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1.下列属于鱼类的是 ( )
A.章鱼 B.鱿鱼 C.鲤鱼 D.鲸
2.鲫鱼不断地用口吞水、由鳃孔排水的意义主要在于 ( )
A.水里的食物随水流进入口中,便于取食 B.便于保证鲫鱼水分的供应
C.水流入鳃时,便于气体交换 D.判定游泳的方向
3.活鱼的鳃是鲜红的,这是因为鳃丝内有丰富的 ( )
A.动脉 B.静脉 C.毛细血管 D.氧气
4.你有过摸鱼的经历吗?下河摸鱼时,已经捉到手的鱼往往又会被它挣脱,这是由于鱼的体表有很滑的黏液.鱼体表黏液的主要作用是 ( )
A.防止人类的捕捉 B.减少运动的阻力 C.保持体表湿润 D.辅助呼吸
5.在天空中飞翔的蝙蝠和老鹰,它们 ( )
A.都能用肺呼吸 B.都能用肺和气囊呼吸
C.都用气管和气囊呼吸 D.一个用肺呼吸,一个用气囊呼吸
6.判断蚯蚓前端的依据是 ( )
A.靠近环带的一端B.颜色深的一端C.远离环端的一端D.对刺激反应灵敏的一端
7.蚯蚓在干燥的沙土里无法生活,主要原因是: ( )
A.体内水分蒸发过快,失水过多 B.无法运动
C.体表干燥,无法进行呼吸 D.饥饿而死
8.从蝌蚪发育到成蛙,其呼吸器官的变化是 ( )
A.鳃→肺 B.鳃→肺和皮肤 C.肺→鳃 D.鳃→皮肤
9.下列各项中与家兔能够保持体温恒定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 )
A.大脑发达 B.心脏四腔,动静脉血完全分开
C.皮肤能够排汗 D.体表被毛,并能进行季节性换毛
10.鲸终生生活在海洋中,颈部不明显,有鳍,体表光滑无毛。但它是哺乳动物,而不是鱼类的主要原因是 ( )
A.用肺呼吸,体温恒定 B.心脏分四腔,两条血液循环路线
C.神经系统发达,能产生条件反射 D.体腔内有膈,胎生,哺乳
11.蝗虫的身体可分为哪几个部分 ( )
A.头部、胸部、腹部 B.头部、躯干部
C.头部、躯干部、尾部 D.头部、胸部、尾部
12.有一种动物身体分为头、胸、腹,有两对翅膀三对足,头上还有一对触角,有外骨骼,它是( )
A.腔肠动物 B.软体动物 C.昆虫 D.鸟类
13.有一种动物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它属于 ( )
A.腔肠动物 B.节肢动物 C.鸟类 D.两栖动物
14.在无脊椎动物中有翅能飞的动物是 ( )
A.环节动物 B.扁形动物 C.节肢动物 D.昆虫
15.家鸽食量大,消化能力强的原因是 ( )
A.家鸽体温高 B.呼吸作用旺盛
C.由于飞行要消耗大量的能量 D.消化系统贮藏食物的能力差
16.鸟类频繁排便的原因是 ( )
A.吃得多即食量大 B.具有嗉囊
C.小肠很长 D.直肠很短
17.蝗虫是比较常见的昆虫,它危害玉米、高粱和水稻等多种农作物,是有名的农业害虫。蝗虫的呼吸是靠 ( )
A.气管 B.肺 C.体表 D.头部
18.蚯蚓是人类的好朋友,它不但可以疏松土壤,还可以 ( )
A.作中药材 B.处理垃圾 C.增加土壤的肥性 D.前三项都对
19.家兔神经系统的组成是 ( )
A.脑、脊髓、神经 B.脑、脑神经、脊髓
C.脑、脊髓、脊神经 D.大脑、小脑、脊髓
20.当水从鲫鱼的口流入,又从鳃盖后缘排出时,可能发生下列变化:①水中的氧渗入鳃中的毛细血管;②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渗入水中;③食物被过滤在口中;④血液中的含氮废物被排放到水中。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1.在探究实验中,为了不伤害动物,可以采用模拟实验。模拟实验有很多优点,下列不属于其优点的是 ( )
A.可以解决不便于直接用实验解决的问题 B.可以提高效率,节约资源、资金C.一般情况下,模拟程度越高,实验效果越好 D.模拟实验的结果一般不可靠
22.鲫鱼在水中活动时,口和鳃盖后缘的变化是 ( )
A.交替张合 B.同时张开 C.同时闭合 D.无法确定
23.食物从口进入,消化后的食物残渣又从口排出的一类动物是 ( )
A.软体动物 B.甲壳动物 C.腔肠动物 D.环节动物
24.雨中或雨后会有大量的蚯蚓钻出地面,其目的是 ( )
A.寻找食物 B.躲避地下的低温 C.呼吸空气 D.异体受精
25.在观察蚯蚓的实验过程中,要始终注意,用蘸水的棉球轻擦蚯蚓的体表,目的是 ( )
A.保持体表湿润,有利于呼吸 B.保持体表湿润,有利于运动
C.蚯蚓通过体表喝水 D.有利于排泄废物
二.连线题(每小题1分,共12分)
26.把动物和它们的分类连接起来 27.把动物和它们的呼吸方式连接起来,
河蚌、乌贼 甲壳动物 蝗虫 肺和气囊
海蜇、珊瑚虫 软体动物 家鸽 气管
鲸、蝙蝠 腔肠动物 蚯蚓 肺、皮肤
虾、蟹 哺乳动物 兔子 肺
蚯蚓、水蛭 昆虫 青蛙 体壁
大鲵、青蛙 两栖动物
蝗虫、蜜蜂 环节动物
三.(一)请根据以下四种动物的图示回答问题:
A B C D E
28.A(蚯蚓)用____________呼吸,B用__________呼吸,E用_________呼吸。
29.A与B、C、D、E的主要区别是体内没有________
30.从B的生殖发育特点分析,它不能脱离水环境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必须在水中进行。
31.D在空中飞行时,依靠___________的呼吸方式保证体内氧气的供应,此时体内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是____________.与其飞翔生活相适应的身体特点是:身体呈流线型,前肢变成______,体表被覆_______.
32.E特有的生殖发育特点是____________.
(二)如图是家兔与狼的牙齿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33.①是________,②是_________,③是___________。
34.图_________是家兔的牙齿,它的牙齿分化为[ ]_________和[ ]________两种。_______适于切断植物纤维,________适于磨碎食物。兔的消化道上有发达的_______。这些都是与它们吃植物的生活习性相适应的。
35.图______是狼的牙齿。判断的依据是:狼的[ ]_______发达,适于______________,这是与它们的__________生活习性相适应的。
(三).下图为鲫鱼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36.鲫鱼的身体呈_________,有利于减小游泳时的阻力。
37.控制鱼体前进方向的鳍是[ ]_______,同时它还可与________协同产生前进的动力。
38.鲫鱼是用[ ]______呼吸。取一条鲫鱼,轻轻地掀开鳃盖,可以看到鳃丝里面密布着_________,呈______色。
39.鲫鱼能感知水流、测定方位的结构是[ ]______
四.探究题
探究蚯蚓在玻璃板和粗糙的纸上运动速度的快慢。
40.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作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制定计划: 取一条活的蚯蚓放在玻璃板上,观察它的运动并测量它在2min里蠕动的距离。 将这条蚯蚓放在粗糙的纸上,观察它的运动,也测量它在2min里蠕动的距离。 如此进行3次,求出蚯蚓在玻璃板和粗糙的纸上各自运动的平均距离。 对此结果,得出结论。
42.实施计划 :在观察过程中,你如何保证蚯蚓能正常呼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3.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