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数学 年级: 九年级 教材版本:北师大版
章(节)或单元:九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二节
课题:5.2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1)
一、教学目标确定
依据一:数学课程标准的有关内容:
课标:能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根据图象和解析表达式探索并理解其性质(k>0或k<0,时,图象的变化)
课程标准为本节制定的教学目标,目标用含糊的内隐心理活动词语,而不是可观察测量的外显行为动词,不够具体、明晰。需对课程标准作进一步的细化、分解,以使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分析课程标准发现:(名词)核心知识是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根据图象和解析表达式探索并理解其性质(k>0或k<0,时,图象的变化)
1、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
细化为:会用描点法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达标率为80%。
2、根据图象和解析表达式探索并理解其性质(k>0或k<0,时,图象的变化)
探索虽是行为动词,但不够具体。因此,把探索分解为:画图、发现、交流等。性质——指图象位置特征。
依据二:教学参考书要求:
1、进一步熟悉作函数图象的步骤,会做反比例函数的图象。
2、体会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的相互转化,对函数进行认识上的整合。
3、逐步提高从函数图象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探索并理解反比例函数的主要性质。
依据三:中招考试说明
在每年的中招试题中常常出现反比例函数图象和性质的问题。所以它是中招的重要知识点。
依据四:教材内容
结合实例经历列表、描点、连线等活动,理解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逐步明确研究函数的一般要求。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具体展现了反比例函数的整体直观形象,为学生探索反比例函数的性质提供了思维活动的空间。
依据五:学生情况
我校是农村初中,地处边远,学生程度参差不齐。学生在八、九年级已经学一次函数。导学法教学模式在我校已全面开展,学生能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师引领等方式探索新知。
依据这五方面的内容我把教学目标细化为以下3个:
1、会用描点法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达标率95%。
2、通过观察反比例函数图象,经过合作交流能总结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位置特征。达标率95%
3、通过画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图象,求出它们交点的坐标。达标率85%。
二、评价设计。
1、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达标率95%。(匹配作图题)
2、通过观察反比例函数图象,经过合作交流能总结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位置特征。(匹配填空题)
3、通过画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图象,求出它们交点的坐标。(匹配作图题)
教学流程预设
科目 九年级数学
授课班级 九年级二班 学生人数 29人
课题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课型 新授 授课日期 2010年10月
一、学习目标:
1、会用描点法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达标率95%。
2、通过观察反比例函数图象,经过合作交流能总结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位置特征。达标率95%
3、通过画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图象,求出它们交点的坐标。达标率85%。
二、评价设计:
1、分别作出函数的图象
2、课本149页练习1.
3、在同一坐标系中作出函数与函数y=x-1的图象,并利用图象求他们的交点坐标。
三、学习重点及解决措施:
学习重点:画反比例函数的图象。观察图象能概述出图象的位置特征。
措施: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四、学习难点及解决措施:
学习难点:画反比例函数的图象。
措施:学生间交流释疑,教师适时引领。
五、教学过程设计(导学法)
整体思路:分4个环节进行
1、新课引入:(1)回顾什么是反比例函数?
(2)函数的表示方法有哪些?
(3)画函数图象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4)一次函数y=kx+b(k≠0)的图象是经过点(0, )和( ,0)两点的 。
2、探究新知:(1)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2)探索图象的位置与k的符号关系。
3、谈收获或疑惑
4、评价测试
学习过程:
学习过程:
一、知识回顾。
1、什么是反比例函数?
2、函数的表示方法有哪些?
3、画函数图象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4、一次函数y=kx+b(k≠0)的图象是经过点(0, )和( ,0)两点的 。
二、探究新知:
探究一、作反比例函数的图象。
列表:
x | -8 | -4 | -3 | -2 | -1 | 1 | 2 | 3 | 4 | 8 | ||
连线:
议一议:
(1)你认为作反比例函数图象时应注意哪些问题?与同伴进行交流。
(2)如果在列表时所选取的数值不同,那么图象的形状是否相同?
(3)连线时能否连成折线?为什么必须用光滑的曲线连接各点?
(4)曲线的发展趋势如何?
做一做:
作反比例函数的图象。
列表:
x | ||||||||||||
连线:
探究二
观察和的图象,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y =是由 支曲线组成的。
(1) 当 k>0 时,两支曲线分别位于第___、___象限,
(2) 当 k<0 时,两支曲线分别位于第___、___象限.
三、谈收获或疑惑。
四、目标检测;
1、分别作出函数的图象
x | x | ||||||||||||||||||||||||
2、课本149页练习1.
3、在同一坐标系中作出函数与函数y=x-1的图象,并利用图象求他们的交点坐标。
课后反思:
本节课倡导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来学习新知。导学法课堂教学能最大限度的体现三主原则。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评价方面看,学生的学习效果很好,完成了预定的学习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