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 第八章 第一节 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 | |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 | 运用地图说明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黄土高原上黄土物质的形成原因,了解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地貌特征,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和人为原因。 |
过程与方法 | 1、通过阅读地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描述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图的能力。2、通过读图分析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并讨论由此导致的严重的后果,进一步培养训练学生的读图分析及归纳整理能力。 | |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 通过本节内容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 |
教学重点 | 1. 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范围。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 |
教学难点 | 黄土高原上黄土物质的形成原因。 | |
教学方法 |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小组合作、探究式教学方法 | |
教时安排 | 1课时 | |
教 具 | 多媒体课件 | |
教学后记 |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采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 | |
模式式,开发运用有效的教学资源,利用电子白板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主动 | ||
学习、自己动手、读图、分析、归纳探究等多种能力得到培养,使他们学有 | ||
所乐,学有所得,学有所用。 | ||
执行时间 | 2013年 月 日 星期 第 节始 | |
备 注 |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一 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1 位置和范围
2 黄土的成因
3 景观
二、严重的水土流失
1地表特征----千沟万壑
2 水土流失的原因
自然原因
人为原因
3 危害
课堂小结
学效检测
布置作业 | 播放《黄土高原》的图片,同时配放歌曲“黄土高坡”. 质疑:这里是哪?——黄土高原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跨省区域,也是我们生活的区域—黄土高原 出示教学目标 出示自学指导 自学指导一:请阅读课文第66页、67页,参照《黄土高原的位置》和《黄土高原景观》图,并完成课本第67页活动,能够回答下列问题:1.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_______,他东起_____、西至______、南连_______、北抵______。从西向东跨越的主要省级行政区有__________ 。 2.黄土高原景观类型按侵蚀由弱到强的顺序排列应是:___ 、___ 、___可知,地貌特点 。黄土高原上的城市和人口分布在 上。 3.黄土高原的黄土来源众多假说中,“____”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即认为黄土高原的黄土物质是从 、 等地 。 自学指导二:请阅读课文第68页--70页,并完成课本第69页活动,能够通过讨论、分析归纳下列问题: 1黄土高原是世界上哪种自然问题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 2造成这种突出的自然问题比较突出的原因有哪些,哪些属于自然原因,哪些属于人为原因? 3这种突出的自然问题带来了哪些不良后果,对黄河造成了什么影响呢? 一、 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板书) 活动一:请同学们结合屏幕上的图片及课文P66图及文字,完成,①在地图上找出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至秦岭,北抵长城。包括:陕西省、山西省、甘肃省东部和宁夏自治区大部分地区; ②了解黄土高原的形成原因,“风成说”; ③描述黄土高原的景观特征:“黄土塬”黄土覆盖得较厚的平地,又称“黄土平台”。四周流水切割,顶面广阔平缓,面积一般在数平方千米以上,侵蚀作用微弱,是良好的耕作地区。 “黄土梁”长条状的黄土高地,……顶面一般比较平坦。 “黄土峁”顶部浑圆……。 根据“风成说”黄土应该是均匀覆盖在现在的黄土高原地区,却又为什么形成沟壑纵横的景象? 录像:《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二、严重的水土流失(板书) 支离破碎、沟壑纵横是黄土高原的最真实的写照。水土流失,为世界上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还记得我们学习过的黄河,下游被称为悬河,就是因为黄河从黄土高原带来大量的泥沙在下游河床堆积而成的。为什么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这么严重? 三个学生配合做课本P69水土流失与地表植被关系的实验: 实验一:植被覆盖很好的坡地,被雨淋后的水土流失情况(看量杯内的水量和土量)。 实验二:植被破坏掉的坡地,被雨淋后的水土流失情况(看量杯内的水量和土量)。 小结:说明水土流失严重是由黄土高原缺少植物保护造成的。 活动二:结合视频读课文P68-69图及文字,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归纳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及造成的危害: 1.自然因素 :地形、植被、土壤、降雨。 2.人为原因 :(1)毁林、毁草、陡坡开荒。(2)开矿、修路使地表疏松。 3.造成的危害:(1)植被的减少会造成水土流失,形成千沟万壑,而地表的破坏又会加剧水土流失。 (2)水土流失带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使农作物产量下降。 (3)还给黄河河道整治和防洪造成巨大困难。 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感悟? 布置作业: 出示检测题 | 带着情感走入“黄土高原”。
学生齐读,明确目标
学生先学,提高学习地理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读图观察、分析、归纳能力
这一部分让学生在电子白板图上填图练习、加强活动
利用亲自动手实践去发现结论。
培养学生的合作的习惯及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巩固课堂知识 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
第八章第一节 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
一、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1、位置和范围
2、黄土高原的成因——风成说
3、景观: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峁
二、严重的水土流失
1、黄土高原地表特征——沟壑纵横
自然原因
2、原因{
人为原因
3、后果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采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开发运用有效的教学资源,利用电子白板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主动学习、自己动手、读图、分析、归纳探究等多种能力得到培养,使他们学有所乐,学有所得,学有所用。
学生潜在能力的高低,关键在于教师是否有意识地引导与开发。让学生多一些自由学习的空间,让我们一起在课改实践的摸索中,勇敢地迈出你每一次教法尝试的第一步,走过去,前面是个天,相信我们一定会迎来素质教育更加美好灿烂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