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分子内电荷转移过程的及其应用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1 02:03:58
文档

分子内电荷转移过程的及其应用

分子内电荷转移过程的及其应用宋钦华*,汪剑波,吴青青,刘秀玲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系,合肥,230026*Email:qhsong@ustc.edu.cn有机分子内的电荷转移特征依赖于其电子给体和受体的性质。授/受体性质的变化可能引起电荷转移过程的改变,表现为光谱的显著变化。各种探针分子中很多是基于这一机理设计的。这里介绍我们在分子内电荷转移过程及其应用的部分工作。1)改变给体取代的三芳基硼化合物的取代基种类和数目,可实现其激发态特征(发光波长及发光效率)变化及各激发态间的相互转化[1]
推荐度:
导读分子内电荷转移过程的及其应用宋钦华*,汪剑波,吴青青,刘秀玲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系,合肥,230026*Email:qhsong@ustc.edu.cn有机分子内的电荷转移特征依赖于其电子给体和受体的性质。授/受体性质的变化可能引起电荷转移过程的改变,表现为光谱的显著变化。各种探针分子中很多是基于这一机理设计的。这里介绍我们在分子内电荷转移过程及其应用的部分工作。1)改变给体取代的三芳基硼化合物的取代基种类和数目,可实现其激发态特征(发光波长及发光效率)变化及各激发态间的相互转化[1]
分子内电荷转移过程的及其应用

宋钦华*,汪剑波,吴青青,刘秀玲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系,合肥,230026

*Email: qhsong@ustc.edu.cn

有机分子内的电荷转移特征依赖于其电子给体和受体的性质。授/受体性质的变化可能引起电荷转移过程的改变,表现为光谱的显著变化。各种探针分子中很多是基于这一机理设计的。这里介绍我们在分子内电荷转移过程及其应用的部分工作。1)改变给体取代的三芳基硼化合物的取代基种类和数目,可实现其激发态特征(发光波长及发光效率)变化及各激发态间的相互转化[1]。2)通过有效的化学反应改变有机分子中给体或受体,使电荷转移过程发生或终止,从而引起吸收或发射光谱的改变。比如,通过亲核取代或者Michael加成改变授/受体,使有机分子从无荧光生成一强荧光的分子,实现高效、选择性地检测硫酚、硫醇或进行活细胞成像。3)或者通过Au3+/Au+离子催化炔与氨基生成烯胺,抑制了原有的电荷转移,实现荧光Off/On转变[2];4)另外,利用对酸碱敏感的有机分子在不同pH值溶液中呈不同的离子形式,具有独特的光谱,可作为以OH/H+为化学输入,光谱作为信号输出,进行多模式逻辑运算[3]。

Fig. 1 Top: Fluorescent probes for thiophenols (left) and thiols (right). Bottom: (left) A fluorescent probe for Au3+/Au+ ions; (right)

Multiple-mode molecular arithmetic systems.

关键词:分子内电荷转移;构效关系;荧光探针;应用

致谢 感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批准号:20972149)

参考文献

[1] M.-G. Ren, M. Mao, Q.-H. Song, Chem. Commun.2012, DOI: 10.1039/c2cc17663g.

[2] J.-B. Wang, Q.-Q. Wu, Y.-Z. Min, Y.-Z. Liu, Q.-H. Song, Chem. Commun.2012, 48, 744-746.

[3] Q.-Q. Wu, X.-Y. Duan, Q.-H. Song, J. Phys. Chem. C2011, 115(48), 23970-23977.

Manipulation of ICT process and its applications

Qin-Hua Song*, Ming-Guang Ren, Jian-Bo Wang, Qing-Qing Wu, Xiu-Ling Liu Department of Chemistry,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Hefei, 230026

A prominent spectral change would be observed in an organic conjugated system by manipulating an intramolecular charge transfer (ICT), which is the basis for their use as chemosensors. Herein we report a few examples of application.

文档

分子内电荷转移过程的及其应用

分子内电荷转移过程的及其应用宋钦华*,汪剑波,吴青青,刘秀玲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系,合肥,230026*Email:qhsong@ustc.edu.cn有机分子内的电荷转移特征依赖于其电子给体和受体的性质。授/受体性质的变化可能引起电荷转移过程的改变,表现为光谱的显著变化。各种探针分子中很多是基于这一机理设计的。这里介绍我们在分子内电荷转移过程及其应用的部分工作。1)改变给体取代的三芳基硼化合物的取代基种类和数目,可实现其激发态特征(发光波长及发光效率)变化及各激发态间的相互转化[1]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