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关于进一步加强电子政务工作的意见(最终定稿)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1 01:58:41
文档

关于进一步加强电子政务工作的意见(最终定稿)

济源市关于进一步加强电子政务工作的意见各镇,各事处,市各部门:为进一步提升我市电子政务建设水平,切实增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按照《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国信〔2006〕2号)、《河南省电子政务发展规划(2009-2012年)》(豫政〔2009〕39号)的总体部署和《河南省关于进一步加快信息化建设的若干意见》(豫政〔2009〕41号)的具体要求,现就进一步加强我市电子政务工作提出以下意见:一、充分认识加快电子政务建设的重要意义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
推荐度:
导读济源市关于进一步加强电子政务工作的意见各镇,各事处,市各部门:为进一步提升我市电子政务建设水平,切实增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按照《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国信〔2006〕2号)、《河南省电子政务发展规划(2009-2012年)》(豫政〔2009〕39号)的总体部署和《河南省关于进一步加快信息化建设的若干意见》(豫政〔2009〕41号)的具体要求,现就进一步加强我市电子政务工作提出以下意见:一、充分认识加快电子政务建设的重要意义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
济源市

关于进一步加强电子政务工作的意见

各镇,各事处,市各部门:

为进一步提升我市电子政务建设水平,切实增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按照《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国信〔2006〕2号)、《河南省电子政务发展规划(2009-2012年)》(豫政〔2009〕39号)的总体部署和《河南省关于进一步加快信息化建设的若干意见》(豫政〔2009〕41号)的具体要求,现就进一步加强我市电子政务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快电子政务建设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健全职责体系,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推行电子政务,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推行电子政务,既是全面落实党、关于电子政务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加快职能转变、提高行政效能的重要手段,对推动管理创新、提高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水平以及提升现代城市形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我市紧紧抓住国家电子政务信息安全保障试点机遇,按照基于互联网大力推进电子政务建设的工作思路,大力加强基础设施、业务系统及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构建了基于互联网的电子政务网络及信息安全保障平台;业务应用系统建设全面推进;政务办公系统在全市党政部门得到普及应用;率先在全省实现村村有信息服务点的目标。但是从整体上看,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全市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平台不够完善,管理机制还不健全,发展规划相对滞后,项目管理亟待规范,信息资源共享难度大,应用中“纵强横弱”矛盾突出,信息安全意识和防控能力有待加强。面对我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推进的新形势,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强电子政务建设对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高决策水平和执行力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把电子政务建设提升到和交通、能源、水利、环保同等重要的战略地位,并作为我市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程优先发展,为行政服务效能提升和服务型建设提供有力支持。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整合、应用、共享、安全”八字方针要求,以全市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平台为支撑,以信息安全为保障,以资源开发利用为核心,以深化应用为主线,以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为重点,全面提升我市电子政务水平,提高党政机关行政效能,节约行政成本,推动服务型建设。

(二)基本原则

1、统筹发展。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的要求,科学制定全市电子政务发展规划,认真推行电子政务建设有关标准,切实加强对电子政务工作的组织领导,在电子政务主管部门协调下,推进全市电子政务统筹协调发展。

2、整合资源。充分利用现有的人力、设备、网络、信息等电子政务资源,建立和完善跨部门应用与共享机制, 加快推进信息资源整合利用,使有限的信息资源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突出应用。围绕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结合部门重点工作, 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系统建设,突出电子政务在党政机关办公、宏观、涉农管理与服务、市场监管、环境保护、社会保障、社区服务等方面的应用。

4、保障安全。贯彻积极防御、综合防范的方针,按照以安全保发展、在发展中求安全的理念,坚持管理与技术并重,做到信息安全系统与电子政务主体工程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实施,确保网络信息安全。

(三)总体目标

到2015年,建成覆盖市、镇(街道)、村(居)三级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平台,信息安全保障平台进一步完善,信息资源交换共享体系初步建立,管理和制度建设更加健全,基础性信息数据库建设取得较大进展,重点应用系统建设取得显著成效,部门间业务系统基本实现互联互通,门户网站成为信息公开和服务公众的重要渠道,绝大多数行政许可项目实现在线办理,电子政务在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三、主要任务

建设完善全市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平台,构建标准统一、安全可靠的信息交换共享和信息安全保障两个支撑体系,完善我市人口基础、法人单位、宏观经济、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等四个基础数据库建设,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工作,围绕改善公共服务、加强社会管理、强化综合监管、完善宏观等方面开展应用系统建设,进一步深化电子政务应用,逐步实现全市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

(一)构建全市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平台

立足我市现有基础,充分利用公共通信资源,搭建全市电子政务骨干传输网,逐步形成结构完整、功能齐全、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的全市统一的电子政务内网和电子政务。电子政务内网主要满足全市各级各部门内部办公和管理的需要,与互联网物理隔离,与全省电子政务内网联通;电子政务主要满足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需要,由专网和基于互联网的电子政务网络相结合构成,与全省电子政务联通,与互联网逻辑隔离;进一步完善我市基于互联网的电子政务网络,将应用与服务延伸到村(居)。全市统一的电子政务内网和建成后,原则上各级党政部门开展电子政务建设,必须依托全市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进行;已建成的部门网络,要逐步整合到全市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上;已开始使用的业务系统,要逐步向全市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上迁移。

(二)深化电子政务建设应用

完善人口基础、法人单位、宏观经济、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等四个基础数据库;构建信息交换共享和信息安全保障两个支撑体系;重点开展应急联动和指挥系统、行政效能电子监察系统、“平安济源”信息服务系统、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系统、城市综合管理信息系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系统、信息惠农服务系统、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环境业务综合管理系统、企业基础信息共享系统、视频会议及可视电话系统、12345热线系统、综合档案管理系统、金安工程、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信息系统和统计业务综合管理系统等16个重要业务系统建设;建成以“济源之窗”市门户网站为核心、各部门网站为支撑的集中统一的网站群,深入推进电子政务应用。

(三)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工作

全面落实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和风险评估制度,加强信息安全基础性工作,逐步完善基础设施,强化网络安全管理,保障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的安全。加强以密码技术为基础的信息安全防护和网络信任体系建设,加快全市性的数据灾难备份、信息安全应急响应、信息安全测评、病毒防范、网络安全监控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信息安全管理和应急处理协调机制,提高信息安全防护能力;积极推行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和等级保护,逐级建立信息安全责任制,加强互联息管理,有效控制不良信息的扩散,保障信息安全。

(四)促进资源整合共享

利用全市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实现对各部门业务专网的整合;利用全市电子政务中心机房设施,实现对各级党政部门信息系统机房的整合;利用四大基础数据库和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交换体系,实现全市信息资源的交换与共享;利用“数字济源”地理空间框架平台,实现全市地理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以市领导为组长的市电子政务工作领导小组(名单附后),对全市电子政务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市电子政务办公室作为具体办事机构,承担统筹规划、调配资源、制定、督查落实等职能。各级各部门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指定专人负责,确保电子政务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完善制度标准

围绕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及应用系统、门户网站的建设与管理,出台电子政务发展规划和电子政务建设、运行维护管理办法,制定网络、安全、资源共享等方面的规范与标准,全面推进电子政务规范化建设,确保电子政务网络互连、业务互动、资源共享、信息安全。

(三)规范项目管理

严格按照投资和项目建设的管理程序,规范电子政务建设管理。市财政投资的电子政务项目须经市电子政务办公室审核并提出意见,再由市发展改革委、投资办、财政局按程序审批下达;党政部门自筹资金或使用上级财政性资金建设的电子政务项目,也须报市电子政务办公室备案。对涉及国家秘密的电子政务项目,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做好保密工作。

(四)加大资金投入

市财政每年列出电子政务专项资金预算,用于全市电子政务的建设和运行维护。建立全市统一的电子政务运行维护机制,鼓励主机托管、服务外包和市场化运作。鼓励各级各部门积极争取上级资金用于电子政务建设。市电子政务领导小组统筹安排电子政务资金使用范围和方向,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五)建立绩效考核机制

着力推行电子政务工作绩效考核,把电子政务工作纳入全市年度目标考核体系。制定科学、规范、可行的量化指标及评价标准,建立公众评议、专家考核和主管部门日常监督评议相结合的考核机制,对电子政务建设、运行维护、应用情况进行综合、全面的考察与评价。建立健全电子政务工作激励机制,根据年度考核结果对工作突出的单位进行表彰。 

(六)强化宣传培训

各级各部门要加大电子政务工作宣传,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多种媒体普及电子政务知识,提高全社会对电子政务的认识;及时总结和宣传先进经验,做好电子政务的应用推广;建立完善电子政务培训机制,把电子政务作为领导干部和公务人员培训的重要内容,切实提高全市电子政务应用水平。

附件:济源市电子政务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二〇一〇年九月十四日        

附  件

济源市电子政务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组  长:薛玉森(常委、副)

副组长:田志华(副)

成  员:李立社(市纪委副)

王社成(副秘书长、机要局)

成  铖(市副秘书长、市行政服务中心

主任、市电子政务办公室主任)

郭天平(组织部副)

陶  毅(宣传部副)

赵忠军(委副)

邱英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杜战儒(市教育局)

于  琳(市科学技术局)

和正新(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胡亚锋(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杨学忠(市国土资源局)

刘兵奇(市环境保护局)

段金沙(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李拴根(市交通运输局)

张纯锋(市水利局)

杨型光(市农业局)

冯正道(市商务局)

李培献(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贾小平(市卫生局)

卢多璋(市审计局)

王军霞(市统计局)

赵金刚(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郑崇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陈晓棉(市畜牧局)

李如杰(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卫立国(市国税局)

吴振吉(市地税局)

牛永清(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王  晶(市人行行长)

赵书乾(市副)

王利民(市财政局副)

王立新(市国家保密局)

王爱竹(市档案局)

焦依平(市行政服务中心副主任、

市电子政务办公室副主任)

刘晓刚(市联通公司总经理)

王百顺(市移动公司总经理)

姜建伟(市电信公司总经理)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电子政务办公室,成铖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焦依平同志兼任办公室副主任。

文档

关于进一步加强电子政务工作的意见(最终定稿)

济源市关于进一步加强电子政务工作的意见各镇,各事处,市各部门:为进一步提升我市电子政务建设水平,切实增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按照《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国信〔2006〕2号)、《河南省电子政务发展规划(2009-2012年)》(豫政〔2009〕39号)的总体部署和《河南省关于进一步加快信息化建设的若干意见》(豫政〔2009〕41号)的具体要求,现就进一步加强我市电子政务工作提出以下意见:一、充分认识加快电子政务建设的重要意义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