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平狄克微经第3章答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2 15:38:08
文档

平狄克微经第3章答案

成绩:A+一、判断1.如果消费者的偏好是完备的、可传递的,我们说该消费者是理性的。(T)2.对于吸毒者而言,毒品给他带来的是负效用。(正常人才是负效用)(F)3.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事实。(理论)(F)4.无差异曲线越接近于直线,说明两种商品之间的替代性就越大。(F)5.在消费者均衡条件下,消费者购买的商品的总效用一定等于他所支付的货币的总效用。(F)6.在同一条预算线上,消费者的货币支出是不变。(T)7.价格变化一定会引起预算线斜率的变化。(两种商品同比例降价)(F)8.预算线平行移动一定消费
推荐度:
导读成绩:A+一、判断1.如果消费者的偏好是完备的、可传递的,我们说该消费者是理性的。(T)2.对于吸毒者而言,毒品给他带来的是负效用。(正常人才是负效用)(F)3.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事实。(理论)(F)4.无差异曲线越接近于直线,说明两种商品之间的替代性就越大。(F)5.在消费者均衡条件下,消费者购买的商品的总效用一定等于他所支付的货币的总效用。(F)6.在同一条预算线上,消费者的货币支出是不变。(T)7.价格变化一定会引起预算线斜率的变化。(两种商品同比例降价)(F)8.预算线平行移动一定消费
成绩:A+

一、判断

1.如果消费者的偏好是完备的、可传递的,我们说该消费者是理性的。( T  )

2.对于吸毒者而言,毒品给他带来的是负效用。(正常人才是负效用)           ( F  )

3.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事实。(理论)                              ( F  )

4.无差异曲线越接近于直线,说明两种商品之间的替代性就越大。     ( F  )

5.在消费者均衡条件下,消费者购买的商品的总效用一定等于他所支付的货币的总效用。                                                  ( F  )

6.在同一条预算线上,消费者的货币支出是不变。                  ( T  )

7.价格变化一定会引起预算线斜率的变化。(两种商品同比例降价)                        ( F  )

8.预算线平行移动一定消费者的收入发生变化,而不是商品价格没发生了变化。

(两种商品同比例降价)                                        (  F  )

9.无差异曲线和效用函数都是用来刻画消费者偏好的。(效用函数提供了与无差异图表相同的,有关偏好的信息)                                 ( T  )

10.给定消费者的偏好和约束条件,就可以预测一个理性消费者的行为。(  T  )

11.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是一个假定。                              ( T )

12.预算线的斜率的绝对值表示横轴商品的相对价格。K=Pa/Pb         ( T  )

13.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的假设与边际效用递增的假设是冲突的。      ( T  )

14.当两种产品的边际替代率的绝对值递减时,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  ( T  )

15.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指边际效用不可能出现递增。               ( F )

二、单选

1. 如果没有收入约束,当某消费者消费某一种商品所得的效用最大时,则边际效用MUx为( C  )

A.正值      B.负值        C.零        D.达到最大

2. 如果没有收入约束,当消费者对消费某一商品的消费在增加时,边际效用应该( B  )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A.为正值,且不断增加      B.为正值,但不断减少

C.为负值,且不断减少      D.无法确定

3.假定消费者只消费商品X、Y, 且X商品的价格为8元,Y商品的价格为3元。若该消费者买了5个单位X和3个单位Y,此时X、Y的边际效用分别为20、14,那么为获得效用最大化,给定他的收入,则该消费者应该( C  )

A.停止购买两种商品               B.增加X的购买,减少Y的购买

C.增加Y,减少X的购买     D.同时增加对两种商品的购买

4. 由于收入和价格的变动,消费者的均衡也会发生变化。假如在新均衡下,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均低于原均衡状态的边际效用,这意味着( B  )

A.消费者的满足程度降低了         B.消费者的满足程度提高了

C.消费者的满足状态并没有发生变化 D.无法判断其满足程度

5. 无差异曲线的位置和形状取决于( D  )   (无差异曲线描述消费者偏好)

A.消费者的偏好和收入             B.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价格

C.消费者收入、偏好和商品价格     D.消费者的偏好

6. 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图包含无数条无差异曲线 (无差异曲线簇),因为( C  )

A.人的欲望是无限的               B.消费者的人数是无限的

C.无差异曲线是刻画消费者的偏好的,并没有考虑收入约束

D.消费者各个时期的收入是不同的

7. 假如消费者消费的几种商品的价格都相同,消费者为了达到最大效用满足,他应该购买( C  )

A.相同数量的这几种商品

B.只购买一种产品

C.购买这几种商品并使其消费各种商品最后一个单位的边际效用相等   D.以上答案都不对

8. 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的不同点表示( B  )

A.效用水平不同,但所消费的两种商品数量的比例相同

B.效用水平相同,但所消费的两种商品数量的比例不同

C.效用水平不同,两种商品数量的比例也不相同  

D.效用水平相同,两种商品数量比例也相同

9. 预算线形状和位置取决于(  B  )

A.消费者的收入                   B.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

C.消费者的收入偏好和商品的价格   D.以上都不对

10. 如果消费者消费的商品有三种,则所有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效用的消费组合的集合在几何图形上表示为( B  )

A.二维空间里的一条曲线           B.是三维空间里的一个面

C.无法确定                       D.一个点

11.如果那个假定缺失,消费者能仍将对所有消费组合进行排序(多选)( CD  )

(信息不完备则无法理智比较;A>B,B>C,则A>C)

   A.偏好的完备性                    B. 偏好可传递性

   C.偏好的单调性                    D.偏好的凸性

12. 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是( A  )

   A.假设                            B.事实

C.定义                            D.定理

三、计算题

1.已知某消费者每年用于商品1和商品2的收入为540元,两商品的价格分别为P1 =20元和P2 =30元,该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U=3X1X22,该消费者每年购买这两种商品的数量各应为多少?他每年从中获得的总效用是多少?

解:由U=3X1X22        可得MU1=3 X22     MU2=6 X1X2

若要取得最大效用,则MU1/P1=MU2/P2且P1*X1=P2*X2=540

解得X1=9   X2=12  U=3X1X22 =3*9*122 =3888

2.假设某消费者的消费均衡如图所示。其中,横轴OX1和纵轴OX2分别表示商品1和商品2的数量,线段AB为消费者的预算线,曲线I为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E点为效用最大化均衡点,已知商品1的价格P1=3元。

1求消费者的收入;

I=3*30=90

2求商品2的价格;

P2=90/20=4.5(元)

3写出预算线方程; 

90=3*X1+4.5X2

4求预算线的斜率;

K=-P1/P2=-2/3

5求E点的边际替代率。

E点斜率与预算线斜率一样,则

若要取得最大效用,则MU1/P1=MU2/P2且P1*X1=P2*X2=90

MRS=-K=2/3

四、论述题

1.在一个社会中,损人利己的行为都为人所鄙视。请问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损人利己也可以导致社会总福利的增加。

当一个人得到的效用大于另一个人被损害的效用大则损人利己也可以导致社会总福利的增加。

例如,以前梁山泊好汉劫贫济富,或者农民偷了地主的粮食,因为由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可以知道地主被偷的那部分粮食产生的效用是低于农民使用那部分粮食产生的效用的。

2.我们常说,在一场竞争中,胜利者的获得的幸福要小于失败者承受的痛苦。请分析该说法成立的条件。

胜利者在没有第一个单位的幸福增量前,他获得最后一个单位的幸福效用要等于失败者在没有失去第一个单位幸福产生的痛苦增量前他失去的最后一个单位幸福会产生的痛苦效用。

由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可以知道胜利者的获得的幸福每一个单位的增加率会减少,致使总增加的幸福效用的平均值是少于没有增加前是最后一个单位的幸福效用;而失败者承受的痛苦每失去一个单位的幸福产生的痛苦都会比前一个单位失去后产生的痛苦要大,所以胜利者的获得的幸福要小于失败者承受的痛苦。

五、思考题

1.在研究消费者行为时,通常假定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都是连续的,解释其经济含义以及如此假设的原因。

因为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都是用于研究市场比较大的消费,是按单位消费计算,而且假定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都是连续便于研究。

假如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都是不连续的,那么研究消费者行为会有很大的阻碍,就像我们无法用微分极限来分析一样。

2. 在现实社会中,消费者在进行购买决策时,不会像我们所讲的一样求解上述优化问题,那么我们本章对消费者行为的研究的意义何在?

理论与现实是有距离的,但理论可以使用于大部分事情,就像数学教会我们1+1=2,可是一滴水加一滴水混在一起还是一滴水,所以不可以会所理论没有用,我们需要的是使用理论去指导我们更好地分析消费者行为,这样就可以分析出消费者一般性的行为。

3.如果你有一辆需要四个轮子才能开动的车子,有了三个轮子,那么当你有第四个轮子时,这第四个轮子的边际效用似乎超过第三个轮子的边际效用,这是不是违反了边际效用递减律?

我们可以知道的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基本前提条件是同一个消费者在短期时间内消费同一类商品才会有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而且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一个理论,不一定完全适用于现实。

4.一些男人发达后就抛弃了自己糟糠之妻,我们就会说这个男人变成了“陈世美”。请运用经济学关于偏好的理论分析一下,这个人是本来就是“陈世美”呢,还是发达后变成了陈世美?

本来就是“陈世美” ,没有发达前因为消费预算所以导致无法得到更好的,但他的偏好本来就不是糟糠之妻,所以等到他的消费预算提高就抛弃了自己糟糠之妻。

5.在经济学的研究中,通常假定消费者是理性的。请问理性的含义是什么以及你对该假设的看法。

完备性,传递性和越多越好;

这是不可能,这个假设要求消费者得到的信息要完全,而且要具有很强的计算能力,这是不打可能实现的。

文档

平狄克微经第3章答案

成绩:A+一、判断1.如果消费者的偏好是完备的、可传递的,我们说该消费者是理性的。(T)2.对于吸毒者而言,毒品给他带来的是负效用。(正常人才是负效用)(F)3.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事实。(理论)(F)4.无差异曲线越接近于直线,说明两种商品之间的替代性就越大。(F)5.在消费者均衡条件下,消费者购买的商品的总效用一定等于他所支付的货币的总效用。(F)6.在同一条预算线上,消费者的货币支出是不变。(T)7.价格变化一定会引起预算线斜率的变化。(两种商品同比例降价)(F)8.预算线平行移动一定消费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