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
检测计划
(注:1、根据《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管理规范》(安监总厅安健〔2015〕16号)第四条、《云南省职业病防治条例》第十、《高毒物品目录》(卫法监发 [2003]142号)的规定制定本计划。2、检测费依据合同据实支付,停车岗位、装置不作检测,3、高毒物质(CO、NH3、H2S、苯)每月一次;其它每年一次。)
编制:安全环保部
审核:
批准:
实施:2017年01月03日
XX公司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计划
| 部门 | 岗位 | 每班岗位人数 | 工作人员工作日接触时间(h) | 检测点 | 检测项目 |
| 合成车间 | 铜泵、铜洗 | 1/班 | 2 | 铜泵房 | 氨、噪声 |
| 6 | 铜泵、铜洗操作室 | 氨、噪声 | |||
| 压缩 | 7/班 | 1 | 压缩机房1# | 一氧化碳、氨、噪声 | |
| 1 | 压缩机房2# | 一氧化碳、氨、噪声 | |||
| 6 | 压缩机操作室 | 一氧化碳、氨、噪声 | |||
| 氨回收、氨库区 | 2/班 | 6 | 氨回收操作室 | 氨 | |
| 2 | 氨库区 | ||||
| 甲醇合成(联醇、醇烃化) | 4/班 | 2 | 甲醇合成现场 | 甲醇 | |
| 6 | 甲醇合成操作室 | 甲醇 | |||
| 氨合成现场 | 4/班 | 1 | 氨 | ||
| 合成泵房 | 1/班 | 2 | 合成泵房 | 噪声 | |
| 6 | 合成泵房操作室 | 噪声 | |||
| 甲醇中间库、精甲装置 | 3/班 | 1 | 甲醇储罐区 | 甲醇 | |
| 1 | 精甲现场 | 甲醇 | |||
| 6 | 精甲操作室 | 甲醇 | |||
| 甲醇成品库 | 2/班 | 甲醇 | |||
| 3#铁路充装站 | 4/班 | 3 | 休息室 | 甲醇 | |
| 5 | 充装站现场 | 甲醇 | |||
| 冰机 | 1/班 | 2 | 冰机厂房 | 噪声、氨 | |
| 6 | 冰机操作室 | 噪声、氨 | |||
| 低压甲醇 | 3/班 | 2 | 低压甲醇合成现场 | 氨、甲醇 | |
| 6 | 低压甲醇操作室 | 甲醇、 氨 |
| 净化车间 | 煤鼓(2人个体噪声) | 2/班 | 1 | 煤鼓厂房1# | 噪声、硫化氢、一氧化碳 |
| 1 | 煤鼓厂房2# | 噪声、硫化氢、一氧化碳 | |||
| 6 | 煤鼓操作室 | 噪声、硫化氢、一氧化碳 | |||
| 低变岗位(3人个体噪声) | 10/班 | 7 | 净化总控室 | 噪声、照度 | |
| 1 | 低变现场 | 噪声、一氧化碳 | |||
| 电除尘 | 1/班 | 6.5 | 电除尘操作室 | 硫化氢、一氧化碳 | |
| 造气车间 | A、B系统煤气炉 | 14/班 | 2 | 煤气发生炉厂房 | 一氧化碳、粉尘、游离二氧化硅(1个) |
| 6 | 操作室 | ||||
| 风机 | 1/班 | 2 | 风机厂房 | 噪声 | |
| 6 | 风机操作室 | 噪声 | |||
| 皮带机(个体检测各2个) | 8/班 | 6 | 皮带运输 | 煤尘、游离二氧化硅(1个) | |
| 热电车间 | 司炉 | 14人/班 | 2 | 5#炉厂房 | 粉尘、游离二氧化硅(1个) |
| 6 | 5#、6#炉操作室 | 噪声、粉尘 | |||
| 汽机 | 6人/班 | 2 | 汽机厂房 | 噪声 | |
| 6 | 汽机操作室 | 噪声 | |||
| 原料(个体检测各2个) | 2人/班 | 6 | 原料操作室 | 噪声、粉尘、游离二氧化硅(1个) | |
| 2 | 皮带机厂房 | ||||
| 烟气脱硫 | 4人/班 | 6 | 脱硫操作室 | 二氧化硫、粉尘 | |
| 2 | 脱硫厂房 | 二氧化硫、粉尘 | |||
| 灰库 | 1人/班 | 1 | 灰库厂房 | 矽尘 |
| 尿素车间 | A、B系统压缩机 | 2人/班 | 2 | CO2压缩机厂房 | 噪声 |
| 6 | CO2压缩机操作室 | 噪声 | |||
| A、B系统机泵房 | 2人/班 | 2 | 机泵厂房 | 氨 | |
| 6 | 机泵操作室 | 氨 | |||
| 主控3人个体噪声 | 5人/班 | 6 | A、B系统:总控 | 3个噪声(个体) | |
| 包装 | 6人/班 | 4 | A、B系统:包装 | 氨、噪声、粉尘 | |
| 4 | A、B休息室 | 氨、噪声、粉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