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岳华会计师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天津分所
内部治理机制于事务所就如骨骼、血脉于人一样,骨骼正常,血脉通畅是一个人健康的基础;骨骼畸形,血脉扭曲,人必重病。事务所如果有良好的内部治理机制,就为运行顺畅、高效打下了基础;如果内部治理机制不健全,或执行不得力,必使事务所内部运营混乱,执业质量下降,最终导致分崩离析。我们认为其重要性大致体现在以下四方面:
1、传统鉴证业务的固有风险,要求会计师事务所加强内部治理机制建设,以提高执业质量、承担社会责任。
会计师事务所不仅是一个经营性组织,且由于其所处行业的特殊性,还担负着较多的社会责任。注册会计师从产生之日一直到今天所担负的这种责任并未因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而有所弱化,这也是其区别于其他会计从业人员的根本点。
从目前情况看,传统的鉴证业务仍是我国现阶段注册会计师行业的主要业务。我们都知道,这种鉴证业务其实收益低风险高,它与一般商品不同,不是需求量越大价格越高,而是整体价格均偏低。这主要是因为鉴证服务的产品表面上无差别、低成本,且其隐性成本无法量化进行比较。客户要的只是注册会计师签章的“那几页纸”,至于注册会计师为了出这“几页纸”付出了多少劳动、承担了多大风险,是客户无法获知、也并不关心的。但就这“几页纸”的成本在不同的会计师事务所是有差别的,有的甚至差别还很大。在鉴证业务市场上,会计师事务所为了招揽客户,往往竞相压价,同时为了保证收益,不得不一而再、再而三降低执业成本,如此恶性循环,导致鉴证业务市场价格普遍偏低,收益有减无增。
收益减少了,风险不但未降低,反而升高了。以前,事务所最担心的是诉讼风险而引起的声誉风险、赔偿及处罚风险。目前随着事务所业务领域地拓展,相关部门及行业自律组织也介入了对事务所执业质量的监管,他们虽不会对事务所直接进行处理,但动不动就以某事务所执业质量有问题为由,设立或变相设立行业准入。对于客户群相对集中的事务所,这种执业范围受限的风险对其生存和发展将是致命的。
面对如此的压力,注册会计师唯一能做的就是勇于承担自己的这份责任,以某种积极的方式和态度来应对,使自己在夹缝中得以生存,而这些方式中最根本的就是提高执业质量,以应有的执业谨慎态度来应对这项高风险的任务。
注册会计师目前仍为无声一族,只以出具的审计报告向社会传递自己对某些经济事项的意见。社会对注册会计师的认知往往是间接的,注册会计师只能通过完善自己的工作来适应外界各方的要求。提高执业质量是完善自己工作的根本途径。
注册会计师执业是一个集体行为,不是个人行为,是有分工、有协作的。只有使这种分工协作有秩序、高效地进行,使每个环节的每个执行者都尽最大努力去完成自己的工作,才能使大家共同努力完成的最终产品——报告是高质量的,所发表的意见是禁得住检查的。而这种有秩序、高效的运作是非有完备的、先进的内部治理机制所不能达到的。
2、建设内部治理机制是股东利益最大化,寻求回报的需要;
事务所的运营是一种商业活动,不能违背经济规律,股东利益的最大化是一切经济实体的基本目标,会计师事务所也不例外。但注册会计师行业也有其特殊性,就是股东的利益与注册会计师的利益是分不开的,股东既是投资人也是经营者,又是具体业务的执行者。只有良好的内部治理机制才能顾全会计师事务所的近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经济利益与社会效益间的矛盾,才能使股东利益实现真正意义的最大化。
3、它是执业人员完善自我、实现自我价值,寻求高额劳动报酬的需要;
事务所是人合企业,具体执业人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脑力劳动者,注册会计师也希望自己的付出能以高额经济回报的形式获得认可,同时工作技能得以提高,知识更加丰富,甚至有一天成为事务所的合伙人,成为某一方面的专家。这些都以会计师事务所内部好的分配制度、人力管理制度和多劳多得、能者为上的企业风气为基础;这些也都是内部治理机制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留住人材、合理使用人才,充分挖掘员工潜力的重要手段。只有会计师事务所为员工的现在和未来着想,员工才能安心地、自觉地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从而又反过来提高了事务所业务的整体水平。
4、是提高事务所社会认知度,提高我国会计师行业国际形象的需要。
会计师事务所拓展业务的一个重要方法是提高自己的社会认知度,从而利用品牌效应。只有完善良好的内部治理机制才使你有机会去展示时不致铩羽而归。一般较大的客户在与会计师事务所合作前都会实地考查,井然有序的工作环境、礼貌周到的工作人员、精明干练的业务精英,自然能让客户安心将公章盖在你们所的业务约定书上。相反如果环境混乱、礼仪欠周、执业人员对专业问题的掌握也似是而非,得到的结果可想而知。我们如果致力于这个行业的发展,就要走出去,向外界展示我们中国注册会计师的良好业务素养和精神风貌。这种展示不是个别人的,而是集体的、团队的,只有通过完善的内部治理机制的约束和激励,这种团队精神才有可能形成和提升,进而对提高我国会计师行业的国际形象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