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八年级第十一章第一节 功 优质课教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1 01:59:00
文档

八年级第十一章第一节 功 优质课教案

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第1节功新授课1课时滕州育才中学张宗跃使用日期:2013年5月17日【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结合实例知道力学中做功的含义。2.能用生活、生产中的实例解释功的含义。3.学会功的计算。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功的物理意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实际的意识。【教学重点】明确力学中功的含义。【教学难点】判断力是否对物体做功。【教学准备】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钩码、细绳、小车。【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
推荐度:
导读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第1节功新授课1课时滕州育才中学张宗跃使用日期:2013年5月17日【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结合实例知道力学中做功的含义。2.能用生活、生产中的实例解释功的含义。3.学会功的计算。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功的物理意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实际的意识。【教学重点】明确力学中功的含义。【教学难点】判断力是否对物体做功。【教学准备】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钩码、细绳、小车。【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
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 

第1节  功

新授课      1课时

滕州育才中学  张宗跃

使用日期:2013 年 5月 17日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结合实例知道力学中做功的含义。      

 2.能用生活、生产中的实例解释功的含义。     

 3.学会功的计算。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功的物理意义。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实际的意识。

【教学重点】

明确力学中功的含义。

【教学难点】

判断力是否对物体做功。

【教学准备】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钩码、细绳、小车。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复习提问

新课引入

一、力学中功的含义

2.判断物体是否做功。

提问:

1、力的三要素是指哪些?

2、重力的方向是怎样的 ? 

3、力作用在物体上会怎样 ( 产生什么效果 ) ?

    生活中的功有“贡献”、“功劳”等丰富的意思,力学中的功吸收了生活中功的意思,但它也有着更为特殊的含义。

 

     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作用下移动了一段距离,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

举多个例子,要求学生判断是否做功。  

(多媒体课件演示)

⑴举重运动员向上举杠铃的过程中,举力是否做了功?

⑵ 马拉木头水平前进,马的拉力是否做功?

⑶起重机把货物竖直提高2米后,又沿水平方向移动1米,起重机的钢绳的拉力是否做了功?

⑷在光滑的水平冰面上,冰球由于惯性做匀速直线运动,没受力。

注意三种不做功的情况: 

 (1)物体受到力,但没有移动距离。 

  (2)物体移动了距离,但没受力的作用。 

 (3)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也移动了距离,但移动的距离与力的方向垂直。 

学生集体回答。

学生思考后发表自己的观点。

理解

分析回答

理解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总结:功包含的两个必要因素

教师小结:从以上例子,我们进一步认识了力学中功的含义,即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作用下通过了一段距离,我们就说这个力做了功。

显然力做功有两个条件。 

  一是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F)

  二是 物体沿力的方向通过的距离。 (S)

理解、记忆

二、功的计算

例题

我们知道了力做功的两个条件,那怎样来计算功呢? 

功的计算公式:功=力×距离 

 即:功等于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 

 用 W 表示功,用 F 表示力, s 表示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则功的公式可写成: W = Fs。 

 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 N ),距离的单位是米( m ),功的单位是牛顿·米,它有一个专用名称叫焦耳,简称焦( J )。 

  1 焦=1牛·米。

几点说明:

   ①使用 W = Fs,要注意单位的统一。 

  ②做功的多少只由 W = Fs 决定,跟物体是做匀速直线运动还是做变速运动无关。 

  ③知道 1 焦的物理意义,知道 1 焦的大小。

     质量为50kg的雪橇上装载了350kg的货物,一匹马拉着它沿水平道路将货物匀速运到了3000m外的货场,共用时40min,如果雪橇行进中受到的摩擦力是800N,求马的拉力做的功。

     由一名学生板演,其他学生自己演算。要求解题规范化。

追问:

此题中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哪个力做了功?对什么物体做功?重力做了功没有?为什么? 

教师小结。

自主学习

理解掌握

一名学生板演,其他学生自己演算。

 

学生回答。

课堂检测见附件

课堂小结

作业

见附件

板书设计       第1节  功

一 .功的定义: 

  1、如果物体受力且沿受力方向移动了一定的距离,就说力对物体做了功。 

2 、功包含的两个必要因素:

  一是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F)

  二是 物体沿力的方向通过的距离。 (S)

二、功的计算: 

  功=力×距离 

  公式: W = Fs

  单位:焦耳 符号: J 

【教学反思】

     新课程提倡以人为本的教育,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中尽量的给学生时间与空间,尽可能的让学生自学,让学生充分交流和讨论,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见解。但是也许学生还没有养成良好的积极参与课堂的习惯,在交流的过程没中,有的学生发现了问题,但没有大胆的提出来。因为老师过于考虑课堂的进程化推进,所以没有安排充分的时间,或者说是没有找到合适的方法,鼓励学生把不清楚的问题全部都提出来。例如:力的方向与物体移动方向垂直时,做功为零。现在反思,如果让学生充分的把不清楚的问题能够提出来,通过充分的讨论,这些问题应该是不难解决的。

附件一、【反馈练习】

1、重100N的物体由于惯性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匀速前进4m,外力做的功

为        J,重力做的功为       J。

2、放学后,某同学背着重40N的书包沿水平路面走了200m,又登上大约10m高的四楼才回到家。则他在回家的过程中对书包做的功约为(         )

A、0J     B、400J      C、2000J       D、2400J

3、悉尼奥运会,我国运动员丁美媛获得女子75kg以上级举重金牌,她的挺举成绩是165kg。估算她在挺举全过程中对杠铃做的功为(          )

A、3×102J           B、 1×103J 

C、3×103J           D、 5×103J 

4、用200N的力,在粗糙不同的水平路面,沿水平方向分别拉重500N和800N的两辆小车匀速前进4m,则(         )

A、拉重车做的功多

B、拉轻车做的功多

C、拉两辆车做的功一样多

D、无法确定

附件二、【课堂检测】

1、起重机的钢绳将500N的物体匀速提高6m后,又水平匀速移动4m,钢绳的拉力对物体所做的功为      J, 重力做的功为        J。  

2、步子弹重0.2N,膛长50cm,,火药爆炸对子弹平均推力为5×105N,子弹离开口后,空中飞行200米落地,火药推力做功为          J  

3、重量为10N的物体,在20N的水平拉力的作用下,一次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移动1m,另一次在粗糙水平面上移动相同的距离,粗糙面与物体的滑动摩擦力为3N,试问拉力在此两种情形下所做功的大小关系:(     )  

A.在光滑面上拉力做的功小      

B.在粗糙面上拉力做的功小 

C.两种情况所做功的相同        

D.无法判断  

4、用20N的水平力将5N的球沿地面滚出,球滚10m停下,滚动过程中推力做功(    )      

A.150J      B.200J        C.50J        D.0J  5、放在水平面上重150N的小车,在10N水平拉力下,沿拉力的方向匀速 前进了20米,在此过程中(    )  A.拉力做功200J                         

B.重力做功3000J 

C.小车受到的摩擦力为150N               

D.重力做功为3200J     

6、质量为40kg的物体受到100N的水平拉力,移动了50cm。(每问2分)    求:(1)拉力对物体做了多少功?       

(2)重力对物体做了多少功?

附件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力学中 “功”的概念,知道了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给出了功的计算公式 W =F·s,知道了功的单位是焦耳。

大家完成课后练习,帮助自己更好地理解功的意义,学会功的计算,功率的计算。

作业

助学中:动手动脑学物理。

文档

八年级第十一章第一节 功 优质课教案

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第1节功新授课1课时滕州育才中学张宗跃使用日期:2013年5月17日【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结合实例知道力学中做功的含义。2.能用生活、生产中的实例解释功的含义。3.学会功的计算。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功的物理意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实际的意识。【教学重点】明确力学中功的含义。【教学难点】判断力是否对物体做功。【教学准备】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钩码、细绳、小车。【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