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群文阅读《短歌行》《归园田居》教学设计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2 15:36:32
文档

群文阅读《短歌行》《归园田居》教学设计

群文阅读《短歌行》《归园田居》教学设计曹操与陶渊明出世与入世的不同选择一、导入古人说“诗言志”,诗歌是以最精炼的语言来表情达意的。诗人会将自己的人生感悟寄寓在作品中。“生命的诗意”是我们本册书第三单元的人文主题。我们该如何解读作者诗意中的生命感悟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群文阅读《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共同领略曹操与陶渊明不同的人生选择。二、品读在之前的学习中,我们已经初步感知了这两首诗歌,下面给大家播放两段音乐,请大家感受一下,这两首音乐应该如何与这两首诗匹配呢?请说明你的理由。明确:
推荐度:
导读群文阅读《短歌行》《归园田居》教学设计曹操与陶渊明出世与入世的不同选择一、导入古人说“诗言志”,诗歌是以最精炼的语言来表情达意的。诗人会将自己的人生感悟寄寓在作品中。“生命的诗意”是我们本册书第三单元的人文主题。我们该如何解读作者诗意中的生命感悟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群文阅读《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共同领略曹操与陶渊明不同的人生选择。二、品读在之前的学习中,我们已经初步感知了这两首诗歌,下面给大家播放两段音乐,请大家感受一下,这两首音乐应该如何与这两首诗匹配呢?请说明你的理由。明确:
群文阅读《短歌行》《归园田居》教学设计

曹操与陶渊明出世与入世的不同选择

一、导入

古人说“诗言志”,诗歌是以最精炼的语言来表情达意的。诗人会将自己的人生感悟寄寓在作品中。“生命的诗意”是我们本册书第三单元的人文主题。我们该如何解读作者诗意中的生命感悟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群文阅读《短歌行》、《归园田居》 (其一),共同领略曹操与陶渊明不同的人生选择。

二、品读

在之前的学习中,我们已经初步感知了这两首诗歌,下面给大家播放两段音乐,请大家感受一下,这两首音乐应该如何与这两首诗匹配呢?

请说明你的理由。明确:《短歌行》慷慨激昂;《归园田居》其一

舒缓平和。(音乐特征,诗歌特征)

下面我们就伴随着音乐共同来品读一下这两首作品吧!

男生起立,齐读《短歌行》 ;女生起立,齐读《归园田居》。

你们的朗读带领着老师既领略了曹操的慷慨激昂,刚健有力,也感受了陶渊明的那份如世外桃源般的宁静!接下来就让我们共同进一步来探究一下这两首诗歌。

三、教学过程

任务一:探究《短歌行》的情感

首先,我们来看《短歌行》,如果让大家在诗文中挑选一个最能代表作者感情色彩的字,你会选择哪个字?(这个字在诗文中重复出现。)      忧

在诗文中,曹操抒发了自己的哪些忧愁呢?都是通过哪些抒情手法体现的?

如果让大家从这首诗的结尾中找出一句话总括诗人的观点,大家会选择那一句呢?            天下归心

当站在历史的关口,每个人都会产生危机感和忧患意识,无不为自己的前途感到彷徨和苦闷。同样,曹操也是。只不过在曹操身上表现的更为强烈罢了。 

无论是对时光短暂的感慨,还是对贤才的渴望,曹操最终都想实现自己“天下归心”的宏伟目标。

任务二:探究《归园田居》(其一)的情感

我们再来探究一下《归园田居》其一的内容,这首诗,诗人紧紧围绕题目中的哪个字来写的呢?(归)作者要归向何处呢?请用原文的诗句来回答。

课前老师布置大家做了一项“诗文改写”的作业,请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作者归后的居住环境。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下大家的作业。(2-3名同学)

这几位同学分别从不用的角度为我们营造了不同的美感效果,请大家概括一下这里陶渊明为我们描绘了一幅______________的乡村美景图呢?(你想在横线上填写什么样的词语——安静、祥和、宁静、清新自然、和谐、恬静、美好)

如果此处我描绘一幅“雕梁玉栋间,繁花绿树满庄园。宝马香车流不断,鸡鸣狗吠绕梁间”。和我们刚刚描绘的场景有区别?这种区别是陶渊明运用了什么手法给我们带来的效果?(白描)。从这份白描中,我们能看出诗人有什么样的情感?(对这种宁静、静谧生活的向往,厌倦官场,归隐田园。)

除了运用了白描以外,在这几句的环境描写中作者还运用了哪些手法?

动静结合、视听结合、由远及近。(使得这幅图景更加生动形象)

自此,我们看陶渊明要归去的地方是哪里?(自然,是一个宁静祥和的小村庄)

(如果用原诗中的一句话来概括《归园田居》的主题,你会选择哪一句?复得返自然。“返”即是“归”,作者的最终想法是要“归自然”。)

任务三:探究两者“归”的不同。

我想要完成这个任务,我们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第一,诗歌本身。第二,诗人自身。

首先,我们来看作者的抒情媒介——诗歌

通过之前的分析,老师汇总了如下表格。

语言形式手法情感作者的选择
《短歌行》四言直接抒情,用典,引用、比喻,时光流逝

渴望贤才

建功立业

《归园田居》五言借景抒情、白描、动静结合,视听结合、由远及近厌倦官场

归隐田园

请参考这些内容,回答以下的问题?

①如果把《归园田居》其一的内容换成“四言诗”好不好?我们来尝试换一换

(少无俗韵,性本丘山。误落尘网,去三十年。羁鸟旧林,池鱼故渊。)语速加快了,不利于表达整体环境舒缓的特点。

②这两首诗歌的抒情手法上,大相径庭,请阐释原因。(与要抒发的情感联系一下)

(为什么《归园田居》其一要运用借景抒情的手法?而不用用典抒情呢?)

总结:四言的句式:节奏鲜明,简单明快,因为其单纯而有天籁的意味,有如儿歌,适合抒发高昂的情绪,而五言诗较为舒缓,由于增加了一个字,内容的含量扩大,从而能更好地叙事抒情。

陶渊明向往的那种意境可谓“言有尽而意无穷”适合用借景抒情的方式,营造无穷的意境。

任务四:探究曹操和陶渊明的不同人生追求。

我们首先了解一下诗人们生活的时代背景和诗人们各自的性情。

我们都知道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动荡不安的一个时间段。《文心雕龙·时序》中说“观其时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也”。

曹操在《蒿里行》中也描述过这种状况,“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反映了当时战乱的现实,以及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

曹操乃一代枭雄,具有雄才远略,制定了“外定武功,内兴文学”的观念,作为军事家,指挥了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役。作为文学家,他精通音律,善诗歌,以海纳百川的胸襟,招集当时的著名文人,集中在邺下,形成了一个文学集团。很好地促进了建安文学的发展,开创了建安文学的“新局面”,形成了“建安风骨”。

政治理想的高扬、人生短暂的哀叹、强烈的个性、浓郁的悲剧色彩,这些特点构成了“建安风骨”(也叫 “汉魏风骨”)这一时代风格。魏国统治者曹氏父子都爱好和奖励文学,招揽文士,在他们周围聚集了众多作家。他们直接继承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掀起一个诗歌高潮。

建安前后,阶级斗争激烈、政治和思想发生重要变化、社会极度动荡不安。建安前爆发的黄巾,摧垮了东汉皇朝的腐朽统治,但接下来军阀混战,三国鼎立,战火不停,人民涂炭。出现了“人相食啖,白骨盈积,残骸馀肉,臭秽道路”的惨象。而上层统治者却过着奢侈糜烂的生活。

生活如此时代背景下的建安文学的主要作者们———曹操父子、建安七子还有蔡琰———都饱尝了战乱的苦楚, 亲眼目睹了百姓流离失所、无家可归、饿死街头的凄惨场面。所以在他们各自的作品中,时代的烙印体现得尤为明显。

志向与理想是没有对错和高低贵贱之分的,无论是曹操的“进”,还是陶渊明的“退”,他们都遵从了自己内心的选择,也正因为他们坚守自己的理想而收获了内心的愉悦和满足,这即是生命真正的诗意。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也能遵从自己的内心,做出符合自己心意的选择,让自己的生活充满诗意。

任务四:写作练习。情境选择

以“你想对曹操/陶渊明说……”谈谈你对这两位诗人生命的诗意的理解。

明确: 生逢乱世的成功者,政治高昂。

东晋官场的对立者,精神解脱。

四、作业布置

文学短评写作:

    请从两首诗歌中任选一首,就你感触最深的一点,联系实际,

写一则800字左右的文学短评。

文档

群文阅读《短歌行》《归园田居》教学设计

群文阅读《短歌行》《归园田居》教学设计曹操与陶渊明出世与入世的不同选择一、导入古人说“诗言志”,诗歌是以最精炼的语言来表情达意的。诗人会将自己的人生感悟寄寓在作品中。“生命的诗意”是我们本册书第三单元的人文主题。我们该如何解读作者诗意中的生命感悟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群文阅读《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共同领略曹操与陶渊明不同的人生选择。二、品读在之前的学习中,我们已经初步感知了这两首诗歌,下面给大家播放两段音乐,请大家感受一下,这两首音乐应该如何与这两首诗匹配呢?请说明你的理由。明确: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