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校本课程《礼仪教育》教案、评价、小结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1 02:11:33
文档

校本课程《礼仪教育》教案、评价、小结

校本课程《礼仪教育》纲要课程名称中学生礼仪教育指导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课程教育,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道德基本原则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坚持知行统一。目标任务让学生懂得文明礼仪是当代公民必备的基本素质,是做人的基本要求。让学生了解文明礼仪的基本内容,懂得文明礼仪是个人文化、艺术、道德、思想等修养的表现形式,是人们完善自我、与人交往的行为规范与准则。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谈吐、举止、服饰等个人礼仪,以及在家庭、校园、公共场所等社会生活领域的交往礼仪,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
推荐度:
导读校本课程《礼仪教育》纲要课程名称中学生礼仪教育指导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课程教育,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道德基本原则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坚持知行统一。目标任务让学生懂得文明礼仪是当代公民必备的基本素质,是做人的基本要求。让学生了解文明礼仪的基本内容,懂得文明礼仪是个人文化、艺术、道德、思想等修养的表现形式,是人们完善自我、与人交往的行为规范与准则。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谈吐、举止、服饰等个人礼仪,以及在家庭、校园、公共场所等社会生活领域的交往礼仪,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
校本课程《礼仪教育》纲要

课程名称中学生礼仪教育
指导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课程教育,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道德
基本原则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坚持知行统一。
目标任务让学生懂得文明礼仪是当代公民必备的基本素质,是做人的基本要求。让学生了解文明礼仪的基本内容,懂得文明礼仪是个人文化、艺术、道德、思想等修养的表现形式,是人们完善自我、与人交往的行为规范与准则。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谈吐、举止、服饰等个人礼仪,以及在家庭、校园、公共场所等社会生活领域的交往礼仪,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做优雅大方、豁达乐观、明礼诚信的合格公民。
主要内容个人礼仪

交往礼仪

课程实施礼仪教育进课堂,教师撰写教案,每月利用班会时间开设一节礼仪教育课。

节假日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进行文明礼仪适时适地的实践。

课程评价学年末组织一次书面检测和一次现场礼仪言行面试,各占50%计算学生该课程的成绩。

开设教师贾东亮开设时间2017年秋季开学

开设班级七年级
学校意见

                       

 南辛店乡九年一贯制学校

                            2017年9月

《礼仪教育》开设实施方案

加强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对于提高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升全民族的文明素质,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为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刚要(2010-2020年)》、深入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4]8号),大力推进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工作,

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中小学开展文明礼仪教育,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道德,吸收借鉴世界有益文明成果,遵循中小学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全面提高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礼仪修养,为他们文明生活、幸福成长奠定基础。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科学规划教育内容,使各阶段教育内容互相衔接、循序渐进,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寓教于乐,增强文明礼仪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坚持知行统一。在教育学生学习文明礼仪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不断体验和感悟,并主动践行,把文明礼仪要求内化为个人修养和行为习惯。

三、目标任务

让学生知道中国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礼仪文化源远流长。让学生懂得文明礼仪是当代公民必备的基本素质,是做人的基本要求。让学生了解文明礼仪的基本内容,懂得文明礼仪是个人文化、艺术、道德、思想等修养的表现形式,是人们完善自我、与人交往的行为规范与准则。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谈吐、举止、服饰等个人礼仪,以及在家庭、校园、公共场所等社会生活领域的交往礼仪,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做优雅大方、豁达乐观、明礼诚信的合格公民。

四、主要内容

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确定文明礼仪教育的内容体系,体现科学性、系统性、层次性和实践性。主要内容包括基本的谈吐、举止、服饰等个人礼仪,以及在家庭、校园、公共场所等社会生活领域的交往礼仪。

(一)个人礼仪

●了解礼仪的基本含义,理解学习礼仪的意义。

●掌握与人交谈时的礼仪要求。

●做到着装大方、得体。

●了解涉外基本礼仪。

●掌握在公开场合发言的礼仪。

(二)交往礼仪

●理解父母,懂得感恩。

●掌握使用电话、电子邮件、手机短信、书信的礼仪。

●做到集体活动时能遵守相关的规则和要求。

●掌握拜访接待的基本礼仪,能热情、大方地与他人交往。

●掌握与异性同学交往的礼仪。

●能宽容、礼让他人。

●在公共场所文明交流,不干扰他人。

五、实施途径

要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优先,将文明礼仪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全过程,注重提高文明礼仪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全面了解文明礼仪。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开设校本课程进行文明礼仪教育。

(二)通过学校日常管理强化学生文明礼仪意识。文明礼仪体现在学校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可根据《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的要求,结合学校日常管理,引导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注重文明礼仪,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三)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践行文明礼仪,有效整合社会资源,创新载体,结合公益劳动、社区服务、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利用文化馆、纪念馆、博物馆、福利院、旅游景点、营地等场所开展文明礼仪教育,使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文明礼仪,践行文明礼仪。

六、礼仪教育课程开设与评价

(一)礼仪教育进课堂,教师撰写教案,每月利用班会时间开设一节礼仪教育课。

(二)节假日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进行文明礼仪适时适地的实践。

(三)学年末组织一次书面检测和一次现场礼仪言行面试,各占50%计算学生该课程的成绩。

                                  设计人:贾东亮

                                   2017年9月

文档

校本课程《礼仪教育》教案、评价、小结

校本课程《礼仪教育》纲要课程名称中学生礼仪教育指导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课程教育,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道德基本原则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坚持知行统一。目标任务让学生懂得文明礼仪是当代公民必备的基本素质,是做人的基本要求。让学生了解文明礼仪的基本内容,懂得文明礼仪是个人文化、艺术、道德、思想等修养的表现形式,是人们完善自我、与人交往的行为规范与准则。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谈吐、举止、服饰等个人礼仪,以及在家庭、校园、公共场所等社会生活领域的交往礼仪,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