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行政学是由谁提出的?
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
2、科学管理之父是谁?
弗雷德里克·W·泰罗
3、新古典时期管理是在那个世纪什么年代的?
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末
4、伍德沃德和费德勒是哪个学派的?
权变理论学派
5、上世纪七十年代西方世界行政管理改革是先在哪个国家开始的?
英国
6、张金鉴学者的哪部著作标志行政管理学的建立?
《行政学之理论与实践》
7、我国行政管理协会成立的时间?
1988年
8、的行为方向和基本任务是什么意思?
是指行政职能,也称职能,指国家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活动中的基本职责和功能作用
9、行政职能在本质上体现出什么特点?
执行性
10、亚当斯密提出的“看不见的手”是在什么著作中产生的?
《国富论》
11、有关行政管制的构成是什么?
可分为经济性管制、社会性管制和反垄断管制
12、行政服务的领域包括哪些公共服务?
维护性、经济性和社会性的公共服务
13、交易成本的概念是由谁提出来的?
由科斯(Coase.R)首先在《企业的性质》一文中提出
14、管理的层次与管理的幅度之间的关系?
反比例关系
15、二十世纪初至今行政组织理论的发展经历的阶段?
经历了古典组织理论(非人性化组织理论)到新古典组织理论(人性化组织理论),再到现代组织理论(权变组织理论)三个阶段
16、行政组织设计的原则?
职能目标原则,完整统一原则,精干高效原则,职、权、责统一原则,依法设置原则
17、影响行政决策的因素?
和法律、问题的性质、外界的压力、决策、决策者的素质
18、行政监督的实质是对谁的监督?
是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行政人员,确切地讲是国家行政机关和行政人员的行政行为,既包括具体的行政行为,也包括抽象的行政行为的监督
19、权力机关监督的内容?
法律监督、人事监督、工作监督
20、从我国实际情况看行政职能可划分为哪几种?
静态职能和动态职能或基本职能和运行职能
21、行政管理学的知识有哪些特点?
政治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
22、行政职能进行转变的必然性是谁要求的?
经济发展、政治发展、社会进步
23、当代各国行政职能发展有什么特点?
职能的扩大化、社会管理职能的强化、职能的社会化
24、行政指令手段的特点?
权威性、强制性、垂直型、具体性、无偿性
二、问答:
1、我国建设公共服务型需要面临那些任务?
答:第一,更好地履行向社会提供公品的职责;
第二,建立公共服务型的财政,奠定公共服务型的财政基础;
第三,合理确定与地方的关系,明确与地方各自在公共服务方面的责任;
第四,实现从封闭型的行政向公开、透明的行政转变,以体现公共服务型的基本属性的要求;
第五,实现从行政控制型向依法行政型转变,以建立公共服务型的制度保障;
第六,大力发展民间组织,假期与人民之间的桥梁,倡导与公民的协同治理。
2、行政领导者需要具备的素质?
答:(1)政治素质:行政领导者要有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行政领导者要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境界;行政领导者要做遵纪守法的楷模;行政领导者要有民主意识和民主作风。
(2)品德素质:要有正确的人生观;要作风正派,办事公道;要善于团结同志;要乐观坦荡;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3)知识素质:较全面的文化知识素养;较扎实的专业才干;丰富的管理知识。
(4)能力素质:领导者应该在以下几方面体现突出的能力优势:决策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应变能力。
(5)身体素质
3、行政决策应遵循的原则?
答:预测原则、信息原则、系统原则、可行原则、择优原则、动态原则
4、行政监督的意义?
答:(1)行政监督能够促进依法行政;
(2)行政监督能够提高行政效率;
(3)行政监督能够促进国家经济发展;
(4)行政监督能够促进国家民主政治的进步;
(5)行政监督能够保障国家、集体和公民个人的合法利益。
5、提高行政效率的意义?
答:首先,行政效率关系到国家的命运;
其次,提高行政效率是行政管理活动的宗旨;
再次,行政效率关系到能否适应当代新技术的挑战;
最后,提高行政效率是行政改革的总体要求。
三、论述:
1、我国行政职能转变包含哪些内容?
答:(1)行政职能重心的转变。职能重心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中工作的重点和努力地方向。我国行政职能重心的转变表现为由政治职能为重心转变为经济职能为重心。
(2)行政职能方式的转变:① 有运行行政手段为主转变为运用经济手段为主,经济手段、法律手段与必要的行政手段相结合。② 有微观管理、直接管理为主转向宏观管理、间接管理为主。③ 有重视计划、排斥市场转向把计划和市场有机地结合起来。
(3)职能关系的转变:① 理顺与地方、上级与下级之间的职能关系。② 理顺政企关系。③ 理顺与市场的关系。④ 理顺与社会的关系。⑤ 理顺内部各职能部门的关系
2、实现行政职能有哪些手段?
答:(1)行政指令手段:是指国家行政主体运用行政权力,采用行政命令或行政措施,对被管理对象进行管理的方法。
特点:权威性、强制性、垂直性、具体性、无偿性
优点:与法律手段相比,行政指令手段具有简便,灵活的特点,能迅速有效的处理各种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具有一定的弹性;
与经济手段相比,行政指令手段能直接解决具体问题,并可根据管理工作的需要,集中一切可以集中的资源;
与思想教育手段相比,行政指令手段更加能够使上级的和决定得到直接迅速有力地贯彻执行,有助于同一目标、意志和行动。
局限性:管理效果直接受到领导者水平的影响;影响下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影响横向联系与合作。
(2)经济手段:是指国家行政机构根据客观经济规律,运用价格、税收、信贷、利息、工资、奖金等经济杠杆,通过对各种不同的经济利益关系的调整而实现管理目标的方法。
特点:利益性、间接性、平等性、多样性
优点:有利于调动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加强横向联系。
局限性:不能解决管理中的具体问题;经济手段不能解决思想问题。
(3)法律手段: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依靠法律、法规实施管理的方法。
特点:权威性、严肃性、规范性、稳定性
优点:法律手段为行政活动提供基本的规范程序;法律手段是公平行政的基础;法律手段使行政管理稳定化,保证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发展的内在统一性。
缺点:缺少灵活性和弹性,不利于具体问题的解决;法律方法不利于行政发展。
(4)思想教育手段:是通过对人们进行有目的的系统的政治思想教育、心理诱导和行为激励,引导被管理者自觉地为实现行政目标而努力的方法。
特点:潜在性和长期性;内在稳定性;主动性
优点:能帮助人们明辨是非、消除隔阂,能从根本上调动人们的主观能动性,能长期自觉地调整着人们的行为。
缺点:进行思想感悟需时较长、工作艰巨,且结果具有不确定性,有时仅能进行思想动员,而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