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 课时 | 课型 | 学习要点 |
第1课时 | 单元课 | 1.明确语文要素,梳理本单元课文,用图表分解单元语文要素。 2.梳理分享与“观点”有关联的旧知,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在大情境中初步感受科学精神。 3.了解本单元学习的课时分配,做好合理的学习规划。 | |
文言文二则 | 第2、3课时 | 学时课 | 1.通过课下注释和朗读,了解故事内容。 2.结合课后小题,明白文章是从视觉和触觉两个角度,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和鲜明的对比手法,来证明各自观点是正确的。 |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个问号之后 | 第4、5课时 | 学时课 | 1.再次了解《十万个为什么》。 2.梳理课文三个事例的内容和体会具体事例的布局来说明观点,结合课外具体事例,感受科学精神。 3.抓住课后小练笔,仿照课文写法,通过具体事例让孩子们学会科学正确表达科学观点、结论。 |
表里的生物 | 第6、7课时 | 学时课 | 1.借助课外资料和多媒体课件,了解表的结构。 2.感受作者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学习作者好奇、爱思考的品质; 3.抓住尾段联系实际生活,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究自然。 |
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 | 第8课时 | 学时课 | 1.梳理找出未来和今天上学方式的不同。通过未来和今天上学方式的对比,突显现在学校的有趣。 2.引导学生结合课文、联系实际进行深入思考。 |
口语交际 | 第9课时 | 学时课 | 1.能围绕辩题搜集、整理材料,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2.能抓住对方讲话中的漏洞进行反驳,注意用语文明。 |
习作 | 第10、11课时 | 学时课 | 1.能展开想象,写出奇特而又令人信服的科幻故事。 2.抓住科幻故事的特点,对同学的习作提出修改建议。 3.能根据别人的建议修改习作。 |
语文园地 | 第12课时 | 学时课 | 1.回顾六年的语文学习,交流自己养成的良好学习习惯。 2.能借助文言文里学过的字的意思,推想词语的意思。 3.能体会到引用的好处,并在习作中尝试运用。 4.欣赏赵孟頫的代表作之一《三门记》,了解赵孟頫及其楷书的特点。 5.背诵关于发展和创新的名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