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锂离子电池原理及工艺流程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1 02:09:03
文档

锂离子电池原理及工艺流程

锂电池技术资料——锂离子电池原理及工艺流程"锂离子电池原理及工艺流程一、原理1.0正极构造LiCoO2(钴酸锂)+导电剂+粘合剂(PVDF)+集流体(铝箔)正极2.0负极构造石墨+导电剂+增稠剂(CMC)+粘结剂(SBR)+集流体(铜箔)负极3.0工作原理3.1充电过程:一个电源给电池充电,此时正极上的电子e从通过外部电路跑到负极上,正锂离子Li+从正极“跳进”电解液里,“爬过”隔膜上弯弯曲曲的小洞,“游泳”到达负极,与早就跑过来的电子结合在一起。正极上发生的反应为LiCoO2=充电=Li1-
推荐度:
导读锂电池技术资料——锂离子电池原理及工艺流程"锂离子电池原理及工艺流程一、原理1.0正极构造LiCoO2(钴酸锂)+导电剂+粘合剂(PVDF)+集流体(铝箔)正极2.0负极构造石墨+导电剂+增稠剂(CMC)+粘结剂(SBR)+集流体(铜箔)负极3.0工作原理3.1充电过程:一个电源给电池充电,此时正极上的电子e从通过外部电路跑到负极上,正锂离子Li+从正极“跳进”电解液里,“爬过”隔膜上弯弯曲曲的小洞,“游泳”到达负极,与早就跑过来的电子结合在一起。正极上发生的反应为LiCoO2=充电=Li1-

锂电池技术资料——锂离子电池原理及工艺流程

"

锂离子电池原理及工艺流程

一、 原理

1.0 正极构造

LiCoO2(钴酸锂)+导电剂+粘合剂(PVDF)+集流体(铝箔)        正极

2.0 负极构造

石墨+导电剂+增稠剂(CMC)+粘结剂(SBR)+ 集流体(铜箔)     负极

3.0工作原理

3.1 充电过程:一个电源给电池充电,此时正极上的电子e从通过外部电路跑到负极上,正锂离子Li+从正极“跳进”电解液里,“爬过”隔膜上弯弯曲曲的小洞,“游泳”到达负极,与早就跑过来的电子结合在一起。

正极上发生的反应为

LiCoO2=充电=Li1-xCoO2+Xli++Xe(电子)

负极上发生的反应为

6C+XLi++Xe=====LixC6

3.2 电池放电过程

    放电有恒流放电和恒阻放电,恒流放电其实是在外电路加一个可以随电压变化而变化的可变电阻,恒阻放电的实质都是在电池正负极加一个电阻让电子通过。由此可知,只要负极上的电子不能从负极跑到正极,电池就不会放电。电子和Li+都是同时行动的,方向相同但路不同,放电时,电子从负极经过电子导体跑到正极,锂离子Li+从负极“跳进”电解液里,“爬过”隔膜上弯弯曲曲的小洞,“游泳”到达正极,与早就跑过来的电子结合在一起。 

 

二 工艺流程

1.正负极配方

1.1正极配方(LiCoO2(钴酸锂)+导电剂(乙炔黑)+粘合剂(PVDF)+集流体(铝箔) 正极)

LiCoO2(10μm):93.5%

其它:6.5%

如Super-P:4.0%

PVDF761:2.5%

NMP(增加粘结性):固体物质的重量比约为810:1496

a)正极黏度控制6000cps(温度25转子3);

b)NMP重量须适当调节,达到黏度要求为宜;

c)特别注意温度湿度对黏度的影响

l 钴酸锂:正极活性物质,锂离子源,为电池提高锂源。

       钴酸锂:非极性物质,不规则形状,粒径D50一般为6-8 μm,含水量≤0.2%,通常为碱性,PH值为10-11左右。

        锰酸锂:非极性物质,不规则形状,粒径D50一般为5-7 μm,含水量≤0.2%,通常为弱碱性,PH值为8左右。

l 导电剂:提高正极片的导电性,补偿正极活性物质的电子导电性。

提高正极片的电解液的吸液量,增加反应界面,减少极化。

       非极性物质,葡萄链状物,含水量3-6%,吸油值~300,粒径一般为 2-5 μm;主要有普通碳黑、超导碳黑、石墨乳等,在大批量应用时一般选择超导碳黑和石墨乳复配;通常为中性。 

l PVDF粘合剂:将钴酸锂、导电剂和铝箔或铝网粘合在一起。

       非极性物质,链状物,分子量从300,000到3,000,000不等;吸水后分子量下降,粘性变差。

l NMP:弱极性液体,用来溶解/溶胀PVDF,同时用来稀释浆料。

l 正极引线:由铝箔或铝带制成。

1.2负极配方(石墨+导电剂(乙炔黑)+增稠剂(CMC)+粘结剂(SBR)+ 集流体(铜箔) 负极)

负极材料:94.5%

Super-P:1.0%

SBR:2.25%

CMC:2.25%

水:固体物质的重量比为1600:1417.5

a) 负极黏度控制5000-6000cps(温度25转子3)

b) 水重量需要适当调节,达到黏度要求为宜;

c) 特别注意温度湿度对黏度的影响

文档

锂离子电池原理及工艺流程

锂电池技术资料——锂离子电池原理及工艺流程"锂离子电池原理及工艺流程一、原理1.0正极构造LiCoO2(钴酸锂)+导电剂+粘合剂(PVDF)+集流体(铝箔)正极2.0负极构造石墨+导电剂+增稠剂(CMC)+粘结剂(SBR)+集流体(铜箔)负极3.0工作原理3.1充电过程:一个电源给电池充电,此时正极上的电子e从通过外部电路跑到负极上,正锂离子Li+从正极“跳进”电解液里,“爬过”隔膜上弯弯曲曲的小洞,“游泳”到达负极,与早就跑过来的电子结合在一起。正极上发生的反应为LiCoO2=充电=Li1-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