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垃圾分类幼儿园教案(8篇)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1 02:03:33
文档

垃圾分类幼儿园教案(8篇)

垃圾分类幼儿园教案(8篇)垃圾分类幼儿园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乐意参与垃圾分类游戏,激发其环保意识。2.会将生活中常见的垃圾进行分类,了解垃圾分类的意义和方法。3.初步了解各类垃圾的循环再造。重点难点重点:会将生活中的垃圾进行分类。难点:了解垃圾分类的意义和方法。活动准备:FLASH课件、PPT课件、iPad若干、自制体育器械。活动过程一、播放视频动画,提问:1.地球妈妈为什么哭?有什么办法能让他健康起来?2.教师小结:只有我们将垃圾分类投放到垃圾桶,他就会健康起来。二、了解垃圾分类1.巩固认识
推荐度:
导读垃圾分类幼儿园教案(8篇)垃圾分类幼儿园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乐意参与垃圾分类游戏,激发其环保意识。2.会将生活中常见的垃圾进行分类,了解垃圾分类的意义和方法。3.初步了解各类垃圾的循环再造。重点难点重点:会将生活中的垃圾进行分类。难点:了解垃圾分类的意义和方法。活动准备:FLASH课件、PPT课件、iPad若干、自制体育器械。活动过程一、播放视频动画,提问:1.地球妈妈为什么哭?有什么办法能让他健康起来?2.教师小结:只有我们将垃圾分类投放到垃圾桶,他就会健康起来。二、了解垃圾分类1.巩固认识
垃圾分类幼儿园教案(8篇)

垃圾分类幼儿园教案 篇一

    活动目标 

    1.乐意参与垃圾分类游戏,激发其环保意识。 

    2.会将生活中常见的垃圾进行分类,了解垃圾分类的意义和方法。 

    3.初步了解各类垃圾的循环再造。 

    重点难点重点: 

    会将生活中的垃圾进行分类。 

    难点: 

    了解垃圾分类的意义和方法。 

    活动准备: 

    FLASH课件、PPT课件、iPad若干、自制体育器械。 

    活动过程 

    一、播放视频动画,提问: 

    1.地球妈妈为什么哭?有什么办法能让他健康起来? 

    2.教师小结:只有我们将垃圾分类投放到垃圾桶,他就会健康起来。 

    二、了解垃圾分类 

    1.巩固认识垃圾分类的标志。 

    2.迁移幼儿的已有经验,自由讨论:生活中有哪些垃圾是可回收垃圾,哪些是厨余垃圾,哪些是有毒有害垃圾,哪些是其他垃圾? 

    3.观看PPT,说出生活中常见的垃圾。 

    4.教师小结: 

    (1)可回收垃圾是指回收后经过再加工可以成为生产原料再利用的物品。 

    (2)厨余垃圾是指我们日常生活过程中产生的菜帮、菜叶、瓜果皮壳、剩饭剩菜、废弃食物等易腐性垃圾。 

    (3)有害垃圾指生活中的有毒有害物质。 

    (4)其他垃圾是指除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之外的生活垃圾。 

    三、游戏:我给垃圾分分类 

    1.播放flash,点选画面上的垃圾,分类投放到相应的垃圾桶。 

    2.幼儿自主操作ipad进行闯关游戏。 

    四、了解垃圾分类的意义 

    1.我们为什么要垃圾分类。 

    2.教师小结:因为垃圾拖到垃圾站,长时间堆放在外面,就会引来许多蚊虫,还会发出难闻的味道,严重污染我们的环境,最传统的方法就是进行填埋,占地面积大,如果全部填埋,不分类,可回收额也就不能用了。 

    五、了解垃圾循环再造的知识 

    1.可回收垃圾的处理方法。 

    教师小结:可回收垃圾经过工厂加工能再次变成有用的物品。 

    2.厨余垃圾的处理方法。 

    教师小结:进行生化处理可以制成车用燃气、市政燃气;经过堆肥处理变成有机肥料。 

    六、活动延伸:变废为宝。 

    活动总结 

    本次活动利用FLASH课件教学,化静为动,有效地突出了本课的重点,突破难点,培养了幼儿的问题意识,使幼儿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在活动中,幼儿学习兴趣浓厚,体验了分类方法,很好的落实了教学目标。 

    本节课整个环节都是围绕课件进行,从地球妈妈呼吁大家保护地球,到神奇龟告诉大家如何进行垃圾回收,垃圾回收后能怎么再利用,到最后的巩固垃圾分类的小游戏,幼儿一直在欢快的动画片中进行着活动,整节课下来,老师讲的轻松,幼儿愉快的掌握新知,这些都有赖于课件对幼儿的吸引力。当然,在巩固环节,幼儿对某些垃圾属于哪一类不能肯定时,如果能够利用交互的功能调出课件中向幼儿介绍垃圾分类时的图像,那更有利于孩子对垃圾分类知识的掌握。但更重要的是让孩子懂得保护环境不是每个人随口说说而已就可以做到的,我们要从自己开始,从幼儿园和自己家的周边环境开始,将我们生活中的垃圾分类,送回属于它自己的家。从小培养幼儿保护环境的良好行为习惯,让每个孩子都成为环保小卫士,为美化环境献出一份微薄之力。 

    通过本次活动,幼儿更多地关注我们生存的空间、生存的环境,这是本次教育的潜在效应。活动的延伸在于激励幼儿做一个环保小卫士,做一个环保宣传员,如何做好这些留给幼儿非常大的创造空间,从而也生成了许多其他环保教育活动,体现了活动的可持续发展。 

    垃圾分类幼儿园教案 篇二 

    活动名称: 

    垃圾分类从我做起 

    活动目标: 

    1.认识垃圾分类标志,分辨回收的垃圾。 

    2.尝试进行垃圾分类。 

    3.了解垃圾分类的意义,懂得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活动准备: 

    1.课前请幼儿制作一张家里垃圾记录表,认真填写。 

    2.搜集并了解有关于垃圾分类的知识。 

    3.可回收垃圾箱和不可回收垃圾箱各2个、幼儿分类用的生活垃圾、 

    4.幼儿分类用的小垃圾箱。分类垃圾箱大挂图、垃圾分类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谈话交流,说说生活中的垃圾。 

    师:孩子们,给大家布置了任务,请大家记录这几天家里产生的垃圾,你们完成了吗?(完成了)快把记录结果和旁边的小伙伴说说吧! 

    1.小组交流。(拿着记录表,互相说说) 

    2.个别幼儿介绍。(谁想把记录结果说给大家听听?) 

    小结:每天我们的家里会产生许多垃圾,主要有废纸类、塑料类、金属类、玻璃类、织物类、厨余类、有毒有害类垃圾。这么多垃圾你们平时是怎么处理的?(放到垃圾箱里;如果孩子回答"可以分类放进垃圾箱"师说:你在哪儿看到分类垃圾箱的?) 

    二、展开部分 

    (一)问题思考,商讨垃圾处理方法。 

    认识垃圾分类标志。 

    老师:这儿就有两个垃圾标志,我们快来看看! 

    1.提问:仔细观察,你们发现了什么?(颜色、标志)(找两三个孩子说) 

    这是什么标志?可回收物是什么意思?不可回收物是什么意思? 

    2.幼儿自由回答。小结:这是可回收标志,这是不可回收标志。回收以后经过特殊处理能再为我们服务的就是可回收垃圾,这样的垃圾应该扔到可回收垃圾箱中;除了这些,剩下的就是不可回收垃圾,应该扔进不可回收垃圾箱中。 

    (二)讨论垃圾分类方法。 

    师:我们记录的垃圾要跑进哪个垃圾箱?先把可回收垃圾圈出来,然后和旁边的小伙伴说说吧 

    1.幼儿小组讨论。(引导孩子说塑料瓶、牙膏盒是可回收垃圾,电池、果皮是不可回收垃圾,也就是先说花圈的,再说不花圈的) 

    2.提问:谁愿意把讨论结果介绍一下? 

    3.个别幼儿回答。小结:哦,原来废纸类、塑料类、金属类、玻璃类、织物类是可回收垃圾(把分类图片贴过来);厨余类、有毒有害类是不可回收垃圾。(贴图)(配课老师收走记录表和笔) 

    (三)辨析明理,懂得垃圾分类意义。 

    师:我们刚才分的特别好,韩老师特别佩服你们!为什么要将垃圾分类处理? 

    1.幼儿自由回答。(师表扬:你真是个搜集信息的小能手!) 

    小结:(结合图片)如果垃圾不分类处理,大量的土地会被垃圾占领,水源、空气都会受到污染,地球就会变成一个垃圾场;如果垃圾能被我们很好的回收再利用,可以节约好多资源。废纸类垃圾回收后,可以减少大片树木被砍伐;易拉罐的回收,可以做成好多铝制品;玻璃瓶回收后,可以制成很多新的玻璃制品。 

    (四)实践操作,试试进行垃圾分类。 

    师:好处多大呀!我们班里就有垃圾,快行动起来把垃圾分类吧!(垃圾要摆放到教室周围)幼儿操作。 

    三、结束部分 

    教师进行总结:区域活动时,让我们一起动手做一些这样的分类垃圾箱,将它们摆在家中、摆在我们的小区里,用来提醒我们的爸爸妈妈,提醒身边的人,将垃圾分类处理,环保小卫士们,行动起来吧! 

    垃圾分类幼儿园教案 篇三 

    活动目标: 

    1.了解垃圾分类的规则,能对自己捡拾到的垃圾进行简单的分类。 

    2.知道减少垃圾产生的办法。 

    活动准备: 

    1.教师用旧纸箱自制蓝、绿、红、黄四个垃圾桶(垃圾分类桶),或教师 

    自制垃圾小图片。如右图: 

    2.幼儿操作材料第1册封二—第3页“垃圾分类”。 

    活动过程: 

    一、垃圾种类多 

    1.选择并出示有代表性的几类垃圾,幼儿观察并讨论。 

    教师:我们捡到了哪些垃圾?这些垃圾可以分为哪几类,为什么要这样分类? 

    2.出示蓝、绿、红、黄四个垃圾桶,师幼共同阅读幼儿操作材料第1册封二—第3页“垃圾分类”,了解垃圾分类。 

    教师:蓝色的垃圾桶是可回收物垃圾桶,装用过的纸张、废旧纸箱、喝过的牛奶盒、塑料饮料瓶等可回收的垃圾;绿色的垃圾桶装厨余垃圾,包括剩菜剩饭、菜梗菜叶、果壳瓜皮等;黄色的垃圾桶装其它垃圾,包括卫生间废纸、灰土、破旧陶器等;红色的垃圾桶装有害垃圾,包括废旧电池、过期药品、废日光灯管等。 

    3.幼儿自由讨论之前捡拾的垃圾可以如何投放。 

    教师:我们之前捡拾到的垃圾,你觉得可以分别投放到哪个垃圾桶里?为什么? 

    二、垃圾分类 

    1.幼儿分类投放垃圾,并相互检查垃圾投放正确与否。 

    2.幼儿针对投放有异议的垃圾展开讨论,并正确归类。 

    三、减少垃圾 

    1.幼儿自由讨论减少垃圾的办法。 

    2.小结:从源头上减少垃圾的产生,从垃圾处理方式上化废为宝等。如:少用纸巾,用手帕或毛巾擦眼泪、擦手,因为手帕和毛巾可以清洗后反复使用;少吃零食,就少产生包装袋或对包装盒(袋)进行废物利用;爱护玩具、用具,延长使用时间等。 

    垃圾分类幼儿园教案 篇四 

    一、设计意图 

    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随着资源的不断开发,资源浪费的日益严重,环境保护越来越受到重视。结合《指南》精神,幼儿从小要树立环保意识,中班幼儿对如何保护环境已有了一些了解,孩子们经常会说到:“我们要保持教室和幼儿园环境的整洁”、“不乱扔垃圾”、“不乱采摘花草树木”……但在日常生活中随手乱扔废纸、瓜果皮、塑料袋的现象依然存在。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开始关注细节,引导幼儿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让幼儿从小懂得怎样去保护环境卫生。 

    二、活动目标 

    1、了解“垃圾分类”的意义,认识垃圾分类的标志和颜色。 

    2、学习垃圾分类的方法,尝试按标志给垃圾进行分类。 

    3、在生活中树立初步的环保意识,用行动保护环境。 

    三、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知道垃圾要分类放到垃圾桶里。 

    2、物质准备:旧报纸、饮料瓶、废纸盒、废电池、果皮、枯树叶、菜叶等;可回收垃圾箱、不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箱标记图;课件。 

    四、活动重难点 

    1、重点:认识可回收、不可回收、厨余垃圾、其他垃圾标记,知道乱扔垃圾会污染环境,危害健康。 

    2、难点:将垃圾进行分类。 

    五、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了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教师:小朋友们,我们每天的生活都会产生很多垃圾。像废纸、塑料瓶、过期食品、过期药品、金属材料、旧衣服等等。我们应该怎么处理呢? 

    小结:大量的垃圾如果不及时分类处理,会造成严重的垃圾污染,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环境带来很大危害。有些垃圾经过再处理后,可以成为生产原料或可再利用,有些垃圾对人体和环境会造成危害,则是有害垃圾。 

    (二)认识分类标记。 

    1、出示“垃圾桶”,让幼儿观察说说自己的发现。 

    教师:老师这儿有四个垃圾箱,请你们看看有什么不同?这是什么标志? 

    教师:哦,原来垃圾是有分类的,分为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什么叫可回收?什么叫不可回收呢?什么叫厨余垃圾和其他呢? 

    2、认识垃圾分类的标记 

    教师: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垃圾是可回收的?(旧报纸、饮料瓶、废纸盒、玻璃瓶)有哪些垃圾是不可回收的?(废电池、枯树叶、严重污染的纸)有哪些垃圾是厨余垃圾呢?像小朋友们吃剩的苹果,鱼骨头、菜叶,吃完的瓜壳果皮、吃剩下的饭菜都是厨余垃圾。其他垃圾一般是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纸巾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及尘土、食品袋(盒)等。 

    小结:回收以后经过处理能在为我们用的就是可回收垃圾,这样的垃圾应该扔到回收垃圾箱中(纸制品、玻璃制品、塑料制品、金属制品、纺织品等);不可回收垃圾就是不能再被人们重复利用的,如废电池、枯树叶、花、草、严重污染的纸等。吃剩的苹果,鱼骨头、菜叶,吃完的瓜壳果皮、吃剩下的饭菜都是厨余垃圾。 

    (三)游戏:送垃圾宝宝回家 

    1、教师:老师这里有很多垃圾宝宝迷路了,他们找不到自己的家,想请小朋友们帮帮忙,帮他们找到自己的家,小朋友们愿意吗? 

    2、幼儿操作,送垃圾回家。 

    教师小结:小朋友们都知道了哪些垃圾是可回收、不可回收、厨余垃圾、其他垃圾了,以后我们都要按标志把垃圾扔进垃圾桶,我们保护我们的环境,爱护我们的地球妈妈。 

    (四)学习垃圾分类儿歌 

    教师:小朋友们,让我们一起来念一念垃圾分类儿歌吧! 

    小朋友,讲文明,垃圾分类要分清。 

    蓝色大桶可回收,变废为宝好颜色, 

    绿色大桶装剩菜,变成肥料来灌溉, 

    红桶垃圾最有害,电池灯管就是它, 

    灰色大桶装其他,废布旧物来安家。 

    垃圾分类要牢记,文明行为我做起! 

    (五)了解手机扫码识别垃圾 

    教师:告诉你们哦,在手机支付宝上拍照或者输入文字就能快速识别垃圾哦!回家告诉爸爸妈妈,扫码试一试吧! 

    教师小结:我们每个人都是垃圾的制造者,同时也都是垃圾的受害者,但我们更应当成为垃圾的治理者。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为垃圾分类尽一份力!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参与垃圾分类,一起建设我们绿色美好家园! 

    (六)活动延伸:亲子设计宣传海报 

    教师:小朋友,回家还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设计垃圾分类的宣传海报哦!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我们要一起保护它! 

    垃圾分类幼儿园教案 篇五 

    1、活动目标 

    1.认识几种垃圾分类标记,尝试按标记给垃圾进行分类。 

    2.懂得垃圾分类的方法,树立初步的环保意识。 

    2、活动准备 

    1.各类实物垃圾,如香蕉皮、废纸盒、空易拉罐、矿泉水瓶、酒瓶等。 

    2.2只垃圾分装桶,上贴2种标志。 

    3、活动过程 

    1、创设情境,活动导入 

    1)教师带领幼儿在随地丢垃圾的地方走走,提问:"你们看,地上是什么呀?"幼:垃圾。 

    2)教师:"小朋友想象一下要是你住的地方到处都是这种垃圾,你觉得怎么样?那我们该怎么办?" 

    3)引导小朋友尝试发言。幼:应该把垃圾扔到垃圾桶里。 

    教师:"对,我们就应该把这些垃圾宝宝放到垃圾桶里,把它们送回家!" 

    2、认识垃圾分类的标记。 

    1)教师展示垃圾宝宝的"家"。 

    2)尝试让幼儿说说这些图示分别表示什么,教师并进行一定的引导。 

    教师:"你们看,这就是垃圾宝宝的家---垃圾桶,你们认识它们吗?"让幼儿说说。 

    教师:"小朋友们真棒,都认识了这些标记,接下来我们每人选一个垃圾宝宝,把它送回家。" 

    3、垃圾分类 

    1)幼儿第一次操作:垃圾分类 

    2)检查分类情况。 

    3)教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垃圾宝宝是不是找到了自己的家。"(教师与幼儿一起看,不对的进行讨论,应该放在哪里。) 

    4)教师:这个桶里面是纸张,它是纸张宝宝的家;这个是塑料袋,它是塑料宝宝的家;是果皮,它是果皮宝宝的家;里面是金属,它是金属宝宝的家。 

    5)幼儿第二次操作:垃圾分类教师:"现在这些垃圾宝宝都找到自己的家了。你们看那边还有许多垃圾,我们把它们也送回家吧。"(幼儿自由选择垃圾,然后一个一个的对垃圾进行分类,教师一旁指导。) 

    4、教师小结。 

    1)教师:"垃圾宝宝都已经送回家了。那谁能告诉大家把这些垃圾一个个分开有什么用呢?"邀请幼儿尝试回答。 

    2)教师:"那让老师告诉你们,其实垃圾分类是很重要的,比如喝过的易拉罐可以制作笔盒;废纸可以再加工变成新的纸,小朋友们可以继续画画、写字;塑料瓶也可以再加工变成新的,再灌水;还有这些果皮就被埋在地底下了。让我们生活的环境变得干干净净的,也让我们的清洁工叔叔阿姨们减少了工作量。所以我们小朋友在平时不要乱扔垃圾(尝试让幼儿结合生活实际举例子),做一个环保的好孩子!你们能做到吗?(能!)那让我们一起从今天做起。 

    垃圾分类幼儿园教案 篇六 

    活动目标 

    1.能区分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并能正确分类。 

    2.养成不乱丢垃圾的好习惯,建立初步的环保意识。 

    3.愿意为维护环境卫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知道垃圾可以分为不同的种类,认识不同功能的垃圾桶。 

    活动难点:能根据垃圾的。特点进行正确分类。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观察居住小区及周围环境,和父母一起讨论,有关垃圾的分类。 

    物质准备:各种垃圾图片、蓝色、绿色、红色、黄色垃圾桶四个。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小朋友们,我们刚刚喝了酸奶,那酸奶的盒就变成了什么呀?我们一个班就这么多垃圾,那全幼儿园小朋友都喝酸奶会制造多少垃圾?那全世界呢? 

    我们现在来看一个小短片,看完之后说说你有什么感受。 

    二、过程 

    1.播放宣传片? 

    师:(1)你从视频中看到了什么?你的心情怎么样? 

    (2)如果我们幼儿园也这样,你喜欢吗?为什么? 

    (3)那我们班现在这么多酸奶盒垃圾应该怎么办呢? 

    2.知道不同颜色垃圾桶有不同的功能。 

    (1)你们见过什么颜色的垃圾桶?在哪里见过?依次出示。 

    (2)为什么颜色不同呢?想告诉我们什么。请小朋友说一说除了颜色不同你还发现有什么不同?(标志) 

    (3)什么样的垃圾放在可回收垃圾桶呢?(可回收垃圾就是可以再生循环的垃圾,材质可以回收再利用的垃圾。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 

    (4)什么样的垃圾放在厨余垃圾桶呢?(剩菜剩饭、瓜皮果核、肉、蛋) 

    (5)什么样的垃圾放在有害垃圾桶呢?(含汞类,电池类、废水银温度计、油漆、杀虫剂) 

    (6)什么样的垃圾放在其他垃圾桶呢?(不能归于以上三类的垃圾,危害较小,无法再次利用。包括一次性餐具、烟蒂、毛发、瓷器碎片) 

    3.通过操作,帮助幼儿将垃圾正确分类。 

    (1)今天考验你们的时候到了,老师准备了一些物品,看看小朋友能不能正确分类。 

    (2)验证是否正确。 

    4.那小朋友知道这些垃圾收回垃圾站后去哪里了,我们通过一个视频来了解一下。 

    三、结束 

    1.为了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我们小朋友可以做些什么呢? 

    2.今天我们这么多的收获,回家可以当一个小小考官,考考爸爸妈妈,它们的垃圾是怎么分类的。 

    活动总结 

    活动由播放宣传片导入,幼儿观看后,能够切实胡感受到,垃圾对地球生物胡危害程度,激发了幼儿保护地球的欲望。活动中通过材料的操作,便于幼儿更清楚的了解垃圾分类的标准,满足了幼儿的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的学习方式,达到了预期的活动目标。过程中采用动静结合和可视性材料的呈现,更有利于幼儿的理解和学习,效果很好。 

    垃圾分类幼儿园教案 篇七 

    活动由来及设计思路: 

    本次活动是主题活动“垃圾知多少”中的一个小活动,主题活动源于生活中多数幼儿出现了把厕纸垃圾、骨头倒进了纸张垃圾桶的现象,并且不知道为什么要分开放这些垃圾。所以我们一起了解了许多关于垃圾的初步知识:垃圾的产生、垃圾的种类、垃圾的处理方法、分类垃圾桶的作用与类别。本活动在了解垃圾分类的基础上,幼儿按照类别分组设计垃圾桶标志,并以游戏的形式将周围的垃圾分类投放。让幼儿把学到的垃圾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把垃圾分类意识、环保意识植根于幼儿心中。 

    活动目标: 

    1、通过创设垃圾桶的分类标志,增强幼儿将垃圾分类的意识。 

    2、给生活中的垃圾分类,让幼儿了解垃圾分类的方法,并运用到一日生活中。 

    3、在设计垃圾桶标志的过程中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 

    班级里的三个垃圾桶、四种垃圾桶的图片、黑色笔、“可回收的垃圾”“厨余垃圾”与“其他垃圾”的字条以及白纸若干、实物垃圾(易拉罐、牛奶袋、树叶、铅笔头等)。 

    2、经验准备: 

    (1)幼儿有初步的垃圾分类的知识,并了解“可回收”“不可回收”的意义。 

    (2)初步感受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重点、难点: 

    重点:把垃圾分类与幼儿的一日生活联系在一起。 

    难点:分组进行垃圾桶标志的设计。 

    活动过程: 

    1、结合生活经验,导人活动。 

    回忆去过的师大校园内的垃圾清理站,并说出师大院子里有哪些类型的垃圾桶。出示垃圾桶标志的图片(可回收、厨余垃圾、其他垃圾、电池垃圾桶)。 

    教师:我们为什么要进行垃圾分类? 

    幼儿:因为有的垃圾是可回收的,有的垃圾就直接埋了。如果不分类,可回收的也就不能用了。 

    教师:教室里每天都会产生许多垃圾,我们把教室中的垃圾进行分类,应该用几个垃圾桶? 

    幼儿:三个,有放厨余垃圾的,有放可回收垃圾的。 

    幼儿:还需要一个其他垃圾桶,放卫生纸、扫地时的渣子、灰尘。 

    2、设计垃圾桶标志。 

    (1)利用墙饰中展示的分类垃圾桶图片引出问题:如何区分不同类型的垃圾桶? 

    共有三种类型的垃圾桶:厨余垃圾(水果皮、骨头、鱼刺等);可回收的(废纸张等);其他垃圾(厕纸、擦鼻涕纸等)。 

    教师:三个垃圾桶容易混淆,怎样来区分它们呢? 

    幼儿:它们的颜色不一样,绿色作厨余垃圾桶、红色作可回收垃圾桶、蓝色作其他垃圾桶。 

    教师:这样可以,可是我们的弟弟妹妹不知道垃圾中有哪些可回收垃圾,我们怎样让他们一看就明白放什么垃圾? 

    幼儿1:画出来。 

    幼儿2:可以把垃圾的照片贴上去。 

    教师:贴照片也是一种办法,今天我们来试一试用画的方式。 

    (2)幼儿设计垃圾桶标志。 

    ①介绍材料、合理分工。 

    教师:有三个垃圾桶标志要设计,小朋友有十二个,怎么来分工呢? 

    幼儿l:几个人设计可回收垃圾桶,几个人设计厨余垃圾桶…… 

    幼儿2:正好十二个小朋友,分三组,四个小朋友一组。每组幼儿是否又有分工? 

    教师:每组有四个小朋友,怎样分工来做呢? 

    幼儿:有的来剪字、有的来画画就行。(教师引导幼儿协商分工的方法) 

    ②动手设计垃圾桶标志。 

    引导幼儿根据生活中经常出现的垃圾进行有目的的设计,进一步巩固垃圾分类的知识。 

    幼儿在设计标志过程中,有的剪字,有的绘画,一边做一边讨论着教室中经常会产生的不同种类垃圾的画法。 

    3、做好垃圾桶标志后,玩“垃圾分类”小游戏。 

    游戏中遇到的问题:易拉罐是否要扔?铅笔头属于什么垃圾? 

    教师:易拉罐是可回收垃圾,那我们把它扔到可回收垃圾桶吧! 

    幼儿:可以,我来扔。 

    教师:你们舍得把它扔掉吗? 

    幼儿:咦,舍不得。我们还做美工呢! 

    教师:铅笔头是什么垃圾? 

    幼儿:有毒的。 

    教师:铅笔外面一层是木头做的没有毒,但是把铅笔芯和外面的木头粘在一起的黏合剂是有毒的,而且在最外面刷得油漆里有大量的铅。 

    幼儿:铅多了对身体不好,应该扔到有其他垃圾标志的桶里。 

    4、延伸活动。 

    给幼儿园的其他()班级的小朋友们进行“垃圾分类知识”宣传,鼓励幼儿将活动中学到的知识带回家里,在生活中运用。 

    垃圾分类幼儿园教案 篇八 

    有益的学习经验: 

    学习如何进行垃圾分类,懂得垃圾分类的常识。 

    准备: 

    不同色的塑料桶或唐瓷桶四个(红、绿、蓝、白)、分类标签(金属、玻璃、塑料,有机物)、一袋准备扔掉的垃圾(纸盒、玻璃瓶、塑料袋、果皮果壳、易拉罐等物)。 

    活动与指导: 

    1.提议:垃圾分类很重要,可以把有用的垃圾回收,还可以减轻垃圾场工作人员的劳动量,真是一举两得的好事情。今天我们也来学一学垃圾分类吧。 

    2.出示一袋垃圾,通过提问引导幼儿分类。 

    (1)请小朋友按自己的想法把这袋垃圾里的物品进行分类,说说分类的理由。教师根据其分类情况给予肯有或建议。引导孩子们发现其中哪些是易燃的?(纸、果、壳、塑料)哪些是不易燃的?(玻璃瓶、易拉罐)易燃物中哪些是对土地无危害的?(纸、果壳)哪些是有危害的?(塑料),最后分出四种情况:有机物、金属、玻璃、塑料。 

    (2)请幼儿把这些垃圾和分类标签对位。 

    (3)请幼儿议论哪些颜色的桶适合放哪类东西?教师引导幼儿发现下面的对应关系:绿色――有机物;白色――塑料;蓝色――玻璃;红色――金属。然后将分类签贴于桶上。 

    3.考查幼儿对分类知识的掌握。 

    教师提供若干物品,请幼儿说出应扔到哪里。大家做判断。 

    4.把垃圾分类桶放置固定角,提示幼儿这样去做。 

    

文档

垃圾分类幼儿园教案(8篇)

垃圾分类幼儿园教案(8篇)垃圾分类幼儿园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乐意参与垃圾分类游戏,激发其环保意识。2.会将生活中常见的垃圾进行分类,了解垃圾分类的意义和方法。3.初步了解各类垃圾的循环再造。重点难点重点:会将生活中的垃圾进行分类。难点:了解垃圾分类的意义和方法。活动准备:FLASH课件、PPT课件、iPad若干、自制体育器械。活动过程一、播放视频动画,提问:1.地球妈妈为什么哭?有什么办法能让他健康起来?2.教师小结:只有我们将垃圾分类投放到垃圾桶,他就会健康起来。二、了解垃圾分类1.巩固认识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