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题,每题4分,满分24分)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选择正确项的代号并填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
1.已知α为锐角,如果sinα=,那么α等于( )
A.30° B.45° C.60° D.不确定
2.把二次函数y=x2﹣4x+1化成y=a(x+m)2+k的形式是( )
A.y=(x﹣2)2+1 B.y=(x﹣2)2﹣1 C.y=(x﹣2)2+3 D.y=(x﹣2)2﹣3
3.若将抛物线平移,得到新抛物线y=(x+3)2,则下列平移方法中,正确的是( )
A.向左平移3个单位 B.向右平移3个单位
C.向上平移3个单位 D.向下平移3个单位
4.若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α,则坡度i与坡角α之间的关系是( )
A.i=cosα B.i=sinα C.i=cotα D.i=tanα
5.如图,▱ABCD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如果=,=,那么下列选项中,与向量(+)相等的向量是( )
A. B. C. D.
6.如图,点A、B、C、D的坐标分别是(1,7)、(1,1)、(4,1)、(6,1),若△CDE与△ABC相似,则点E的坐标不可能是( )
A.(4,2) B.(6,0) C.(6,4) D.(6,5)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2题,每题4分,满分48分)[请将结果直接填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7.若x:y=5:2,则(x+y):y的值是__________.
8.计算:﹣3(﹣2)=__________.
9.二次函数y=x2﹣2x的图象的对称轴是直线__________.
10.如果抛物线y=﹣x2+3x﹣1+m经过原点,那么m=__________.
11.已知点A(x1,y1)、B(x2,y2)为二次函数y=(x﹣1)2图象上的两点,若x1<x2<1,则y1__________y2.(填“>”、“<”或“=”)
12.用“描点法”画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时,列出了下面的表格:
x | … | ﹣2 | ﹣1 | 0 | 1 | … |
y | … | ﹣11 | ﹣2 | 1 | ﹣2 | … |
13.如果两个相似三角形的周长的比为1:4,那么周长较小的三角形与周长较大的三角形对应角平分线的比为__________.
14.如图,在▱ABCD中,E是边BC上的点,分别联结AE、BD相交于点O,若AD=5,=,则EC=__________.
15.如图,正方形DEFG的边EF在△ABC的边BC上,顶点D、G分别在边AB、AC上.若△ABC的边BC长为40厘米,高AH为30厘米,则正方形DEFG的边长为__________厘米.
16.如图,在△ABC中,∠ACB=90°,若点G是△ABC的重心,cos∠BCG=,BC=4,则CG=__________.
17.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B=∠D=90°,AB=3,BC=2,tanA=,则CD=__________.
18.如图,在矩形ABCD中,AB=6,AD=10,点E是边BC的中点,联结AE,若将△ABE沿AE翻折,点B落在点F处,联结FC,则cos∠ECF=____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题,满分78分)
19.计算:cos245°+tan60°•cos30°﹣3cot260°.
20.已知一个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A(0,﹣3)、B(2,﹣3)、C(﹣1,0)三点.
(1)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2)将这个二次函数图象平移,使顶点移到点P(0,﹣3)的位置,求所得新抛物线的表达式.
21.如图,DC∥EF∥GH∥AB,AB=12,CD=6,DE:EG:GA=3:4:5.求EF和GH的长.
22.如图,已知楼AB高36米,从楼顶A处测得旗杆顶C的俯角为60°,又从该楼离地面6米的一窗口E处测得旗杆顶C的仰角为45°,求该旗杆CD的高.(结果保留根号)
23.如图,点E是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BD上的一点,∠BAE=∠CBD=∠DAC.
(1)求证:DE•AB=BC•AE;
(2)求证:∠AED+∠ADC=180°.
2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抛物线与x轴分别交于点A(2,0)、点B(点B在点A的右侧),与轴交于点C,tan∠CBA=.
(1)求该抛物线的表达式;
(2)设该抛物线的顶点为D,求四边形ACBD的面积;
(3)设抛物线上的点E在第一象限,△BCE是以BC为一条直角边的直角三角形,请直接写出点E的坐标.
25.(14分)如图,在▱ABCD中,E为边BC的中点,F为线段AE上一点,联结BF并延长交边AD于点G,过点G作AE的平行线,交射线DC于点H.设==x.
(1)当x=1时,求AG:AB的值;
(2)设=y,求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x的取值范围;
(3)当DH=3HC时,求x的值.
2016年上海市虹口区中考数学一模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题,每题4分,满分24分)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选择正确项的代号并填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
1.已知α为锐角,如果sinα=,那么α等于( )
A.30° B.45° C.60° D.不确定
【考点】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分析】根据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求解.
【解答】解:∵α为锐角,sinα=,
∴α=45°.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几个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2.把二次函数y=x2﹣4x+1化成y=a(x+m)2+k的形式是( )
A.y=(x﹣2)2+1 B.y=(x﹣2)2﹣1 C.y=(x﹣2)2+3 D.y=(x﹣2)2﹣3
【考点】二次函数的三种形式.
【分析】运用配方法把二次函数的一般式化为顶点式即可.
【解答】解:y=x2﹣4x+1
=x2﹣4x+4﹣3
=(x﹣2)2﹣3,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二次函数的三种形式,正确运用配方法把二次函数的一般式化为顶点式是解题的关键.
3.若将抛物线平移,得到新抛物线y=(x+3)2,则下列平移方法中,正确的是( )
A.向左平移3个单位 B.向右平移3个单位
C.向上平移3个单位 D.向下平移3个单位
【考点】二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变换.
【分析】先确定抛物线y=x2的顶点坐标为(0,0),抛物线y=(x+3)2的顶点坐标为(﹣3,0),然后利用顶点的平移情况确定抛物线的平移情况.
【解答】解:抛物线y=x2的顶点坐标为(0,0),抛物线y=(x+3)2的顶点坐标为(﹣3,0),
因为点(0,0)向左平移3个单位长度后得到(﹣3,0),
所以把抛物线y=x2向左平移3个单位得到抛物线y=(x+3)2.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变换:由于抛物线平移后的形状不变,故a不变,所以求平移后的抛物线解析式通常可利用两种方法:一是求出原抛物线上任意两点平移后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解析式;二是只考虑平移后的顶点坐标,即可求出解析式.
4.若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α,则坡度i与坡角α之间的关系是( )
A.i=cosα B.i=sinα C.i=cotα D.i=tanα
【考点】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坡度坡角问题.
【分析】利用把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α叫做坡角,坡度i与坡角α之间的关系为:i==tanα.
【解答】解:如图所示:i=tanα.
故选:D.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坡度坡角的定义,正确把握坡角的定义是解题关键.
5.如图,▱ABCD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如果=,=,那么下列选项中,与向量(+)相等的向量是( )
A. B. C. D.
【考点】*平面向量.
【分析】由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根据平行四边形法则,可求得==,然后由三角形法则,求得与,继而求得答案.
【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
∴=+=+,=﹣=﹣,
∴=﹣=﹣(+),==(+),=﹣=﹣(﹣),==(﹣).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了平面向量的知识以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注意掌握三角形法则与平行四边形法则的应用是解此题的关键.
6.如图,点A、B、C、D的坐标分别是(1,7)、(1,1)、(4,1)、(6,1),若△CDE与△ABC相似,则点E的坐标不可能是( )
A.(4,2) B.(6,0) C.(6,4) D.(6,5)
【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坐标与图形性质.
【分析】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三角形相似即可判断.
【解答】解:△ABC中,∠ABC=90°,AB=6,BC=3,AB:BC=2.
A、当点E的坐标为(4,2)时,∠CDE=90°,CD=2,DE=1,则AB:BC=CD:DE,△CDE∽△ABC,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B、当点E的坐标为(6,0)时,∠CDE=90°,CD=2,DE=1,则AB:BC=CD:DE,△CDE∽△ABC,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C、当点E的坐标为(6,4)时,∠CDE=90°,CD=2,DE=3,则AB:BC≠DE:CD,△EDC与△ABC不相似,故本选项符合题意;
D、当点E的坐标为(6,5)时,∠CDE=90°,CD=2,DE=4,则AB:BC=CD:DE,△CDE∽△ABC不相似,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难度中等.牢记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2题,每题4分,满分48分)[请将结果直接填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7.若x:y=5:2,则(x+y):y的值是.
【考点】比例的性质.
【分析】根据合比性质:=⇒=,可得答案.
【解答】解:由合比性质,得
==,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了比例的性质,利用合比性质是解题关键.
8.计算:﹣3(﹣2)=﹣+6.
【考点】*平面向量.
【分析】直接利用平面向量的加减运算法则求解即可求得答案.
【解答】解:﹣3(﹣2)=﹣3+6=﹣+6.
故答案为:﹣+6.
【点评】此题考查了平面向量的运算法则.注意掌握去括号时的符号变化是解此题的关键.
9.二次函数y=x2﹣2x的图象的对称轴是直线x=1.
【考点】二次函数的性质.
【分析】先把二次函数y=x2﹣2x写成顶点坐标式y=(x﹣1)2﹣1,进而写出图象的对称轴方程.
【解答】解:∵y=x2﹣2x,
∴y=(x﹣1)2﹣1,
∴二次函数的图象对称轴为x=1.
故答案为x=1.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二次函数的性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把二次函数写出顶点坐标式,此题难度不大.
10.如果抛物线y=﹣x2+3x﹣1+m经过原点,那么m=1.
【考点】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
【专题】计算题.
【分析】把原点坐标代入y=﹣x2+3x﹣1+m中得到关于m的一次方程,然后解一次方程即可.
【解答】解:∵抛物线y=﹣x2+3x﹣1+m经过点(0,0),
∴﹣1+m=0,
∴m=1.
故答案为1.
【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满足其解析式.
11.已知点A(x1,y1)、B(x2,y2)为二次函数y=(x﹣1)2图象上的两点,若x1<x2<1,则y1>y2.(填“>”、“<”或“=”)
【考点】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
【专题】计算题.
【分析】先利用顶点式得到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1,由于抛物线开口向上,在对称轴左侧,y随x的增大而减小,于是可判断y1与y2的大小.
【解答】解:∵二次函数y=(x﹣1)2图象的对称轴为直线x=1,
而x1<x2<1,
∴y1>y2.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满足其解析式.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运用二次函数的性质比较y1与y2的大小.
12.用“描点法”画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时,列出了下面的表格:
x | … | ﹣2 | ﹣1 | 0 | 1 | … |
y | … | ﹣11 | ﹣2 | 1 | ﹣2 | … |
【考点】二次函数的性质.
【分析】首先根据表格数据得到二次函数图象的对称轴为x=0,然后求出当x=2时y的值.
【解答】解:由表格数据可知:
当x=﹣1,y=﹣2;x=1,y=﹣2,
则二次函数的图象对称轴为x=0,
又知x=﹣2和x=2关于x=0对称,
当x=﹣2时,y=﹣11,即当x=2时,y=﹣11.
故答案为﹣11.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二次函数的性质的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表格数据得到二次函数图象的对称轴为x=0,此题难度不大.
13.如果两个相似三角形的周长的比为1:4,那么周长较小的三角形与周长较大的三角形对应角平分线的比为1:4.
【考点】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分析】根据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相似三角形对应角平分线的比等于相似比解答即可.
【解答】解:∵两个相似三角形的周长的比为1:4,
∴两个相似三角形的相似比为1:4,
∴周长较小的三角形与周长较大的三角形对应角平分线的比为1:4,
故答案为:1:4.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掌握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是解题的关键.
14.如图,在▱ABCD中,E是边BC上的点,分别联结AE、BD相交于点O,若AD=5,=,则EC=2.
【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到AD∥BC,AD=BC,推出△BE0∽△DAO,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到,求得BE=3,即可得到结论.
【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D∥BC,AD=BC,
∴△BE0∽△DAO,
∴,
∵AD=5,
∴BE=3,
∴CE=5﹣3=2,
故答案为:2.
【点评】此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以及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熟练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15.如图,正方形DEFG的边EF在△ABC的边BC上,顶点D、G分别在边AB、AC上.若△ABC的边BC长为40厘米,高AH为30厘米,则正方形DEFG的边长为厘米.
【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正方形的性质.
【分析】由DG∥BC得△ADG∽△ABC,利用相似三角形对应边上高的比等于相似比,列方程求解.
【解答】解:设正方形的边长为x.
由正方形DEFG得,DG∥EF,即DG∥BC,
∵AH⊥BC,
∴AP⊥DG.
由DG∥BC得△ADG∽△ABC
∴=.
∵PH⊥BC,DE⊥BC
∴PH=ED,AP=AH﹣PH,
即,
由BC=40,AH=30,DE=DG=x,
得,
解得x=.
故正方形DEFG的边长是.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关键是由平行线得到相似三角形,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列方程.
16.如图,在△ABC中,∠ACB=90°,若点G是△ABC的重心,cos∠BCG=,BC=4,则CG=2.
【考点】三角形的重心.
【分析】延长CG交AB于D,作DE⊥BC于E,根据重心的概念得到点D为AB的中点,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到DC=DB,根据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得到CE=2,根据余弦的概念求出CD,根据三角形的重心的概念得到答案.
【解答】解:延长CG交AB于D,作DE⊥BC于E,
∵点G是△ABC的重心,
∴点D为AB的中点,
∴DC=DB,又DE⊥BC,
∴CE=BE=BC=2,又cos∠BCG=,
∴CD=3,
∵点G是△ABC的重心,
∴CG=CD=2,
故答案为:2.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的重心的概念和性质以及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掌握三角形的重心是三角形三条中线的交点,且重心到顶点的距离是它到对边中点的距离的2倍是解题的关键.
17.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B=∠D=90°,AB=3,BC=2,tanA=,则CD=.
【考点】解直角三角形.
【分析】延长AD和BC交于点E,在直角△ABE中利用三角函数求得BE的长,则EC的长即可求得,然后在直角△CDE中利用三角函数的定义求解.
【解答】解:延长AD和BC交于点E.
∵在直角△ABE中,tanA==,AB=3,
∴BE=4,
∴EC=BE﹣BC=4﹣2=2,
∵△ABE和△CDE中,∠B=∠EDC=90°,∠E=∠E,
∴∠DCE=∠A,
∴直角△CDE中,tan∠DCE=tanA==,
∴设DE=4x,则DC=3x,
在直角△CDE中,EC2=DE2+DC2,
∴4=16x2+9x2,
解得:x=,
则CD=.
故答案是:.
【点评】此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含30度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熟练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
18.如图,在矩形ABCD中,AB=6,AD=10,点E是边BC的中点,联结AE,若将△ABE沿AE翻折,点B落在点F处,联结FC,则cos∠ECF=.
【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解直角三角形.
【分析】由矩形的性质得出∠B=90°,BC=AD=10,由勾股定理求出AE,由翻折变换的性质得出△AFE≌△ABE,得出∠AEF=∠AEB,EF=BE=5,因此EF=CE,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出∠EFC=∠ECF,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得出∠AEB=∠ECF,cos∠ECF=cos∠AEB=,即可得出结果.
【解答】解:如图所示:
∵四边形ABCD是矩形,
∴∠B=90°,BC=AD=10,
∵E是BC的中点,
∴BE=CE=BC=5,
∴AE===,
由翻折变换的性质得:△AFE≌△ABE,
∴∠AEF=∠AEB,EF=BE=5,
∴EF=CE,
∴∠EFC=∠ECF,
∵∠BEF=∠EFC+∠ECF,
∴∠AEB=∠ECF,
∴cos∠ECF=cos∠AEB===.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翻折变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三角函数;熟练掌握矩形的性质和翻折变换的性质,证出∠AEB=∠ECF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题,满分78分)
19.计算:cos245°+tan60°•cos30°﹣3cot260°.
【考点】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分析】将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代入求解.
【解答】解:原式=()2+×﹣3×()2
=1.
【点评】本题考查了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几个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20.已知一个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A(0,﹣3)、B(2,﹣3)、C(﹣1,0)三点.
(1)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2)将这个二次函数图象平移,使顶点移到点P(0,﹣3)的位置,求所得新抛物线的表达式.
【考点】二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变换;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
【专题】计算题.
【分析】(1)利用待定系数法求抛物线解析式;
(2)利用顶点式写出所得新抛物线的表达式.
【解答】解:(1)设所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ax2+bx+c,由题意得,
解得.
所以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x2﹣2x﹣3;
(2)因为新抛物线是由抛物线y=x2﹣2x﹣3平移得到,而新抛物线的顶点坐标是(0,﹣3),
所以新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3.
【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变换:由于抛物线平移后的形状不变,故a不变,所以求平移后的抛物线解析式通常可利用两种方法:一是求出原抛物线上任意两点平移后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解析式;二是只考虑平移后的顶点坐标,即可求出解析式.
21.如图,DC∥EF∥GH∥AB,AB=12,CD=6,DE:EG:GA=3:4:5.求EF和GH的长.
【考点】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
【专题】计算题.
【分析】过C作CQ∥AD,交GH于N,交EF于M,交AB于Q,则可判断四边形AQCD为平行四边形,所以AQ=CD=6,同理可得EM=EM=CD=6,则BQ=AB﹣AQ=6,再利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得到DE:EG:GA=CF:HF:HB=3:4:5,然后根据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并且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的直线,所截得的三角形的三边与原三角形的三边对应成比例得到MF:BQ=CF:CB=3:(3+4+5),NH:BQ=CH:CB=(3+4):(3+4+5),则可计算出MF和NH,从而得到GH和EF的长
【解答】解:过C作CQ∥AD,交GH于N,交EF于M,交AB于Q,如图,
∵CD∥AB,
∴四边形AQCD为平行四边形,
∴AQ=CD=6,
同理可得GN=EM=CD=6,
∴BQ=AB﹣AQ=6,
∵DC∥EF∥GH∥AB,
∴DE:EG:GA=CF:HF:HB=3:4:5,
∵MF∥NH∥BQ,
∴MF:BQ=CF:CB=3:(3+4+5),NH:BQ=CH:CB=(3+4):(3+4+5),
∴MF=×6=1.5,NH=×6=3.5,
∴EM=EM+MF=6+1.5=7.5,HG=GN+NH=6+3.5=9.5.
【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并且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的直线,所截得的三角形的三边与原三角形的三边对应成比例.
22.如图,已知楼AB高36米,从楼顶A处测得旗杆顶C的俯角为60°,又从该楼离地面6米的一窗口E处测得旗杆顶C的仰角为45°,求该旗杆CD的高.(结果保留根号)
【考点】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仰角俯角问题.
【分析】过点C作CG⊥AE,垂足为点G,由题意得∠CEF=45°=∠CEG,∠ACG=60°,设CG=x,在Rt△ACG中,AG=CG•tan∠ACG=x,在Rt△ECG中,EG=CG•cot∠CEG=x,根据AG+EG=AE,列方程=36﹣6,得到CF=EG=15﹣15,于是得到结论.
【解答】解:过点C作CG⊥AE,垂足为点G,
由题意得∠CEF=45°=∠CEG,∠ACG=60°,
设CG=x,
在Rt△ACG中,AG=CG•tan∠ACG=x,
在Rt△ECG中,EG=CG•cot∠CEG=x,
∵AG+EG=AE,
∴=36﹣6,
解得:x=15﹣15,
∴CF=EG=15﹣15,
∴CD=15﹣15+6=15﹣9.
答:该旗杆CD的高为(15﹣9)米.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仰角与俯角问题,正确应用锐角三角函数关系是解题关键.
23.如图,点E是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BD上的一点,∠BAE=∠CBD=∠DAC.
(1)求证:DE•AB=BC•AE;
(2)求证:∠AED+∠ADC=180°.
【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专题】证明题.
【分析】(1)根据已知条件得到∠BAC=∠EAD,根据三角形额外角的性质得到∠ABC=∠AED,推出△ABC∽△AED,根据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得到结论;
(2)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到,推出△ABE∽△ACD,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EB=∠ADC,等量代换即可得到结论.
【解答】证明:(1)∵∠BAE=∠DAC,
∴∠BAE+∠EAC=∠DAC+∠EAC,
即∠BAC=∠EAD,
∵∠ABC=∠ABE+∠CBD,
∠AED=∠ABE+∠BAE,
∵∠CBD=∠BAE,
∴∠ABC=∠AED,
∴△ABC∽△AED,
∴,
∴DE•AB=BC•AE;
(2)∵△ABC∽△AED,
∴,即,
∵∠BAE=∠DAC
∴△ABE∽△ACD,
∴∠AEB=∠ADC,
∵∠AED+∠AEB=180°,
∴∠AED+∠ADC=180°.
【点评】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邻补角的定义,三角形外角的性质,熟练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2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抛物线与x轴分别交于点A(2,0)、点B(点B在点A的右侧),与轴交于点C,tan∠CBA=.
(1)求该抛物线的表达式;
(2)设该抛物线的顶点为D,求四边形ACBD的面积;
(3)设抛物线上的点E在第一象限,△BCE是以BC为一条直角边的直角三角形,请直接写出点E的坐标.
【考点】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
【分析】(1)由抛物线解析式和已知条件得出C和B的坐标,(0,3),OC=3,
把A(2,0)、B(6,0)分别代入y=ax2+bx+3得出方程组,解方程即可;
(2)把抛物线解析式化成顶点式得出顶点坐标,四边形ACBD的面积=△ABC的面积+△ABD的面积,即可得出结果;
(3)设点E的坐标为(x,x2﹣2x+3),分两种情况:①当∠CBE=90°时;②当∠BCE=90°时;分别由三角函数得出方程,解方程即可.
【解答】解:(1)∵当x=0时,∴C(0,3),OC=3,
在Rt△COB中,∵tan∠CBA=,
∴=,
∴OB=2OC=6,
∴点B(6,0),
把A(2,0)、B(6,0)分别代入y=ax2+bx+3,得:,解得:
∴该抛物线表达式为y=x2﹣2x+3;
(2)∵y=x2﹣2x+3=(x﹣4)2﹣1
∴顶点D(4,﹣1),
∴四边形ACBD的面积=△ABC的面积+△ABD的面积=×4×3+×4×1=8;
(3)设点E的坐标为(x,x2﹣2x+3),分两种情况:
①当∠CBE=90°时,
作EM⊥x轴于M,如图所示:
则∠BEM=∠CBA,
∴=tan∠BEM=tan∠CBA=,
∴EM=2BM,
即2(x﹣6)=x2﹣2x+3,
解得:x=10,或x=6(不合题意,舍去),
∴点E坐标为(10,8);
②当∠BCE=90°时,作EN⊥y轴于N,如图2所示:
则∠ECN=∠CBA,
∴=tan∠ECN=tan∠CBA=,
∴CN=2EN,
即2x=x2﹣2x+3﹣3,
解得:x=16,或x=0(不合题意,舍去),
∴点E坐标为(16,35);
综上所述:点E坐标为(10,8)或(16,35).
【点评】本题考查了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抛物线解析式的求法、三角函数的应用、解方程等知识;本题综合性强,有一定难度,求出抛物线解析式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25.(14分)如图,在▱ABCD中,E为边BC的中点,F为线段AE上一点,联结BF并延长交边AD于点G,过点G作AE的平行线,交射线DC于点H.设==x.
(1)当x=1时,求AG:AB的值;
(2)设=y,求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x的取值范围;
(3)当DH=3HC时,求x的值.
【考点】相似形综合题.
【专题】综合题;图形的相似.
【分析】(1)由平行四边形ABCD,得到AD与BC平行且相等,由两直线平行得到两对内错角相等,进而确定出三角形BEF与三角形AGF相似,由相似得比例,把x=1代入已知等式,结合比例式得到AG=BE,AD=AB,即可求出所求式子的值;
(2)设AB=1,根据已知等式表示出AD与BE,由AD与BC平行,得到比例式,表示出AG与DG,利用两角相等的三角形相似得到三角形GDH与三角形ABE相似,利用相似三角形面积之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列出y与x的函数解析式,并求出x的范围即可;
(3)分两种情况考虑:①当点H在边DC上时,如图1所示;②当H在DC的延长线上时,如图2所示,分别利用相似得比例列出关于x的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即可得到x的值.
【解答】解:(1)在▱ABCD中,AD=BC,AD∥BC,
∴∠BEF=∠GAF,∠EBF=∠AGF,
∴△BEF∽△GAF,
∴=,
∵x=1,即==1,
∴==1,
∴AD=AB,AG=BE,
∵E为BC的中点,
∴BE=BC,
∴AG=AB,
则AG:AB=;
(2)∵==x,
∴不妨设AB=1,则AD=x,BE=x,
∵AD∥BC,
∴==x,
∴AG=,DG=x﹣,
∵GH∥AE,
∴∠DGH=∠DAE,
∵AD∥BC,
∴∠DAE=∠AEB,
∴∠DGH=∠AEB,
在▱ABCD中,∠D=∠ABE,
∴△GDH∽△EBA,
∴=()2,
∴y=()2=(x>);
(3)分两种情况考虑:
①当点H在边DC上时,如图1所示:
∵DH=3HC,
∴=,
∴=,
∵△GDH∽△EBA,
∴==,即=,
解得:x=;
②当H在DC的延长线上时,如图2所示:
∵DH=3HC,
∴=,
∴=,
∵△GDH∽△EBA,
∴==,即=,
解得:x=2,
综上所述,可知x的值为或2.
【点评】此题属于相似型综合题,涉及的知识有: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平行线的性质,熟练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