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龙南二中 廖晓林
一、试卷分析
这次生物中考试卷从内容和题型上都力求面向全体学生,含盖面广,试题能够联系实际,贴近身边的生活,注重了对教材基础知识、综合能力、理论系实际能力的全面考查。整张试卷分值不变,题型设置与与往年中考大同小异。从这份试卷的分值分布上看,在紧扣教材的基础上,突出了重要章节重点考查,重要知识点重点考查。试题有所创新,综合题中的第17、18小题首次出现了坐标图和柱状图,体现了试题具备较强的综合性和灵活度。
从整张试卷难易度分析,大体上能够兼顾绝大多数考生的学情,能够检测出考生对所学生物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分析应用能力。试题具有一定的区分度,难易适中,偏题较少。对于基本功比较扎实的学生而言,拿高分容易,要想拿满分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审题稍有不慎或者对知识点的把握不够系统和深入细致,都会容易造成丢分。下面就考查内容及教材中的分值分布作一个简要汇总:
| 题号 | 所属单元章节 | 考查内容 | 分值的分布 | 
| 1、2、3、17(1)、(3) | 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 1.练习使用显微镜和制作 2.临时装片要注意的问题 3.细胞的过程 4.动、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 5分 | 
| 4、6、 | 第三单元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 | 1.种子萌发所需的环境条件 2.植物的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 | 2分 | 
| 5 | 第三单元第三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 | 植物的蒸腾作用 | 1分 | 
| 7、17(2) | 第三单元五章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 影响呼吸作用的因素和呼吸作用的产物 | 2分 | 
| 8、17(4) | 第三单元五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 光合作用的条件与产物和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 2分 | 
| 9、10、19(1)(2) | 第四单元二章二节人体内的物质运输 | 1.心脏的结构 2.血液与血管的特点 | 5分 | 
| 11、18(1)(2)(3) | 第四单元一章消化与吸收 | 1.消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2.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和缺乏症 3.食物的消化与吸收过程 | 5分 | 
| 12、19(3) | 第四单元四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 尿液的形成过程及物质成分的变化 | 2分 | 
| 13 | 第五单元 遗传和变异 | 1.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2.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 6分 | 
| 14、15 | 第六单元健康地生活 | 免疫的类型及病原体的特征 | 2分 | 
| 16 | 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 | 生态系统 | 4分 | 
| 20 | 第四单元第六章神经调节 | 1.听觉的形成 2.视觉的形成 3.神经与激素调节过程 | 5分 | 
| 班级 | 人数 | 平均分 | 排名 | 及格率 | 排名 | 优秀率 | 排名 | 
| 奥星班 | 301 | 35.74 | 1 | 100℅ | 1 | 92.6℅ | 1 | 
| 实验中学 | 101 | 30.63 | 2 | 79.21℅ | 6 | 48.5℅ | 3 | 
| 临塘 | 100 | 29.87 | 3 | 86℅ | 2 | 54.0℅ | 2 | 
| 龙南二中 | 714 | 25.72 | 13 | 66.8℅ | 12 | 23.7℅ | 12 | 
A层班平均分:25.9分,优秀率:15.2℅左右,成绩不理想,与成绩好的兄弟学校存在较大的差距。
分析本次期中考试各班成绩,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 基础不够扎实。(学生对复习过的知识点存在边学边忘的情况,说明学生临近中考并没有表现出考前应有的思想紧迫感,没有把精力放在迎考复习上)
2、 读题不认真,答非所问。(主要体现在一部分学习程度较差的学生)
3、 学生分析能力存在一定欠缺,分析不够全面准确。
4、 有些题目综合性较强,由于平时训练不够导致失分。
5、在阅卷过程中发现有一部分学生在答题过程中,只做选择题,综合分析题一字不填,第二面全部空白,这种情况在A层班B层班都有多数出现。
三、学情分析:
分析学生原因,主要体现在
1、 A层班很多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风不浓,学习目标不明确,存在一定的厌学情绪,比较浮燥。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听课效率低,课后的学习惰性较强,比较松懈,没有及时地分配好学习时间开展复习。
2、 有部分学生的学习方法还没有及时转变过来,死记硬背的情况还较多存在。
整体考试成绩不理想,任课老师也有一定的责任,平时对于差生辅导没有及时跟上,对于学生过于放心,也就是说对于学生了解不够,导致成绩不够理想。
四、改进措施和今后复习对策:
1、认真研读中考说明,深刻分析,全面把握好中考的重点、难点,考点,注重学法指导,进一步挖掘学生潜能,有针对性地多找基础较差的学生谈话,通过找差距、找原因、找对策,及时鼓励这一部分学困生,以调动起学困生中考复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在课堂上关注到每一个学生,要尤其关注学困生。特A班争取提高优秀率,A、B两个层次力争提高平均分和达标率。
3、在具体复习过程中,做到对于每一个知识点的复习、讲解的要透彻,对同一个知识点的复习讲解做到举一反三,达到讲一个题目相当于做了多种题型的目的。
4、加强偏科生的学法指导,树立信心,提高复习效率。
5、中考适应性考后,协同各班班主任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看可不可以在最后一个月充分利用周四或周五下午第三节课课外活动课时间增加一节自习课,动员全体学生集中突击生物和地理两个识记性略强的学科,在周日早上早读时间加强读和背,以达到巩固基础知识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