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什么要坚持改革开放
(1)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同志曾经指出:“改革的性质同过去的一样,也是为了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也可以叫性的变革。”改革是全面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前提下,自觉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各个方面和环节,以适应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实现现代化的历史要求。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下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必须围绕发展社会生产力这个根本任务,把改革开放作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新时期29年来,我国综合国力大幅度跃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社会长期保持安定团结、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增强的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中华民族实现复兴的强大而持久的动力源。当然,改革并不是改变社会主义制度,而是在坚持基本制度下对某些具体如经济的改变。我国的经济最初是模仿苏联模式建立的,这种在历史上虽然发挥过重要作用,但随着实践的发展,已到了非改革不可的地步。29年的改革开放,就是对原有的旧经济的不断改革,目的在于不断和发展生产力。
(2)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今天发展的大好局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提出的理论、路线和制定的一系列方针,最鲜明的特征就是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极大地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冲破了束缚生产力发展的障碍,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步建立,形成了对外开放的全新格局。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是中国党人在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进程中作出的历史性贡献。要在新的实践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只有坚持改革开放,才能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说到底要靠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要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坚定改革的决心和信心,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和机制保障,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3)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回顾走过的历程,我们深切地感受到,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新时期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新时期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29年来,无论遇到什么复杂局面,无论遇到什么风险考验,我们党都始终引领改革开放的航船沿着正确方向破浪前进,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改革开放是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必由之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前进的成功之路。社会主义要保持强大的生命力,就必须通过改革不断完善自己。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不断推进和深化改革,用改革的办法解决阻碍经济社会发展的性、机制性问题,努力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相适应的比较成熟、比较定型的制度,是社会主义充满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不推进改革开放,不仅不能取得新的成就,而且已经取得的成就也难以保持,更谈不上继续推进我们的事业。我们必须按照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改革和发展的基本观点,不断增强支持改革开放、深化改革开放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二:为什么要坚持对外开放
对外开放,是使我国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条件和基本国策。同志指出,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必须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实行对外开放。继承小平同志的遗志,一定要坚定不移地执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1)对外开放是由现代化大生产的发展规律所决定的。一是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具有国际性,现代科技既不是一国所创造,也不为一国所拥有,而是国际合作共同发展的结果。任何一个国家,封闭起来,都无法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二是现代化大生产意味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生产的高度专业化,形成了全球性的经济联系和世界市场。任何国家都不可能拥有所需要的所有资源,生产所需要的所有产品,消费自己所生产的全部产品。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国际合作,则能扬长避短,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取得最大效益。对于我们这样一个经济、技术比较落后的国家,通过对外开放,引进外国的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尽快缩短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以使我们在现代化建设中减少代价,少走弯路,就显得更加必要。
(2)我们的国家是社会主义国家,有关经济制度、经济和经济与其他国家不同。因此,我们的对外开放必须制定专门的。在同志的领导下,我国的开放是从沿海建立经济特区开始的。小平同志指出:“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的窗口。”从开放经济特区开始,十几年来,我们与当今世界发生了全方位多层次的联系。对外开放使我们更清晰地看到了世界,看到了未来,看到了我们的优势和不足,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经济发展。从九十年代起,我国实际利用外资已居世界第二位。在世界贸易中的排序,也从1978年的第32位跃升为第11位,外汇储备突破千亿美元。这是一个标志。由此可以想见,对外开放所引进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对于推动我国现代化进程所发挥的重大作用。
(3)我们国家对外开放的初创阶段已经过去,摆在我们面前的急迫问题是,努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引资结构要进一步合理,地区分布要注意均衡,对于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关键技术的资金引进要相对加大。外贸出口,要提高产品技术含量,提高效益,减少亏损,尽快实现“两个转变”。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要建立在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基础上,以利于加快对于引进资金和技术的利用、吸收和转化。对外思想文化交流,要大胆吸收和借鉴当今人类社会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同时要保持清醒头脑,坚决抵制外来腐朽思想的侵蚀,摒弃思想文化垃圾,警惕全盘“西化”和“分化”的政治图谋。
开放则兴,闭国则衰。我们一定要清醒地估量世界的发展,勇敢地迎接严峻的挑战,努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以使我们的民族更加有力地参与国际竞争,更加坚定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