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NVIDIA显卡硬解码设置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1 01:59:01
文档

NVIDIA显卡硬解码设置

1.解码模式:   这就是完美解码内置的几种方案,选定后会自动更改下面的分离器和解码器设置。对于硬解码用户来说,A卡选择ATIUVD(不要选V2,目前兼容性不好),N卡选择nVidiaPureVideo就可以了,在此基础上我们还需要对其他一些选项进行微调。2.自动模式:   “自动模式”默认就是开启的,完美解码将会根据片源自动选择合适的分离器和音频解码器,一般情况下都会正常工作。如果您有特殊需要或者出现解码不正常时,可以关闭自动模式,然后根据片源的封装格式手动选择分离器和音频解码器。3.向导:
推荐度:
导读1.解码模式:   这就是完美解码内置的几种方案,选定后会自动更改下面的分离器和解码器设置。对于硬解码用户来说,A卡选择ATIUVD(不要选V2,目前兼容性不好),N卡选择nVidiaPureVideo就可以了,在此基础上我们还需要对其他一些选项进行微调。2.自动模式:   “自动模式”默认就是开启的,完美解码将会根据片源自动选择合适的分离器和音频解码器,一般情况下都会正常工作。如果您有特殊需要或者出现解码不正常时,可以关闭自动模式,然后根据片源的封装格式手动选择分离器和音频解码器。3.向导:
1. 解码模式:

    这就是完美解码内置的几种方案,选定后会自动更改下面的分离器和解码器设置。对于硬解码用户来说,A卡选择ATI UVD(不要选V2,目前兼容性不好),N卡选择nVidia PureVideo就可以了,在此基础上我们还需要对其他一些选项进行微调。

2. 自动模式:

    “自动模式”默认就是开启的,完美解码将会根据片源自动选择合适的分离器和音频解码器,一般情况下都会正常工作。如果您有特殊需要或者出现解码不正常时,可以关闭自动模式,然后根据片源的封装格式手动选择分离器和音频解码器。

3. 向导:

    点击“向导”按钮,弹出的窗口如上图所示,它可以根据操作系统、显卡种类和视频编码的不同,选择一种合适的视频渲染器。不过它自动选择的渲染模式不一定是最好的,我们最好还是手动更改。

4. 视频渲染器:

    视频渲染器首选“VMR9(修正黑位)”,修正黑位表示在播放超宽荧幕影片时上下黑边色差就不存在了,视觉效果最好,而且不会与Vista的Aero界面冲突。

    VMR9能够支持VC-1和MPEG2硬解,但H.2和X2硬解就得改为“EVR增强型渲染(C/A)”,C/A表示可以外挂字幕并合理分配资源占用。

    各种渲染器的画面色彩、比例、兼容性、字幕显示模式都不尽相同,但也不会差很多,我们的原则是以打开硬解码并不影响Vista玻璃效果为第一要务,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慢慢对比渲染方式的差异。

5. 分离器和音频解码器:

    分离器和音频解码器一般交给软件自动判定就可以了,它能够支持绝大多数的影片,但如果出现图像无法正常显示、硬解工作不正常就需要关闭自动模式,按照片源的封装格式手动选择分离器;

    如果没声音或者出现爆音的情况(HDMI模式下容易出问题),需要换一种音频解码器试试,不过这个和视频硬解码无关,可以根据个人喜好设定。

6. 视频解码器:

    视频解码器的选择,是能否开启硬解码的关键,一般MPEG2和H.2选用“CyberLink(DXVA)”,X2选用“CyberLink(DXVA)For MKV”,A卡VC-1选用“MPC HomeCinema”,N卡VC-1选用“Microsoft”,DivX则不支持硬解。

    如果还是不能正常开启硬解,那就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尝试其它方案。下面就通过各种编码的大片,实战演练N卡和A卡的硬解码设置。

    MPEG2编码确实已经濒临淘汰,但还是有一大批经典影片使用了MPEG2编码,所以这类影片的解码也不容忽视。

● MPEG2篇:《指环王》& NVIDIA显卡

∙完美解码N卡硬解MPEG2设置:

1. 解码模式选择完美解码内置的“影音播放用户HDTV(nVidia PureVideo)”,在此基础上进行修改;

2. “自动模式”应该默认就是开启的,完美解码将会根据片源自动选择合适的分离器和音频解码器,一般情况下都会正常工作。如果您有特殊需要或者出现解码不正常时,可以关闭自动模式,然后根据片源的封装格式手动选择分离器和音频解码器;

3. 视频渲染器建议选择“VMR9无渲染(修正黑位)”,可以在Aero界面下达到最佳效果;

4. 其它设置保持默认即可,只要确保MPEG2视频解码器为“CyberLink(DXVA)”,它就是从PowerDVD中提取的硬解码器;

∙《指环王3》实测:TS封装、MPEG2编码、1080p

输出:DXVA代表打开GPU硬件解码

(打开影片回放信息导致CPU占用率偏高,正常播放时只有10%)

∙N卡硬解MPEG2,CPU占用率10%左右

《指环王3:王者归来》

    不进行任何操作,让影片正常播放一段时间后,可以发现CPU(2.6GHz的A X2 5000+)占用率稳定在10%左右。根据以往的经验来看,10%意味着显卡已经接管了视频解码的全部任务!当然音频解码、影音同步、挂字幕等任务还是由CPU来完成,因此CPU占用率不可能降为0。

● MPEG2篇:《指环王3》& ATI显卡

∙完美解码A卡硬解MPEG2设置:

    MPEG2的硬解设置A卡和N卡其实是完全相同的,但为了最大限度的兼容后面的几种编码,建议大家还是按照以下步骤设置:

1. 解码模式选择完美解码内置的“影音播放用户HDTV(ATI UVD)”,在此基础上进行修改,注意不要使用UVD V2版;

2. “自动模式”应该默认就是开启的,完美解码将会根据片源自动选择合适的分离器和音频解码器,一般情况下都会正常工作。如果您有特殊需要或者出现解码不正常时,可以关闭自动模式,然后根据片源的封装格式手动选择分离器和音频解码器;

3. 视频渲染器建议选择“VMR9无渲染(修正黑位)”,可以在Aero界面下达到最佳效果;

4. 其它设置保持默认即可,只要确保MPEG2视频解码器为“CyberLink(DXVA)”,它就是从PowerDVD中提取的硬解码器;

∙《指环王3》实测:TS封装、MPEG2编码、1080p

KMPlayer可以自动挂字幕,硬解码工作正常,CPU占用率很低

按Tab键查看输出信息:DXVA代表打开GPU硬件解码

(图中由于打开影片回放信息导致CPU占用率偏高)

∙A卡硬解MPEG2,CPU占用率20%左右

    不进行任何操作,让影片正常播放一段时间后,可以发现CPU(2.6GHz的A X2 5000+)占用率稳定在20%左右。

    MCP78的CPU占用率仅有10%左右,由此可以证明,A卡对于MPEG2并没有做到完全硬解码,N卡的表现更出色一些。不过20%已经很低了,老迈的MPEG2编码对GPU和CPU都构不成威胁,因此大家也不必斤斤计较。

● VC-1篇:《怪物史莱克3》& NVIDIA显卡

∙完美解码N卡硬解VC-1设置:

VC-1的设置其实跟MPEG2是通用的(保持这种设置可以同时硬解VC-1和MPEG2),只要保证VC-1解码器正确就行

VC-1视频解码器必须选择Microsoft,它就是Windows Media Play自带的WMV9解码器,不要用CyberLink(DXVA)

选择Microsoft解码器后,点击右侧的配置按钮,在弹出的窗口中勾选WMV硬件加速,并选择开启,这样才能让硬件解码真正生效,切记切记!

∙《怪物史莱克3》实测:TS封装、VC-1编码、1080p

输出:DXVA代表打开GPU硬件解码

∙MCP78硬解VC-1,CPU占用率低于10%

    不进行任何操作,让影片正常播放一段时间后,可以发现CPU(2.6GHz的A X2 5000+)占用率很稳定,始终没有超过10%。

    MCP78内置的显卡GF8200/8300使用的是NVIDIA第三代视频解码器(VP3),对于VC-1编码能够做到完全硬解码,能够与A卡平起平坐。而NVIDIA的显卡则没有这个福气(还是VP2解码器),因此这里的测试结果不能代表全体N卡。

● VC-1篇:《怪物史莱克3》& ATI显卡

∙完美解码A卡硬解VC-1设置:

VC-1的设置跟MPEG2是通用的(保持这种设置可以同时硬解VC-1和MPEG2),只要保证VC-1解码器正确就行

VC-1视频解码器必须是MPC HomeCinema,不要用ATI(DXVA)、CyberLink(DXVA)或Microsoft 

∙《怪物史莱克3》实测:TS封装、VC-1编码、1080p

KMPlayer可以自动挂字幕,DXVA模式硬解码正常工作,CPU占用率很低

∙A卡硬解VC-1,CPU占用率10%左右

    不进行任何操作,让影片正常播放一段时间后,可以发现CPU(2.6GHz的A X2 5000+)占用率稳定在10%左右。

    A卡赖以成名的优势就是对VC-1编码提供全程硬解码,而N卡漏掉了一个最复杂的步骤导致CPU占用率偏高。不过在整合显卡方面MCP78加入了对VC-1完全硬解的支持,因此MCP78与780G可谓是旗鼓相当。

● H.2篇:《赤壁》& NVIDIA显卡

∙完美解码N卡硬解H.2设置:

硬解H.2只要设定好解码器(与VC-1&MPEG2不冲突),然后在先前VC-1&MPEG2设置的基础上更改一个选项即可:

视频渲染器必须改为“EVR增强型渲染(C/A)”,其他模式无法正常开启硬解

H.2视频解码器保证是“CyberLink(DXVA)”,这就是从PowerDVD 8.0当中提取出来的最新版H.2硬解码器,兼容性最好

∙《赤壁》实测:TS封装、H.2编码、1080p

输出DXVA代表当前解码模式为GPU硬解,字幕自动加载

∙N卡硬解H.2,CPU占用率不超过10%

    不进行任何操作,让影片正常播放一段时间后,可以发现CPU(2.6GHz的A X2 5000+)占用率十分稳定,始终都没有超过10%,精确数值应该是在7%上下。

● H.2篇:《赤壁》& ATI显卡

∙完美解码A卡硬解H.2设置:

硬解H.2只要设定好解码器(与VC-1&MPEG2不冲突),然后在先前VC-1&MPEG2设置的基础上更改一个选项即可:

视频渲染器必须改为“EVR增强型渲染(C/A)”,其他模式无法正常开启硬解

H.2视频解码器保证是“CyberLink(DXVA)”,这就是从PowerDVD 8.0当中提取出来的最新版H.2硬解码器,兼容性最好

∙《赤壁》实测:TS封装、H.2编码、1080p

输出DXVA代表当前解码模式为GPU硬解,字幕自动加载

∙A卡硬解H.2,CPU占用率不超过10%

    不进行任何操作,让影片正常播放一段时间后,可以发现CPU(2.6GHz的A X2 5000+)占用率十分稳定,始终都没有超过10%,精确数值应该是在7%上下。

    对于一些网速较慢或者硬盘空间有限的用户来说,它们最常观赏的高清视频应该是720p而不是1080p,要知道前者的文件体积只有后者的1/5,再加上主流中端显示器(19/22)无法点对点显示1920*1080的分辨率,导致1080p超高画质得不到充分体现,所以720p属于“性价比”很高的HDTV!

    据笔者了解720p在国内所有HDTV中所占比例可达六成以上,而在720p视频当中有绝大多数都使用了X2编码——并非大家所熟知的H.2/VC-1/MPEG2,那么显卡能否支持这种已接近普及的高清视频呢?

● X2隶属于H.2编码,MKV封装支持硬解码

    X2是采用H.2标准、在它基础上改进、具有更优秀算法、使之更适合于中低码率的视频压缩编码格式。X2是完全开源免费的,因此在网络视频传播上非常流行,大多数720p视频都采用了X2编码,也有不少的低码率1080p采用了X2编码重新压制。

几乎所有的高清大片都有720p版本,并且清一色是X2编码MKV封装

    绝大多数X2编码的视频都采用了MKV封装格式,因为MKV同样是开源免费的,而且可以内置字幕,内置的音轨也没有混合编码,很容易被分离器分离,即便文件出错也不会影响其它部分的正常播放。

    也有一部分X2视频使用了传统的AVI封装,由于AVI将视频和音频重新打包混合编码,导致分离器无法识别,硬解码器为力,只能依靠CPU软解。实际上AVI封装的VC-1、H.2视频都无法硬解,好在这些视频数量极少,而且码率也不是很高。

    对于MKV来说分离器不成问题,而X2也可以调用H.2的编码器,因此MKV封装的X2视频能够支持GPU硬件解码。

● 完美解码A/N卡硬解X2设置

    硬解X2,A卡和N卡的设置是相同的,只要在原来硬解H.2设置的基础上,替换H.2视频解码器即可:

    确保视频渲染器是“EVR增强型渲染(C/A)”,其他模式无法正常开启硬解

    MKV分离器用默认或自动模式的Haali即可

    将H.2视频编码器改为“CyberLink(DXVA)For MKV”,这是PowerDVD 7.3解码器修正版

● 《奥运开幕式NBC版》实测:MKV封装、X2编码、720p

自动调用PowerDVD 7.X解码器,输出DXVA代表开启硬解

字幕正常显示,CPU占用率5%都不到

    仔细观察的话,720p的视频被放大至1080p的分辨率后,画质显然要差一大截,但如果是22寸以下的显示器(小于1680*1050分辨率),那么观看720p视频还是挺不错的,最重要的是它节省网络带宽和硬盘空间,而且一两张DVD就能刻录一部720p硬盘,保存起来相当方便。

    前文对于高清硬解设置的介绍分类很明确,A卡N卡分别对应MPEG2/VC-1/H.2/X2四大编码,其实细心的读者应该可以发现,硬解设置其实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复杂,对于不同的编码,其实是有规律可循的:

● 简单一招教你牢记硬解设置的奥秘

    MPEG2和VC-1编码可以共用设置,因为他们都支持“VMR9渲染器(修正黑位)”,并且解码器不会冲突。

    H.2和X2也能共用设置,因为他们都必须使用“EVR增强型渲染器(C/A)”,而且可以共用解码器“CyberLink(DXVA)For MKV”(PowerDVD 7.3修改版)。虽然H.2用“CyberLink(DXVA)”(PowerDVD 8.0版)解码器更好些,但多数情况7.3版也不差。

    MPEG2/VC-1硬解设置与H.2/X2硬解设置的唯一区别就是视频渲染器,其他设置搞定之后就不用再更改了,平时遇到各种影片只要在EVR和VMR9之间切换即可,非常简单方便!

记得在VC-1微软解码器配置中启动硬解

    VMR9渲染模式启动KMPlayer时默认最大化窗口,而EVR渲染模式启动KMPlaye时默认为小窗口,很容易分辨,按TAB键查看DXVA是否启动,如果没有就需要切换渲染模式,这种方法能够轻松硬解八成以上的高清视频。

● 关于硬解码的兼容性分析

    也许有朋友会质疑我们的评测:怎么测试影片全都是TS封装?为什么不试试其他的封装格式?可以从两个角度解答这个问题,一是TS封装太普及了,二是硬解码对其他的封装兼容性不太好。目前三大编码的硬解码器已经准备就绪,但分离器面对一些封装格式时依然为力。

    能够完美硬解的视频封装格式有:TS(REMUX)、M2TS(BD原盘)、EVO(HD原盘)、MKV、MPEG、WMV。

HD-DVD原盘EVO封装的VC-1视频,成功硬解

BD原盘M2TS封装的VC-1视频,成功硬解

    不能硬解的视频封装格式主要是AVI(啥编码都有),另外DivX/XviD编码无法硬解。好在AVI格式的高清影片少之又少,而DivX/XviD这种编码主要用于标清视频,根本不需要硬解码!

    所以,笔者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目前80%以上的高清视频都能支持硬解,而且这个比例还在不断增加中。国内大多数高清视频来自思路论坛,思路论坛很早就放弃了其它封装格式,1080p统一为原盘拷贝或者TS REMUX,720p统一为MKV,全都能完美支持硬解。AVI已经沦为非主流,多为一些老片,基本上可以找到TS或者MKV压制的替代品。

    笔者测试用的这套配置使用的CPU是A X2 5000+,主频达2.6GHz,基本上能够流畅软解所有高清视频了,那么我们费这么大劲打开显卡硬解码有什么意义呢?下面就通过对比来说明:

● 硬解码的意义之一:CPU占用率大幅下降,看片时还能多任务

    为了精确测试视频解码时的CPU占用率,笔者使用了资源开销最低的PowerDVD 7.3播放两段视频,用Vista自带的计数器测量CPU在100秒内的平均使用率:

5000+软解H.2编码《赤壁》,CPU平均使用率67.69%

     

GF8200硬解H.2只有6.7%           780G硬解H.2仅5.5%

5000+软解VC-1编码《怪物怪物史莱克3》,CPU平均使用率37.526%

     

GF8200硬解VC-1只有7.5%             780G硬解VC-1仅6%

    H.2编码确实比较复杂,CPU软解时丝毫不敢懈怠,相比之下VC-1就轻松多了。如果您准备看大片的话,软解时可能就需要把后台运行的所有程序都关掉,这样才能避免间歇性卡壳的现象出现;而硬解时CPU闲来无事,后台即便是运行视频转换压缩、杀毒、BT下载等高负荷任务也无所谓,要知道一部影片至少两个小时,合理运用系统资源可以为您节约很多宝贵的时间!

● 硬解码的意义之二:系统功耗发热大降

    除了测试视频解码时的CPU占用率之外,笔者还进行了功耗测试,看看软解和硬解的差别。测试系统就是前文中所提到的整套主机(不包括显示器),CPU、主板(整合显卡)、内存、硬盘(两块)、电源这些配件的总功耗,结果如下:

780G的功耗比MCP78稍胜一筹

H.2比VC-1更复杂,软解时CPU占用率高,故更费电

    可以看出,硬解和软解在功耗方面存在着20W-30W的差距,绝对值看似不起眼,但要知道硬解能够让主机功耗下降近40%之多,长时间看片的确可以节约不少电能,同时CPU的发热小了,风扇也不用全速运转,噪音得到了很好控制。

    节能、安静、低发热,这正是HTPC所追求的目标,很显然780G和MCP78都是最佳选择。这一套系统的总功耗比灯泡还要低,真是让人惊喜不已!

● 硬解码发展回顾

    2006年以前,NVIDIA GF6/7系列开始支持PureVideo硬解码技术,但它只能接管视频解码过程中负载不高的两个步骤,70%以上的压力依然由CPU承担,由于硬解码的效果并不显著,因此用户反响不高。当时用双核Pentium D搭配GF7显卡仅能勉强维持蓝光影碟的流畅播放;

    2007年,NVIDIA率先发布主流DX10显卡GF8600/8500,首次引入了BSP解码器,能够完全接管H.2视频解码所有的四个步骤,从而彻底了CPU,此时硬解码引起了用户的普遍关注。但N卡对VC-1解码的改进有限,CPU依然承担主要的解码任务,这不能不说是个遗憾;

PureVideo-HD和UVD在视频解码方面的差别

    紧接着,ATI发布HD2600/2400显卡,UVD引擎后来者居上,对于H.2和VC-1都提供了完全硬解支持,高清方面的支持度逐渐超越NVIDIA;

    随后,硬解码的不足之处被不断曝光,PowerDVD对网络HDTV支持不力,不能外挂字幕,第三方播放器挂字幕和开硬解有冲突,解码器设置非常复杂,这些都成为致命缺陷,硬解码在国内的实用性大打折扣;

PureVideo和AVIVO都有缺陷,但都表现不错

    2008年初,780G横空出世,AMD竟然将一颗完整的HD2400核心植入到了芯片组当中,最强大的整合显卡就此诞生。780G不仅拥有不错的3D性能,对于高清解码的支持也趋于完美,从此硬解高清不再需要()显卡;

    随后,NVIDIA的MCP78接踵而来,虽然在3D性能方面稍逊一筹,但在高清方面的表现更加完美:H.2\\VC-1\\MPEG2三大编码都支持完全硬解,而且在杜比音效的输出方面更是有独到之处。MCP78的加盟让入门级市场充满活力,现在高性能的整合显卡以及硬解码就相当于是免费附送;

    随着国内高清环境的日益成熟,视频编码和封装逐渐走向正轨,TS和MKV成为绝对主流;同时解码器破解、分离器、播放器也更新频繁,外挂字幕、各种封装格式等难关被一一攻克,硬解码的兼容性越来越高!

● 硬解码未来展望

    通过本文丰富的测试就可以纠正一些朋友的成见了——硬解码的设置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复杂,硬解码的兼容性也没有传说中的那么糟糕!

    事实上,打从一开始硬解码就没有任何错,对于正版用户来说,用PowerDVD或WinDVD就能完美硬解BD/HD。但到了国内世道就变了,高清的主要来源就是网络下载,网络HDTV文件必然是重新压制的版本,硬解码对于乱七八糟的编码和封装自然无法支持,老外在设计GPU之初不可能照顾盗版用户,这些意想不到的问题只能另行解决。

    现在,也是时候给硬解码平反了,洗脱这些强加给他的“莫须有”的罪名,硬解码终于找到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道路,对于网络HDTV的支持日益完善,虽然还是有一部分老片不能支持,但瑕不掩瑜,硬解码已经真正走向成熟和实用了!

文档

NVIDIA显卡硬解码设置

1.解码模式:   这就是完美解码内置的几种方案,选定后会自动更改下面的分离器和解码器设置。对于硬解码用户来说,A卡选择ATIUVD(不要选V2,目前兼容性不好),N卡选择nVidiaPureVideo就可以了,在此基础上我们还需要对其他一些选项进行微调。2.自动模式:   “自动模式”默认就是开启的,完美解码将会根据片源自动选择合适的分离器和音频解码器,一般情况下都会正常工作。如果您有特殊需要或者出现解码不正常时,可以关闭自动模式,然后根据片源的封装格式手动选择分离器和音频解码器。3.向导: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