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城飞将
太极拳还有一个名字叫“十三势”。先辈王宗岳在《太极拳释名》一文中指出:太极拳,又名十三势。十三势者:掤 、捋、挤、按、採 、挒 、肘、靠,进、退、顾、盼、定也。掤 、捋、挤、按,即坎、离、震、兑四正方也;採 、挒 、肘、靠,即乾、坤、艮、巽四斜角也,此乃八卦也。进、退、顾、盼、定、即金、木、水、火、土,此乃五行也。合而言之,曰“十三势”。
简而言之,“十三势”,顾名思义就以八、五相加而成。八个劲法加五个步法合为十三势。八个劲法用八卦来解释,坎、离、震、兑、乾、坤、艮、巽,五个步法用五行来解释,金、木、水、火、土。
我以为,八卦和五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方法,这两种方法用来解释世界的万物。实际上,中国传统文化中与数字有关的还有太极,表示两极。《周易系辞传》:“易有太极,是生两仪”。
三才,天地人三才,起名字的时候常用三才学说,而人们想做成一件事情的时候常常要追求天时地利人和。
四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指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分别代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源于中国古代的星宿信仰。在二十八宿中,四象用来划分天上的星星,也称四神、四灵。四象在春秋易传的天文阴阳学说中,是指四季天然气象。四象的概念在古代的日本和朝鲜极度受重视,这些国家常以四圣、四圣兽称之。
此外,和数字有关的排列方法还有天干,地支,六十甲子等。
所以,八卦和五行实际上只是数字的排列方法。
太极有多少劲?一般认为,太极劲分为掤 、捋、挤、按、採 、挒 、肘、靠八个劲,但我却觉得,只有掤劲是太极独有的,其它七个劲法在其它拳里也是有的,只不过有些劲法其它拳不一定用同样的名称。但毫无疑问,有的劲法是相同的。比如肘法、靠法、挒法、採法其它拳种都有这些技法,而且名称也是相同的。
再看捋,在其它一些拳里可能是“格”、“挡”等。挤,是正面挤压。按,由上而下的压,其它拳也有。
太极拳最独特的地方在于它的掤劲,其它劲法均表现为掤。掤,就是柔,就是整,就是弹簧劲,就是随时可以变为刚又随时回到柔的状态。所以在太极拳里,捋劲不是生格,必须有掤劲。挤劲不能硬挤,必须有掤劲在内。按劲与其它拳不同在于它是掤着的按,不是死按。采挒肘靠莫不如此。以肩的靠劲为例,太极拳的靠劲就是有太极的味道,靠同样是把对方弹抖出去。
再看太极拳的步法。前进、后退、中定,这自然是其它拳也有的。而左顾右盼,是向左向右攻击或转化,相当于八卦掌的转圈,化开对方的攻击方向或避开对方正面攻击后从侧面攻击对方,其步法实际上与三步舞曲的步法极为相似,也可以说三步舞曲的步法。所以拳谚云,打拳如走步。我们还可以再加上一句,打拳如跳舞。
这样看来,用八卦和五行来解释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特点,人们总喜欢找到某个数字来描述某个现象。我一直怀疑,用八卦表示八个劲法,其实是为了凑八卦这个数。用五行表示五种步伐,也是为了凑数。
这样看来,若前人能找出十二个劲法,十个步法,他们也可能用天干地支来解释太极拳了,太极拳就别名“二十四式”了。若找出六十个劲,就可以六十甲子来表示了。也不会再会坎、离、震、兑、乾、坤、艮、巽来表示,而是甲子、乙丑、丙寅……。谁最熟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这些数字游戏规则,谁就可以成为太极专家了。哈哈。
2011-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