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必修三植物激素调节知识点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1 01:58:30
文档

必修三植物激素调节知识点

第三章植物的激素调节第一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1.生长素的发现过程:探究者实验过程、现象结果结论达尔文①胚芽鞘受到单侧光照;②切去胚芽鞘的尖端;③用锡箔小帽罩住胚芽鞘的尖端;④用锡箔套住胚芽鞘尖端下面一段、露尖端,单侧光只照射胚芽鞘尖端。①弯向光生长;②胚芽鞘既不生长,也不弯曲;③胚芽鞘直立生长但不弯曲;④胚芽鞘仍然弯向光源生长。胚芽鞘尖端感受单侧光照,产生某种刺激,并传递到下部的伸长区。詹森1910切断胚芽,并以琼块联系效果与完好相同生长素传递下部拜尔1914芽尖(有生长素)放在断处一侧,胚芽鞘
推荐度:
导读第三章植物的激素调节第一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1.生长素的发现过程:探究者实验过程、现象结果结论达尔文①胚芽鞘受到单侧光照;②切去胚芽鞘的尖端;③用锡箔小帽罩住胚芽鞘的尖端;④用锡箔套住胚芽鞘尖端下面一段、露尖端,单侧光只照射胚芽鞘尖端。①弯向光生长;②胚芽鞘既不生长,也不弯曲;③胚芽鞘直立生长但不弯曲;④胚芽鞘仍然弯向光源生长。胚芽鞘尖端感受单侧光照,产生某种刺激,并传递到下部的伸长区。詹森1910切断胚芽,并以琼块联系效果与完好相同生长素传递下部拜尔1914芽尖(有生长素)放在断处一侧,胚芽鞘
第三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

第一节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1.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探究者实验过程、现象结果结论
达尔文①胚芽鞘受到单侧光照;

②切去胚芽鞘的尖端;

③用锡箔小帽罩住胚芽鞘的尖端;

④用锡箔套住胚芽鞘尖端下面一段、露尖端,单侧光只照射胚芽鞘尖端。

①弯向光生长;

②胚芽鞘既不生长,也不弯曲;

③胚芽鞘直立生长但不弯曲;

④胚芽鞘仍然弯向光源生长。

胚芽鞘尖端感受单侧光照,产生某种刺激,并传递到下部的伸长区。
詹森

1910

 切断胚芽,并以琼块联系

效果与完好相同生长素传递下部
拜尔

1914

 芽尖(有生长素)放在断处一侧,

 胚芽鞘弯向对侧生长(有尖端一侧生长快)

 芽尖弯曲生长是由于刺激物分布不均。

温特

1928

 1)切下燕麦胚芽鞘,置于琼块上,数小时后将小琼块放在去尖胚芽鞘一侧

2)放置空白琼块。

①胚芽鞘弯向对侧生长(即有琼块侧生长较快);

②胚芽鞘不长不弯。

①胚芽鞘弯曲的刺激确实是一种化学物质;②此化学物质能促生长。
2. 植物激素: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   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包括:生长素(吲哚乙酸IAA)、赤霉素、细胞素、脱落酸、乙烯。

植物生长调节剂: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如:萘乙酸、2,4--D。

3. 植物的向光性:在单侧光的照射下,植物朝向光源生长的现象。

向光性的原因: 单侧光照使胚芽鞘,顶芽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含量多于向光一侧,因而引起两侧的生长不均匀(背光侧生长快),从而造成向光弯曲。

4.胚芽鞘的分析:

感光部位:胚芽鞘的尖端;

合成生长素的部位: 胚芽鞘的尖端;

弯曲部位(即生长素的作用部位):尖端以下的部位

5.判断胚芽鞘生长情况的方法

一看有无生长素:没有生长素——不长

二看能否向下运输:不能向下运输---不长

三看是否均匀向下运输: 均匀——直立生长;不均匀——弯曲生长(弯向生长素少的一侧)

6.生长素的产生部位: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合成生长素的原料:色氨酸。

7生长素的分布部位:集中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位,如胚芽鞘、芽和根顶端的分生组织、形成层、发育中的种子和果实等处。

8 生长素的运输:在胚芽鞘、芽、幼叶和幼根中进行极性运输---从形态学的上端运输到形态学的下端;在成熟组织中,可以通过韧皮部进行非极性运输;在胚芽鞘的尖端可以发生横行运输(如受到单侧光刺激时)。

                      第二节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1.生长素的作用:作为调节代谢的信息,在适宜浓度内促进细胞生长。

2.作用特点——两重性(既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①低浓度范围:促进细胞生长、扦插枝条生根,防止落花落果;

②高浓度范围:抑制细胞生长、扦插枝条生根,疏花疏果。

3.体现两重性的实例:顶端优势,根的向重力性生长。

4.敏感度:根>芽>茎;幼嫩细胞>衰老细胞;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

5.生长素类似物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a.促进扦插枝条生根[实验];b.防止落花落果;c.促进果实发育(在未授粉的雌蕊柱头上喷洒生长素类似物,促进子房发育为果实,形成无子果实;如无子番茄、无子辣椒、无子黄瓜);d. 除草剂(利用不同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高浓度抑制杂草的生长)。

                       第三节 其他植物激素

1.其他植物激素总结

激素名称合成部位主要作用
赤霉素主要是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和幼芽。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
细胞素主要是根尖。促进细胞。
乙烯植物体各个部位。促进果实成熟。
脱落酸根冠、萎焉的叶片等。抑制细胞,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
2.植物激素间的关系:在植物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各种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在根本上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

3.植物生长调节剂: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优点: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

4.应用:a 用赤霉素类:打破莴苣、马铃薯、人参种子的休眠;促进苋、芹菜等的营养生长,增加产量。促进芦苇纤维增长。促进淀粉酶的合成。

b用生长素类:促进甘薯、黄杨、葡萄的生根;对苹果、鸭梨进行疏花疏果,促进脱落;对棉花进行保花保果,防止脱落。

c用乙烯利:促进黄瓜.南瓜的雌花分化;促进香蕉、柿、番茄的果实成熟。

d施用矮壮素(生长延缓剂):防止棉花徒长、促进结实。

           第三节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一、体液调节:

1.概念:激素等化学物质(除激素以外,还有其他调节因子,如二氧化碳等),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称为体液调节。

2.与激素调节的关系: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

3.二氧化碳在生命活动调节中的作用:CO2气体可以刺激脑干中的呼吸中枢,以维持呼吸中枢的兴奋。

二、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神经调节体液调节
作用途径反射弧体液运输
反应速度迅速较缓慢
作用范围准确、比较局限较广泛
作用时间短暂比较长
三、体温调节

1. 体温保持相对稳定,就是维持产热和散热的平衡,既产热=散热,体温保持不变;

   产热>散热,体温升高;产热<散热,体温降低。

2. 产热途径:主要是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放能。

   产热器官:运动时,骨骼肌产热最多;安静时,肝脏产热最多。

3. 散热途径:主要通过汗液的蒸发和皮肤毛细血管的散热。其次还有呼气、排尿和排

            便(当外界温度高于体温时,散热途径就只有汗液的蒸发这个途径了。)

4 调节过程:

          

5. 体温恒定的意义:细胞代谢的进行离不开酶,酶的活性又受温度的影响,只有温度

                   在适宜的范围内,酶才能正常地发挥催化作用。

6 .体温调节的方式:神经—体液调节

四、水平衡调节

     1. 水的来源:饮水和食物中所含的水(主要来源);细胞代谢产生水(如有氧呼吸、

                  氨基酸脱水缩合反应等)

     2. 水的去路: a 通过肾脏以尿液的形式排出;b 通过皮肤汗腺以汗液的形式排出;

                c 通过肺以水蒸汽的形式排出;d 通过消化道以消化液的形式排出。

     3. 调节过程:

                

      4. 调节方式:神经---体液调节

五、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一方面,不少内分泌腺本身直接或间接的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在这种情况下,体液调节可以看做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另一方面,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第四节 免疫调节

一、免疫:是机体的一种特殊的保护性生理功能:识别“自己”,排除“非己”。

1.免疫防卫功能:清除各种病原体及毒素。

2.免疫监控和清除功能:监视突变了的“自己”成分并及时清除自身衰老或因其他因素而被破坏的细胞,以及癌变的细胞。

二、免疫种类:

1.非特异性免疫  a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的屏障作用      

b第二道防线: 吞噬细胞和体液中的杀菌物质

2.特异性免疫    c第三道防线: 主要是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

                             组成的。

归纳:

非特异性免疫:免疫的基础,人生来就有,不针对某一种特定的病原体。出现快,作用范围较广,强度较弱。

特异性免疫:建立在非特异性免疫基础上,出生以后才形成,出现慢,针对性强,强度较强。占主导性地位。

三、免疫系统的组成: 

1.免疫器官: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如扁桃体、淋巴结、胸腺、脾、骨髓

2.免疫细胞:发挥免疫作用的细胞 如:吞噬细胞、淋巴细胞:包括T细胞、B细胞 (位于淋巴液、血液和淋巴结中)

3.免疫活性物质: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如: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

四、淋巴细胞的来源:

                   

五、体液免疫 

   

六、细胞免疫

   

七、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比较

            

八、免疫系统的功能:防卫、监控、清除(监控并清除已经衰老的细胞、因其他因素而被破坏的细胞、以及癌变的细胞)。

九、免疫疾病

   1. 自身免疫病:由于免疫系统异常敏感、反应过度,将自身物质当做外来异物进行攻击而引起的。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

   2. 过敏反应:

a.是指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的抗原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

b.特点: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

  织严重损伤;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c.过敏原:引起过敏反应的抗原物质叫做过敏原。

d.过敏反应产生的抗体分布在某些细胞的表面,而体液免疫产生的抗体主要分布在 

  血清中。过敏反应是再次遇到过敏原时才有反应。

   3.免疫缺陷: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HIV主要攻击T细胞,引起免疫能力几乎全部丧失。

文档

必修三植物激素调节知识点

第三章植物的激素调节第一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1.生长素的发现过程:探究者实验过程、现象结果结论达尔文①胚芽鞘受到单侧光照;②切去胚芽鞘的尖端;③用锡箔小帽罩住胚芽鞘的尖端;④用锡箔套住胚芽鞘尖端下面一段、露尖端,单侧光只照射胚芽鞘尖端。①弯向光生长;②胚芽鞘既不生长,也不弯曲;③胚芽鞘直立生长但不弯曲;④胚芽鞘仍然弯向光源生长。胚芽鞘尖端感受单侧光照,产生某种刺激,并传递到下部的伸长区。詹森1910切断胚芽,并以琼块联系效果与完好相同生长素传递下部拜尔1914芽尖(有生长素)放在断处一侧,胚芽鞘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