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宁德市初中毕业班质量检测
历史试题参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二、辨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
31.不正确。(2分)
理由:材料信息只反映一五、二五计划期间苏联工业发展迅速,体现不出农业发展的状况。(2分)在此期间,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轻工业落后,经济
发展不全面。(2分)
三、材料解析与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小题13分,第33小题11分,第34小
题10分,共34分)
32.(1)背景:资产阶级统治的建立。(2分)
政体:君主立宪制。(2分)
(2)执政者:拿破仑。(2分)
思想:私有财产不可侵犯。(2分)
(3)机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分)
方向:社会主义。(2分)
(4)巩固了与建设的成果;推动了民主法制建设;促进了经济的发展。(2分。
答出其中一点即可)
33.(1)伟人:孙中山。(2分)
功绩:提倡自由;提出并践行三民主义;主张五权分立;推翻君主制度。
(2分。答出其中一点即可)
历史试题参及评分标准第 1 页共 2 页(2)特点:全民族(团结)抗战。(2分)
史实:党发动百团大战,有力打击了侵华日军;音乐家冼星海创作《黄河大合唱》等作品,宣传抗战;广大妇女积极参加抗日宣传、救护和战地
服务,支援抗战;海外华侨和港澳同胞积极捐款捐物或上前线,支援抗战
等。(3分。答出符合题意的一点即可。其中群体1分,史事1分,作用1
分)
(3)实现民族和国家。(2分。若答“救亡图存”“反帝反封建”亦可)34.(1)张仲景。(2分)
(2)评分标准
一等(7-8分):观点体现主题且明确。(2分)紧扣观点,结合材料内容和所学相关知识进行论述,史论结合。条理清楚。(5-6分)
二等(5-6分):观点体现主题且明确。(2分)围绕观点,仅根据材料或所学相关知识进行论述,史论结合。条理较清楚。(3-4分)
三等(3-4分):观点体现主题且较明确。(1分)围绕观点,仅根据材料或所学相关知识进行论述,史论有结合。条理不够清楚。(2-3分)四等(0-2分):观点不明确或没有体现主题。(0分)对材料有一定理解,有自己的论述,史论结合不够合理。条理不清楚。(0-2分)【答案示例】
观点:丰富而优秀的中华文化遗产泽被后人。
论述:商周时期的甲骨文成为维系中华民族的根,战国时期修建的都江堰至今仍造福于人民,东汉时期编著的《伤寒杂病论》有着深远的世界影响。此外,还有孔
子创立的儒家学说,自西汉时成为我国传统主流思想以来,对人类的发展有着
重要意义,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等等。可见,中华民族曾创造了
许多优秀文化,并得到流传,泽被后人。
历史试题参及评分标准第 2 页共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