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操作动词术语
序号 | 操作设备 | 统一操作术语 |
1 | 开关(包括空气开关) | “断开”、“合上” |
2 | 刀闸(包括接地刀闸) | “断开”、“合上” |
3 | 油刀 | “断开”、“合上”(注) |
4 | 手车和110kV COMPASS开关 | “拉至”、“推至” |
5 | 熔断器 | “取下”、“投上” |
6 | CT端子 | “连通”、“短接” |
7 | 保护连接片 | “投上”、“切除” |
8 | 临时接地线 | “装设”、“拆除” |
9 | 标示牌 | “悬挂”、“取下” |
10 | 位置开关 | “切换” |
11 | 变压器调压抽头位置 | “调整” |
2、位置术语
序号 | 设备 | 统一位置术语 | 含义 |
1 | 开关、隔离(接地)刀闸 | 分闸位置 | 开关在断开后状态,隔离(接地)刀闸在断开后状态 |
合闸位置 | 开关、隔离(接地)刀闸在合上后状态 | ||
2 | 开关手车 位置 | 工作位置 | 开关在运行或热备用状态时 |
试验位置 | 开关在冷备用状态时 | ||
检修位置 | 开关在检修状态时 | ||
3 | 控制方式选择ZK(注) | 遥控位置 | 调度远方操作位置 |
远方位置 | 变电站控制室操作位置 | ||
就地位置 | 就地开关柜操作位置 | ||
4 | PT切换开关BK | “断”位置 | PT二次负荷由不同母线的PT各自自己供给时。 |
“通”位置 | PT二次负荷由同一电压等级的另一母线PT代供时。 |
3、设备名称
序号 | 设 备 | 名称 | 说 明 |
1 | 母线 | ×××kV×M | 前“×××”为电压等级,35kV、10kV为两位;后“×”为阿拉伯数字序号,对10kV部分同一变低有两段母线的,在×后加A或B,只有电容器的加C。 |
2 | 线路开关 | ×××线××××开关(220kV、110kV线路开关) | 前“×××”为线路中文名称;后“××××”为开关编号。 |
×××线×××开关 (35 kV线路开关) | 前“×××”为线路中文名称;后“×××”为开关编号。 | ||
×××线F××开关 (10 kV线路开关) | 前“×××”为线路中文名称;后“××”为线路序号,10以下在数字前补0。 | ||
3 | 线路刀闸 | ×××线×M侧×××××刀闸 (220kV、110kV、35 kV母线侧刀闸) | 前“×××”为线路中文名称;“×M”为所靠母线编号;后“×××××”中前面四位为开关编号(35kV为三位),后面一位为其所靠近的母线序号。 |
×××线线路侧××××4刀闸(220kV、110kV、35 kV线路侧刀闸) | 前“×××”为线路中文名称;后“××××”为开关编号(35kV为三位)。 | ||
上刀闸,下刀闸(10kV线路、电容器、接地变、站用变刀闸) | 上刀闸为10kV线路、电容器、接地变或站用变靠母线侧刀闸,对下刀闸,线路为靠线路侧刀闸,电容器、接地变、站用变为靠出线侧刀闸。 | ||
电容器组前刀闸 | 电容器组进线电缆与电抗器之间的刀闸 | ||
4 | 主变开关 | #×主变变高(中)××××开关(220kV、110kV侧主变开关) | 前“×”为主变序号;后“××××”中前三位为对应的电压等级220或110,后一位为主变序号。 |
#×主变变中(低)30×开关 (35 kV侧主变开关) | 前“×”和后“×”均为主变序号 | ||
#×主变变低50×开关, #×主变变低A分支50×A开关, #×主变变低B分支50×B开关。 (10 kV侧主变开关) | 两个“×”均为主变序号;加A或B是对变低分支进行区分。少数变电站主变变低有分支,但其中一段母线上只有电容器而无用户负荷,其开关编号为501、511;502、522等,则变低开关名称应为:#×变低馈线分支50×开关;#×变低电容器分支5××开关。 | ||
5 | 主变刀闸 | #×主变变高(中)×M侧×××××刀闸(220kV 、110kV母线侧刀闸) | 前“×”为主变序号;“×M”为所靠母线编号;后“×××××”中前四位为主变220kV 、110kV侧开关编号,后一位为所靠母线序号。 |
#×主变变高(中)主变侧××××4刀闸(220kV 、110kV主变侧刀闸) | 前“×”为主变序号;后“××××”为主变220kV或110kV侧开关编号。 | ||
序号 | 设 备 | 名 称 | 说 明 |
5 | 主变刀闸 | #×主变变中(低)×M侧××××刀闸, #×主变变低A分支主变侧×××0A刀闸, #×主变变低B分支主变侧×××0B刀闸 #×主变变低A分支×M侧××××A刀闸, #×主变变低B分支×M侧××××B刀闸 (35kV、10kV母线侧刀闸) | 前“×”为主变序号;“×M”为所靠母线编号;后“××××”中前三位为主变35kV或10kV侧开关编号,后一位为所靠母线序号。加A或B是对10kV变低分支进行区分。少数变电站主变变低有分支,但其中一段母线上只有电容器而无用户负荷,则变低母线侧刀闸名称应为:#×变低馈线分支×M侧××××刀闸;#×变低电容器分支×M侧××××刀闸。 |
#×主变变中(低)主变侧×××0刀闸, #×主变变低A分支主变侧×××0A刀闸, #×主变变低B分支主变侧×××0B刀闸 (35kV 、10kV主变侧刀闸) | 前“×”为主变序号;后“×××”为主变开关编号。 | ||
#×主变变低电抗器侧×××K刀闸 | 前“×”为主变序号;后“×××”为主变开关编号。 | ||
6 | 母线开关 | ×××kV母联××××开关 (220kV、110kV) | 前“×××”为电压等级;后“××××”中前两位为20代表220 kV,为10代表110 kV,第三位为序号较小的母线序号,第四位为序号较大的母线序号。 |
35kV母联300开关 (35kV) | |||
10kV×M、×M分段5××开关(10kV) | “×M、×M”为互相联络的两段母线的编号;“××”中前一位为序号较大的母线序号,后一位为序号较小的母线序号,若出现编号相同,则加上其母线序号后的A或B,否则不含母线序号后的A或B。 | ||
7 | 母线刀闸 | ×××kV母联×M侧×××××刀闸(220kV、110kV母联两侧刀闸) | 前“×××”为电压等级;“×M”为所靠母线编号;“×××××”中前四位为母联开关编号,后一位为所靠母线序号。 |
35kV母联×M侧300×刀闸(35kV母联两侧刀闸) | “×M”为所靠母线编号;后一“×”为所靠母线序号。 | ||
10kV×M、×M分段×M侧××××刀闸(10kV分段两侧刀闸) | “×M、×M”为互相联络的两段母线的编号;“××××”中前三位为分段开关编号(不含A或B),后一位为所靠母线序号。若出现编号相同,则加上其母线序号后的A或B,否则不含母线序号后的A或B。 | ||
序号 | 设 备 | 名 称 | 说 明 |
7 | 母线刀闸 | 110 kV×M、×M分段100××刀闸 (110kV单母分段刀闸) | “×M、×M”为互相联络的两段母线的编号;“××”中前一位为序号较小的母线序号,后一位为序号较大的母线序号, |
110 kV×M、×M旁联100××刀闸(110kV单母分段带旁路接线中正母线与旁路母线联络刀闸) | “×M、×M”为互相联络的两段母线的编号;“××”中前一位为序号较小的母线序号,后一位为序号较大的母线序号, | ||
8 | PT刀闸 | ×××kV×M电压互感器×××PT刀闸(母线PT刀闸) | 前“×××”为电压等级;最后“×××”中前两位为22表示220kV 母线PT刀闸,11表示110kV 母线PT刀闸,35kV和10kV 只有一位,分别为3和5;第三位和“×M”中的×为所靠母线编号, |
9 | 旁路开关 | ×××kV旁路××××开关 (正母线与旁路母线联络开关) | 前“×××”为电压等级;后“××××”中前两位为20代表220 kV,为10代表110 kV,第三位为序号较大的母线序号,第四位在单母分段带旁路接线中为序号较小的母线序号,在双母线带旁路中为0。 |
10 | 旁路刀闸 | ×××kV旁路×M侧×××××刀闸 (旁路开关两侧刀闸) | 前“×××”为电压等级;“×M”为所靠母线编号;“×××××”中前四位为旁路开关编号,后一位为所靠母线序号。 |
11 | 接地刀闸 | ×××线线路侧××××40地刀; #×主变变高(中)主变侧××××40地刀, (220kV、110kV、35kV线路侧或主变侧接地刀闸) | 前“×××”为线路中文名称;“#×”为主变编号;后“××××”为线路(主变)开关编号(35kV开关编号为三位)。 |
×××线开关侧××××B0地刀;#×主变变高(中)开关侧××××B0地刀, (220kV、110kV线路或主变开关靠母线侧接地刀闸) | 前“×××”为线路中文名称;“#×”为主变编号;后“××××”为线路(主变)开关编号。 | ||
×××线CT侧××××K0地刀; #×主变变高(中)CT侧××××K0地刀,(220kV、110kV线路或主变开关靠线路或主变侧接地刀闸) | 前“×××”为线路中文名称;“#×”为主变编号;后“××××”为线路(主变)开关编号。 | ||
#×主变变高(中)中性点×××000地刀(主变中性点地刀) | “#×”为主变编号;“×××”中前两位为22表示220kV 侧,为11表示110kV 侧,第三位为主变序号。 | ||
序号 | 设 备 | 名 称 | 说 明 |
11 | 接地刀闸 | ×××kV×M第×组××××00地刀(注1) (220kV、110kV、35kV母线接地刀闸) | 前“×××”为电压等级(35kV为两位);“×M”为母线编号;最后“××××”中前两位:22表示220kV 母线,11表示110kV 母线,33表示35kV 母线;第三位为所属母线序号,第四位和“第×组”中的×为同一母线的接地刀闸组别编号,以中文“甲、乙……”表示。 |
×××kV母联靠×M侧×××××0地刀(220kV、110kV母联开关两侧接地刀闸) | 前“×××”为电压等级;最后“×××××”中前四位为母联开关编号,第五位和“×M”中的×为所靠母线序号。 | ||
×××kV×M电压互感器×××PT0地刀(电压互感器接地刀闸) | 前“×××”为电压等级;“×M”为所靠母线的编号;“×××PT”为电压互感器刀闸的编号。 | ||
上刀闸靠开关侧地刀 | 10kV线路、电容器、接地变、站用变开关与上刀闸之间的接地刀闸 | ||
线路侧地刀 | 10kV线路下刀闸靠线路侧的接地刀闸。 | ||
出线侧地刀 | 10kV电容器、接地变、站用变下刀闸(无下刀闸时为开关)靠出线侧接地刀闸。 | ||
电容器组前地刀 | 电容器组前刀闸与电抗器之间的接地刀闸。 | ||
电容器检修地刀 | 电抗器和电容器之间的接地刀闸。 | ||
×××线路靠×M侧×××××B0地刀, #×主变变高(中)靠×M侧×××××B0地刀。 (少数变电站110kV设备存在两把B0地刀的情况) | 前“×××”为线路中文名称;“#×”为主变编号;“×M”为所靠母线编号;后“×××××”为所靠母线侧刀闸编号。 | ||
12 | 站用变 开关 | #×站用变变高×××开关, #×站用变变低×××开关 | 前“×”为站用变编号,后“×××”为该开关编号 |
13 | 接地变 开关 | #×接地变D0×开关 | 前“×”和后“×”均为接地变编号 |
14 | 电容器 组开关 | 10kV×M第×组电容器组×C×开关(10kV电容器组)(注2) | “×M”该电容器组所在母线编号,“第×组”中“×”为电容器组编号,“×C×”中前“×”为电容器组所在母线序号,后“×”为该段母线电容器组编号 |
35kV×M第×组电容器组3××开关(35kV电容器组) | “×M”该电容器组所在母线编号,“第×组”中“×”为电容器组编号,“3××”中前“×”为电容器组所在母线序号,后“×”为该段母线电容器组编号 | ||
15 | 电抗器 开关 | 35kV×M第×组电抗器3××开关 | “×M”该电抗器所在母线编号,“第×组”中“×”为电抗器编号,“3××”中前“×”为电抗器所在母线序号,后“×”为该段母线电抗器编号 |
2、对主变变低有分支的,该10kV分支母线上若只有一组电容器组,则不写“第×组”;该10kV分支母线上若有两组电容器组,由于A、B分支顺序编号,“第×组”中的“×”与“×C×”中后一“×”不必对应,如:10kV 2BM上有电容器组2C3、2C4,则写为“10kV 2BM第1组电容器组2C3开关”和“10kV 2BM第2组电容器组2C4开关”。
3、500kV设备的名称和编号以及本表未涉及的设备名称和编号按照《广东电力系统调度规程》的有关规定执行。
4、10kV刀闸(含接地刀闸)暂时无双重编号。
4、设备各种状态改变的操作步骤和原则
设备状态 | 改 变 后 的 状 态 | ||
热 备 用 | 冷 备 用 | 检 修 | |
运 行 | ①断开必须断开的开关 ②检查所断开的开关确在分闸位置 | ①断开必须断开的开关 ②检查所断开的开关确在分闸位置 ③断开必须断开的刀闸 ④检查所断开的刀闸确在分闸位置 ⑤退出所断开开关的控制电源熔断器和所断开刀闸的操作电源熔断器 | ①断开必须断开的开关 ②检查所断开的开关确在分闸位置 ③断开必须断开的刀闸 ④检查所断开的刀闸确在分闸位置 ⑤退出所断开开关的控制电源熔断器和所断开刀闸的操作电源熔断器 ⑥合上有关接地刀闸(或装设临时接地线) ⑦检查合上的接地刀闸确在合闸位置 |
设备状态 | 改 变 后 的 状 态 | ||
运 行 | 冷 备 用 | 检 修 | |
热 备 用 | ①合上设备所有的开关 ②检查所合上的开关确在合闸位置 | ①检查所断开的开关确在分闸位置 ②断开必须断开的刀闸 ③检查所断开的刀闸确在分闸位置 ④退出所断开开关的控制电源熔断器 | ①检查所断开的开关确在分闸位置 ②断开必须断开的刀闸 ③检查所断开的刀闸确在分闸位置 ④退出所断开开关的控制电源熔断器 ⑤合上有关接地刀闸(或装设临时接地线) ⑥检查合上的接地刀闸确在合闸位置 |
设备状态 | 改 变 后 的 状 态 | ||
运 行 | 热 备 用 | 检 修 | |
冷 备 用 | ①检查设备上无接地线或接地刀闸 ②检查所断开的开关确在分闸位置 ③装上所断开开关的控制电源熔断器 ④合上必须合上的刀闸 ⑤检查所合上的刀闸确在合闸位置 ⑥合上必须合上的开关 ⑦检查所合上的开关确在合闸位置 | ①检查设备上无接地线或接地刀闸 ②检查所断开的开关确在分闸位置 ③装上所断开开关的控制电源熔断器 ④合上必须合上的刀闸 ⑤检查所合上的刀闸确在合闸位置 | ①检查所断开的开关确在分闸位置 ②检查所断开的刀闸确在分闸位置 ③检查所断开开关的控制电源熔断器已取下 ④合上有关接地刀闸(或装设临时接地线) ⑤检查合上的接地刀闸确在合闸位置 |
设备状态 | 改 变 后 的 状 态 | ||
运 行 | 热 备 用 | 冷 备 用 | |
检 修 | ①拆除全部临时接地线或断开接地刀闸 ②检查所断开的接地刀闸确在分闸位置 ③检查所断开的开关确在分闸位置 ④装上所断开开关的控制电源熔断器 ⑤合上必须合上的刀闸 ⑥检查所合上的刀闸确在合闸位置 ⑦合上必须合上的开关 ⑧检查所合上的开关确在合闸位置 | ①拆除全部临时接地线或断开接地刀闸 ②检查所断开的接地刀闸确在分闸位置 ③检查所断开的开关确在分闸位置 ④装上所断开开关的控制电源熔断器 ⑤合上必须合上的刀闸 ⑥检查所合上的刀闸确在合闸位置 | ①拆除全部临时接地线或断开接地刀闸 ②检查所断开的接地刀闸确在分闸位置 ③检查所断开的开关确在分闸位置 ④检查所断开的刀闸确在分闸位置 |
2、设备转入“检修状态”时所挂安全标示牌,装设临时遮拦,加保安锁等安全措施,虽未载明在表内,但必须按照《安规》和南方电网《电气操作导则》的有关规定执行,设备恢复时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