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四年级上册第九课
高新区实验学校
王金峰
教学设计文案
课 题 | 9 泉城 |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在对课文语言文字朗读感悟的基础上,体会作者对济南壮丽景观的发自心的赞叹和热爱。 4、背诵全文。 教学内容: 《泉城》是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用书四年级上册第九课。课文是一篇写景状物的散文,介绍了泉城最具特色的自然景观。作者在细致观察的基础上,描写了济南名泉的奇丽景色,抒发了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重点和难点: 1、体会济南泉水的美丽、神奇。 2、体会作者对济南壮丽景观的发自内心的赞叹和热爱。 学情分析: 泉城是济南的特色景观,文章语言优美,学生读来朗朗上口,学习积极性高,能融入到作者对泉水的深厚情感当中。但朗读时感情抒发有所欠缺,在指导朗读时要注意多鼓励,多师范,多评价。 教学媒体: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题 1、谈话导入:我们中国山河壮丽,有许多名山大川,也有许多著名的城市。老师有一个小小的题目来考考你们。 出示:日光城 重庆 冰城 拉萨 羊城 哈尔滨 古城 广州 山城 南京 石头城 北京 2、今天,我们再去游览一个美丽的地方——泉城。(齐读课题) 二、说泉城 课前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查阅了关于泉城的资料,下面我们小组合作交流一下,看看你对泉城了解了多少。 (小组合作交流) 同学们知道得真不少,看来课前下了一番苦功。 三、 理清课文脉络。 1、 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不动笔墨不读书。 2、 检查生字词认读情况。 课文的生字词,你认识它们了吗?(出示第一组词语): 济南 著名 约一亩见方 拎 悬崖 洞穴 喷吐 占 三堆白雪 (读准音,指导记“悬崖”,指名读,齐读。) 这些四字词语,有二类字,有多音字,能读好吗?(出示第二组词语): 白浪翻滚 晶莹剔透 明珠散落 银花盛开 游鱼水藻 虎啸狮吼 秋雨潇潇 水声喧腾 昼夜不息 天下闻名 3、 理清课文脉络。 同座互读。 不愧为四年级的孩子,一会儿功夫就把课文读通也读顺了,看看填空题,[课文首先总写济南有 ,然后分别介绍了 、 、 、 ,最后再总写济南的泉水 ]。 看出课文的结构了吗?(指名说,板书:总——分——总)这就叫首尾呼应。 四、从“天下闻名”入手,品读首、尾两处自然段 1、有一个词,是文章的灵魂,也是对济南泉水的最好概括,默读课文,把这个词用双横线画出来。(生默读,划词) 2、“天下闻名”,换个词就是——(指名答) 3、让我听听济南的泉水名声传了多远。(指名读,评价,齐读) 4、济南的泉水果然是天下闻名,还有哪些词句看出济南泉水天下闻名?它为什么能天下闻名?请从课文里找答案(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其余同学听,读文思考) 5、你找到体现济南泉水天下闻名的句子了吗?你找到它天下闻名的原因了吗?(生汇报交流) 理解“说到济南,自然会想到济南的七十二泉。” 体现泉多(板书:多),也体现泉水名气大,仿造句式说话。 理解“这些泉有的白浪翻滚……” 体现泉美(板书:美),体会“美”: 美好的词语就像闪光的珍珠,说说你在句子里找到的珍珠。(指名说) 老师和你们想到一块去了,请看这些如珍珠般闪光的好词(课件出示): 白浪翻滚 银花盛开 晶莹剔透 明珠散落 声音宏大 虎啸狮吼 声音低细 秋雨潇潇 (1)咱们中国的语言很美很美,有时候,一个词语就是一幅画,自己读读这些词语,哪个词使你脑海里浮现出画面。(自读,指名交流,师生评价)读着不同的词语,脑海浮现不同的画面,这样就能把词语学活了。请把你心中美好的画面用读表达出来(齐读)难怪说“济南的泉水天下闻名,所以人们称——”(生答) (2)再读这八个词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指名答) 从现实引发了想象,使泉水更增添神奇的色彩;泉水形美,声也美,真是绘声绘色。(分小组赛读,读出文字的味道来。)难怪说“济南的泉水天下闻名,所以人们称——”(生答) (3)读着读着,你有没有发现,这八个词变了,变成了什么?(生答) 变成了一首诗,一首小小的诗,一首优美的诗,谁再来读这首小诗?(指名读) 读出了什么感觉?把最后两行交换顺序行不?(再指名读,说感受)瞧,最高处变低了,最急处变缓了,这就有了高低错落的变化,文字就有了韵味,一起来品味(齐读八个词)难怪说“济南的泉水天下闻名,所以人们称——”(生答) (4)让我们一起站在这天下闻名的泉边,欣赏这美好的景致(齐读“这些泉有的白浪翻滚……”)难怪说“济南的泉水天下闻名,所以人们称——”(生答) 五、赏泉城 济南的泉如此的神奇和美丽,其中最著名的要数——(学生)珍珠泉、五龙潭、黑虎泉、和趵突泉了。让我们走进这些景点,伫立潭边,一饱眼福。 自己读一读2—5自然段,看看你最喜欢哪个泉?教师巡视并指导。(1)不动笔墨不读书;(2)大声读,抒发你的喜悦。 出示自学提示:(1)边读边画:泉的位置;泉的名称由来;泉水的特点。(2)与同学交流。(3)再读、体会泉的美,表达你的喜悦。 2、集体交流。 领略到泉水的美了吗?你所领略的美在何处?表达自己的高见。(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相应段落) 3、指名说:你喜欢哪个泉? A:我最喜欢珍珠泉,珍珠泉在——泉城路北。泉水从地下往上涌,好像一串串珍珠。(屏幕出示句子) 1)讨论:涌:说明泉水的——多,一串串(很多串);不仅多而且快,一串串,不是一颗一颗的往上蹦。指名读,齐读 2)在阳光的映照下,那珠串——忽聚忽散,忽断忽续,忽急忽缓,仿佛有一只神奇的手把它们拎到了水面上来。 女生们一齐有声有色地读一读。太美了!谁再带着我们欣赏一次?其他同学在欣赏的过程中别忘了我们的学习方法。 4、领略了珍珠泉的风采,我们可算是大饱眼福。你还喜欢哪个泉,带领我们去欣赏吧。 B:五龙潭在什么地方?为什么喜欢它?(多)从哪儿看出来的?(汇注,泉群)汇注:几处泉水从不同的方向流入,时间不同,声音也不一样,像秋雨潇潇。读一读,加深印象。 5、接下来我们再欣赏哪个泉?谁来介绍? C:黑虎泉在哪儿?为什么叫黑虎泉?喷吐说明泉水流量——多而气势猛。所以水声——喧腾,昼夜不息。息是停止,昼夜不息就是白天黑夜都不停。这样的声音听起来如——虎啸狮吼。气势太雄伟了,谁来读?男生再一起来读一读。 D:名列七十二泉之首的趵突泉更是美妙奇特。读一读吧,让大家感受你的喜欢?听你的朗读,我的眼前已经出现了趵突泉的美景。 泉池正中有三股比吊桶还粗的清泉,“咕嘟咕嘟”地从泉底往上冒,如同三堆白雪。比吊桶还粗:做动作理解。冒:泉水少而缓。(开水翻腾帮助理解)。在作者眼里这如同三堆白雪,在你的眼里像——银花盛开。一起读一读。 六、赞泉城 我们已经兴致勃勃地游完了济南的四大名泉,你想说些什么?(学生赞美泉) 一些名人也游览过泉城,并写下了不少佳作,康熙皇帝南巡途径济南,品用了趵突泉水即赞不绝口,遂赐名“天下第一泉”。著名诗人郭沫若这样赞美济南的泉:地下汪洋水,形成趵突泉。珍珠随处涌,金线自然牵。普天城第一,历世岂三千?濠上知鱼乐,欣逢跃进年。正因为如此,所以人们称济南为——泉城。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情再读一读课题——泉城。 七、作业:迁移运用,仿写段式 泉城真美,而我们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锦绣河山处处美景,你会用课文里的总分写法介绍哪一处景色?(课件出示填空): 说到 ,自然会想到 。 有的 , ;有的 , ;有的 , ;有的 , 。 ,所以 。 板书设计: 9 泉城 总 多 美(形美 声美)
分
总 天下闻名 教学反思: 本课具有极强的语言感染力,用词准确,语言优美,令读者仿佛身临其境。因此,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是学习本课语言最有效的途径。同时这是一篇很典型的总分总结构的课文,而且各段的布局及写法也很相似。我引导学生从“天下闻名”入手,品读首、尾两处自然段,然后欣赏2-5段。学生分别从珍珠泉,五龙潭,黑虎泉和趵突泉的位置入手,再抓住各自特点重点勾勒和描绘。在教学中,“赏泉城”这一环节重点突破了难点,学生体会到济南泉水的美丽、神奇以及作者对济南壮丽景观的发自内心的赞叹和热爱。虽然我在指导朗读时注意多鼓励,多示范,多评价,但学生的感情抒发还是有所欠缺,以后教学中我会及时调整教学思路,抓住文章中触动学生心灵的的文字,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的感情朗读水到渠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