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苗木的质量标准
苗木是绿化工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影响着绿化效果。下面是常规苗木的质量标准:
1.生长健壮,树形骨架基础良好,枝条分布均匀
优质苗木应该生长健壮,树形骨架基础良好,枝条分布均匀。大苗的总状分枝累要生长饱满,未受损伤。苗木在幼年期就应该具有良好的骨架基础,长成之后,树形优美,长势健壮。其他分支类型大体相同。
2.根系发育良好,大小适宜,带有较多侧根和须根,且根不劈不裂
根系是苗木吸收水分和矿物质营养的器官,因此,苗木的根系应该发育良好,大小适宜,带有较多侧根和须根,且根不劈不裂。苗木带根系的大小应该根据不同品种、苗龄、规格、气候等因素而定。苗木年龄和规格越大,温度越高,带的根系也应越多。
3.苗木的地上部分与根的比例要适当
苗木地上部分与根系之比,成为茎根比,是苗木质量的重要指标。茎根比大的苗木根系少,地上、地上部分比例失调,苗木质量差;茎根比小的苗木根系多,苗木质量好。但茎根比过小,则表明地上部分生长小而弱,质量也不好。
4.苗木的高径比要适合
高径比是指苗木的高度与根茎直径之比,反映苗木高度与苗粗之间的关系。高径比适宜的苗木生长均匀。高径比主要取决于出圃前的移栽次数,苗间的间距等因素。
5.出圃苗木无病虫害
出圃苗木必须无病虫害,特别是有危害性的病虫害及较重程度的机械性损伤的苗木,应禁止出圃。这样的苗木栽植后,常因患病虫害及机械性损伤而生长发育差,树势衰弱,冠形不整,影响绿化效果。同时还会起传染的作用,使其他植物受侵染。
综上所述,苗木的质量标准应该是全面的,从生长状态、根系、地上部分与根的比例、高径比、病虫害等多方面考虑。只有严格按照标准进行筛选,才能保证苗木的质量和绿化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