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产业园区的规划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2 15:38:02
文档

产业园区的规划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3年第一季度热点行业追踪分析报告》指出,粮油产业园区建设与一般高科技、服务性园区建设有一定的区别。因为粮油加工企业具有大进大出的特点,所以对园区内物流、交通等基础设施要求较高,因此企业或地方在进行粮油产业园前期规划时,要有所侧重,避免因为物流效率低下导致入园企业满意度下降。粮油产业园区建设除了有优惠以及良好的环境之外,还需提高园区服务意识。不断完善粮油产业园建设,促进粮油加工业发展,对提高我国粮油企业整体竞争力有积极意义。中粮成都产业园中粮成都产业园作为成都市重大
推荐度:
导读中投顾问发布的《2013年第一季度热点行业追踪分析报告》指出,粮油产业园区建设与一般高科技、服务性园区建设有一定的区别。因为粮油加工企业具有大进大出的特点,所以对园区内物流、交通等基础设施要求较高,因此企业或地方在进行粮油产业园前期规划时,要有所侧重,避免因为物流效率低下导致入园企业满意度下降。粮油产业园区建设除了有优惠以及良好的环境之外,还需提高园区服务意识。不断完善粮油产业园建设,促进粮油加工业发展,对提高我国粮油企业整体竞争力有积极意义。中粮成都产业园中粮成都产业园作为成都市重大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3年第一季度热点行业追踪分析报告》指出,粮油产业园区建设与一般高科技、服务性园区建设有一定的区别。因为粮油加工企业具有大进大出的特点,所以对园区内物流、交通等基础设施要求较高,因此企业或地方在进行粮油产业园前期规划时,要有所侧重,避免因为物流效率低下导致入园企业满意度下降。粮油产业园区建设除了有优惠以及良好的环境之外,还需提高园区服务意识。不断完善粮油产业园建设,促进粮油加工业发展,对提高我国粮油企业整体竞争力有积极意义。

中粮成都产业园

中粮成都产业园作为成都市重大产业化项目之一,该项目占地1253亩、总投资22亿元,对我国西南地区农产品的加工贸易、仓储物流意义重大,并将对天府新区新津片区建设起到极大的聚集和带动作用。中粮成都产业园是新津县产业发展“两轮驱动”的一个缩影。新津将以建设产城一体、安居乐业的“幸福新津”为目标,走“以产立城、以产兴城”的发展之路,加快建设天府新区西翼中心。目前,园区已引入ISO9000、ISO22000等四大国际标准化体系,在产品质量、环境安全、职业健康、食品安全等多方面与世界标准接轨,按照世界一流标准打造辐射大西南区域,具有强大市场竞争力和现代化水平的粮食流通、加工平台,带动西南农产品加工业起飞。作为西南地区最大的农产品加工和仓储物流基地,园区将为全川粮食提供有力保障,同时辐射整个西南地区,成为国家“北粮南运”的西部主通道基地。

一期项目包含大米、面粉、面条、油脂、淀粉糖、饲料、仓储物流、锅炉电站、铁路线、办公生活区等10个子项目,全部建成后,将形成150万吨粮油食品加工、47万吨粮油仓储规模,成为西南地区最大的农产品加工和仓储物流基地,实现年销售收入60亿元以上,年利税3亿元以上。

中粮集团在川投资规模不断加大,在粮油加工和贸易、品牌食品、包装、乳业、地产、金融等领域,累计投资超过60亿元。成都产业园集物流、仓储、加工、贸易等功能于一体,是中粮推进区域战略布局的第一个样板产业园,作为西南地区最大的农产品加工和仓储物流基地,每年原料采购量达180万吨,将进一步丰富四川粮油市场,保障四川粮油安全,提升当地农产品加工水平,促进粮油加工业升级。

中粮集团在原有东海、黄海两个产业园的基础上,加快推进产业园规划和建设步伐。天津、巢湖、黄冈、荆州、九江、成都6 个产业园项目一期工程已经建成投产,郑州、海宁2个产业园项目正在建设,建三江、广东、福建、昌吉4 个产业园项目正在规划设计过程中。上述产业园全部建成后,中粮将在全国拥有14 个产业园,其米、面、油、淀粉糖、饲料的加工能力将达2068 万吨/ 年,占集团上述品种总加工能力的51.3%。

中粮集团全国首个综合产业园位于天府新区新津片区的中粮成都产业园昨日竣工投产,拥有年产150万吨粮油食品加工能力和47万吨仓储规模,将有力带动四川现代农业和粮油物流产业发展。任正晓在投产仪式上致辞。他说,四川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省,同时也是粮食加工转化的大省,拥有粮食资源、市场和重要的区位优势。中粮集团是长期以来跻身于国内国际两大市场,致力于打造“具有国际水准全产业链粮油食品企业”的大型国有企业,拥有资金、技术、管理和品牌优势。

中粮集团董事长宁高宁在致辞中说,目前,中粮集团正规划在全国建设10至20个综合产业园。中粮成都产业园是落实集团打造“具有国际水准全产业链粮油食品企业”战略的第一个样板产业园,是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的农产品加工和仓储物流基地。希望成都产业园立足成都、辐射西南,成为中粮在西南地区投资发展的平台和窗口。

“四川作为全国13个粮食生产省之一,中粮集团一直计划布局西南,包括粮油、调味品、饲料、生化等业务。成都是西南地区粮油生产和消费的核心区域,市场空间巨大,中粮落户四川新津是‘双赢’的选择。”中粮集团总裁于旭波表示,成都产业园占地1253亩,将为全川粮食提供有力保障,同时辐射整个西南地区,成为国家“北粮南运”的西部主通道基地。

据介绍,中粮成都产业园紧邻成都市现代物流四大园区之一的新津物流园区,年吞吐量达2000万吨;同时,新津及周边地区已初步聚集了以希望集团、通威饲料、三旺饲料、白象方便面等为代表的一大批食品、饲料生产加工企业,产业园落户后不仅有利于各项目贴近终端客户,还将与现有的中储粮粮油储备、加工项目共同发展,形成产业聚集,带动新津成为西南地区最大的粮油加工基地和物流交易集散地。

中粮集团成都产业园6日投产

2012-06-05

西南最大农产品加工和仓储物流基地

园区仅用13个月时间就完成建设,创造中粮集团工厂建设的一大奇迹

中粮成都产业园可同时容纳两列车皮进行装卸作业,年吞吐能力180万吨

华西都市报讯(记者赖芳杰)经过13个月的紧张建设,中粮集团成都产业园将于明日正式投产。昨日,20余家媒体记者走进中粮集团成都产业园进行了参观采访。

昨日10时,中粮集团成都产业园,一栋栋簇新的办公厂房星罗棋布,巨大的油罐仿佛威武的小巨人矗立在骄阳下,工人们正忙着为铁路专线铺设路轨。中粮(成都)粮油工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孟凡杰介绍,从去年4月正式动工至今,园区仅用13个月时间就完成了6大业务单元、10个子项目的建设工作,创造了中粮集团工厂建设的一大奇迹。

中粮成都产业园位于天府新区新津分区新材料功能区内,东接成昆铁路新津物流园货场,北邻双流机场,成雅高速南北贯穿,3条铁路专用线从成昆线接入园区,铺轨长度达7.5公里,可同时容纳两列车皮进行装卸作业,年吞吐能力180万吨。

“在其他地方,单一工厂的建设速度就在18个月左右,而这次同时建设10个子项目,3条接入园区的铁路专线,中粮成都园区创造了一项全国性的新指标。”孟凡杰说,作为中粮集团首个一次性规划建设的样板产业园,园区总投资22亿元,是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的农产品加工和仓储物流基地。其中,大米厂可年加

工稻谷和糙米10万吨,主要生产和销售“福临门”大米、“五湖”大米及各系列渠道品牌大米;面粉厂主营“香雪”牌民用面粉、专用面粉和“香雪”挂面3.6万吨;油脂厂与中粮油脂部下属十几个生产基地强强联合,面向西南市场经营福临门食用油及豆粕储运业务,仓储能力为6万吨,后期还将升级为每年12万吨的精炼和每年9万吨的小包装业务;淀粉糖厂以向国内外知名企业生产供应F55果葡萄糖浆为主营业务,年产销能力达20万吨;饲料厂年产猪牛禽鱼各系饲料30万吨,为西南地区畜禽及水产业者提供安全优质的产品及整体解决方案

南通滨海园区

2012年6月6日,南通沿海开发集团正式投入运营。南通沿海开发集团是由市授权市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市属一类企业,注册资本达30亿元,组建后主要从事投资和资产管理,参与通州湾的规划研究、招商引资,项目投入、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3]

6月6日上午,南通滨海园区港口发展有限公司揭牌成立。港发公司注册资本5亿元。其经营范围主要包括南通滨海园区范围内的滩涂围垦、港口码头等基础设施配套设施建设,港口岸线经营,货物装卸、物流、贸易经营等。该公司除了南通沿海开发集团公司、滨海园区控股公司两家国企股东外,还引进了南通一德实业公司、江苏韩通集团公司两家大型民营企业参股投资。[4]

8月1日,南通滨海园区腰沙围垦一期通道工程正式启动,标志着通州湾大规模开发建设进入实质性阶段。该工程位于通州湾遥望港闸与东安新闸之间,南为三夹沙围垦区,北为冷家沙边滩,总长度约9500米,施工面积50公顷,工程造价约4亿元,预计明年6月底结束。[5]

8月8日,南通市与中国华电集团公司战略合作协议签约暨南通滨海园区通州湾项目筹备处揭牌仪式在江苏省南通市举行。中国华电集团公司副总经理陈飞虎、南通市张国华出席仪式并讲话。

华电集团将根据园区发展需要,确定产业定位,按照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在通州湾高起点规划和投资建设能源供应、物流集散、环保生态、科研应用等示范引领的多位一体综合项目,为南通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丁大卫要求,加快滨海园区通州湾开发,不仅要打通与市区相连的快速通道,还要打通与崇启大桥相连的快速通道,“滨海园区通州湾的开发,就是要强化与上海的联系,把上海、江浙的资本吸引过来”。

基础设施的改善,已经让不少敏锐的企业嗅到了商机。在滨海园区启动区,由江苏三友集团投资6.5亿元成立的环保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主营固废轮胎的低温热解,其一期4条生产线已安装完毕,开始试生产。“作为一家典型的在市区成长起来的上市企业,现在到海边来发展有什么体会?”在公司生产车间,丁大卫、张国华等与三友集团董事长张璞聊了起来。

  张璞回答:“到这里来,一是园区办事效率高,二是对我们的支持力度大,三是企业发展空间大。这个项目三期建设完毕需要较大的空间资源。”

  丁大卫认为,选择到南通滨海园区来发展,体现了企业家的眼光。他详细了解了企业用水、用电以及员工交通、生活等方面的情况。得知园区规划了职工公寓、平海公路的建成更是方便了职工上下班之后,丁大卫十分高兴。他说,沿海开发要以产业为支撑,滨海园区有了生产企业落户,这是非常好的开始。同时,这又是一个市区产业向沿海地区转移、并且在此过程中实现转型升级的典型,为市区提升发展腾出了空间,了生产力,是一举多赢的好事。

产业园区的发展趋势

随着产业园区的主导产业,由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不断的转型,也必然使园区的发展内容和特征存在以下几个明显的趋势,也是未来产业园区规划和发展中需要注意的内容。

趋势一、从注重优惠向发展产业集群转变:从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来看,基本经历了由“单个企业→同类企业集群→产业链→产业集群”的发展路径演变,高新技术产业只有集群化发展,才会激发出更大的能量。从未来高新技术园区走向看,优惠将可能逐步从区域倾斜转向技术倾斜和产业倾斜(这是国外通行的做法)。

趋势二、由加工型高新区向研发型高新区转型:由于高新技术园区功能的特殊性,决定了高新技术园区适合打造前端性产业链(研发、设计、中试等)。未来高新技术园区的发展在于比技术创新能力和技术转化效率,我国高新技术园区也将逐步走向以研发中心、研发型产业、科技服务业为主体的研发型高新技术园区。

趋势三、从强调引进大型公司向科技型中小企业集群转变:随着高新产业系统化、交叉性的增大,使得科技研发与转化的复杂性日益加大,从而大规模研发的系统风险大大增加。而随着科技预测性和可控性的加强,在总体方向下,将研发课题市场化、模块化、专业化,采用小规模研究,充分利用其灵活性,可有效分散风险和加快科技研发速度。

趋势四、由单纯的土地运营向综合的“产业开发”和“氛围培育”转变:产业园区的发展,未来必然应该从孤立的工业地产开发走向综合的产业开发,通过土地、地产项目的产业入股等方式,将土地、园区物业与产业开发结合起来;同样也从片面的环境建设走向全方位的氛围培育,在打造一流的硬环境的同时,加强区域文化氛围、创新机制、管理服务等软环境的建设。

趋势五、由功能单一的产业区向现代化综合功能区转型:现代的产业发展不同于传统工业发展模式的特性——智力资源密集、规模较小、信息网络化,决定了新的产业区功能的综合性,不是单纯的工业加工、科技产品制造区,还包括配套服务的各种商业服务、金融信息服务、管理服务、医疗服务、娱乐休憩服务等综合功能。[4]

赴东北粮油加工产业园区考察报告
加入时间:2010-6-11 11:11:12 访问量:903 信息编辑:admin 
发表,查看评论(0) 打印本页 搜索相关信息

  7 月7日至14日,受省粮食局委托,区粮食局一行四人,先后对东北秦皇岛、大连、沈阳的粮油加工产业园区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实地考察学习。

  一、考察概况

  (一)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粮油加工产业园区

  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是1984年10月经批准设立的首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之一。开发区分东西两区,粮油加工产业园区位于东区,园区代表企业有:正大集团、中粮鹏泰面业、华龙日清食品、金海粮油、北大荒麦芽、韩国三养玉米、中粮炼糖、永顺泰麦芽等。该园区建立了包含原料供应、生产加工、包装等众多环节完整的食品加工产业链,形成了豆粕、豆油、面粉、饲料、食品和食品包装材料为主导的产品结构,正成为我国华北地区重要的绿色粮油食品加工基地。

该园区的特点是:先有企业,后有园区,实际是由于几家粮油加工企业相对集中自然形成的粮油加工产业聚集区。规划性、目的性并不强,粮油食品加工企业自行发展,基本上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粮油加工产业园区概念,发展速度和发展势头相对较慢。

  (二) 大连北良港粮油物流与加工产业园区

  北良港地处我国主要的粮食输出输入口岸,是东北产区输出玉米、大米、大豆及输入小麦、大麦、大豆等粮油的重要集散地。北良园区规划面积11.79平方公里,自2002年6月建园以来,签约项目15个,总投资35亿元,已开工项目8个,完成投资22.75亿元。代表企业有:日清制油、九山油脂等。

  园区内水、电、气、通讯设施配套完备,并在专业性基础设施上投入了大量精力和资金,改变传统的以包装为主的粮食储运方式,取消了包装物,实现了粮食物流的“四散” 化(即散装、散卸、散储、散运); 投资3500万元建成的物流信息平台运用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适时显示产区库容、港口仓容、销区库容以及产区到港口的车辆运转、船舶动态,实现跨地区物流作业控制,从而保证商流、物流、资金流的顺畅。北良港年粮食吞吐量达1100万吨。

  该园区的特点是:利用世行贷款建设了现代化粮油物流运输专用码头,利用国债项目资金建设仓储设施,基础设施、物流、粮油储备堪称一流水平。但该园区临港产业、粮油加工企业很少,园区运营效益低,短贷长投风险大,发展速度缓慢,同时缺乏粮食行业指导,管理混乱,资产不清,产权不明,处于严重的无状态。为了明确并理顺产权关系,经批准由中国华粮物流集团和储备粮总公司组建中储粮物流(北方)有限公司,对原北良公司负责的世行贷款项目和国债项目进行集中管理。

  (三)沈阳沈北新区粮油工业园区

  沈阳沈北新区粮油工业园是以发展粮油精深加工产业为主导,粮油物流产业与商贸协调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园区,也是沈阳市在“十一五”期间重点规划建设的粮油产业集群平台,规划总面积10平方公里,已启动建设3.5平方公里。

  园区设有物流仓储区、粮油食品加工区、保健品加工区、化工产业区、科技研发区等五大功能区。代表企业有:金龙玉米、中粮面粉、燕京啤酒、百事可乐、禾丰牧业、蒙牛乳业、青华食品、通威饲料、和润轻工、南京雨润、天明酒精等20多家。园区重点规划发展四大产业:1、玉米深加工产业,包括全价营养食品、甜玉米、玉米黄色素、生物能源、生物转化产品(如纤维)、变性淀粉、纯溶蛋白、淀粉糖、变性淀粉、柠檬酸、酒精、玉米特强粉、玉米方便面、玉米面条、速冻甜玉米,以及新产品开发。2、大豆深加工产业,包括新型大豆食品、高级调和油、大豆变性蛋白、大豆卵磷脂、大豆多肽、活性多功能因子(异黄酮、皂甙)、天然维生素E、大豆低聚糖,以及新产品开发。3、小麦深加工产业,包括营养强化面粉、速发面粉、小麦淀粉、谷朊粉、麦麸膳食纤维、方便食品、休闲食品,以及新产品开发。4、稻谷深加工产业,包括脱壳大米、零蛋白大米、米糠油、一次性餐具、饮料、方便食品、休闲食品,以及新产品开发。另有乳品加工产业、畜禽加工产业、蔬菜(饮料)加工产业和生物制品产业等。

  该园区的运作特点是:先规划,后招商,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采用市场化运作,胆子大,方法多,产业发展相对较快。最突出的是舍得花钱投资基础设施和环境绿化,招商工作成为园区的长项,发展态势迅猛,前景广阔。

[Page:经验 ]

  二、沈北新区粮油工业园区的成功经验

  综合比较秦皇岛开发区粮油加工产业园区、大连北良港粮油物流与加工产业园区、沈阳沈北新区粮油工业园区的发展经验,皇岛开发区粮油园区、大连北良港粮油园区无论是在发展理念、规划布局、产业发展和运作管理上都还有一些不够完善的地方,相比之下,沈北新区粮油园区建设与发展比较成功,主要经验是:

  (一)树立了具有前瞻性的发展理念。沈北粮油工业园以建设“绿色生态新城”为目标,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水平运作、高质量建设、高效率管理、高速度发展”五项原则,实施“产业立区、开放兴区、科技强区、生态建区”四大战略,将园区打造成“创新之城、生态之城、文化之城、宜居之城”,全方位发挥龙头和示范作用。

  (二)规划建设起点高,基础设施投资大。由于设施、环境一流,该园区土地价格倍增,房价由1600元/平方米上升到3400元/平方米,土地价格由8万元/亩上升到20万元/亩,也吸引着众多企业纷纷入驻,建设速度惊人,在短短三年时间里,建立了年收入超过300亿元、财税收入达1.6亿元的超高业绩,粮油食品企业超过390家。

  (三)管理运营机制灵活。在土地、资源、农村拆迁等方面大胆创新,一切以合理创新和园区发展为依据,使园区工作变被动为主动,并对投资3亿元以上的企业免费提供土地;3亿元以下的企业,若产品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卖给标准厂房;在管理上均采用市场化和企业化运作模式,凭业绩用人,领导与非领导根据业绩随时变动,园区工作人员都具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心和成就感。

  (四)突出招商和服务功能。园区招商局下设8个分局,瞄准对象,采用专业化招商技术,成功率达80%。企业服务局为入区企业提供综合服务,企业需要什么样服务,就迅速为企业提供什么样的服务,并提供高层次智能服务,如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合作、企业申报项目、企业融资上市策划等,为企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

[Page:启示 ]

  三、体会和启示

  (一)沈北新区粮油工业园的建设思路和具体做法值得借鉴学习。杨凌与沈北新区有相似的地理位置和粮油资源。其运作模式、产业定位、管理、经营机制、环境建设、招商服务、管理方法、创业精神、用人制度等方面,对我们建设杨陵粮油食品加工产业园区具有重要的借鉴和示范作用。他们以创新、生态、高速、和谐为发展理念,高起点规划、大气魄建设,实现了园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大好局面。他们在招商引资方面的专业水准,令人叹服;他们在基础设施和环境生态建设上舍得巨资投入,筑巢引凤,值得借鉴;他们在充分挖掘土地资源的升值空间上,超凡脱俗,使土地不仅变成了入区企业用地,也使土地变成了园区发展的摇钱树;他们在解决问题的思路上,科学应用,大胆冒险的创新精神,难能可贵;他们在高标准建设农民回迁住房、给失地农民办理养老保险和让其在园区企业就业的操作中很有胆识,注重技巧,不仅使利益相关主体满意和谐,而且使5.28万人在短短4年内完成了由农民变市民的过渡,从中让我们看到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提高农民收入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改观。

  (二)粮油加工产业园区的建设与物流、交通、粮油资源密不可分。尽管杨凌没有沿海港口,但我们的陆路交通非常发达。同时我们有丰富粮油资源--陕西八百里秦川粮油基地和周边中原商品粮油基地做后盾,特别是我们有示范区的科技优势和管理优势,因此,我们完全有条件建设杨陵粮油食品加工产业园区。园区产业定位应是依托农业高科技,实现粮油深加工,不断拉长产业链,向粮油生物产业纵深方向发展。

  (三)粮油加工产业园区的建设必须有行业主管部门参与和管理。各级粮食行政部门是地方主管粮油收购、储备、调剂、加工、运输、销售、市场,甚至种植的技术指导和行业规范部门,有着重要的管理责任和多年积累的丰富经验。粮食行政部门不仅肩负着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也掌控着粮油产业快速发展的方向。我们考察的秦皇岛粮油加工产业园区、大连北良粮油加工园区由于没有粮油行业主管部门参与,缺乏行业技术指导,造成园区发展方向不明确,规划起点低,产业发展速度慢,管理机构在粮油信息和技术上与入区企业不协调,管理混乱,服务跟不上企业发展的要求。沈阳沈北粮油工业园区招商局按照产业区划下设8个局,招商六局就是专管粮油加工企业的招商,它拥有粮食系统的技术专家和管理专家,它的功能实际上就是行业主管(粮食局)的职能的延伸,或者说是增加了招商职能的粮食局。三家园区的不同发展历程启示我们,杨陵粮油食品加工产业园区建设离不开粮食行业主管部门的指导、组织和协调,不仅是行业的主管者,也是行业的指导者、推动者。

文档

产业园区的规划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3年第一季度热点行业追踪分析报告》指出,粮油产业园区建设与一般高科技、服务性园区建设有一定的区别。因为粮油加工企业具有大进大出的特点,所以对园区内物流、交通等基础设施要求较高,因此企业或地方在进行粮油产业园前期规划时,要有所侧重,避免因为物流效率低下导致入园企业满意度下降。粮油产业园区建设除了有优惠以及良好的环境之外,还需提高园区服务意识。不断完善粮油产业园建设,促进粮油加工业发展,对提高我国粮油企业整体竞争力有积极意义。中粮成都产业园中粮成都产业园作为成都市重大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