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NaCl饱和溶液中通人HCl(g)时,NaCl(s)能沉淀析出的原因是(B)
A.HCl是强酸,任何强酸都导致沉淀 B.共同离子Cl-使平衡移动,生成NaCl(s) C.酸的存在降低了的数值
D.不受酸的影响,但增加Cl-离子浓度,能使减小
2.对于A、B两种难溶盐,若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则必有(D)
A. B. C. D.不一定
3.已知CaSO4的溶度积为2.5×10-5,如果用0.01 mol·L-1的CaCl2溶液与等量的Na2SO4溶液混合,若要产生硫酸钙沉淀,则混合前Na2SO4溶液的浓度(mol·L-1)至少应为(C)
A.5.0×10-3 B.2.5×10-3 C.1.0×10-2 D.5.0×10-2
4. AgCl与AgI的之比为2×106,若将同一浓度的Ag+(10-5 mol·L-1)分别加到具有相同氯离子和碘离子(浓度为10-5 mol·L-1)的溶液中,则可能发生的现象是(C)
A. Cl-及I-以相同量沉淀 B. I-沉淀较多 C. Cl-沉淀较多 D.不能确定
5.已知=1.8×10-5,M(CdCl2)=183.3g·mol-1Cd(OH)2的=2.5×10-14。现往40mL0.3 mol·L-1氨水与20mL0.3 mol·L-1盐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0.22gCdCl2固体,达到平衡后则(A)
A.生成Cd(OH)2沉淀 B.无Cd(OH)2沉淀 C.生成碱式盐沉淀 D. CdCl2固体不溶
6.微溶化合物Ag3AsO4在水中的溶解度是1升水中3.5×10-7g,摩尔质量为462.52g ·mol–1,微溶化合物Ag3AsO4的溶度积为(D)
A. 1.2×10-14 B. 1.2×10-18 C. 3.3×10-15 D. 8.8×10-20
7.微溶化合物AB2C3在溶液中的解离平衡是:AB2C3 A+2B+3C. 今用一定方法测得C浓度为3.0×10-3 mol·L-1,则该微溶化合物的溶度积是(C)
A. 2.91×10-15 B. 1.16×10-14 C. 1.1×10-16 D. 6×10-9
8.不考虑各种副反应,微溶化合物MmAn在水中溶解度的一般计算式是(D)
A. B. C. D.
9.CaF2沉淀的=2.7×10-11,CaF2在纯水中的溶解度(mol·L-1)为(A)
A. 1.9×10-4 B. 9.1×10-4 C. 1.9×10-3 D. 9.1×10-3
10.微溶化合物CaF2在0.0010 mol·L-1CaCl2溶液中的溶解度(mol·L-1)为(B)
A.4.1×10-5 B. 8.2×10-5 C. 1.0×10-4 D. 8.2×10-4
11.已知(H2SO4) =1.0×10-2, (BaSO4)= 1.1×10-11。则BaSO4在2.0 mol·L-1HCl中的溶解度(mol·L-1)为(B)
A. 2.3×10-4 B. 1.5×10-4 C. 7.5×10-5 D. 1.1×10-5
12.微溶化合物Ag2CrO4在0.0010 mol·L-1AgNO3溶液中的溶解度比在0.0010 mol·L-1K2CrO4溶液中的溶解度(B)
A.较大 B.较小 C.相等 D.大一倍
13.已知CuS的=6.0×10-36,H2S的和分别为1.3×10-7和7.1×10-15,计算难溶化合物CuS在pH=0.5的饱和H2S溶液中的溶解度(mol·L-1)为(A)
A. 6.5×10-5 B. 5.6×10-5 C. 6.5×10-4 D. 5.6×10-4
14.已知BaSO4的=1.1×10-10,将50.00mL3.0×10-5 mol·L-1BaCl2溶液与100.00mL4.5×10-5 mol·L-1Na2SO4溶液混合时,Ba2+离子被沉淀的百分数为(B)
A. 23 B. 55 C. 45 D. 77
15.已知Ba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37.33,M(BaSO4)=233.4g· mol–1, (BaSO4)=1.1×10-10,H2SO4的=1.0×10-2。准确称取含0.1000g Ba的BaSO4·2H2O固体,处理成100mL溶液,向其中加入50.00mL 0.010 mol·L-1H2SO4溶液后,溶液中剩余Ba有多少克?(C)
A. 1.6×10-3g B. 0.373g C. 0.033g D. 0.33g
16.准确移取饱和Ca(OH)2溶液50.0mL,用0.05000 mol·L-1HCl标准溶液滴定,终点时耗去20.00mL,计算得Ca(OH)2的溶度积为(D)
A. 1.6×10-5 B. 1.0×10-6 C. 2.0×10-6 D. 4.0×10-6
17.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D)
A.由于AgCl水溶液的导电性很弱,所以它是弱电解质
B.难溶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的乘积就是该物质的溶度积
C.溶度积大者,其溶解度就大
D.用水稀释含有AgCl固体的溶液时,AgCl的溶度积不变,其溶解度也不变
18.已知AgCl,Ag2CrO4,AgC2O4和AgBr的溶度积常数分别为1.56×10-10,1.1×10-12,3.4×10-11和5.0×10-13。在下列难溶银盐的饱和溶液中,Ag+离子浓度最大的是(C)
A. AgCl B. Ag2CrO4 C. Ag2C2O4 D. AgBr
19.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D)
A.混合离子的溶液中,能形成溶度积小的沉淀者一定先沉淀
B.某离子沉淀完全,是指其完全变成了沉淀
C.凡溶度积大的沉淀一定能转化成溶度积小的沉淀
D.当溶液中有关物质的离子积小于其溶度积时,该物质就会溶解
20.在含有同浓度的Cl-和CrO42-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AgNO3溶液,会发生的现象是(A)
A. AgCl先沉淀 B. Ag2CrO4先沉淀 C.AgCl和Ag2CrO4同时沉淀 D.以上都错
21.设AgCl在水中、在0.01 mol·L-1CaCl2中、在0.01 mol·L-1NaCl中以及在0.05 mol·L-1AgNO3中的溶解度分别为S0、S1、S2、S3,这些数据之间的正确关系应是(B)
A. S0>S1>S2>S3 B. S0>S2>S1>S3 C. S0>S1=S2>S3 D. S0>S2>S3>S1
22.NaCl是易溶于水的强电解质,但将浓盐酸加到它的饱和溶液中时,也会析出沉淀,对此现象的正确解释应是(C)
A.由于Cl-离子浓度增加,使溶液中c(Na+)·c(Cl-)> (NaCl),故NaCl沉淀出来
B.盐酸是强酸,故能使NaCl沉淀析出
C.由于c(Cl-)增加,使NaCl的溶解平衡向析出NaCl方向移动,故有NaCl沉淀析出
D.酸的存在降低了盐的溶度积常数
23.已知Ca(OH)2的溶度积为1.36×10-6。当1.0 mol·L-1CaCl2和0.20 mol·L-1NH3·H2O各10mL混合时,溶液中的c(OH-)为mol·L-1,离子积为,是否有Ca(OH)2沉淀产生? (NH3)= 1.7×10-5(D)
A.1.9×10-3,3.6×10-6,有沉淀 B. 1.9×10-3,3.6×10-6,无沉淀
C.1.3×10-3,6.7×10-4,有沉淀 D. 1.3×10-3,9.0×10-7,无沉淀
24.已知NiS的=3.0×10-21,H2S的=9.1×10-8,=1.1×10-12,H2S饱和溶液浓度为0.10 mol·L-1。将H2S气体不断通人0.10 mol·L-1的NiCl2与2.0 mol·L-1HCl的混合溶液中,此时溶液中的S2-离子浓度(mol·L-1)为多少?是否有NiS沉淀?(C)
A. 1.1×10-12,有沉淀 B. 1.1×10-12,无沉淀
C. 2.5×10-21,有沉淀 D. 2.5×10-21,无沉淀
25.已知AgOH和Ag2CrO4的溶度积分别为1.52×10-8和1.2×10-12,若某溶液中含有0.010 mol·L-1的CrO42-,逐滴加入AgNO3可生成Ag2CrO4沉淀。但若溶液的pH较大,就可能先生成AgOH沉淀,不生成AgOH沉淀的pH为(B)
A. <7 B. < 9.7 C. <11.14 D. >12.6
26.已知PbCl2、PbI2和PbS的溶度积常数各为1.6×10-5、8.3×10-9和7.0×10-29。欲依次看到白色的PbCl2、黄色的PbI2和黑色的PbS沉淀,往Pb2+溶液中滴加试剂的次序是(B)
A. Na2S,NaI,NaCl B. NaCl,NaI,Na2S
C. NaCl,Na2S,NaI D. NaI,NaCl,Na2S
27.在溶液中有浓度均为0.01 mol·L-1的Fe3+,Cr3+,Zn2+,Mg2+等离子。已知[Fe(OH)3]=1.1×10-36, [Cr(OH)3]=7.0×10-31, [Zn(OH)2]=1.0×10-17, [Mg(OH)2]=1.8×10-11 。当氢氧化物开始沉淀时,哪种离子所需的pH值最小?(A)
A. Fe3+ B. Cr3+ C. Zn2+ D. Mg2+
28.已知Mg(OH)2的溶度积常数为5.1×10-12,氨的解离平衡常数为1.8×10-5。将50mL0.20 mol·L-1MgCl2溶液与等体积1.8 mol·L-1氨水混合,如欲防止Mg(OH)2沉淀生成,则在混合后的溶液中应加入固体NH4Cl多少克?(D)
A. 12.1g B. 9.54g C. 5.47g D. 1.45g
29.晶形沉淀的沉淀条件是( C )
A、浓、冷、慢、搅、陈; B、稀、热、快、搅、陈;
C、稀、热、慢、搅、陈; D、稀、冷、慢、搅、陈。
30.沉淀的类型与定向速度有关,定向速度的大小主要相关因素是( B )
A、离子大小; B、物质的极性; C、溶液浓度; D、相对过饱和度
31.沉淀的类型与聚集速度有关,聚集速度大小主要相关因素是( D )
A、物质的性质; B、溶液浓度; C、过饱和度; D、相对过饱和度
32.晶核的形成有两种情况,一是均相成核,一是异相成核。当均相成核作用大于异相成核作用时,形成的晶核是( B )
A、少; B、多; C、为晶体晶核; D、为无定形晶核。
33.在重量分析中洗涤无定行沉淀的洗涤液应是( C )
A、冷水; B、含沉定剂的稀溶液; C、热的电解质溶液; D、热水
34.下列说法违反无定形沉淀条件的是( C )
A、沉淀可在浓溶液中进行; B、沉淀应在不断搅拌下进行;
C、在沉淀后放置陈化; D、沉淀在热溶液中进行。
35.在沉淀形成过程中,与待测离子半径相近的杂质离子常与待测离子一道与构晶离子形成( B )
A、吸留; B、混晶; C、包藏; D、继沉淀。
36.CaF2沉淀在pH=3的溶液中的溶解度较pH=5溶液中的溶解度( B )
A、小; B、大; C、相等; D、可能大可能小。
37.莫尔法测定Cl-时,要求介质pH为6.5~10,若酸度过高,则会产生:( C )
(A) AgCl沉淀不完全; (B) AgCl吸附Cl-的作用增强;
(C) Ag2CrO4的沉淀不易形成; (D) AgCl的沉淀易胶溶
38.某微溶化合物AB2C3的饱和溶液平衡式是:AB2C3=A+2B+3C,今测得cC=3×10-3,则AB2C3的Ksp为:( D )
(A) 6×10-9; (B) 2.7×10-8 (C) 5.4×10-8; (D) 1.08×10-16
39.在相同体积的下列溶液中,SrCO3溶解得最多的是:( C )
(A) 0.02的SrCl2溶液; (B) 0.02的K2CO3溶液; (C) 0.01的HCl溶液; (D) 纯水
40.在沉淀滴定法中,法扬斯法采用的指示剂是( C )。
(A)K2CrO4;(B)NH4Fe(SO4)2;(C)吸附指示剂;(D)甲基橙
41.在沉淀滴定法中,佛尔哈德法采用的指示剂是( B )。
(A)K2CrO4;(B)NH4Fe(SO4)2;(C)吸附指示剂。(D)甲基橙
42.在沉淀滴定法中,莫尔法采用的指示剂是( A )。
(A)K2CrO4;(B)NH4Fe(SO4)2;(C)吸附指示剂。(D)甲基橙
43.pH=4时,用莫尔法滴定Cl-的含量,结果将( A )。
(A)偏高;(B)偏低;(C)无影响;(D)不确定
44.用佛尔哈德法滴定Cl-的含量时,既没有将AgCl沉淀滤去,也末加硝基苯保护沉淀,结果将( B )。
(A)偏高;(B)偏低;(C)无影响;(D)不确定
45.指出下列条件适用于佛尔哈德法的是( C )。
(A)pH=6.5~10; (B)K2CrO4以作指示剂;
(C)滴定酸度为0.1~1mol·L-1; (D)以荧光黄为指示剂。
46.用佛尔哈德法滴定Br-的含量时,既没有将AgCl沉淀滤去,也末加硝基苯保护沉淀,结果将( C )。
(A)偏高;(B)偏低;(C)无影响;(D)不确定
47.用法杨斯法测定Cl-的含量时,曙红作指示剂,结果将( B )。
(A)偏高;(B)偏低;(C)无影响;(D)不确定
48.用法杨斯法测定I-的含量时,曙红作指示剂,结果将( C )。
(A)偏高;(B)偏低;(C)无影响;(D)不确定
49.某吸附指示剂的pKa=5.0,以银量法测卤素离子时,pH应控制在( C )
(A)pH<5.0;(B)pH>5.0;(C)5.0<pH<10.0;pH=5.0
50.准确移取电镀液2.00ml,加水100mL用莫尔法以0.1023mol·L-1AgNO3滴定,耗去2.70mL,则电镀液中NaCl含量(g/L)为( C )。
A 807 B 80.7 C 8.07 D 0.00807
51. 用重量法测定As2O3的含量时,将As2O3在碱性溶液中转变为,并沉淀为Ag3AsO4,随后在HNO3介质中转变为AgCl沉淀,并以AgCl称量。其化学因数为(A )
A. As2O3/6AgCl; B. 2As2O3/3AgCl;
C. As2O3/AgCl; D. 3AgCl/ 6As2O3
52.在重量分析中,洗涤无定型沉淀的洗涤液应是( C )
A. 冷水 B. 含沉淀剂的稀溶液
C. 热的电解质溶液 D. 热水
53.若A为强酸根,存在可与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的试剂L,则难溶化合物MA的溶解度计算式为(B )
A. B.
C. D.
54. Ra2+与Ba2+的离子结构相似。因此可以利用BaSO4沉淀从溶液中富集微量Ra2+,这种富集方式是利用了(A )
A. 混晶共沉淀 B. 包夹共沉淀
C. 表面吸附共沉淀 D. 固体萃取共沉淀
55.在法扬司法测Cl ,常加入糊精,其作用是(B )
A.掩蔽干扰离子 B. 防止AgCl凝聚
C.防止AgCl沉淀转化 D. 防止AgCl感光
56.重量分析中,当杂质在沉淀过程中以混晶形式进人沉淀时,主要是由于(D )
A. 沉淀表面电荷不平衡 B. 表面吸附
C. 沉淀速度过快 D. 离子结构类似
57.用BaSO4重量分析法测定Ba2+时,若溶液中还存在少量Ca2+、Na+、CO32-、Cl-、H+和OH-等离子,则沉淀BaSO4表面吸附杂质为(A )
A. SO42-和Ca2+ B. Ba2+和CO32-
C. CO32-和Ca2+ D. H+和OH-
58.Mohr法不能用于碘化物中碘的测定,主要因为( B )
A. AgI的溶解度太小 B. AgI的吸附能力太强
C. AgI的沉淀速度太慢 D. 没有合适的指示剂
59.用Mohr法测定Cl一,控制pH=4.0,其滴定终点将( C )
A. 不受影响 B. 提前到达
C. 推迟到达 D. 刚好等于化学计量点
60.对于晶型沉淀而言,选择适当的沉淀条件达到的主要目的是( C )
A. 减少后沉淀 B. 增大均相成核作用
C. 得到大颗粒沉淀 D. 加快沉淀沉降速率
61.沉淀重量法中,称量形式的摩尔质量越大( D )
A. 沉淀越易于过滤洗涤 B. 沉淀越纯净
C. 沉淀的溶解度越减小 D. 测定结果准确度越高
62.重量分析法测定Ba2+时,以H2SO4作为Ba2+的沉淀剂,H2SO4应过量(B )
A.1%~10% B. 20%~30%
C. 50%~100% D. 100%~150%
63.在重量分析中,待测物质中含的杂质与待测物的离子半径相近,在 沉淀过程中往往形成( A )
(A) 混晶 (B) 吸留 (C) 包藏 (D) 后沉淀
.下列说法中违背非晶形沉淀条件的是( D )
(A) 沉淀应在热溶液中进行
(B) 沉淀应在浓的溶液中进行
(C) 沉淀应在不断搅拌下迅速加入沉淀剂
(D) 沉淀应放置过夜使沉淀陈化
65.若BaCl2中含有NaCl、KCl、CaCl2等杂质,用H2SO4沉淀Ba2+时,生成的BaSO4最易吸附何种离子?------------------------ ( C )
(A) Na+ (B) K+ (C) Ca2+ (D) H+
66.用洗涤的方法能有效地提高沉淀纯度的是( B )
(A) 混晶共沉淀 (B) 吸附共沉淀
(C) 包藏共沉淀 (D) 后沉淀
67.莫尔法测定Cl-含量时,要求介质的pH在6.5~10范围内,若酸度过高则( C )
(A) AgCl沉淀不完全 (B) AgCl吸附Cl-增强
(C) Ag2CrO4沉淀不易形成 (D) AgCl沉淀易胶溶
68.以某吸附指示剂(pKa=5.0)作银量法的指示剂,测定的pH应控制在( C )
(A) pH<5.0 (B) pH>5.0 (C) 5 69.用沉淀滴定法测定银,下列方式中适宜的是( C ) (A) 莫尔法直接滴定 (B) 莫尔法间接滴定 (C) 佛尔哈德法直接滴定 (D) 佛尔哈德法间接滴定 70.下列试剂能使BaSO4沉淀的溶解度增加的是( A ) (A)浓HCl (B)1mol/L NaOH (C)1mol/L Na2SO4 (D)1mol/L NH3·H2O 71.以下银量法测定需采用返滴定方式的是( C ) (A)莫尔法测Cl- (B)吸附指示剂法测Cl- (C)佛尔哈德法测Cl- (D)AgNO3滴定CN-(生成Ag[Ag(CN)2]指示终点 72.晶形沉淀的沉淀条件是( C ) A. 浓、冷、慢、搅、陈; B. 稀、热、快、搅、陈; C. 稀、热、慢、搅、陈; D. 稀、冷、慢、搅、陈; 73.法扬司法中应用的指示剂其性质属于( D ) A.配位 B.沉淀 C.酸碱 D.吸附 74.沉淀的类型与定向速度有关,定向速度的大小主要相关因素是( B ) A. 离子大小; B. 物质的极性; C. 溶液浓度; D.相对过饱和度; 75.用摩尔法测定时,干扰测定的阴离子是( C ) A.Ac- B.NO3- C.C2O42- D.SO42- 76.沉淀的类型与聚集速度有关,聚集速度大小主要相关因素是( D ) A. 物质的性质; B.溶液的浓度; C. 过饱和度; D.相对过饱和度。 77.用摩尔法测定时,阳离子( C )不能存在。 A.K+ B.Na+ C.Ba2+ D.Ag+ 78.摩尔法测定氯的含量时,其滴定反应的酸度条件是:( D ) A.强酸性 B.弱酸性 C.强碱性 D.弱碱性或近中性 79.指出下列条件适于佛尔哈德法的是( C ) A. pH 6.5 ~10 B. 以K2CrO4为指示剂 C. 滴定酸度为0.1 ~1mol·L- 1 D. 以荧光黄为指示剂。 80.pH = 4时用莫尔法滴定Cl- 含量,将使结果( A ) A. 偏高 B. 偏低 C. 忽高忽低 D. 无影响。 81.间接碘量法中正确使用淀粉指示剂的做法是 ( D ) A. 滴定开始时加入指示剂; B. 为使指示剂变色灵敏,应适当加热; C. 指示剂须终点时加入; D. 指示剂必须在接近终点时加入。 82.K2Cr2O7法测定铁时,哪一项与加入H2SO4-H3PO4的作用无关 ( C ) A.提供必要的酸度; B.掩蔽Fe3+; C.提高E(Fe3+/Fe2+); D.降低E(Fe3+/Fe2+)。 83.下列仪器不用所装溶液润洗三次的是 ( B ) 。 A.滴定管 B。容量瓶 C。移液管 D。试剂瓶 84. 当电子天平的零点偏离较大时,应调节的部件是 (B) A.天平水平 B. 回零按键 C. 增量按键 D. 去皮按键 85.下列各数中,有效数字位数为四位的是 ( C )。 A. [H+]=0.0003mol•L-1 B. pH=10.42 C. W(MgO)=19.96% D. 4000 86.由计算器算得的结果为 0.0145,按有效数字运算规则将结果修约为:( B ) A. 0.0145; B. 0.014; C. 0.01; D. 0.016; 87.测定中出现下列情况, 属于偶然误差的是:( B ) A. 滴定时所加试剂中含有微量的被测物质; B. 某分析人员几次读取同一滴定管的读数不能取得一致; C. 某分析人员读取滴定管读数时总是偏高或偏低; D.滴定管体积不准确; 88.佛尔哈德法测定Cl-时,引入负误差的操作是( A ) A. 终点略推迟; B. AgNO3的标示浓度较真实值略低; C. 终点略提前; D. 试液中带入少量的Br-; .用法扬司法测定卤化物时,为使滴定终点变色明显,则应该 ( C ) A. 使被测离子的浓度大些; B. 保持溶液为酸性; C. 避光; D. 使胶粒对指示剂的吸附能力大于对被测离子的吸附能力; 90.下列情况中会引起偶然误差的是 ( D ) A.砝码腐蚀 B.天平两臂不等长 C.试剂中含有微量待测组分 D.天气的变化 91.下列属于沉淀重量法对沉淀形式要求的是(ABC ) A.沉淀的溶解度小 B.沉淀纯净 C.沉淀颗粒易于过滤和洗涤D.沉淀的摩尔质量大 92.下列符合无定型沉淀的生成条件是(ABC ) A.沉淀作用宜在较浓的热溶液中进行 B.沉淀作用宜在适量电解质溶液中进行 C.在不断搅拌下,迅速加入沉淀剂 D.沉淀宜放置过液,使沉淀陈化 93.在下列情况下的分析测定结果偏高的是( AB ) A. pH 4时用铬酸钾指示剂法测定 B. 试样中含有铵盐,在pH 10时用铬酸钾指示剂法测定 C. 用铁铵矾指示剂法测定时,先加入铁铵钒指示剂,再加入过量AgNO3后才进行测定 D. 用铁铵矾指示剂法测定时,未加硝基苯 94.在进行晶型沉淀时,沉淀操作应该(ABC ) A. 不断搅拌慢慢加入沉淀剂 B. 在较稀的热溶液中进行 C. 沉淀后放置一段时间过滤 D. 沉淀后快速过滤 95.沉淀重量法测定溶液中Ba2+含量,沉淀时应该( BD ) A. 加入的SO42-量与Ba2+恰好完全反应 B. 加入沉淀剂的速度尽量慢 C. 沉淀完成后立即过滤 D. 沉淀在热溶液中进行 96.在重量分析中,使用有机沉淀剂代替无机沉淀剂进行沉淀的优点是(ABD) A. 沉淀吸附杂质少,沉淀纯净 B. 沉淀的溶解度小,有利于被测组份沉淀完全 C. 可以避免局部过浓,生成大晶粒沉淀 D. 沉淀摩尔质量大,分析准确度高 97.用洗涤方法不可除去的沉淀杂质有(ABD ) A. 混晶共沉淀杂质 B. 包藏共沉淀杂质 C. 吸附共沉淀杂质 D. 后沉淀杂质 98.草酸钙在pH=2的溶液中的溶解度( CD ) A. 等于 B. 小于 C. 大于 D. 大于pH4溶液中的溶解度 99.下列有关沉淀吸附的一般规律中,哪条是不对的?(CE) A .离子的价数高的比低的易被吸附; B. 离子浓度愈大愈易被吸附; C .沉淀的颗粒愈大,吸附能力愈强; D .能不能与构晶离子生成难溶盐沉淀的离子,优先被吸附; E.温度愈高,愈有利于吸附; 100.定性反应产生的外观现象有(E ) A.溶液颜色的改变; B.产生气体; C .沉淀的生成; D. 溶液的分层; E .以上都是 101.NaCl滴定AgNO3(pH=2.0)的指示剂为( D ) A.K2CrO4 B.二氯荧光黄(pKa=4.0) C.(NH4)2SO4·Fe2(SO4)3 D.曙红(pKa=2.0) 102. 法扬司法中应用的指示剂其性质属于( D ) A.配位 B.沉淀 C.酸碱 D.吸附 1033. 用摩尔法测定时,干扰测定的阴离子是( C ) A.Ac- B.NO3- C.C2O42- D.SO42- 104. 用摩尔法测定时,阳离子( C )不能存在。 A.K+ B.Na+ C.Ba2+ D.Mg2+ 105. 以Fe3+为指示剂,NH4SCN为标准溶液滴定Ag+时,应在( A )条件下进行。 A.酸性 B.碱性 C.弱碱性 D.中性 106. pH = 4时用莫尔法滴定Cl - 含量,将使结果( B ) A.偏高; B.偏低; C.忽高忽低 D.无影响。 107. 摩尔法测定氯的含量时,其滴定反应的酸度条件是:( D ) A.强酸性 B.弱酸性 C.强碱性 D.弱碱性或近中性 108. 指出下列条件适于佛尔哈德法的是( C ) A.pH 6.5 ~ 10.5 ; B.以K2CrO4为指示剂 C.滴定酸度为0.1 ~1 mol· L- 1 ; D.以荧光黄为指示剂。 109. 下列各沉淀反应,哪个不属于银量法?( C ) A. B. C. D. 110. 下列说法中违背非晶形沉淀条件的是 ( D ) (A) 沉淀应在热溶液中进行 (B) 沉淀应在浓的溶液中进行 (C) 沉淀应在不断搅拌下迅速加入沉淀剂 (D) 沉淀应放置过夜使沉淀陈化 111.若BaCl2中含有NaCl、KCl、CaCl2等杂质,用H2SO4沉淀Ba2+时,生成的BaSO4最易吸附何种离子 ( C ) (A) Na+ (B) K+ (C) Ca2+ (D) H+ 112.用洗涤的方法能有效地提高沉淀纯度的是 ( B ) (A) 混晶共沉淀 (B) 吸附共沉淀 (C) 包藏共沉淀 (D) 后沉淀 113.莫尔法测定Cl-含量时,要求介质的pH在6.5~10范围内,若酸度过高则 ( C ) (A) AgCl沉淀不完全 (B) AgCl吸附Cl-增强 (C) Ag2CrO4沉淀不易形成 (D) AgCl沉淀易胶溶 114.以某吸附指示剂(pKa=5.0)作银量法的指示剂,测定的pH应控制在 ( C ) (A) pH<5.0 (B) pH>5.0 (C) 5 115.用沉淀滴定法测定银,下列方式中适宜的是( C ) (A) 莫尔法直接滴定 (B) 莫尔法间接滴定 (C) 佛尔哈德法直接滴定 (D) 佛尔哈德法间接滴定 116.下列试剂能使BaSO4沉淀的溶解度增加的是 ( A ) (A)浓HCl (B)1mol/L NaOH (C)1mol/L Na2SO4 (D)1mol/L NH3·H2O 117.以下银量法测定需采用返滴定方式的是 ( C ) (A)莫尔法测Cl- (B)吸附指示剂法测Cl- (C)佛尔哈德法测Cl- (D)AgNO3滴定CN-(生成Ag[Ag(CN)2]指示终点 118.晶形沉淀的沉淀条件是( C ) A. 浓、冷、慢、搅、陈; B. 稀、热、快、搅、陈; C. 稀、热、慢、搅、陈; D. 稀、冷、慢、搅、陈; 119. AgNO3滴定FeCl3溶液的指示剂为( C ) A.K2CrO4 B.荧光黄(pKa=7.0)C.二氯荧光黄(pKa=4.0)D.曙红(pKa=2.0) 120. 沉淀的类型与定向速度有关,定向速度的大小主要相关因素是( B ) A. 离子大小; B. 物质的极性; C. 溶液浓度; D.相对过饱和度; 121. AgNO3滴定BaCl2溶液的指示剂为( C ) A.二氯荧光黄(pKa=4.0)B.曙红(pKa=2.0) C.荧光黄(pKa=7.0) D.K2CrO4 122.沉淀的类型与聚集速度有关,聚集速度大小主要相关因素是( D ) A. 物质的性质; B.溶液的浓度; C. 过饱和度; D.相对过饱和度。 123. KSCN在酸性条件下滴定的Ag+浓度的指示剂为( D ) A.二氯荧光黄(pKa=4.0)B.曙红(pKa=2.0) C.荧光黄(pKa=7.0) D.(NH4)2SO4·Fe2(SO4)3 124.在重量分析中,洗涤无定形沉淀的洗涤液应是( C ) A. 冷水 B. 含沉淀剂的稀溶液 C. 热的电解质溶液 D. 热水。 125. AgNO3在pH=2.0条件下滴定Cl-离子的指示剂为( D ) A.K2CrO4 B.荧光黄(pKa=7.0) C.二氯荧光黄(pKa=4.0) D.(NH4)2SO4·Fe2(SO4)3 126.Ra2+与Ba2+的离子结构相似。因此可以利用BaSO4沉淀从溶液中富集微量Ra2+,这种富集方式是利用了( A ) A. 混晶共沉淀 B. 包夹共沉淀 C. 表面吸附共沉淀 D. 固体萃取共沉淀 127.在法扬司法测Cl ,常加入糊精,其作用是( B ) A.掩蔽干扰离子 B. 防止AgCl凝聚 C.Ag2CrO4沉淀不易形成 128.用BaSO4重量分析法测定Ba2+时,若溶液中还存在少量Ca2+、Na+、CO32-、Cl-、H+和OH-等离子,则沉淀BaSO4表面吸附杂质为( A ) A. SO42-和Ca2+ B. Ba2+和CO32- C. CO32-和Ca2+ D. H+和OH- 129.Mohr法不能用于碘化物中碘的测定,主要因为( B ) A. AgI的溶解度太小 B. AgI的吸附能力太强 C. AgI的沉淀速度太慢 D. 没有合适的指示剂 130.用Mohr法测定Cl一,控制pH=4.0,其滴定终点将( C) A. 不受影响 B. 提前到达 C. 推迟到达 D. 刚好等于化学计量点 131.对于晶型沉淀而言,选择适当的沉淀条件达到的主要目的是( C) A. 减少后沉淀 B. 增大均相成核作用 C. 得到大颗粒沉淀 D. 加快沉淀沉降速率 132.下列不符合无定型沉淀的生成条件是( D ) A.沉淀作用宜在较浓的热溶液中进行 B.沉淀作用宜在适量电解质溶液中进行 C.在不断搅拌下,迅速加入沉淀剂 D.沉淀宜放置过液,使沉淀陈化 133.在进行晶型沉淀时,沉淀操作不可以的是( D ) A. 不断搅拌慢慢加入沉淀剂 B. 在较稀的热溶液中进行 C. 沉淀后放置一段时间过滤 D. 沉淀后快速过滤 134.用洗涤方法可除去的沉淀杂质有( C ) A. 混晶共沉淀杂质 B. 包藏共沉淀杂质 C. 吸附共沉淀杂质 D. 后沉淀杂质 135.AgNO3在pH=7.0条件下滴定Cl-离子的指示剂为( A ) A.K2CrO4 B.荧光黄(pKa=7.0) C.二氯荧光黄(pKa=4.0) D.曙红(pKa=2.0) 136. 摩尔法要求使用的指示剂是( C )。 A .NH4CNS B .Fe(NH4)(SO4)2 C .K2CrO4 D.H2SO4 137. BaSO4的溶度积Ksp=1.1×1 0-10,将0.1mol/L的BaCl2溶液和0.01mol/L的H2S04溶液等体积混合,则溶液( B )。 A 不生成沉淀 B 生成沉淀 C 生成沉淀后又溶 D沉淀析出 138. 应用摩尔法时,溶液的pH值应控制在( B )。 A >1 0 B 6.5~1 0.5 C <6.0 D.=7 139. 在用C2O42-沉淀Ca2+时,溶液中含有少量Mg2+为了减少Mg2+带入沉淀,应该 ( C )。 A 沉淀后放一段时间,使Mg2+进入溶液中 B 加热搅拌下沉淀,使Mg2+进入溶液中 C 沉淀后立即过滤,不要放置 D生成沉淀后又溶 140. 沉淀A13+时,为了得到易分离和洗涤的沉淀,应该( B )。 A 用NH3H2O为沉淀剂 B 用8一羟基喹啉为沉淀剂 C 用NaOH为沉淀剂,并加入NaCl电解质 141. 用于沉淀滴定的沉淀反应必须符合 ( A )。 A .Ksp < 10- 10 B .Ksp>10- 10 C .lg K ′稳≥ 8 D .lg K稳≥ 106 142. 摩尔法要求溶液的酸度为 ( C )。 A 酸性溶液 B 碱性溶液 C. pH = 6.5~1 0.5 D.中性溶液 143.氯化银在1mol/L的HCl中比在水中较易溶解是因为( D ) (A)酸效应 (B)盐效应 (C)同离子效应 (D)络合效应 144.CaF2沉淀在pH=2的溶液中的溶解度较在pH=5的溶液中的溶解度( A ) (A)大 (B)相等 (C)小 (D)难以判断 145.如果被吸附的杂质和沉淀具有相同的晶格,就可能形成( D ) (A)表面吸附 (B)机械吸留 (C)包藏 (D)混晶 146.若BaCl2中含有NaCl,KCl,CaCl2等杂质,用H2SO4沉淀Ba2+时,生成的BaSO4最容易吸附( C )离子. (A)Na+ (B)K+ (C)Ca2+ (D)H+ 147.待测组分为MgO,沉淀形式为MgNH4PO4·6H2O,称量形式为Mg2P2O7,化学因素等于( A ) (A)0.362 (B)0.724 (C)1.105 (D)2.210 148.关于以K2CrO4为指示剂的莫尔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指示剂K2CrO4的量越少越好 (B)滴定应在弱酸性介质中进行 (C)本法可测定Cl—和Br—,但不能测定I—或SCN— (D)莫尔法的选择性较强 149.Mohr法测定Cl-含量时,要求介质在pH=6.5~10.0范围内,若酸度过高,则会 ( D ) (A)AgCl沉淀不完全 (B)形成Ag2O沉淀 (C)AgCl吸附Cl- (D)Ag2CrO4沉淀不生成 150.以铁铵矾为指示剂,用返滴法以NH4CNS标准溶液滴定Cl-时,下列错误的是( D ) (A)滴定前加入过量定量的AgNO3标准溶液 (B)滴定前将AgCl沉淀滤去 (C)滴定前加入硝基苯,并振摇 (D)应在中性溶液中测定,以防Ag2O析出 151.在下列杂质离子存在下,以Ba2+沉淀SO42- 时,沉淀首先吸附( C ) (A)Fe3+ (B)Cl- (C)Ba2+ (D)NO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