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传: 魏文英 更新时间:2012-5-25 16:37:28
作业,一个时时被人提起而又时时被人忘记的教学环节,担负着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培养学生所学能力,检测学生学习过程和成果并促使教师改进教学的重要任务。而课堂作业则显得更为重要,因为其完成快,见效快,教师也能及时地得到反馈,以利于更好地指导教学,调整教学状态,这就要求老师在设计课堂作业时需要有针对性。
所谓课堂作业的针对性,就是要让学生练到点上,所以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设计有针对性的作业。而在现实的教学中,一些教师为了图省事,往往过度依赖书本,所有的作业都要求全班学生通通完成。书上的作业只是共性的、基本的东西,而我们的学生却不是统一型号的。同一学生群体由于所处的环境、所接受的教育比较一致,无疑会有许多共性。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之间的个性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因此,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有的放矢,分层设计作业,这样既能兼顾学生的共性需要,保证每个学生都能达到语文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学习目标,又能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的发展,让“饿死胃口大的,撑死胃口小的”现象不复存在。
因此,学生要完成的作业应该是多层次的、有差异的。对一些学有困难的学生(以下简称c等生),可以适当减轻他们的作业量或降低他们的作业难度,使这些学生也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作业,也能在完成作业时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以下简称a等生),可以在轻松掌握基本知识后适当提出较高的作业要求,让其得到发展性的提升。分层作业的布置,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的自主、能动作用得到尊重和发挥,学生的情感、兴趣、意志、习惯等非智力因素得到了健康的发展,学生的自主意识、创新意识明显增强。与此同时,在进行作业分层设计的尝试中,笔者也感到由于受教学经验、水平所限,同时精力也非常有限,目前仅仅能保证每个单元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设计一到两次分层作业,作业设计内容的层次性把握上有时也并非完全合理。但是,我相信,如果这样的分层作业能长此以往坚持下去,最终形成比较完备的分层作业题库,形成更具操作性的分层作业管理模式,那么教师在作业分层设计时会更便捷、更有效,分层作业的效益也会更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