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2017高一期末语文试卷.doc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1 02:03:20
文档

2017高一期末语文试卷.doc

绍兴一中201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卷命题:唐海燕校对:叶建红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4分)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吟哦ò觇标chān睇眄miǎn虎兕出柙xiáB.瞭望liào鬈发quán藤蔓màn弃甲曳兵yèC.齑粉jī趿拉tā罪愆qiān掎角之势jīD.苗裔yì沙渚zhǔ耄耋dié安步当车dàng2.下列选项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羁糜壅塞显像管消声匿迹B.蛰居宣泄暴发户有史可稽C.呕气辐射座标系拾人牙慧D.恢谐更迭名信片厝火积薪3.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
推荐度:
导读绍兴一中201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卷命题:唐海燕校对:叶建红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4分)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吟哦ò觇标chān睇眄miǎn虎兕出柙xiáB.瞭望liào鬈发quán藤蔓màn弃甲曳兵yèC.齑粉jī趿拉tā罪愆qiān掎角之势jīD.苗裔yì沙渚zhǔ耄耋dié安步当车dàng2.下列选项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羁糜壅塞显像管消声匿迹B.蛰居宣泄暴发户有史可稽C.呕气辐射座标系拾人牙慧D.恢谐更迭名信片厝火积薪3.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
绍兴一中201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语文试卷

命题:唐海燕  校对:叶建红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4分)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吟哦ò        觇标chān      睇眄miǎn         虎兕出柙xiá

B.瞭望liào      鬈发quán      藤蔓màn          弃甲曳兵yè

C.齑粉jī        趿拉tā        罪愆qiān          掎角之势jī

D.苗裔yì       沙渚zhǔ       耄耋dié           安步当车dàng

2.下列选项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羁糜      壅塞      显像管      消声匿迹

B.蛰居      宣泄      暴发户      有史可稽

C.呕气      辐射      座标系      拾人牙慧

D.恢谐      更迭      名信片      厝火积薪

3. 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一个年财政收入不足3亿元的贫困县,偏要打肿脸充胖子,筹措亿元巨资建造一个超级豪华的文化宫。尽管公众议论纷纷,不赞一词,但当地的某些却不以为意,依然我行我素,仅以“有问题上级会查”来回应,这是对公众监督权的极大轻视。

A.打肿脸充胖子 B.筹措  C.不赞一词  D.不以为意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2014年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为法国作家帕特里克·莫迪亚诺,此前曾多次被认为是获奖热门的日本小说家村上春树仍无缘奖项。

B、大量事实表明,90%的长期吸烟者,记忆力和嗅觉灵敏度都明显迟钝和减退。

C、进入冬季以来,天津水上公园开展了各种丰富多彩的雪上、冰上娱乐项目深受市民欢迎。

D、冼星海的音乐理论和实践,对中国音乐的发展,过去不仅起过重要的作用,就是今天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5.把下列句子组成一段语意连贯的文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对一个国家发展进程的影响,比经济和政治的影响更深刻、更久远。      。       ,      。      。       。      。只有当全世界都公认中华文化真正繁荣起来、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时候,才是我们真正强大的时候。

①文化建设的滞后,必然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保护乃至政治文明形成一定制约

②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无论兴衰成败,历史文化的根脉始终生生不息、编延不绝

③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文明史  

④如果说,经济发展改变的是—个国家的面貌,那么文化繁荣则可以化育—个民族的风骨

⑤中国的优秀文化传统,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都具有深刻的影响

⑥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成为我们民族赖以生存和繁衍发展的精神沃土;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成为我们民族取之不尽的宝贵精神财富

A.④③⑥⑤②①      B.①⑥②④⑤③     C.④③②⑥⑤①      D.②①⑥⑤④⑤

6.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演讲稿也叫演说词,它是在较为浓重的仪式上和某些公共场所发表的讲话文稿。它具有宣传、鼓动、教育和欣赏等作用,它可以把演讲者的观点、主张和思想感情传达给听众和读者,使他们信服并在思想上产生共鸣。

B. 曹禺的主要作品有《雷雨》、《日出》、《北京人》等,《雷雨》通过周鲁两个家庭,八个人物,前后30年的纠葛,表现旧家庭的罪恶。

C.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搜集了公元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古代诗歌305首,故又称“诗三百”。“诗经六义”是指风、雅、颂、赋、比、兴。

D. 《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国别史,又称《春秋左氏传》、《左氏春秋》;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7.下列选项关于课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离骚》节选部分共13节、52句。前七节自叙受屈遭贬的政治原因,表示不愿同流合污。后六节表现追求美政、九死未悔的高尚节操,抒发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感情。但面对强大的统治阶级,也表现了屈原愚忠而软弱的一面。

B.《拿来主义》一文的论证结构一目了然,前四段批判“闭关主义”“送去主义”,后六段论述“拿来主义”;批驳种种“非拿来主义”,是为了正确地看待“拿来主义”,为论证“拿来主义”扫除层层障碍。

C.《蜀道难》以七言为主,其余是散文化的杂言,句式参差错落,长短不齐,形成了极为奔放的语言风格。同时,该诗融贯了诗人的浪漫主义激情,他对自然景物不是冷漠的观赏,而是用奇特的想像让景色带上浓郁的主观色彩,赋予诗人情感的气质。

D.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一句,运用了类比的论证方法,意在强调马克思发现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的划时代意义。

二、阅读下列文段,完成后面题目。(共26分,其中选择题每题2分。)

(一)

遂与秦王会渑池。秦王饮酒酣,曰:“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赵王鼓瑟。秦御史前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蔺相如前曰:“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奉盆缻秦王,以相娱乐。”秦王怒,不许。于是相如前进缻,因跪请秦王。秦王不肯击缻。相如曰:“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缻。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缻。”秦之群臣曰:“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蔺相如亦曰:“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

    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8.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赵王鼓瑟                弹奏         B.左右皆靡                 倒下

C.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      回头         D.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     献礼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相如张目叱之                       是寡人之过也

B.秦王为赵王击缻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C.请奉盆缻秦王                       王好战,请以战喻

D.终不能加胜于赵                     移其民于河东

10.下列文言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句是

例:遂与秦王会渑池

A. 斯固百世之遇也

B. 恐年岁之不吾与

C. 将以有为也

D. 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

11.对上面文字评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A.文中对秦王“秦王怒,不许”“不怿,为一击缻”的描写,表现了他色厉内荏、难以下台的窘态。

B.蔺相如“前进缻,因跪请秦王”中“前”这一极为普通的动作,却表现出蔺相如极不平常的机智;而“跪”表现了他对秦王的恭敬,显示出两人地位的悬殊。

C.文字运用对比的手法把这场紧张的斗争写得有声有色,扣人心弦。

D.“渑池之会”表现了蔺相如能言善辩、娴于辞令的外交家的身份,同时淋漓尽致地表现出蔺相如蔑视权贵的凛然气概。

12.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4分)

(2)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2分)

(二)

蒋琬得诸葛亮器重

  蒋琬字公琰,零陵湘乡人也,弱冠与外弟泉陵刘敏俱知名。琬以州书佐随先主入蜀,除广都长。先主尝因游观奄至广都,见琬众事不理,时又沉醉,先主大怒,将加罪戮。军师将军诸葛亮请曰:“蒋琬,社稷之器,非百里之才也。其为政以安民为本,不以修饰为先,愿主公重加察之。”先主雅敬亮,乃不加罪,仓卒但免官而已。琬见推之后,夜梦有一牛,头在门前,流血滂沱,意甚恶之,呼问占梦赵直直曰夫见血者事分明也牛角及鼻公字之象君位必当至公大吉之征也顷之为什邡令。先主为汉中王,琬入为尚书郎。建兴元年,丞相亮开府,辟琬为东曹掾。举茂才,琬固让刘邕、阴化、庞延、廖淳,亮教答曰:“思惟背亲舍德,以殄①百姓,众人既不隐于心,实又使远近不解其义,是以君宜显其功举,以明此选之清重也。”迁为参军。五年,亮往汉中,琬与长史张裔统留府事。八年,代裔为长史,加抚军将军。亮数外出,琬常足食足兵以相供给。亮每言:“公琰托志忠雅,当与吾共赞王业者也。”密表后主曰:“臣若不幸,后事宜以付琬。”  (《三国志》)

  【注】①“殄”:通“腆”,丰厚,美好。

1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奄至广都                      突然

  B.琬见推之后                    推崇,称赞

  C.先主雅敬亮,乃不加罪          雅:向来

  D.当与吾共赞王业者也            赞:帮助,辅佐

1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见琬众事不理,时又沉醉          B.琬常足食足兵以相供给

  C.又使远近不解其义                D.后事宜以付琬

15.下列旬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琬以州书佐随先主入蜀

     以资政殿学士行

  B、先主尝因游观奄至广都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

  C、先主雅敬亮,乃不加罪

     今君乃亡赵走燕

  D、臣若不幸,后事宜以付琬

     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16.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刘备出游暗访至广都,见蒋琬不理政事,要给他定罪,后经诸葛亮求情,才免去罪名。

 B.蒋琬曾请赵直占梦,赵直胡乱欺骗他有大吉之兆。

 C.蒋琬坚辞茂才之举,诸葛亮认为这样做既不能使百姓得到好处,又让大家心里不痛快。

D.蒋琬深得诸葛亮的赏识和器重,主要是因为他“以安民为本,不以修饰为先”。

17.请用∕给文中划线句断句。(4分)

呼问占梦赵直直曰夫见血者事分明也牛角及鼻公字之象君位必当至公大吉之征也顷之为什邡令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7-19题。(共11分)

易水不寒

     卢世龙

  (1)在漂泊与寻找之间,我总会有意或无意地感到岁月就像一条河。尽管河的左岸是难以释怀的记忆,右岸是充满玄奥的无穷未知,但河里飞快流逝的,绝对是人的鲜活生命。

  (2)对于易水河的膜拜,源自一位名叫荆轲的英雄。世间孤胆锄暴的好汉多得很,然荆轲明知有去无回,仍临河高歌,绝尘远行。慷慨悲壮,不但成就了英雄,也成就了易水。

  (3)那时,平静的燕国,大地常绿,燕山常青。冬日里,雪花大如席,漫天落下,给茫茫山岭笼罩厚重冰盖。然后,春夏之季,慢慢溶化。条条涓流融入易水河道,汇成清澈透明的涟漪,抚慰鲜活的水草游鱼,抚慰多姿的大地生灵……

  (4)人生不过是一场漂泊,并无意义可言。而寻找精彩的漂泊方法,给灵魂一个好的归属,或许便是做人的意义所在。

  (5)英雄去了远方,那里是另一个世界,谁也无法知道那边是个啥模样。不过,英雄和筑而歌,仰面痛饮,登车壮行的易水仍在,仍是千秋万代子孙们感受英雄精神的场所。物欲盛宴下的人群,没有人文精神壮骨活血,往往迷失自我。

  (6)没错,面前的易水河,枯草杂存,乱石遍地,更像平缓沟渠。它非但无水,反倒让人燥热难奈。如此沧桑,或许是在证明,伴随时间河流消失的,更有自然河流。如同一个小小的“!”号,我再怎么疲惫不堪地为她奔波,也注定只会留下慨叹。使劲揉搓眼睛,擦拭满脸汗泥后,便想,这黄沙漫天,黄尘遍地的世界,真的是英雄所要拼却宝贵生命捍卫的家园吗?历史长风,蔓延一沟惆怅。既然眼睛看不到水,就用脚去看吧。尽管步履沉重,我仍打起精神,奢求收获易水对我的哪怕点滴馈赠。顺缓坡而下,我将苍凉枯槁沙沙踩伏大串印痕,它们也在我裤腿留下道道黄泥标志。有砂粒相继入鞋硌人,有顽石偶尔跌撞绊人。但生活路上的磕绊再怎么复杂多变,我们也不能因之忘却既定目标。我屏息直奔河的中心地带……不远处哄地飞出一只小鸟,吓一跳。原来,水是有的。密集枯苇菖蒲,裹挟一线时断时续的浊流,浮些黑不溜湫的塑料泡沫,猛一下还难看清水的模样。原来,似无却有的水,蜿蜒于沟心草丛,时不时蜷个凼,积成汪。

  (7)我轻轻提起裤管,悄悄蹲下身去,生怕一不小心,扰乱这脆弱的宁静。慢慢拨开漂浮物,但见水底融着厚厚的黑色汁液,仔细瞧,怎么也看不清凼的底部是个啥模样。这简直就是中国历史的翻版——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把底牌给藏着掖着……可我依稀看见,水中有个秃秃的圆球,悬浮不定。人或许是生着一双什么样的眼睛,看到的事物就会是什么模样;也或许是身处什么样的环境,就会看到什么样的事物。醒过神来,才知那是自己的脑袋。世界真是越来越莫明其妙,对照浊流看自己,原来连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是谁。

  (8)正感慨着,右脖颈生生地酸痒起来。抬头,满天沙尘纠结菖絮和杨絮,如城市噪音,一阵紧接一阵疯狂扑来。我将眼睛眯成一条缝,它们却魔鬼般钻进衣里,某处发痒,浑身难奈。这世间呀,人有什么样的追求,就会出现什么样的家园。所有追求,都直接影响人格发育。且人们让河流沧桑不堪,成了河不河鬼不鬼的样子;河流便让人们痛苦不堪,活得有话说却无处诉说地憋屈。于今的燕山系脉,恰似难于收拾的乱石堆;而纤毫般的易水,更像它的一行辛酸浊泪。

  (9)我站在干枯的河床上,完全是在亲近易水河的残骸。

  (10)一条以水承载人文精神的河流,于今连水都没有了,这失去的又岂止是蓬勃生机,它更是全部的精华和荣光啊。

  (11)在华北平原的广袤背景里,易水显然不够小鸟们饮用。游人满怀肃穆接踵而至,满目苍凉,易水不寒,心寒。

  (12)适有老汉路过,见我一身狼藉,面露哂容。遂问,这是易水河吗?答,那是荆轲塔,不是易水河是啥。这河三十年前还清水滔滔,断流也就近些年的事哩!顺老汉手指方向,山坡一座灰不溜湫的塔儿,孤立尘暴之中,情形酷似荆轲他老人家伫立云层,默默静观华厦众生茫无头绪地折腾时光。

  (13)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在岁月长河里,这次生命实在过于短暂,寻找生命作为的机会便更加宝贵。舍个人生命,挽民族大厦于将倾也好,照亮他人行程也罢,给予他人福祉也行……生命的漂泊,原是个实践过程,只有及时而认真进行把握,才能找到真正意义的价值归属之地。                                                 (有删节)

  18.文章第(3)段写易水河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3分)

  19.在文章第(11)段里作者为什么说“易水不寒,心寒”?请结合文意简要概括。(4分)

  20.请结合文章内容理解“而寻找精彩的漂泊方法,给灵魂一个好的归属,或许便是做人的意义所在”这句话的含意,再结合本文内容或荆轲的故事谈谈你从这句话中得到的启示。(4分)

四、21.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6分)

昭君怨•咏荷上雨 (宋•杨万里)

午梦扁舟花底,香满西湖烟水。急雨打篷声,梦初惊。

却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还聚。聚作水银窝,泛清波。

(1)概括下阕中荷上雨的特点。(2分)

(2)这首词的上阕对整首词“咏荷上雨”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五、名句默写与语言运用(13分)

22.默写(每空1分,共8分)

(1)申之以孝悌之义,                 。(《寡人之于国也》)

(2)地崩山摧壮士死,                    。(《蜀道难》)

(3)亦以明死生之大,                       。(《五人墓碑记》)

(4)吾所以为此者,                         。(《廉颇蔺相如列传》)

(5)               ,                   ;载舟覆舟,所宜深慎。(《谏太宗十思疏》)

(6)                  ,春与秋其代序。(《离骚》)

(7)不见复关,                  。(《诗经·氓》)

23.仔细观察下面这幅端午节LOGO图片,写一段文字说明画面内容,要求语言简明、准确,有条理。(5分)

六、作文(30分)

24.阅读下面明代《笑林》中的一则笑话,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车胤囊萤读书,孙康映雪读书。一日,康往拜胤,不遇,问何往,门者曰:“出外捉萤火虫去了。”已而胤答拜康,见康闲立庭中,问:“何不读书?康曰:我看今日这天不像个下雪的。”

文档

2017高一期末语文试卷.doc

绍兴一中201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卷命题:唐海燕校对:叶建红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4分)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吟哦ò觇标chān睇眄miǎn虎兕出柙xiáB.瞭望liào鬈发quán藤蔓màn弃甲曳兵yèC.齑粉jī趿拉tā罪愆qiān掎角之势jīD.苗裔yì沙渚zhǔ耄耋dié安步当车dàng2.下列选项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羁糜壅塞显像管消声匿迹B.蛰居宣泄暴发户有史可稽C.呕气辐射座标系拾人牙慧D.恢谐更迭名信片厝火积薪3.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