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透镜及其应用教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1 01:57:54
文档

透镜及其应用教案

全方位教学辅导教案学科:物理任课教师:屈梦娟授课时间:2011年5月4日星期三姓名刘又铭性别男年级初三总课时:第次课教学内容透镜及其应用复习重点难点透镜对光的作用和凸透镜成像的各种情况。教学目标进一步的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学过程课前检查与交流作业完成情况:交流与沟通针对性授课一、光的折射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现象。2、光的折射定律:三线同面,法线居中,空气中角大,光路可逆⑴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⑵
推荐度:
导读全方位教学辅导教案学科:物理任课教师:屈梦娟授课时间:2011年5月4日星期三姓名刘又铭性别男年级初三总课时:第次课教学内容透镜及其应用复习重点难点透镜对光的作用和凸透镜成像的各种情况。教学目标进一步的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学过程课前检查与交流作业完成情况:交流与沟通针对性授课一、光的折射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现象。2、光的折射定律:三线同面,法线居中,空气中角大,光路可逆⑴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⑵
全方位教学辅导教案

  

学科:物理    任课教师:屈梦娟        授课时间:  2011 年 5  月  4 日       星期三     

姓  名

刘又铭性 别

年 级

初三总课时:        第   次课

教  学

内  容

透镜及其应用复习
重  点

难  点

透镜对光的作用和凸透镜成像的各种情况。
教  学

目  标

进一步的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课前检查与交流作业完成情况:

交流与沟通

一、光的折射

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现象。

2、光的折射定律:三线同面,法线居中,空气中角大,光路可逆

⑴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⑵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与法线两侧。

⑶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属于近法线折射。

    光从水中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属于远法线折射。

    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或其他介质射出),折射角=入射角= 0 度。

3、应用:从空气看水中的物体,或从水中看空气中的物体看到的是物体的虚像,看到的位置比实际位置 高 

练习:☆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 浅 是因为光从 水中斜射向 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蓝天白云在湖中形成倒影,水中鱼儿在“云中”自由穿行。这里我们看到的水中的白云是由 光的反射 而形成的 虚像 ,看到的鱼儿是由是由光的折射而形成的 虚像  。

二、透镜

1、名词:薄透镜:透镜的厚度远小于球面的半径。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

         光心:(O)即薄透镜的中心。性质: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焦点(F):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焦

         点。

         焦距(f):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

2、典型光路

 3、填表:

三、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1、实验:实验时点燃蜡烛,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

若在实验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都得不到像,可能得原因有:①蜡烛在焦点以内;②烛焰在焦点上③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④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大于焦距,成像在很远的地方,光具座的光屏无法移到该位置。

2、实验结论:(凸透镜成像规律)

F分虚实,2f大小,实倒虚正,

具体见下表:

物距

像的性质像距应用
倒、正放、缩虚、实
u>2f倒立缩小实像f照相机
f倒立放大实像v>2f幻灯机
u正立放大虚象|v|>u放大镜
名称又名眼镜实物

形状

光学

符号

性质
凸透镜会聚透镜老化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凹透镜发散透镜近视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3、对规律的进一步认识:

⑴u=f是成实像和虚象,正立像和倒立像,像物同侧和异侧的分界点。

⑵u=2f是像放大和缩小的分界点

⑶当像距大于物距时成放大的实像(或虚像),当像距小于物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⑷成实像时:

⑸成虚像时:

四、眼睛和眼镜

1、成像原理: 从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晶状体等一个综合的凸透镜在视网膜上行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分布在视网膜上的视神经细胞受到光的刺激,把这个信号传输给大脑,人就可以看到这个物体了。

2、近视及远视的矫正:近视眼要戴凹透镜,远视眼要戴凸透镜.

五、显微镜和望远镜

1、显微镜: 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都相当于一个凸透镜,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做目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做物镜。来自被观察物体的光经过物镜后成一个放大的实像,道理就像投影仪的镜头成像一样;目镜的作用则像一个普通的放大镜,把这个像再放大一次。经过这两次放大作用,我们就可以看到肉眼看不见的小物体了。

2、望远镜:有一种望远镜也是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的。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做目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做物镜。我们能不能看清一个物体,它对我们的眼睛所成“视角”的大小十分重要。望远镜的物镜所成的像虽然比原来的物体小,但它离我们的眼睛很近,再加上目镜的放大作用,视角就可以变得很大。

六.例题讲解

1. 放映幻灯时.如果银幕上的画面过小.要使画面再大些.则应.

A.使幻灯片离镜头远一些,同时使幻灯离银幕远一些 

B.使幻灯片离镜头近一些,同时使幻灯离银幕远一些.

C 使幻灯片离镜头远一些,同时使幻灯离银幕近一些.

D 使幻灯片离镜头近一些,同时是幻灯离银幕近一些 

 

2.烛焰通过凸透镜恰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像,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把烛焰和光屏的位置对调一下,则:( ) 

   A.光屏上仍能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像 

   B.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像 

   C.透过透镜可观察到一个正立放大的像 

   D.光屏上没有像,需调节光屏位置才能成像 

3.观赏水面风景照片时,总发现景物的“倒影” 比本身暗一些,这是由于:( ) 

   A.眼睛得一种视觉问题 B.人射水面的光线有一部分折射入水中 

   C.光线被反射掉一部分 D.冲洗照片质量有问题 

4.简易“傻瓜”照相机镜头的焦距不能改变,暗箱长度(底片到镜头的距离)也不能改变。拍照时,只要把景物全部纳入取景器内,无论物距如何变化,都能拍出比较清楚的照片,这种“傻瓜”照相机的镜头应选用( )

A.焦距较大的凸透镜 B. 焦距较小的凸透镜

C.焦距较大的凹透镜 D.焦距较小的凹透镜

5.投影仪是教学中常用的仪器。在水平放置的凸透镜的正上方,有一与水平面成45°角的平面镜,右边竖直放一屏幕。物体发出得光线经过凸透镜和平面镜后,可在屏上成一清晰的像。一名教师在使用投影仪时,发现屏幕上得画面太小,正确的调节方法是( )

A.减小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下调凸透镜,减小凸透镜到物体间距离

B.减小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上调凸透镜,增大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

C.增大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下调凸透镜,减小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

D.增大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上调凸透镜,减小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

6.关于凸透镜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像一定是倒立的,虚像一定是正立的

B。实像和虚像都可能是放大的或缩小的

C.成实像时,物体离凸透镜越近,像越小

D。成虚像时,物体在二倍焦距之外

7.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是实验中,当蜡烛到透镜的距离是20cm时,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像,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该透镜的焦距是20cm B.该透镜可作为放大镜使用

  C.当蜡烛到透镜的距离是40cm时,在光屏上可得到缩小的像

  D.当蜡烛到透镜的距离是10cm时,在光屏上得不到像

正确答案是

1.B,物近像远像变大。

2.B,共轭成像,原大后就小

3.B,因有部分折射,所以反射光强度减弱

4.B,凸透镜成实像时,焦距小时,像距变化小

5.C,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

6.A,实像异侧倒立,虚像同侧正立

7.A,凸透镜成放大实像时,物距满足 f<20cm<2f,可知:10cm
课 堂

检 测

课 后

作 业

另附作业题
签 字

教研组长:      教学主任:       学生:       教务老师:       家长:

老 师

课 后

评 价

下节课的计划:
学生的状况、接受情况和配合程度:
给家长的建议:
                                                                                            TA-65

文档

透镜及其应用教案

全方位教学辅导教案学科:物理任课教师:屈梦娟授课时间:2011年5月4日星期三姓名刘又铭性别男年级初三总课时:第次课教学内容透镜及其应用复习重点难点透镜对光的作用和凸透镜成像的各种情况。教学目标进一步的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学过程课前检查与交流作业完成情况:交流与沟通针对性授课一、光的折射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现象。2、光的折射定律:三线同面,法线居中,空气中角大,光路可逆⑴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⑵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