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施工程序:
抹面层→弹竖线及表面平线→挂线→湿润墙面和浸砖→镶贴→勾缝。
2、施工工艺
(1)、清理基层,凹凸不平的墙面应剔除和修补,再湿润表面,抹底层12厚1:3水泥砂浆或水泥石灰膏砂浆1:0.2:3打底,要搓平拍实搓粗。
(2)、镶贴前要找好规矩,用水平尺找平,校核方正,计算好纵横皮数和镶贴模数,画出皮数杆,定出水平标准,进行预排,但须保证不得出现小于1/2的砖。
(3)、弹竖线:按面砖尺寸加砖缝1MM镶贴墙面竖向定位面砖带,镶贴墙面竖向定位面砖,然后以此作为标准线逐皮挂线贴砖。
(4)、挂线:先用弹好的立线,找出地面面层的阴角位置,定出每面墙的两端点.在下面用拖板尺垫平垫牢,使它和墙面底砖下线相平,然后在拖板尺上划尺杆,在尺杆(拖板尺)定好之后,要在竖线上下端适当处钉入钉子,挂紧的线成为竖向表面平整线,表面平整线、横向水平线两端用薄钢片作为钩形,勾在两端砖上拉紧使用,在这两个方向挂好后,经检查无误后,在水平方向由左向右,在竖向由下往上,才能层层开始镶砖.
(5)、湿润墙面和浸砖:按设计要求挑选规格、颜色一致的釉面瓷砖,砖墙面要提前一天湿润好,砼墙提前3~4H湿润,分送后的面砖在施工前要浸水,在镶贴前一天放入水中浸泡2H以上,然后取出晾至手按砖背无水迹方可贴砖。
(6)、镶贴:镶贴时一般先从阳角开始,使不成整块的瓷砖留在阴角。用1:2的砂浆,在面砖背面满抹灰浆,四角刮成斜面厚度5MM左右。注意边角满浆,面砖就位后用灰匙木柄轻击砖面,使之与邻面平,粘贴5~10块,用靠尺板检查表面平整,并用灰匙将缝拔直。贴到上口须成一线,每层砖缝应横平竖直,接缝饱满均匀,颜色一致。
如墙面有孔洞,应先用瓷砖上下左右对准孔洞划好位置,然后将瓷砖用切割锯套割好。套割洞口严禁拼接和对接。
(7)、勾缝:墙面面砖勾缝用白色水泥浆,待嵌缝材料硬化后再清洗表面。
3、技术措施及质量保证措施
(1)、面砖在使用前,必须用套板进行规格剔选,对缺棱、掉角、有暗伤及翘曲变形的都应剔除。
(2)、面砖在使用前,全部用清水浸泡到面砖不冒泡为止,且不少于2小时,待表面晾干后方可镶贴。
(3)、面砖镶贴,应随贴随纠偏,严禁在镶贴砂浆收水后再纠偏。
(4)、镶贴面砖时,每块面砖上抹砂浆时要估量准确,过多会影响已镶贴的邻块面砖,过少易空,若面砖上墙后再补灰也易空鼓。因此不得在砖口处塞灰,防止空鼓。
(5)、镶贴面砖时,可用手轻压,或用小铲木把轻敲,但不宜多敲,否则亦易造成空鼓。
(6)、面砖镶贴后应及时清理墙面。嵌缝必须密实,防止漏嵌。
(7)、面砖粘贴前要找好规矩,用水平尺找平,阴阳角必须方正,纵横皮数和块数应事前算好,砖块必须预排,不准在顶皮及底皮都用找砖,阳角处多用整砖,非整砖用在阴角处,最好不要出现宽度在30mm以内的窄条砖,有镜箱的墙面,应以洗脸盆为中心,往两边排砖。第一皮砖在排砖时,缝子要均匀,不得轧紧,宜留1mm缝。
(8)、根据水平线,贴好第一皮砖下直尺,作为粘贴第一皮面砖的根据,竖缝可每隔3—5块弹垂线控制,粘贴面砖一般由下往上逐行粘贴,每行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进行,每块面砖的上口必须平齐,面砖的左边口(或右边口)必须与垂线对准,当面砖口不平时,可在其下口用竹片等垫平。每贴好一皮砖后,应及时用靠尺板横向靠平竖向靠直,偏差处应及时纠偏,不得在粘贴砂浆收水再进行纠偏移动,否则会造成墙面空鼓。
4、质量要求
瓷砖所用的材料品种、规格、颜色、图案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符合现行标准规定。
镶贴必须牢固,无歪斜、缺楞、掉角和裂缝等缺陷。
表面:平整、洁净、颜色一致,无变色、起碱、污痕和显著光泽受损处,无空鼓现象。
接缝:填嵌密实、平直、宽窄一致,颜色一致,阴阳角处压向正确,非整砖的使用部位适宜。
套割:用整砖套割吻合、边缘整齐;墙裙、贴脸等突出墙面的厚度一致。
5、成品保护
镶贴好的瓷砖墙面应有切实可靠的防止污染的措施;同时要及时清擦干净残留在门窗框、扇上的砂浆。特别是塑钢门窗框、扇,事先应粘贴好保护膜,预防污染。
各抹灰层在凝结前应防止快干、曝晒、水冲、撞击和振动。
少数工种(水电、通风、设备安装等)的各项工作应在瓷砖镶贴之前完成,防止损坏面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