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项城二高高二历史下期第一次周考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1 02:11:41
文档

项城二高高二历史下期第一次周考

高二历史第一次周考试题出题人:顾瑞娟审核:高二历史组2013.3.61、选择题(共50分)1.梭伦的诗歌中写道:“你们这些财物积山、丰衣足食而有余的人,应当抑制你们贪婪的心情,压制它,使它平静。”这主要是针对哪些人而言的()A.雅典的自由民B.雅典平民C.雅典的执政官D.雅典贵族2.埃斯庇罗斯,雅典人,靠种地为生,下列哪些行为是他在公元前7世纪有可能发生的()参加公民大会向贵族借贷,无力归还,沦为奴隶入选长老会议参加,反抗贵族的统治A、B、C、D、3.公元前8~前6世纪,雅典出现了许多“六
推荐度:
导读高二历史第一次周考试题出题人:顾瑞娟审核:高二历史组2013.3.61、选择题(共50分)1.梭伦的诗歌中写道:“你们这些财物积山、丰衣足食而有余的人,应当抑制你们贪婪的心情,压制它,使它平静。”这主要是针对哪些人而言的()A.雅典的自由民B.雅典平民C.雅典的执政官D.雅典贵族2.埃斯庇罗斯,雅典人,靠种地为生,下列哪些行为是他在公元前7世纪有可能发生的()参加公民大会向贵族借贷,无力归还,沦为奴隶入选长老会议参加,反抗贵族的统治A、B、C、D、3.公元前8~前6世纪,雅典出现了许多“六
高二历史第一次周考试题

出题人:顾瑞娟   审核:高二历史组  2013.3.6

1、选择题(共50分)

1.梭伦的诗歌中写道:“你们这些财物积山、丰衣足食而有余的人,应当抑制你      们贪婪的心情,压制它,使它平静。”这主要是针对哪些人而言的   (   )

   A.雅典的自由民     B.雅典平民     C.雅典的执政官         D.雅典贵族

2.埃斯庇罗斯,雅典人,靠种地为生,下列哪些行为是他在公元前7世纪有可能发生的      (   )

参加公民大会向贵族借贷,无力归还,沦为奴隶  入选长老会议  参加,反抗贵族的统治

   A、    B、      C、       D、    

3.公元前8~前6世纪,雅典出现了许多“六一汉”。这种现象是(   )

   A.雅典民主政治高度发展的结果   

   B.贵族对平民实行盘剥的结果

   C.城邦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D.是雅典经济高度发展的结果

4.梭伦经济改革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   (   )

    ①债务问题    ②土地问题    ③就业问题    ④海外市场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5.梭伦改革后,陪审法庭的陪审员产生的方式是    (   )

  A.由各等级公民选举产生        

  B.从各等级公民中抽签产生

  C.由各等级公民轮流担任

  D.由首席执政官随意指认

6.下列有关“遗嘱法”的表述   (   )

①其目的是为了杜绝贵族侵占平民的财产

②其内容之一是规定无子女者有权照自己的意愿,将遗产交给指定的继承人

  A.①正确,②不正确         B.①②都正确

  C.①不正确,②正确         D.①②都不正确

7.按照财产等级制度,雅典第四等级可以参加或是担任的是(   )

①公民大会  ②“四百人会议”  ③陪审员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③

8.迪奥普斯一家住在梅加腊,公元前588年他想举家迁居雅典并取得公民权,根据当时雅典的,他达到目的最便捷的条件是自己有   (  )

  A、栽种葡萄的技术         B、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C、大量的土地             D、高超的手工业技术

9.梭伦改革中,从根本上瓦解贵族世袭政治基础的措施是 (   )

  A.确立财产等级制度      B.鼓励发展工商业   

  C.恢复公民大会权利     D.建立“四百人会议”

10.梭伦的诗歌“我制定法律,无分贵贱,一视同仁”体现了其改革的特点是(   )

①公平原则     ②中庸原则      ③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④民主原则

  A  ③         B  ②③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11.梭伦在诗中曾写道:“我给了一般人民以恰好足够的权力,不使他们失掉尊严,也不给他们太多;而那些有钱有势的豪富的人们,我也设法不使他们受到损害。”这表明梭伦改革       (   )

   ①着眼点在于缓和平民与贵族的矛盾②恰好满足了平民阶层的需求③没有触动贵族利益④过多地扮演了“调停人”的角色

   A.②③        B.①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2.庇西特拉图在雅典建立了僭主政治后,他不仅没有废除梭伦改革的成果,反而把改革推向深入。这充分说明         (   )

    A.梭伦改革适应了雅典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

    B.雅典的民主政治极为完美

    C.庇西特拉图统治从本质上看不是个人

    D.改革总是有利于社会发展

13.下列事件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现象相关的是          (   )                  

   ①井田制的确立           ②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③新兴地主阶级的出现     ④百家争鸣   ⑤频繁的争霸战争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②③④⑤

14.春秋后期,鲁国实行的初税亩和齐国实行的“相地而衰征”,其导致的后果是(   )

①增加了国家的收人②承认了土地私有③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④封建生产关系确立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5.战国时期各国变法所反映的社会矛盾是       (   )

 A.奴隶和奴隶主的矛盾

 B.农民和地主的矛盾

 C.平民和奴隶主的矛盾

 D.新兴地主和奴隶主贵族的矛盾

16.下列事件,不属于封建地主阶级性质的改革运动的是(    )

   A.管仲改革   B.李悝变法  C.吴起变法   D.商鞅变法

17.秦国在正式变法前,秦孝公主持就是否变法问题进行争论,商鞅针对当时守旧势力的观点进行针锋相对的辩驳,下列观点属于他的是    (   )

A.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          

B.民贵君轻

C.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          

D.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18.变法中有人批评商鞅:“相秦不以百姓为事。”下列哪项是其主要体现  (  )  

①“为田开阡陌封疆”②重农抑商  ③法律严酷  ④一定程度上剥削加重

    A.①②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③④

19.史记.商君列传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内贵戚多怨望”。这主要是因为商鞅变法(  )

A、允许工商者入仕做官         B、准许土地自由买卖

C、承认土地归私人所有         D、规定按军功授爵赐田

20.商鞅在秦国变法,后人多以“商君虽死,秦法未败”加以评论,这主要是因为      (   )

A.秦孝公大力支持              B.满足了地主阶级的利益要求

C.变法措施为各国所沿用        D.“为秦开帝业”影响深远

21.最能体现商鞅变法性质的措施是    (   )                                      

A.改变了“刑不上大夫”       

   B.奖励耕织,重农抑商

C.废除“世卿世禄制”         

D.“废井田,开阡陌”,从根本上确立土地私有制

22.“商君遗礼谊,弃仁恩,并心于进取。行之二岁,秦旧俗败。故秦人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此现象对秦政权的积极意义在于   (   )

   A有利于推动土地私有制以调动劳动积极性

   B有利于实行连坐法以加强对人民的控制  

   C、有利于增加户口数以提高的赋税收入

   D、有利于刺激兵士斗志以增强的战斗力

23.商鞅变法强调“轻罪重刑”,韩非子对此评价“夫小过不生,大罪不至,是人无罪而不生也”。这说明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商鞅这一规定   (   )

   A、反映了当时法律制度不完善            B、目的是强化人民的法律意识

   C、地主阶级不重视                  D、商鞅对贵族决不妥协

24.下列变法措施中有利于确立封建地主阶级政治地位的有     (   )

①实行二十等爵制  ②实行连坐法  ③ 废除世卿世禄制 ④“燔诗书而明法令”

   A.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25.战国时,荀子游访秦国后,在《强国篇》中谈到:秦民风淳朴,官吏忠于职守,士大夫效忠公室,朝廷办事效率高,“故四世(自秦孝公起的四位国君)有胜,非幸也,数也”。荀子的观点可以说明(    )

   A.秦国的四位国君很有作为,秦的强盛是必然的    

   B.秦事上的胜利是偶然因素所致    

   C.由于秦国统治得当,其强盛成为形势发展的必然  

   D.封建经济发展是秦国强盛的根本原因

2、非选择题(共50分)

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给了一般人民以恰好足够的权力,也不使他们失掉尊严,也不给他们太多;而那些有钱有势的豪富的人们,我也设法不使他们受到损害;我手执一只大盾,不让任何一方不公平的占着优势。                                                    ---梭伦

1,3,5

材料二

梭伦制定的四大财产等级及其权益分配
500斗麦级

拥有年产500卖斗(一斗相当于52公升)农产品的地产(这个产量足够提供15个家庭一年所需的基本口粮)的公民,享有选举、充任包括执政官在内的各级国家职官的资格

骑士级有能力提供马匹和武器装备,并担任骑兵的公民。跻身该等级年收入必须达300~~500麦斗。享有除司库以外的各级职官的选举和任职资格

双牛级拥有两头耕牛,其财力可达到自备盔甲、担任重武器装备步兵的公民,大约需要年收入200~~300麦斗农产品。享有除担任执政官以外的各级职官的选举和任职资格

雇工级泛指受雇于他人的公民。他们年收入不到200卖斗,不能担任任何公职,但可参加公民大会和作为陪审员参与司法活动。

请回答:(18分)

   (1)梭伦调解社会矛盾的主要指导思想是什么?材料二是梭伦改革的哪一项具体措施?(4分)

   (2)综合材料一、二,分析说明“公平”的实质是什么?由此分析说明梭伦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什么?(6分)

 (3)根据材料二说明梭伦改革对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作用。(8分)

2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巡礼者不足多。                                    

——商鞅  

材料二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食货志》  

材料三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1,3,5

——《史记.李斯列传》  

   请回答:(16分)

   (1)商鞅变法的理论基础是什么?据材料一、二说明变法法令推行的原因是什么?(4分)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逐条列出,不得摘抄原文)(6分)

(3)材料二、三的作者对商鞅变法各持什么态度?材料二中的“务本”、“王制遂灭”各指什么?(6分)

2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商鞅)集小(郡)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平斗桶权衡丈尺……居五年,秦人富强。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新法)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三  初,商君相秦,用法严酷,尝临渭论囚,渭水尽赤

                                                        ——《资治通鉴》

   材料四  董仲舒说上曰:“……古者税民不过什一,其求易共;使民不过三日,其力易足。……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富者田连阡陌,贫者亡立锥之地。……田租口赋,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或耕豪民之四,见税什伍。……”

                                                        ——《汉书·食货志》

请回答:(共16分)

(1)简述材料一中商鞅变法的主要措施。(6分)

(2)根据材料三、四指出商鞅变法的主要弊端。(4分)

(3)虽然商鞅变法存在弊端并且曾遭到强烈的反对但还是成功了,试结合材料和有关知识分析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6分)

                          参

1--5    DCBAB      6--10   BDDAD

11-15   BADBD      16-20   ADCDD

21-25   DCBBC

 26.(18分)(1)公平思想  财产等级制度(4分)

   (2)实质:公民享有权利的多少由其财产资格来决定  主要目的:缓和贵族与平民的矛盾,稳定社会秩序,巩固奴隶主统治(6分) 

   (3)以财产资格取代血缘门第,根本上瓦解了贵族世袭政治基础,打破了贵族政治专权的局面;为非贵族出身的工商业奴隶主开辟了参政议政的途径,使其逐渐跻身于统治阶层行列;使下层平民获得了一定的公民权利。总之为后来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开辟了道路。(8分)

27.(16分)(1)法家   秦孝公的支持(4分)  

   (2)废井田,开阡陌;奖励耕战,重农抑商(6分)

   (3)材料二持否定态度,材料三持肯定态度  “务本”指重视农业生产 “王制遂灭”指奴隶制度被废除(6分)

28.(16分)(1)①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②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③统一度量衡。(6分)

(2)刑法严酷,赋税沉重。(4分)

(3)①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②代表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加强了集权.发展了封建经济;③富国强兵的措施符合当时争霸战争的需求,得到了秦孝公的赏识。(学生若有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给分)(6分)

文档

项城二高高二历史下期第一次周考

高二历史第一次周考试题出题人:顾瑞娟审核:高二历史组2013.3.61、选择题(共50分)1.梭伦的诗歌中写道:“你们这些财物积山、丰衣足食而有余的人,应当抑制你们贪婪的心情,压制它,使它平静。”这主要是针对哪些人而言的()A.雅典的自由民B.雅典平民C.雅典的执政官D.雅典贵族2.埃斯庇罗斯,雅典人,靠种地为生,下列哪些行为是他在公元前7世纪有可能发生的()参加公民大会向贵族借贷,无力归还,沦为奴隶入选长老会议参加,反抗贵族的统治A、B、C、D、3.公元前8~前6世纪,雅典出现了许多“六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