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步行时两脚受到的摩擦力总向后 .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C.人们总是设法减小有害摩擦 .质量越大,摩擦力越大
2.将一蜡烛放在装有水的烧瓶前,调整蜡烛和烧瓶至如图所示位置,在墙壁上得到清晰的像。该像的性质是()
A.缩小的虚像 .放大的虚像 .缩小的实像 .放大的实像
3.蝗虫的发育过程和蚕的发育过程相比少了( )
A.受精卵 .幼虫
C.蛹期 .成虫
4.太阳为地球提供了光和热,同时太阳活动也会对地球产生不利影响。下列现象肯定不是由太阳活动引起的是( )
A.无线电通讯受干扰 .地磁场发生磁暴
C.月相周期性变化 .气候发生明显变化
5.下列运动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电梯上升 .树木的生长
C.月球绕地球转 .空气的流动
6.生活中有许多常见的光学现象。下列现象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树荫下的圆形光斑
B.水中树的倒影
C.夕阳下栏杆的影子
D.放大镜放大的地图
7.植物的生殖方式分为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以下属于有性生殖的是( )
A.果树的嫁接 .月季的扦插
C.水稻的播种 .草莓的组织培养
8.如图所示,射水鱼发现水面上的小昆虫后,从口中快速喷出一束水柱,将昆虫击落,下列图中能表示能表示射水鱼观察到的小昆虫的光路是( )
A. .
C. .
9.如图所示,为一辆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一物块静止在车内。下列关于该物块的受力示意图正确的是( )
A. . . .
10.下列对人类生殖和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受精卵形成和胚胎发育的场所分别是卵巢和子宫
B.胎儿通过胎盘与母体完成物质交换
C.身高和体重迅速增长,是青春期发育最突出的特征
D.身材高大是男性最重要的第一性征
11.如图所示,放在M、N两水平桌面上的P、Q两物体,分别在FP=5N、FQ=3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可以确定( )
A.桌面M一定比桌面N粗糙
B.P的速度一定大于Q的速度
C.P的质量一定大于Q的质量
D.P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大于Q受到的摩擦力
12.如图甲所示是消防队员小王进行爬杆训练的示意图,他沿杆竖直向上运动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0~6s内,小王沿杆匀速向上运动
B.6~15s内,小王沿杆上爬的距离是5.4m
C.0~18s内,小王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一直向下
D.15~18s内,小王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重力大小
13.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下列关于月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月球表面有空气
B.月球表面布满了环形山
C.月球上没有昼夜现象
D.月球表面昼夜温差很小
14.某小组利用天平、弹簧测力计、钩码若干,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 的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次数 | 质量m/kg | 重力G/N | 重力和质量的比值(N/kg) |
1 | 0.1 | 0.98 | 9.8 |
2 | 0.2 | 1.96 | 9.8 |
3 | 0.3 | 2.94 | 9.8 |
A.小红认为本实验中多次实验的目的是为了减小误差
B.小张认为利用原有器材,在月球表面也可以完成本实验
C.小亮处理数据时,算出每组重力与质量的比值(如上表),可得出重力与质量成正比
D.小明处理数据时,给出重力 G 与质量 m 的关系图(如图),可得出重力与质量成正比
15.2019年春节,国产科幻片《流浪地球》热映。由于受木星引力的影响,地球上的行星发动机停摆,地球会坠入木星。如图“太阳系示意图”中表示木星的是( )
A.① .②
C.③ .④
二、填空题
16.动物的有性生殖方式可按胚胎发育方式分为不同类型,其中动物受精卵在母体子宫内进行发育的生殖方式属于_____,绝大多数的_____类动物是用这种生殖方式繁衍后代的。
17.下图描述的是绿色植物—大豆的一生,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图示①→②过程中,首先突出种皮的是_____。
(2)①→②→③的过程中,发育为a和b的是种子的_____。
(3)从④→⑤过程中必须经过_____两个重要的生理过程。
(4)⑤所结果实中种子不止一粒的原因是④中的_____不止一个。
18.烟台是我国北方著名的水果之乡,随着水果发酵技术和保鲜技术的日臻完善,烟台的水果产业也迅速发展。请分析回答。
(1)甲图是制作果酒和果醋需要的[ ]________ 和B醋酸杆菌。
(2)乙图是酿造果酒时产酒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图,说明________ 。
(3)B在分类上属于________ ,其结构特点是________ 。
19.如图是世界上首次克隆哺乳动物“多莉羊”的示意图,读图请回答:
(1)多莉羊在外形上与________(填甲或乙或丙, 下同)绵羊的性状相似,为胚胎发育初期提供营养物质的是________绵羊。
(2)多莉羊的胚胎发育方式属于________。(填胎生、卵生或者卵胎生)
20.如下图是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1)若发生日食,则A为________;
(2)日食发生的日期通常为农历________,日食现象是由于光的________形成的。
21.如图所示是一种反射式路灯,灯发出的光不是直接照射到路面,而是经过灯上方的反射板的反射后照亮路面。
(1)为了增大路面被照亮的面积,反射板表面应该________(填光滑或粗糙)一些。
(2)如果把反射板换成平面镜,当黑夜灯亮时,地面上会有灯罩的影子,这是因为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________。
22.2020年4月15日(农历三月二十三)黎明时分,月亮先后与木星、土星、火星“约会”,上演“三星伴月”的精彩戏码。
(1)这一天晚上能观察到的月相是________(填上弦月或下弦月);
(2)木星、土星、火星属于_______(填字母)。
A.恒星
B.行星
C.卫星
23.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如图表示某地男女身高增长速度变化的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表示的是________(选填“男”或“女”)性身高增长速度的变化曲线。
(2)甲和乙在外表上除生殖器官以外的差异称为第________性征。
三、探究题
24.某科学兴趣小组探究影响月季插条成活率因素的实验。请回答:
处理
分组 | 扦插土壤 | 环境相对湿度(%) | 插条选择 | 成活率(%) |
第一组 | 不消毒 | 50-85 | 嫩枝 | 47 |
第二组 | 消毒 | 50-85 | 嫩枝 | 52 |
第三组 | 消毒 | 20-30 | 嫩枝 | 23 |
第四组 | 消毒 | 50-85 | 老枝 | 10 |
第五组 | 消毒 | 50-85 | 嫩枝 | 92 |
(2)将枝条的下端剪成斜面的目的是________;
(3)分析第三组和第五组实验,得出影响月季插条成活率的因素是________。
25.同学们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1)实验中应该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木块在木板上滑动,这样做的依据是________,从而测出木块所受摩擦力大小。
(2)在实验过程中,小江同学记录了开始拉动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与弹簧测力计移动距离的关系,并根据测量数据作出了如图丁所示的图像。在进行实验丙的探究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与弹簧测力计移动距离的关系可以用图像中曲线________(选填A、B或C)来表示。图像中d点表示此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类型是________。
(3)通过实验,同学们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而另一组的小华得出的结论则不同,小华设计的是将图甲中的木块沿竖直方向截去一半后,测得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变为原来一半。他由此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随受力面积的减小而减小。你认为小华的结论正确吗?请简要说明理由________。
26.小柯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时,设计了如图甲、乙、丙、丁所示的四次实验,四次实验均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木块。
(1)比较甲、丙两次实验,可以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柯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是否与接触面积有关”时,他先将木块切去一半,以减小木块与桌面的接触面积,再匀速拉动木块,如图丁所示。他比较甲和丁的实验结果,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老师认为他的结论不可靠。小柯在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关系”时,小柯选择了甲、乙实验,甲实验中木块的运动速度为v1,乙实验中木块的运动速度为v2,关于v1和v2的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A.v1一定大于v2
B.v1一定小于v2
C.v1一定等于v2
D.v1可以大于、等于或小于v2
(4)在进行乙实验时,小柯突然想到滑动摩擦力大小是否与速度有关,于是他加速拉动木块,发现弹簧测力计示数增大到3.6N,此时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为________N。
27.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中,小柯和小妍分别设计了甲,乙两个方案(如图所示)。
(1)同学们一致认为小妍的方案更好。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使卡片在图乙位置失去平衡,可以用_________方法来实现(写出一种方法即可)。
(3)用小妍的方案进行实验时,有同学发现两细线不在同一直线上时(如图丙),卡片也能静止,你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另有同学在实验过程中发现两边钩码数量不同时(如图丁),小卡片也能静止,你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
(4)当实验现象与理论不匹配时,下列做法中可取的是________。
A.否定相应的理论 B.放弃实验,直接认同相应的理论
C.查阅资料,了解理论的适用条件 D.认真分析,寻找原因
28.下表是品牌电动机的相关信息。求:
整车质量 | 轮胎的总面积 |
1500kg | 0.12m2 |
(2)当车辆正常停放时,轮胎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帕?_______
(3)若该车内乘客总质量为300kg,匀速行驶时,阻力是汽车总重力的0.02倍,求汽车牵引力是多少牛?_______
29.一辆电动玩具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它的速度一时间图象如图甲所示:
(1)求小车在0〜4s运动的路程_________
(2)请在图乙中画出它的路程一时间图像_________
(3)求出小车0〜12s的平均速度。_________ (保留两位小数)
30.用如图甲所示液体压强计来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已知水的密度比煤油的密度大。
(1)如图甲,轻按橡皮膜,橡皮膜向内凹陷,说明力的作用效果是________;
(2)通过比较A、B两实验可知,液体深度是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则液体深度是指_______(填字母);
A.液面到金属盒中心的距离 B.容器底部到金属盒中心的距离
(3)通过比较B、C两实验,可得到结论:________。
【参】***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C
解析:C
【详解】
A.步行时,人的双脚向后用力蹬地,根据相互作用力的知识可知,这时脚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向前,这就是人能够前进的原因,故A错误;
B.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与压力大小无关,只与它受到的外力大小有关,故B错误;
C.人们总是设法减小有害摩擦,增大有益摩擦,故C正确;
D.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无关,故D错误。
故选C。
2.D
解析:D
【详解】
装有水的烧瓶在水平方向上中间后边缘薄,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由图像可知墙壁到距离大于蜡烛到距离,即像距大于物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A.缩小的虚像与分析不相符;
B.放大的虚像与分析不相符;
C.缩小的实像与分析不相符;
D.放大的实像与分析相符。
3.C
解析:C
【分析】
家蚕属于完全变态发育,蝗虫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从完全或不完全变态发育的区别解题即可。
【详解】
家蚕属于完全变态发育,要经过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蝗虫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要经历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所以说蝗虫的发育过程比家蚕的发育过程少了蛹时期,C正确。
【点睛】
掌握动物的生长时期是答题的关键。
4.C
解析:C
【分析】
太阳表面经常发生变化,这些变化通称为太阳活动。常见的太阳活动有太阳黑子、耀斑、日珥等。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很大。例如,耀斑增强时地球上的短波通信会受到明显影响。太阳黑子、耀斑活动增强时,人们需要用各种防晒措施来避免太阳光中过强的紫外线对皮肤的损伤。
【详解】
A.太阳活动时产生的带电离子,可以破坏地球高空的电离层,从而使无线电通讯受干扰,故A不符合题意;
B.太阳活动时发射出大量的高能粒子流与X射线,并引起地球磁暴现象,会干扰地球磁场,从而使地磁场发生磁暴,故B不符合题意;
C.月相周期变化是因为月球绕地球公转引起的,与太阳活动无关,故C符合题意;
D.太阳活动发射出大量的高能粒子流与X射线,可以破坏地球高空的电离层,使大气发生异常,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B
解析:B
【详解】
A.电梯上升时相对于地面的位置在不断的发生变化,属于机械运动;
B.树木的生长属于生物生长,不属于机械运动;
C.月球绕地球转,月球和地球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属于机械运动;
D.空气流动时,与地面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属于机械运动。
故选B。
6.B
解析:B
【详解】
A.树荫下的圆形光斑,是阳光通过树叶的缝隙形成的小孔成像现象,由光沿直线传播形成,故A错误;
B.水中树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由光的反射形成,故B正确;
C.夕阳下栏杆的影子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错误;
D.放大镜放大的地图,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故D错误。
7.C
解析:C
【分析】
植物可以进行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无性生殖是指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有性生殖是指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的生殖方式。
【详解】
ABD、果树的嫁接、月季的扦插、草莓的组织培养,都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都属于无性生殖,ABD不符合题意。
C、水稻种子的胚是由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发育而来的,因此水稻的播种属于有性生殖,C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解题关键是区分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8.D
解析:D
【解析】
【详解】
AB.射水鱼在水中看到水面上方的昆虫等猎物,是因为水面上方的昆虫等猎物“发出”的光射向水面,发生折射,再进入射水鱼的眼睛中,因此光的传播路线是由空气→水中,故AB错误;
CD.根据光的折射定律可知,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所以D正确,C错误。
9.A
解析:A
【详解】
根据题意知道,车内物体随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即处于平衡状态,在竖直方向上,受向下的重力和向上的支持力作用,它们是一对平衡力,且此时力的作用点在重心上;由于物体与车间相对静止,没有相对运动趋势,所以,水平方向物体不受摩擦力,也没受到牵引力,故只有A正确。
故选A。
10.B
解析:B
【分析】
青春期人体形态发育的显著特点是身高突增和体重增加;性器官的发育和性成熟是青春期的突出特征,据此解答。
【详解】
受精的过程:精子进入阴道,缓缓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所以受精卵的形成部位在输卵管,胚胎发育的场所是子宫,A错误;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B正确;青春期是一个生长和发育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其中人体形态发育的显著特点是身高突增和体重增加,性器官的发育和性成熟是青春期的突出特征,C错误;男女两性生殖器官的差异属于第一性征,D错误。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受精过程和胚胎发育过程。
11.D
解析:D
【详解】
AC.P受到的摩擦力大于Q受到的摩擦力,摩擦力跟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P受到的摩擦力大,可能是因为桌面M比桌面N粗糙造成的;可能是P的质量大,重力大,对桌面的压力大造成的。故A和C不符合题意。
B.摩擦力大小跟物体的运动速度无关。故B不符合题意。
D.物体P、Q分别在FP=5N、FQ=3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得,物体P、Q受到的摩擦力分别是5N、3N,P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大于Q受到的摩擦力。故D符合题意。
12.B
解析:B
【详解】
A.由图象知0—6s时间内,小王沿杆加速向上运动,故A错误;
B.由图象知,6s至15s时间内,小王沿杆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0.6m/s,故6s至15s时间内上爬的距离是
故B正确;
C.0至18s时间内,小王沿杆竖直向上运动,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摩擦力,故C错误;
D.由图象知,15s至18s时间内,小王做减速运动,受到的摩擦力小于重力,故D错误。
故选B。
13.B
解析:B
【分析】
由于月球上几乎没有大气层,月表处于超高真空状态,由于没有大气的热传导,月球表面昼夜温差极大,月球表面最显著的特征是有许多大小不一,深浅不一,都是圆形,直径最短不超过1千米的环形山。
【详解】
A.月球表面处于超高真空状态,没有空气,故A错误。
B.月球表面最常见的月貌是许多大小不一,深浅不一的环形山,故B正确。
C.月球上有昼夜现象,故C错误。
D.由于月球上几乎没有大气层,月表处于超高真空状态,由于没有大气的热传导,月球表面昼夜温差极大,故D错误。
【点睛】
掌握月球基本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14.A
解析:A
【详解】
A.在探究“物体重力和质量的关系时”,多次测量是为了探究物理规律,所以不是为了减小误差,故A错误符合题意;
B.月球上也有重力,只是比地球上小,所以利用现有器材,也可以在月球上完成本实验,故B正确不合题意;
C.小亮的表格中,三组对应的重力和质量的比值都相等,所以重力与质量成正比,故C正确不合题意;
D.小明画出的图像中,重力和质量的关系是一条通过坐标原点的斜线,所以重力和质量成正比,故D正确不合题意。
15.A
解析:A
【详解】
太阳系的行星,距离太阳由近到远的排序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所以图中1是木星。
故选A。
二、填空题
16.胎生 哺乳
【分析】
有性生殖是指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过程。
【详解】
动物的有性生殖方式按胚胎发育方式可以分为卵生、胎生
解析:胎生 哺乳
【分析】
有性生殖是指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过程。
【详解】
动物的有性生殖方式按胚胎发育方式可以分为卵生、胎生、卵胎生三种。其中动物受精卵在母体子宫内进行发育的生殖方式属于胎生,胎生哺乳是哺乳动物的特征,大多数的哺乳类动物是用这种生殖方式繁衍后代的。
【点睛】
要注意理解试题强调的是动物生殖方式,不是所有生物的生殖方式。
17.胚根 胚芽 传粉、受精 胚珠
【分析】
图中①是大豆种子、②是萌发的种子、③大豆幼苗、④花、⑤果实;a是叶,b是茎,c是根。
【详解】
(1)(2)种子在萌发过程中先吸收水
解析:胚根 胚芽 传粉、受精 胚珠
【分析】
图中①是大豆种子、②是萌发的种子、③大豆幼苗、④花、⑤果实;a是叶,b是茎,c是根。
【详解】
(1)(2)种子在萌发过程中先吸收水分,体积膨大,种皮胀破,胚根最先突出种皮,发育成根,此后胚芽发育成b茎和a叶、胚轴发育成连接茎与根的部分。
(3)绿色开花植物要形成果实和种子,必须经过传粉和受精两个生理过程。雄蕊花药里的花粉散落出来,借助外力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传粉;花粉管里的精子与胚珠里的卵细胞相融合的现象叫做受精。
(4)传粉、受精完成后子房的发育情况如图:
由此可以看出,胚珠发育为种子,子房发育为果实。所结果实中种子不止一粒的原因是子房中的胚珠不止一个。
【点睛】
知道种子萌发的过程,以及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
18.A酵母菌 酣母菌的发酣需要适宜的温度 细菌 单细胞,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解析】
【分析】
图甲是部分细菌、真菌的结构图,A内有液泡,外有细胞壁,是酵母菌。B有鞭毛,内无成形
解析:A酵母菌 酣母菌的发酣需要适宜的温度 细菌 单细胞,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解析】
【分析】
图甲是部分细菌、真菌的结构图,A内有液泡,外有细胞壁,是酵母菌。B有鞭毛,内无成形的细胞核,单细胞生物,应该是细菌,乙图是产酒量与温度的关系图,酿酒要用到酵母菌,据此解答。
【详解】
(1)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的意义,酿酒时要用到A酵母菌,A酵母菌可以经过发酵,把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酒精,制醋要用到B醋酸菌,B醋酸菌发酵能产生醋酸。
(2)由上题可知,酿酒时要用到A酵母菌,A酵母菌可以经过发酵,把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酒精,分析乙图的曲线可知,在适当的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酵母菌的活性增强,利于发酵,产生较多的酒精,但随着温度的继续升高,超过了酵母菌的最适宜温度,温度过高会抑制酵母菌的活性,直至杀死酵母菌,产酒量会慢慢降低.这说明酵母菌的发酵需要适宜的温度。
(3)B是细菌,因为细菌是单细胞生物,细胞内无成形的细胞核,只有DNA的集中区。
【点睛】
明确食品的原因是细菌、真菌的生长、繁殖。
19.甲 乙 胎生
【分析】
克隆是指生物体通过体细胞进行的无性繁殖,以及由无性繁殖形成的基因型完全相同的后代个体组成的种群。通常是利用生物技术由无性生殖产生与原个体有完全相同基因的个
解析:甲 乙 胎生
【分析】
克隆是指生物体通过体细胞进行的无性繁殖,以及由无性繁殖形成的基因型完全相同的后代个体组成的种群。通常是利用生物技术由无性生殖产生与原个体有完全相同基因的个体或种群。
【详解】
(1)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物质来决定的,因此多莉羊的外形与提供细胞核的羊相同,即甲绵羊;胚胎发育初期的营养物质来自于卵细胞,所以为多莉羊发育初期提供营养物质的是乙绵羊。
(2)多莉羊的发育是在丙绵羊的子宫中完成的,属于胎生。
【点睛】
本题主要考察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
20.月球 初一 直线传播
【详解】
(1)[1]当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并近似在一条直线时,由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所以月球挡住了太阳照向地球的光线,就形成了日全食,结
解析:月球 初一 直线传播
【详解】
(1)[1]当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并近似在一条直线时,由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所以月球挡住了太阳照向地球的光线,就形成了日全食,结合图片,若发生日食,则A为月球。
(2)[2][3]农历初一前后,月相为新月,当月球运行到地球与太阳之间时,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太阳射向地球的光线会有部分或全部被遮挡,从而形成日食,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故日食现象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21.粗糙 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分析】
(1)漫反射和镜面反射的不同:入射光线都是平行的,镜面反射的反射光线射向同一方向,范围较窄;而漫反射的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范围较宽。
(2)光在同一
解析:粗糙 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分析】
(1)漫反射和镜面反射的不同:入射光线都是平行的,镜面反射的反射光线射向同一方向,范围较窄;而漫反射的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范围较宽。
(2)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现象有:小孔成像、日食月食、影子等。
【详解】
(1)[1]为了增大路面被照亮的面积,应该使反射板发生漫反射,即反射板表面应该粗糙一些。
(2)[2]如果把反射板换成平面镜,当黑夜灯亮时,地面上会有灯罩的影子,这是因为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22.下弦月 B
【详解】
(1)下弦月就是指太阳,地球,月亮处于一定的位置。在农历每月二十二、二十三日, 因此2020年4月15日(农历三月二十三)的月相为下弦月。
(2)太阳系的
解析:下弦月 B
【详解】
(1)下弦月就是指太阳,地球,月亮处于一定的位置。在农历每月二十二、二十三日, 因此2020年4月15日(农历三月二十三)的月相为下弦月。
(2)太阳系的行星中包含木星、土星、火星。
23.男 二
【分析】
(1)青春期是儿童逐渐发育为成人的过渡时期。女孩的青春期一般为11~17岁,男孩的青春期一般比女孩晚2年左右。青春期,随着性器官的发育成熟,人的身体会发生一些重要的生
解析:男 二
【分析】
(1)青春期是儿童逐渐发育为成人的过渡时期。女孩的青春期一般为11~17岁,男孩的青春期一般比女孩晚2年左右。青春期,随着性器官的发育成熟,人的身体会发生一些重要的生理和外表变化,如个子迅速长高等。
(2)在人体外表上,男、女生殖器官的差异称为第一性征,除生殖器官外的男女差异称为第二性征。
【详解】
(1)由图可以看出,甲的升高迅速增加的阶段较晚,因为男孩的青春期一般比女孩晚2年左右,青春期中个子会迅速长高,所以甲表示的是男性。
(2)除生殖器官外的男女差异称为第二性征。
【点睛】
本题主要考察了人的发育、衰老和死亡。
三、探究题
24.中部 增加吸收水分的面积,以促进枝条成活 环境相对湿度
【分析】
(1)考查处理插条的方法。
(2) 对照实验方法是根据事物的异同点通过比较而揭示其属性的一种科学实验方法。具体做法是:将实验分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组群,其中一个是“对照组”,做为比较的标准;另一个或几个是“实验组”。两组的主要区别在于,除了给“实验组”以某种特殊的条件外,其他的条件均一样。
【详解】
(1)插条部位以枝条中部剪取的插穗为最好,基部较差。
(2)处理插条:枝条的形态学上端为平面,下端要削成斜面,这样在扦插后可增加吸收塔水分的面积,促进成活,每一枝条留3-4个芽,所选枝条的芽数尽量一样多。
(3)第三组和第五组实验除了环境相对湿度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这是为了探究唯一变量对实验的影响采取的对照方法,故影响月季插条成活率的因素是环境相对湿度。
【点睛】
本题主要考察了控制变量法和植物的无性生殖。
25.二力平衡(物体匀速运动时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拉力与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 A 静摩擦力 不正确,出现了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两个变量
【分析】
(1)只有当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它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相互平衡,即F=f;
(2)根据影响摩擦力的因素,对实验中摩擦力的大小进行比较,再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确定三个测力计示数的大小,进而进行判断。将d点的拉力与a点进行比较,确定此时A是否在运动,如果在运动,那么受到的就是滑动摩擦力;如果没有运动,那么受到的就是静摩擦力;
(3)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分析。
【详解】
(1)[1]实验中应该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木块在木板上滑动,这样做的依据是二力平衡,从而测出木块所受摩擦力大小。
(2)[2]丙图和乙图比较,压力相同,丙的接触面更粗糙,所以摩擦力f丙>f乙;乙图和甲图比较,接触面相同,乙中的压力大,所以摩擦力f乙>f甲;那么摩擦力的排序为
f丙>f乙>f甲
因此图像中的曲线A表示丙图。
[3]图像中的“d”点的测力计示数小于f丙,那么此时物体A处于静止状态,受到的摩擦力为静摩擦力。
(3)[4]要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的关系,必须控制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再改变接触面的大小,而小华的实验中出现了压力和受力面积两个变量,因此不正确。
26.当压力大小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没有控制压力不变 D 2.8
【详解】
(1)[1]由图可知,比较甲、丙两次实验,压力相同,丙图中接触面比较粗糙,摩擦力较大,可以得出结论:当压力大小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2)[2]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是否与接触面的面积有关”时,他将木块切去一半,重复甲的操作过程,比较甲和丁的实验结果,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这一结论是不可靠的,因此在实验中,他没有控制压力的大小相同,不符合控制变量法的要求。
(3)[3]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运动速度无关,所以甲乙两图中的速度之间的关系是v1可以大于、等于或小于v2。故选D。
(4)[4]在乙图中,若弹簧测力计示数增大到3.6N,压力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则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也不变,仍为2.8N。
27.消除或忽略卡片重力对实验的影响 改变一边所挂钩码数量 卡片重力太大 绳子与滑轮间摩擦较大 C
【详解】
(1)[1]卡片的重力相对于钩码大不大,因为卡片的重力远小于钩码的拉力,所以卡片的重力可忽略不计,影响不大,故选择轻质卡片的目的是消除或忽略卡片重力对实验的影响;
(2)[2]在卡片两端,对卡片施加不同的拉力,或使拉力不在同一直线上,或把卡片剪成两块,都可破坏卡片的平衡。
(3)[3]由图丙知道,由于卡片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即重力的影响,使拉线不在同一直线上。
[4]由图丁知道,卡片两边钩码数量不同,小卡片也能静止,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绳子与滑轮间摩擦较大。
(4)[5]任何理论都有一定的适用条件,当理论与实验现象不服时,可找出理论的适用条件,看实验条件是否符合理论的适用条件。
故选C。
28.30m/s 1.25×105Pa 360N
【详解】
(1) 30分钟=0.5h,该汽车的平均速度
(2)当车辆正常停放,轮胎对地面的压力
F=G=mg=1500kg×10N/kg=1.5×104N
轮胎对地面的压强
(3) 该车内乘客的总重力
G人 =m人 g=300kg×10N/kg=3×103N
汽车的总重力
G总=G+G人=1.5×104N+3×103N=1.8×104N
因汽车匀速行驶时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阻力和牵引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汽车的牵引力
F′=f=0.02G总=0.02×1.8×104N=360N
答:(1)该车行驶的平均速度为30m/s;
(2)当车辆正常停放,轮胎对地面的压强是1.25×105Pa;
(3)该车内汽车牵引力为360N。
29.8m 1.33m|s
【详解】
(1)由图甲知道,小球在0-4s内的运动路程为
s=vt= 2m/s×4s=8m
(2) 0-4s内的路程为 8m,4-12s内的路程
s=vt=1m/s×8s=8m
它的路程一时间图像如下
(3)小车 0〜12s的路程
s总=8m+8m=16m
由知道,小车0〜12s的平均速度
答:(1)小车在0〜4s运动的路程是8m;
(2)它的路程一时间图像是
(3)小车0〜12s的平均速度是1.33m/s。
30.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A 在液体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详解】
(1)[1]按压橡皮膜,橡皮膜发生了形变,说明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2)[2]实验中液体深度是指液面到金属盒中心的距离。
(3)[3]观察BC两次实验,金属探头所处深度相同,液体的种类不同,即液体密度不同,可以得出结论液体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点睛】
液体压强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