飞机的质心的速度;

     ——微元相对于质心的速度。

      将式(3.1-13)代入式(3.1-11),两边求和得:

      (3.1-14)

假设飞机的质量是常数,式(3.1-14)可改写为

    (3.1-15)

       (3.1-16)

由于是从质心度量,所以和式。式(3.1-16)简化为

       (3.1-17)

这个方程把作用在飞机上的外力和飞机质心的运动联系起来。

由式(3.1-9)得

    (3.1-18)

用机体坐标系上的分量表示为

    (3.1-19)

          (3.1-20)

        (3.1-21)

则有:

       (3.1-22)

这就是在机体坐标系(活动坐标系)下刚体飞行器质心动力学方程。

4.在机体坐标系(活动坐标系)中刚体飞行器绕质心转动的力矩方程。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3.1-23)

式中:——外力矩

——物体的动量矩(角动量)

——表示相对于惯性坐标系

用类似方法。对于质量微元,力矩方程可以写为

   (3.1-24)

质量微元的速度可以用质心的速度和质量元相对于质心的速度表达,即

   (3.1-25)

总的动量矩可以写作

    (3.1-26)

速度对于求和来说是常数,可以拿到求和符号的外面,即

   (3.1-27)

式(3.1-27)中的第一项为0,因为,前面已经解释过。

    (3.1-28)

将式(3.1-20)和(3.1-28)代入(3.1-27),得

     (3.1-29)

如果定义

,   (3.1-30)

,     (3.1-31)

则有

     (3.1-33)

由式(3-9)得

    (3.1-34)

  (3.1-35)

将式(3-20)、(3-35)代入式(3-34),则有

    (3.1-36)

因为假设平面是飞机的对称平面,所以

    (3.1-37)

将式(3.1-33)、(3.1-37)代入(3.1-36),得

    (3.1-37)

3.2 飞行器的运动学方程

3.2.1 飞行器的线运动方程

1)由地面坐标系绕轴转动偏航角到过渡坐标系,转换关系为

   (3.2-1)

2)由过渡坐标系绕轴转动到过渡坐标系,转换关系为

      (3.2-2)

3)由过渡坐标系绕轴转动滚转角到机体坐标系,转换关系为

   (3.2-3)

由地面坐标系到机体坐标系,转换关系为

                     (3.2-4)

由机体坐标系到地面坐标系,转换关系为

                       (3.2-5)

对式(3.2-5)两边对求导得:

           (3.2-6)

          (3.2-7)

由速度坐标系的定义可建立速度坐标系与地轴系间的转换关系:

          (3.2-8)

由速度坐标系的定义可建立速度坐标系与机体轴系间的转换关系:

   (3.2-9)

式(3.2-9)中的转换矩阵右乘(3.2-4)的转换矩阵也表示从地轴系向速度轴系的转换,与式(3.2-8)中转换矩阵相等,由此可得下列几何关系式。

                (3.2-10)

3.2.2 飞行器的角运动方程

角速度分量()与姿态角变化率()之间的几何关系如图3.2-1所示。

图3.2-1 角速度分量()与姿态角变化率()之间的几何关系

飞机三个姿态角变化率的方位如下:

——沿轴的向量,向下为正。

——在水平面内与轴在水平面内投影线相垂直,向右为正。

——沿轴的向量,向前为正。

为了得到姿态角变化率与绕机体轴三个角速度间的转换关系,将三个姿态角变化率向机体轴上投影,得

     (3.2-11)

  (3.2-12)

从式(3.2-12)可以解出姿态角变化率

   (3.2-13)

积分这个方程可以求出欧拉角(姿态角)

应当指出,,和在一般情况下并不是互相垂直的正交向量,但却互相垂直的正交,并有

   (3.2-14)

3.3重力和推力

重力通过质心作用在飞机上,由于机体坐标系固定在质心上所以重力不产生力矩。它作为外力作用在飞机上,并沿机体坐标轴产生分量。

重力沿机体坐标轴的分量为

     (3.3-1)

推进系统产生的推力可能沿体坐标轴的各方向产生分量。此外,如果推力不通过质心,也可能产生力矩。图3.3-1表示推进系统可能产生的力矩的例子。

图3.3-1 推力系统产生的力和力矩

作用在机体坐标系的推力和力矩为

,  (3.3-2)

现将飞行器的动力学方程和运动学方程总结如下:

力方程:

    (3.3-3)

力矩方程:

    (3.3-4)

绕质心转动的运动学方程

机体角速度用欧拉角和欧拉角速度表示:

       (3.3-5)

欧拉角速度用欧拉角和机体角速度表示:

     (3.3-6)

飞行器质心运动的运动学方程

                       (3.3-7)

3.4 小扰动原理

3.1节导出的方程可以通过小扰动原理进行线性化。在小扰动原理中,需假定飞机的运动只在稳定飞行条件附近具有小的偏离。很明显,这个原理不能用于大幅度运动的问题。但是在很多情况下,小扰动原理对于实际工程能得到足够的精度。

动力学方程中的所有变量用一个基准值加上一个偏差或扰动代替,即

(3.4-1)

作为一个例子,考虑方向力方程,即

     (3.4-2)

把小扰动变量代入上面方程,得

             (3.4-3)

如果忽略扰动量的乘积,并假定

  (3.4-4)

则有

    (3.4-5)

因为

假设比较小,可以认为

所以式(3.4-6)可化为

  (3.4-7)

如果假定上式中的扰动量为0,得到基准飞行条件为

    (3.4-8) 

用上式代入(3.4-7),得

  (3.4-8)

其中是方向的空气动力和推力,可以用台劳级数展开。

如果假定只是的函数,则可以表示为

  (3.4-9)

其中、、、为稳定性导数,在基准飞行条件下计算。、分别为升降舵角度和油门位置的变化。

将式(3.4-9)代入式(3.4-8),得

   (3.4-10)

整理后得

  (3.4-11)

两边除以质量,得到更为方便的形式,即

(3.4-12)

其中,等,都是空气动力导数除以飞机的质量。

下面列出空气动力和力矩的台老级数展开式。

(3.4-13)

(3.4-14)

空气动力和力矩可以表示为所有运动变量的函数,但是在上面的方程中只把那些有显著影响的项包含进来。

同理可以得到其它线性化方程。下面归纳如下:

纵向通道

                (3.4-15)

横侧向通道

(3.4-16)

文档

第三章飞行器的运动方程(0901)

第三章飞行器的运动方程3.1刚体动力学方程的推导1.刚体飞行器运动的假设1)认为飞行器不仅是刚体,而且质量是常数;2)假设地面为惯性参考系,即假设地面坐标为惯性坐标;3)忽略地面曲率,视地面为平面;4)假设重力加速度不随飞行高度而变化;5)假设机体坐标系的平面为飞行器对称平面,且飞行器不仅几何外形对称,而且内部质量分布亦对称,惯性积2.旋转坐标系中向量的导数设活动坐标系具有角速度(见图3.1-1)。向量在此坐标系中的分量为,即(3.1-1)其中、、是、、轴的单位向量。图3.1-1设有一个可变的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