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学校 | 班级 | 一年级 | 学科 | 自然 | ||||
| 课题 | 我们的身体 | 教师 | 日期 | |||||
|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寻找人体各个部分的特点,认识人体主要组成部分及名称,学习有序观察的方法。 2.通过观察、比较,知道每个人有不同的外部特征,提高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比较的能力和合作能力。 3.通过交流,提高表达观察结果的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人体主要组成部分。 教学难点: 比较人体不同外部特征的细微之处。 教学准备: 绳子、彩笔、PPT课件。 内容分析: 本课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了解人体基本组成部分,初步认识人体。本课的设计思路是:首先异中求同,再同中求异,在更高的层次上进行观察和比较的训练。本课通过活动一“认识人体的主要组成部分”,要求学生认识人体外部主要器官的位置和名称;通过活动二“比较人体外部特征”,比较人的身高、腰围、手掌大小、指纹等外部特征,并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比较。 学生实际: 一年级的学生已经熟悉自己的身体,大多数儿童能通过观察、比较和测量等方式分辨人与人之间外在的差异;能用口述或绘图的方式交流其认识;能指出其身体主要部分的位置及名称,某些儿童不会有这么多进步。但是,他们应能发现人与人之间外在的明显区别和找出其身体的主要部分的位置。 | ||||||||
| 教学过程 | ||||||||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
| 1、新课导入 | 1提问:我们的五官都有哪些? 2我们的五官除了手之外其他几个都在头部,那除了头部我们身体上还有哪些部位呢? | 1.思考:我们的五官 2.思考:我们身体的其他部位。 | 直接导入,小朋友对自己的身体方面的知识还是很感兴趣的。 | |||||
| 二、观察人的身体 | 1.提问:我们的身体由哪几部分组成? 2.请出小模特,指导学生有序观察、比较、归纳人体各部分的相同点,说出更多的人体部位的名称。 3.指认:人体主要组成部分在身体上的位置。 4.添画: 将人物头部器官补充完整。 | 1.观察: 自己和小模特的身体,说出人体的主要组成部分的名称。 2.指认: 根据教师的指令,在自己或同学身上指出相应部位。 3.练习: 将人物头部器官补充完整。 | 让学生观察到人体可以分成头、颈、躯干、四肢几个大的部分外,学习有序观察的方法。 通过将人物头部器官补充完整的活动,提升认真、仔细的科学态度。 | |||||
| 三、比较人体外部特征 | 1.提问: 同学之间的身体有没有不同? 2.提问: 我们能用什么方法来证明呢? 可以借助什么工具来试一试? 3.作业: 在活动作业上印下自己的指纹逐个比较,再与同桌的指纹比较,发现了什么? 4.小结: 不同的人指纹不一样。 5.出示: 漂亮的指纹画。 6.提问: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好自己的身体? | 1.同桌讨论,交流。 2.同桌互相比较身高、腰围、手掌的不同。 3.印指纹,比较小组内不同人指纹的区别。 4.练习: 漂亮的指纹画。 5.交流: 小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可以做到的保护自己身体的好方法。 | 对于人与人的不同,学生已有一定的经验,让他们思考用什么方法来证明将会增加科学探究的成分,激活学生的思维。 通过指纹的比较,发现指纹的唯一性,体会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鼓励学生课后继续寻找人体外部特征方面细微的差别。 | |||||
| 板书设计: 头 颈 人的身体 躯干 上肢 下肢 | ||||||||
| 作业设计: 拓印指纹 漂亮的指纹画 | ||||||||
| 反思重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