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新教材大象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单元知识点整理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2 15:37:26
文档

新教材大象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单元知识点整理

新大象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单元知识点整理准备单元食品保质期的研究1、我会填1.同类食品,(包装)不同,(保质期)也可能不同。2.同类包装,(类别)不同,(保质期)也可能不同。3.(罐装)包装的食品保质期长,(真空)包装的食品保质期适中,(塑料)包装的食品保质期短。二、我会判1.相同包装的不同食品的保质期与原料无关。(×)2.罐装食品保质期比较长,我们可以放心的多吃些。(×)三、我会选1.下边食物保质期最长的是(D),保质期最短的是(A)。A.鲜牛奶B.香肠C.饼干D.午餐肉罐头2.真空包装(压
推荐度:
导读新大象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单元知识点整理准备单元食品保质期的研究1、我会填1.同类食品,(包装)不同,(保质期)也可能不同。2.同类包装,(类别)不同,(保质期)也可能不同。3.(罐装)包装的食品保质期长,(真空)包装的食品保质期适中,(塑料)包装的食品保质期短。二、我会判1.相同包装的不同食品的保质期与原料无关。(×)2.罐装食品保质期比较长,我们可以放心的多吃些。(×)三、我会选1.下边食物保质期最长的是(D),保质期最短的是(A)。A.鲜牛奶B.香肠C.饼干D.午餐肉罐头2.真空包装(压
新大象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单元知识点整理

准备单元 食品保质期的研究

1、我会填

1.同类食品,(包装)不同,( 保质期)也可能不同。

2.同类包装,( 类别 )不同,(保质期)也可能不同。

3.( 罐装)包装的食品保质期长,(真空)包装的食品保质期适中,( 塑料 )包装的食品保质期短。

二、我会判

1.相同包装的不同食品的保质期与原料无关。( × )

2.罐装食品保质期比较长,我们可以放心的多吃些。( × )

三、我会选

1. 下边食物保质期最长的是( D ),保质期最短的是( A )。

A. 鲜牛奶 B.香肠 C.饼干 D.午餐肉罐头

2. 真空包装(压缩饼干)保质期( C )个月。

A.12    B.36    C.24    D.6

第一单元     运动

一、我会填

1.一定的时间里,物体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我们就说这个物体(运动)了。

2.像 100 米赛跑这样,运动轨迹是(直线)的运动叫(直线运动);像跳远这样,运动轨迹是(曲线)的运动叫(曲线运动)。

3.速度可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速度等于(单位时间)内物体(移动的距离)。

速度=( 距离)÷( 时间 )

4.常用的速度单位有(米/秒)、(千米/时)等。米/秒,读作(“米每秒”),表示(每秒移动了多少米)。有时还写作(“m/s”)。在国际单位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 秒(s))。

5.常见的运动形式有( 前进 ),( 后退 ),( 转弯 ),( 旋转 ),( 滚动 ),( 摆动 ),( 振动 ),(绕圈 )等。

6.运动的物体撞击静止的物体能够发出(声音),或者改变物体的(形状),或者使本来(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说明(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

7.运动物体有时也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伤害)。比如,(飞出的箭能伤人),(运动的汽车能造成交通事故)。(安全带)、(安全气囊)能在汽车发生碰撞时减轻车内人员受到的伤害。

8.能量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如(物体发出声音),(太阳发出光和热),(电池产生电流)。

9.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对同一个物体运动状态的判断结果可能也会( 不同 )。

10.运动是(绝对 )的,静止是(相对)的。

11.物体的运动速度,包括的因素有( 距离 )、( 世间 )、( 运动的方向 )。

12.钟、摇篮、千秋的运动就是( 摆动 )。

13.物体运动的快慢可以用( 速度 )来表示。

14.人或物体的运动,按运动轨迹可以分为两类:(直线运动 ),( 曲线运动 )。

二、我会判

1.站在自动扶梯上的人是静止的。( × )

2.桌球的运动是直线运动。( √ )

3.高度越高,木块在斜面上运动的速度越慢。( × )

4.物体运动的快与慢是相对的。( √ )

5.车的轮子越多,速度越快。( × )

6.要使一个摆摆动得快一点,可以把摆线放长一些。( × )

7.操场上跑步的人在运动,教室里上课的学生是静止的。( × )

8.小苗和指甲的生长,不属于运动。( × )

9.世界上没有完全静止不动的物体。( √ )

10.身边物体的运动仅有两种运动方式,即摆动和旋转。( × )

三、我会选

1.从甲地到乙地,甲用了40 分钟,乙用了38 分钟,丙用了36 分钟,( C )的速度最快,( A )的速度最慢。    A.甲 B.乙 C.丙

2.下列关于弹簧摇马的运动,说法正确的是( C )。

A.弹簧摇马各个部分都是摆动 B.弹簧摇马各个部分都是振动 

C.弹簧摇马的马身是摆动,弹簧是振动

3.两个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没有变化,说明两个物体( A )

A.相对静止 B.相对运动 C.无法判断

4.在相同时间内,甲跑了80米,乙跑了90 米,丙跑了60 米,他们三个人中速度最快的是( B )

A.甲 B.乙 C.丙四、我会排

给下面各种物体的运动速度按照从小到大进行排序,在表中用1.2.3......标出。

五、我会做

实验方案

实验名称:验证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

实验材料:弹珠 3-4 个。

实验步骤:1.准备好弹珠,使其静止。

2.让一个弹珠运动起来,撞击静止的弹珠,观察并记录现象(看运动、听声音)。

实验现象:运动的弹珠撞击静止的弹珠,使静止的弹珠运动起来,并且发出“哒”的声音。

实验结论:运动的物体撞击静止的物体能够发出声音,或者改变物体的形状,或者使本来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说明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

六、我回答

1. 举例说明运动的物体具有的能量,有时也会给人体带来巨大的伤害。

答:飞出的箭能伤人,运动的汽车能造成交通事故,倒塌高空落物能伤人。

2. 我们生活在一个运动着的世界中,请你举例说说身边运动着的物体。

答:飞奔的汽车,树上的落叶,天空上飞的飞机,旋转的风扇叶。

3. 我们身边 有很多看似不动的物体,其实也在运动着,请说出三种以上这样的物体。

答:指甲的生长,小树的生长,种子的发芽,头发的生长。

第二单元  岩石和矿产

一、我会填

1.(铜针)能刻动表示硬度(较低),(铜针)刻不动、(钢针)能刻动表示硬度(中等),(钢针)刻不动表示硬度(较高)。

2.我们周围的天然石头通常都是(岩石)、(花岗岩)、(砂岩)、(大理岩)是常见的岩石。自然界的岩石在(颜色)、(颗粒)、(软硬)等方面都有不同。 

3. 岩石是由一种或者多种(矿物)组成的。矿物的种类有很多,例如(长石)(石英)、(云母)、(方解石)、(白云石),以及做铅笔芯用的(石墨)、做粉笔用的(石膏)等,都是矿物。

4.花岗岩主要由(长石)、(石英)和(云母)组成。大理岩主要含有(方解石)、(白云石)等。绝大部分砂岩主要由(石英)、(长石)组成。

5.我们可以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来展示岩石的各种用途。

6.矿产指可供人类开采利用的(天然矿物)或(岩石)等自然资源。

7.有些矿产可以(做燃料),供给人们热能,如(煤)、(石油)、(天然气),这类矿产叫(能源矿产)。

8.有些矿产可以提炼出(金属),例如(铁矿石)、(铜矿石)、(钨矿石)、(锡矿石),这类矿产叫(金属矿产)。

9.(非金属矿产)是可以开产(金刚石)、(各种岩石)、(石墨)、(盐晶)等非金属的矿产。

10.(矿产)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提供了各种重要的资源,然而地球上的矿产资源却是(有限)的,如果无节制地开采,不到(300 年),我们就没有任何能源可用了。

11.矿物中硬度最大的是(金刚石),硬度最小的是(滑石)。

二、我会判

1. 岩石和矿物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 )

2. 我国的稀有金属探明储量居世界前列。( √ )

3. 岩石很坚硬,永远不会改变模样。( × )

4.矿物都是不透明的。( × )

5. 岩石都是由大大小小的颗粒组成的。( √ )

6. 矿物中石膏是最软的,可以用来做粉笔。( ×)

三、我会选

1. 有一种矿物,能用指甲画出痕迹,这种矿物的硬度为(  C )。

A. 硬 B.较硬 C.较软 D.软

2. 石英、长石、云母三种矿物中嘴硬的是( B )。

A. 长石 B.石英 C.云母

3. 不是由地球运动火山喷发形成的岩石是(  C )。

A.气泡石 B.浮石 C.化石

四、我会答

1. 举例说明岩石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答:花岗岩、砂岩、大理岩可以用来建房、铺路、修桥。大理岩可以用来制作雕像、浮雕等工艺品。花岗岩可以做石墨。石灰岩可用来烧石灰、生产水泥,还是制造玻璃的原料。

2. 我们为什么要保护岩石和矿产源?

答:矿产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提供了各种重要的资源,然而地球上的矿产资源却是有限的。

五、我会画

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展示岩石的各种用途。

第三单元  冷与热

一、我会填

1. 我们的假设是对是错,需要用( 事实)来验证!

2. 一般来说,物体( 受热)后( 体积)会( 膨胀)。

3. 一般物体(受热时体积会膨胀),(遇冷时体积会收缩),我们将这种现象称为( “热胀冷缩”)。

4. 水被加热到( 一定的温度)( 标准大气压下通常是  100 °C)时,一部分水会迅速变成( 水蒸气),内部产生大量( 气泡)并冲出水面,这种现象称为( 沸腾)。

5. 水在常温下也能变成( 水蒸气),这个过程叫作( 蒸发),( 加热)可以使蒸发变快。水蒸气的微粒太小,我们肉眼( 无法看到)。

6. 蜡烛和冰块受热后会( 熔化)。

7. 地球上的水在不断( 蒸发),因此空气中充满了看不见的( 水蒸气)。

8. ( 水蒸气)遇冷( 凝结)成( 小水珠)。

9. ( 沸腾 )是水受热超过一定温度时发生的剧烈的气化现象。

10. 玻璃杯外壁上小水珠产生的过程物体的形态是由( 气态)变成( 液态)。

二、我会判

1.给水加热的过程中,水的温度不变。( × )

2.使用温度计时要符合操作规范。( √ )

3.水沸腾后,如果不持续加热,就不会持续沸腾。( √ )

4.测量水温的实验时,一定要等温度计液面不动时才能读数。( √ )

5.水蒸气是水的另一种存在形态。( √ )

6.露水、白云、雾气都是由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 √ )

7.水会变成水蒸气,水蒸气不能变成水。( × )

8.早晨,草地上有许多晶莹的露珠,这是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 √ )

9.水蒸气凝结成小水珠的过程需要放热。( √ )

10.我们教室里的空气中没有水蒸气,海面上的空气中有水蒸气。( × )

11.我们经常看到冰冻的矿泉水瓶外壁有水珠产生,这些水珠是里边的矿泉水渗透出来的。( × )

12.玻璃瓶外面的小水珠不是由瓶内的冰渗透出来的,所以与里面的冰没有关系。( × )

三、我会选

1.超市里面的饮料都不装满是因为(B )。

A.商家缺斤短两   B.预防温度上升胀破瓶子   C.怕结冰

2.下列哪些现象不是水沸腾实验中出现的现象 (C )

A.有“白汽”出现   B.温度计示数不断升高   C.沸腾时没有气泡出现

3.水沸腾时的温度( B )

A.不断上升   B.保持不变   C.逐渐下降

4.水变成水蒸气,它的体积( B )。

A.不变   B.变大   C.变小

5.凝结是一个什么样的过程( B )

A.吸热   B.放热   C.不用吸热也不用放热

6.鱼缸里的水过段时间就会减少些,最主要的原因是( B )

A.被小鱼喝掉了   B.跑到空气中去了  C.流到鱼缸外面了

四、我会答

. 1. 人们可以通过加热和冷却做哪些事(至少五件)?

答:加热可以做饭、取暖、熔化金属、烧水、做酒瓶。

冷却可以冷藏食物、制冷饮、做冰糕、降温、止血。

. 2. 大自然中水的化身有哪些? ?

答:雨、雪、冰雹、霜、雾、云等。

. 4.  安全使用酒精灯应该注意哪些? ?

答:1)保持酒精灯直立,避免酒精洒出来。

2.)不能直接向燃烧着的酒精灯添加酒精,否则可能会造成火灾。

3.)不能用一个酒精灯点燃另一个酒精灯,要用火柴点燃。

4.)酒精灯不饿能够用嘴吹灭,要用灯帽盖灭。

5.)若酒精灯被碰倒,在桌面燃烧起来,要用湿抹布盖灭,不能浇水。

. 5.  测量水温的方法? 

答:1.)把温度计悬挂在铁架台上。

3.) 将温度计下端放进水中,不能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4.)用酒精灯加热容器中的水。

5.)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液面持平。

6. )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水。

五、我会做

. 1. 计一个实验,验证空气受热后体积是否会膨胀。

实验方案

实验目的:验证空气受热后体积是否膨胀。

实验材料:针筒、烧杯、热水、软塞

实验步骤:

1). 在针筒中吸入一些空气。

2). 用软塞将针筒排气孔堵住,观察活塞的位置。

3). 将针筒放入热水中,观察活塞的位置。

实验现象:针筒放入热水后,活塞开始向外移动,移动一段距离后停下。

得出结论:空气受热后体积会膨胀。

. 2. 设计一个实验,验证空气遇冷后体积是否收缩。

实验方案

实验目的:验证空气遇冷后体积是否收缩。

实验材料:针筒、软塞、冰水、烧杯

实验步骤:

1). 在针筒里面吸入一些空气。

2). 用软塞将针筒排气孔堵住,观察活塞的位置。

3). 将针筒放入冷水中,观察活塞的位置。

4). 实验现象:针筒放入冷水后,活塞开始向内移动,移动一段距离后停下。

5). 结论:空气遇冷后体积会收缩。

第四单元  人体的呼吸器官

一、我会填

1. 人体呼出的气体比吸入的气体所含( 氧气)减少,( 二氧化碳)增加。(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 浑浊)。

2. 人和动植物需要空气中的( 氧气),植物能吸收( 二氧化碳)来制造( 氧气)。

( 氧气)和( 二氧化碳)对自然界中的生命体具有重要意义。

3. 在( 阳光的照射)下,植物的绿叶能吸收空气中的( 二氧化碳),并放出( 氧气)。

4. 在( 缺氧)、(低氧)或(无氧)环境中,如(潜水作业)、(登山运动)、(高空飞行)、( 宇宙航行)、( 医疗抢救)时,人们常常使用供氧设备来提供足够的氧气用于呼吸。

5. 呼吸器官包括( 鼻 鼻 )、(  咽)、( 喉)、( 气管)、( 支气管)、( 肺)。

6. ( 鼻腔)分为左右两腔,鼻腔中有( 鼻毛)、( 鼻腔粘膜)。鼻腔有( 过滤)作用,还有给吸进的气体( 加温)、( 加湿)的作用。

7. 咽喉上连( 口)、( 鼻),咽又下通( 肺)、( 胃),是连接( 鼻腔)、( 口腔)和( 肺)、( ( 胃)的

通道。( 气管)及( 支气管)是连接( 喉)与( 肺)之间的管道,分左右两支,呈树枝状。

8. 人体的支气管的末端连着许多( 肺泡),( 肺泡)周围有大量的( 毛细血管),

人体吸入的( 氧气)从(肺泡)进入( 血液),而血液中的( 二氧化碳)进入( 肺泡)后

从气管排出。

9.

10. ( 膈)是位于胸腔和腹腔之间的肌肉。( 膈下压),( 肺部扩张),( ( 吸气);( 膈上提),( 肺

部收缩),( 呼气)。

11. 我们要呼吸是因为:人体必须利用大量的( 氧气)把一切营养物质转化为可供人体直接吸收的物质,同时需要把体内产生的( 二氧化碳)及时排出体外。

12. ( 肺)是氧气和二氧化碳进行交换的重要器官。( 肺活量)越大,呼吸功能越强。

13. ( 肺活量)是人在一次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气所能呼出的气体量。(肺活量)是反映(人生长发育水平)的重要机能指标之一。

14. 人们在运动时,会通过增加( 呼吸次数)来获得足够多的( 氧气)。( 肺活量)越大说明肺的功能越好,经常运动如( 跑步)、( 游泳)可以提高肺活量。

15. 人体内的燃料是( 糖类)、( 脂肪)和( 蛋白质),并且人体在燃烧燃料的过程中同样需要(氧气)。

16. 坚持锻炼可以增强我们( 呼吸器官)的功能。( 吸烟)和( 空气污染)会引起( 慢性支气管炎)、( 支气管哮喘)、( 肺炎)、( 肺气肿)及( 肺癌)等疾病。

17. 保护器官的方法:( 不吸烟)、(雾霾天戴口罩)、( 经常开窗通风)、( 植树造林)、( 减少大气污染)等都有利于保护我们的呼吸器官。

18.人呼吸时,吸入的气体中( 氧气)的含量高,呼出的气体中( 二氧化碳)的含量高,( 氧气)含量低。

19.呼吸包括( 吸气)和( 呼气),吸进的是( 氧气),呼出的是( 二氧化碳),人呼出的气体可以使( 浊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

二、我会判

1.人的大脑长时间缺氧就会造成不可逆转的损伤。( √ )

2.吸二手烟不会危害我们的呼吸器官。( × )

3.运动结束时,一分钟的呼吸次数会减少。( √ )

4.憋气会使大脑变迟钝。( √ )

5.运动员比一般人的身体供氧能力更强。( √ )

6.深呼吸时,我们的身体变化会出现胸部起伏。( √)

7.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  √)

三、我会选

1.人体吸进和呼出空气的途径是( A )。

A.鼻腔—喉-气管-支气管-肺-支气管-气管-喉-鼻腔

B.鼻腔-喉-支气管-肺-气管-鼻腔

C.鼻腔-喉-肺-气管-肺-鼻腔

2.( A )是氧气和二氧化碳进行气体交换的地方。

A.肺 B.心脏 C.血管

3.把点燃的火柴放入呼出的气体中,火柴会( C )。

A.继续燃烧 B.燃烧的更旺 C.熄灭

4.( A )是气体交换的场所,其余器官是气体的通道。

A.肺 B.气管 C.鼻

5.成年人的肺活量一般在( B )。

A.6000 毫升以上 B.2500-4000 毫升 C.1000 毫升以下

6.下面保护呼吸器官的方法错误的是( C )。

A.不吸烟,远离二手烟 B.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C.空气污染严重时不戴口罩

四、我会答

. 1.  呼吸和运动有什么关系呢?

答:人体在运动时需要更多的能量,所以需要增加呼吸次数来获得足够多的氧气。

. 2.  举例说明自己是如何保护自己的呼吸器官的?

答:①远离香烟,拒绝二手烟。②防范雾霾,勤换口罩。③不随地吐痰,避免传播疾病。④要开窗透气,避免一氧化碳中毒。⑤坚持锻炼身体,增强呼吸器官功能。

3. 怎样保护我们的呼吸器官? ?

答:坚持锻炼可以增强我们呼吸器官的功能。不吸烟、雾霾天戴口罩、经常开窗通

风、植树造林、减少大气污染等都有利于保护我们的呼吸器官。

五、我会图

六、我会做

下面是小明同学记录的自己在三种状态下一分钟的呼吸次数。

呼吸次数记录表

(1)小明同学在安静状态下的呼吸次数平均值是( 24 )次。

(2)在不同状态下,一分钟的呼吸次数( 不相同 )(填“相同”或“不相同”)

(3)运动结束时呼吸次数比安静状态下次数( 多),说明运动时呼吸会( 加快)。

第五单元 人体的消化器官

一、我会填

1. 在人的身体里面有一个近(  10 )米长的消化系统,人体的消化系统包括( 口腔 ) 、(咽) 、(食管 ) 、(  胃) 、( 小肠 ) 、(大肠) 。

2. 人把吃食物吃到 (口腔)后,( 牙齿)咀嚼完后,食物经过( 食管)到( 胃)里,接着进入(肠 小肠 )和(肠 大肠 ),食物残渣成为粪便从( 肛门)排出体外。

3. 口腔内有( 牙齿)、(舌)等器官,它们可以( 切割)、( 磨碎)、( 搅拌)食物。口腔内还有( 唾液腺)。受到食物刺激后,( 唾液腺)开始分泌(  唾液)。嚼碎的食物与( 唾液)混合后,借助(唾液)的润滑作用进入( 咽)、( 食管)、( 胃)。

4. ( 口腔)是人体的主要消化器官之一,是食物( 初步消化)的场所。( 牙齿)可以将食物切割、磨碎,( 舌头)可以搅拌食物并协助吞咽,( 唾液)不仅可以帮助吞咽,也能帮助初步消化食物。

5. ( 胃)是人体的主要消化器官之一,是食物进行( 消化)的重要场所。( 胃蠕动)能够将食物变成( 食糜)送入( 小肠)。

6. ( 小肠)是人体的主要消化器官之一,是( 消化食物)、( 吸收营养)的主要场所,剩余的( 水分和营养)物质由( 大肠)吸收。

7. 倒立吃东西,食物可以进到胃里,说明消化道运送食物的方式是( 动 蠕动 )。

8. 保护消化器官的方法,是形成良好的(  饮食习惯 )。

9. 狼吞虎咽、( 暴饮暴食)是不良的饮食习惯,会增加( 胃 )、(  肠 )的负担。

二、我会判

1.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主要在小肠内完成,口腔所起的作用不大。( × )

1. 在口腔里反复咀嚼食物,只能使食物破碎,没有其他作用。( × )

2. 胃的作用是将食物挤磨成食糜利于营养吸收。( √ )

3. 一日三餐要按时定量。( √ )

4. 多清洗、多浸泡,对除去蔬菜、水果上残留的农药有较好的作用。(  √ )

5. 为了保护消化器官,吃饭要细嚼慢咽。(  √ )

6. 饭前便后要洗手,不能吃腐烂变质的东西。(  √ )

三、我会选

1.食物开始消化的地方是( C )。

A.胃 B.小肠 C.口腔

2.人体的消化器官都是管道或管道器官,它们之中最长的是(  B )。

A.大肠 B.小肠 C.食管

3.人吃完饭后,食物经历的消化器官,按顺序是(  C )。

A.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

B.口腔、食管、大肠、小肠、胃、肛门

C.口腔、食管、胃、大肠、小肠、肛门

4.食物消化完,最后经过(  C )排出体外。

A.小肠 B.大肠 C.肛门

四、我会连

写出人体各消化器官的名称,并与其功能用线连起来。

 

五、我会答

1. 食物在人体内的消化和吸收过程,经历了哪些器官?

答:食物在人体内的消化和吸收过程,经历了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等器官。

2. 答:在口腔里,食物被牙齿嚼烂,并和唾液混合,其中的一些淀粉被消化掉。被牙齿磨碎的食物通过食管进入胃里。胃能分泌胃液初步消化食物中的蛋白质,它还不断地收缩、蠕动,把食物揉烂再慢慢地送入小肠。肝脏能分泌胆汁,帮助小肠消化和吸收。在弯弯曲曲的小肠里,肠液、胆汁、胰液一起消化食物中的糖类、蛋白质和脂肪。养料被小肠壁上的绒毛里的血管吸收,传到全身各处。

. 3.  消化道是用什么方式使食物前进的?

答:消化道是用蠕动方式使食物前进的。

4. 你有什么好的饮食习惯方面的谚语,请写出来,不少于  5  个。

答:

5.生活中有哪些不良习惯会对我们的消化器官造成不良影响

答:狼吞虎咽、暴饮暴食、饭后剧烈运动、边吃饭边看手机、食物过冷或过热、吃饭不按时。

6. 保护消化器官的方法有哪些?

答:良好的饮食和卫生习惯、规律的生活、健康的心态、适量的运动都是保护消化器官的方法。

7.  不良的饮食习惯对消化器官的影响 ?

答:容易患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的良性、恶性肿瘤等。

反思单元  伟大的命名者

一、我会填

1. ( 卡尔. . 冯. . 林奈)是( 瑞典)博物学家,近代( 植物分类学)奠基人。

2. 林奈发表代表作( 《自然系统》)中,首次将自然界分成( 植物界)、( 动物界)、(矿物界)。在界的下面,是很像阶梯般排列的逐级细分的等级:(纲)、(目)、( 属)、(种)等。

3. 林奈根据植物花的( 雄蕊)特征,把植物分成( 24  个纲)、(116  个目)、( 1000多个属)和( 1  万以上的种)。采用( “双名命名制”)给植物命名。它在( 《植物种志》)一书中,为( 7000)多种植物命名,被称为( “植物学之王”)。

二、我会选

1. 林奈根据植物花的(  B )特征,把植物进行分类。

A. 雌蕊 B.雄蕊 C.花瓣

2. 林奈将(A )和大猩猩、猴等都归入哺乳动物纲。

A.人 B.恐龙 C.鸟类

文档

新教材大象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单元知识点整理

新大象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单元知识点整理准备单元食品保质期的研究1、我会填1.同类食品,(包装)不同,(保质期)也可能不同。2.同类包装,(类别)不同,(保质期)也可能不同。3.(罐装)包装的食品保质期长,(真空)包装的食品保质期适中,(塑料)包装的食品保质期短。二、我会判1.相同包装的不同食品的保质期与原料无关。(×)2.罐装食品保质期比较长,我们可以放心的多吃些。(×)三、我会选1.下边食物保质期最长的是(D),保质期最短的是(A)。A.鲜牛奶B.香肠C.饼干D.午餐肉罐头2.真空包装(压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