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氧气的制备教学设计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1 02:04:51
文档

氧气的制备教学设计

主题单元标题氧气的制备学科领域化学适用年级九年级教材分析本节是中学化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课本介绍了氧气的三种实验室制法,学生不仅要掌握三种方法的原理,还要掌握三种制法采取用的装置,装置有多种,介绍每个装置的优点的缺点,并要求学生掌握选择装置要考虑的因素。在本节中学生还将要接触到催化剂,学生还要了解催化剂的作用,以及催化剂的特点。学情分析学生对于本节的知识具有浓厚兴趣,因为本节课中需要学生亲手做实验来制氧气,并且根据结论来比较几种方法的优缺点,学生已经学习过了这节课,现在亲自动手实验使学生特别的
推荐度:
导读主题单元标题氧气的制备学科领域化学适用年级九年级教材分析本节是中学化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课本介绍了氧气的三种实验室制法,学生不仅要掌握三种方法的原理,还要掌握三种制法采取用的装置,装置有多种,介绍每个装置的优点的缺点,并要求学生掌握选择装置要考虑的因素。在本节中学生还将要接触到催化剂,学生还要了解催化剂的作用,以及催化剂的特点。学情分析学生对于本节的知识具有浓厚兴趣,因为本节课中需要学生亲手做实验来制氧气,并且根据结论来比较几种方法的优缺点,学生已经学习过了这节课,现在亲自动手实验使学生特别的

主题单元标题 

 氧气的制备         

学科领域 化学

适用年级 九年级

教材分析

本节是中学化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课本介绍了氧气的三种实验室制法,学生不仅要掌握三种方法的原理,还要掌握三种制法采取用的装置,装置有多种,介绍每个装置的优点的缺点,并要求学生掌握选择装置要考虑的因素。在本节中学生还将要接触到催化剂,学生还要了解催化剂的作用,以及催化剂的特点。

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本节的知识具有浓厚兴趣,因为本节课中需要学生亲手做实验来制氧气,并且根据结论来比较几种方法的优缺点,学生已经学习过了这节课,现在亲自动手实验使学生特别的兴奋,在此过程中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又巩固了本节的基础知识。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方法和原理,初步了解通过化学实验制取气体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能够根据反应物的性质和反应条件来选择制备气体的实验装置和操作方法,会根据收集物的性质来选择收集方法;

2、学会边实验、边讨论、边研究的方法,在活动中激发兴趣,在兴趣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生从中养成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验习惯;

2、保持对化学实验的浓厚兴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教学重点

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

2、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探讨

教学难点

1.三种制法中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

2.催化剂的特点:“一变二不变”的含义。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实验用品]:双氧水、二氧化锰、氯酸钾、高锰酸钾、试管、锥形瓶、双孔塞、导管、集气瓶、玻璃片、火柴、酒精灯等。

学生准备:

1、 提前预习本节的内容,以及实验中要注意事项。

2、学生从家里自带一些铁锈的粉末。

教学方法1、讲授法:老师讲授知识

2、演示法:老师演示实验

3、实验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

  教学流程

"

环节活动时间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c

组织教学

(2分)

"

[提出问题]:

1.氧气有哪些用途,这些用途利用和是氧气的什么性质?

 

2.硫在氧气中燃烧会产生哪些现象?

 

"

个别学生做答,比较答案的完整性,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起了很大的作用。

 

 

 

 

复习巩固

(8分)

  

[导入]:

在实验室我们如何制取氧气呢?我们这一节课的任务就是来学习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学生们同桌之间进行分析计论,得出了不同的答案,这些答案都正确,但是彻重点不同,教师进行一一点评。

 

 

精讲新内容

(25分)

 

方法一:

采用以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来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反应原理]:

        二氧化锰

过氧化氢————水  +  氧气

 

 

 

 

学生们按照老师的指导进行实验,真的达到了实验的目的,获得了成功。

 

 

 

[问题一]:

我们刚刚介绍了用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原理,请大家来分析我们可以选择什么样的装置来进行实验最为简捷方便?

 

只需一只试管和一根带火星的木条即可,就可以完成制取并检验氧气的目的。

 

[问题二]:

若要用过氧化氢来制取一定量的氧气备用,用上面的装置还可以吗?如果不可以的话,要相应的做哪些改进呢?(可以选择用其他的仪器)

教师与学生共同探究新的装置。

 

教师提出了几套装置:

1.用锥形瓶、双孔塞、长颈漏斗、导管组成的制取装置,

  优点:

  缺点:

 

2.用锥形瓶、双孔塞、分液漏斗、导管组成的制取装置,

  优点:

  缺点:

 

3.用大试管、长颈漏斗、双孔塞、导管,带孔的塑料隔板组装成的制取装置,

  优点:

  缺点:

 

 

 

学生在教的鼓励下探究新的制取装置。

"

小结归纳

(5分)

 

布置作业

(5分)

 

板书

同学们分别讨论这几组装置的原理,以用优缺点,在教师的指导下掌握了每一组装置的使用情况和适用范围。掌握了这个重点内容

板书:

一.分解过氧化氢来制氧气

[反应原理]:

        二氧化锰

过氧化氢————水  +  氧气

 

[装置]:

1.用锥形瓶、双孔塞、长颈漏斗、导管组成的制取装置,

 

2.用锥形瓶、双孔塞、分液漏斗、导管组成的制取装置,

 

3.用大试管、长颈漏斗、双孔塞、导管,带孔的塑料隔板组装成的制取装置

"

教学反思"

由实验室制氧气的两种原理展开,经过学生的交流和反复尝试,探索出两种制氧气的发生装置,使学生领会在不同的反应原理下寻求不同反应装置的一些方法。“重能力,重探究”是二期课改的重要精神,学生不仅仅是学习的主体,而且是在教学过程中与教师共同创造课堂的参与者,是教学的创建者,是探究活动的主人。以实现学生探究活动“课前加以尝试、课上进行深化以及课后得以很好的延伸”。

文档

氧气的制备教学设计

主题单元标题氧气的制备学科领域化学适用年级九年级教材分析本节是中学化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课本介绍了氧气的三种实验室制法,学生不仅要掌握三种方法的原理,还要掌握三种制法采取用的装置,装置有多种,介绍每个装置的优点的缺点,并要求学生掌握选择装置要考虑的因素。在本节中学生还将要接触到催化剂,学生还要了解催化剂的作用,以及催化剂的特点。学情分析学生对于本节的知识具有浓厚兴趣,因为本节课中需要学生亲手做实验来制氧气,并且根据结论来比较几种方法的优缺点,学生已经学习过了这节课,现在亲自动手实验使学生特别的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