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杯口尺寸的允许偏差(mm)
| 项 目 | 允 许 偏 差(mm) | 
| 低面标高 | 0 -5.0 | 
| 杯口深度H | ±5.0 | 
| 杯口垂直度 | H/100,且不应大于10.0 | 
| 位置 | 10.0 | 
| 项目 | 允许偏差(mm) | |
| 跨中的垂直度 | H/250,且部大于15.0 | |
| 侧向弯曲矢高 | L≦30m | L/1000.且不应大于10.0 | 
| 30m< L≦ | L/1000.且不应大于30.0 | |
| L>60m | L/1000.且不应大于50.0 | |
| 项目 | 允许偏差(mm) | 
| 主体结构的整体垂直度 | H/1000,且不应大于25.0 | 
| 主体结构的整体平面弯曲 | L/1500,且不应大于25.0 | 
| 项目 | 允许偏差(mm) | |||
| 柱脚底座中心线对定位轴线的偏移 | 5.0 | |||
| 柱基准点标高 | 有吊车梁的柱 | +3.0 -5.0 | ||
| 无吊车梁的柱 | +5.0 -8.0 | |||
| 弯曲矢高 | H/1200,且不应大于15.0 | |||
| 柱轴线垂直度 | 单层柱 | H≦10 | H/1000 | |
| H>10m | H/1000,且不应大于10.0 | |||
| 项目 | 允许偏差(mm) | |||
| 梁的跨中垂直度 | h/500 | |||
| 侧向弯曲矢高 | L/1500,且不应大于10.0 | |||
| 垂直上拱矢高 | 10.0 | |||
| 两端支座中心位移 | 安装在钢柱上时,对牛腿中心的偏移 | 5.0 | ||
| 安装在混凝土上时,对定位轴线的偏移 | 5.0 | |||
| 吊车梁支座加劲板中心与柱子承压加劲中心的偏移 | t/2 | |||
| 同跨间同一横截面吊车梁顶面高差 | 支座 | 10.0 | ||
| 其他处 | 15.0 | |||
| 同跨间内同一横截面下挂式吊车梁底面高差 | 10.0 | |||
| 同列相邻两柱间吊车梁顶面高差 | L/1500,且不应大于10.0 | |||
| 相邻吊车梁接头部位 | 中心错位 | 3.0 | ||
| 上承式顶面高差 | 1.0 | |||
| 下承式顶面高差 | 1.0 | |||
| 同跨间任一截面的吊车梁中心跨距 | ±10.0 | |||
| 轨道中心对吊车梁腹板轴线的偏位 | t/2 | |||
| 项目 | 允许偏差(mm) | |
| 墙架立柱 | 中心线对定位轴线的偏移 | 10.0 | 
| 垂直度 | H/1000,且不应大于10.0 | |
| 弯曲矢高 | H/1000,且不应大于15.0 | |
| 抗风桁架的垂直度 | h/250,且不应大于15.0 | |
| 檩条、墙梁的间距 | ±5.0 | |
| 檩条的弯曲矢高 | L/750,且不应大于12.0 | |
| 墙梁的弯曲矢高 | L/750,且不应大于10.0 | |
| 注:1、H位墙架立柱的高度; 2、h为抗风桁架的高度; 3、L为檩条或长度。 | ||
| 项目 | 允许偏差(mm) | 
| 平台高度 | ±15.0 | 
| 平台梁水平度 | L/1000,且不应大于20.0 | 
| 平台支柱垂直度 | H/1000,且不应大于15.0 | 
| 承重平台侧向弯曲 | L/1000,且不应大于10.0 | 
| 承重平台梁垂直度 | L/250,且不应大于15.0 | 
| 直梯垂直度 | L/1000,且不应大于15.0 | 
| 栏杆高度 | ±15.0 | 
| 栏杆立柱间距 | ±15.0 | 
1、强制条文:设计要全焊透的一、二级焊缝应采用超声波探伤进行内部缺陷的检验,超声波探伤不能对缺陷做判断时,应采用射线探伤,其内部缺陷等级及探伤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焊缝手工超身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分级》GB11354或《钢熔化焊对接接头设想照相和质量分级》GB3323规定。
一、二级焊缝的质量等级及缺陷分级应符合下表规定。
| 焊缝质量等级 | 一级 | 二级 | |
| 内部缺陷 超声波探伤 | 评定等级 | Ⅱ | Ⅲ | 
| 检验等级 | B级 | B级 | |
| 探伤比例 | 100% | 20% | |
| 内部缺陷 射线探伤 | 评定等级 | Ⅱ | Ⅲ | 
| 检验等级 | AB级 | B级 | |
| 探伤比例 | 100% | 20% | |
| 注:探伤比例的计数方法应按以下原则确定:对现场安装焊缝,应按同一类型、同一施焊条件的焊缝条数计算百分比,探伤长度不应小于200mm,并应不少于1条焊缝。 | |||
3、焊缝表面不得有裂纹、焊瘤等缺陷。一级、二级焊缝不得有表面气孔、夹渣、弧坑裂纹、电弧擦伤等缺陷。且一级焊缝不得有咬边、未焊满、根部收缩等缺陷。
三、紧固件连接工程
钢结构制作和安装单位应按规范进行高强度螺栓连接摩擦面的抗滑移系数试验和复验,现场处理的构件摩擦面应单独进行摩擦面抗滑移系数试验,其结果应符合设计要求。
三、钢结构涂装工程
涂料、涂装遍数,涂层厚度均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对涂层厚度无要求时,涂层干漆膜总厚度:室外为150μm,室内应为125μm,允许偏差为-25μm。
四.压型金属板安装工程
1、压型金属板在支承构件上的搭接长度(mm)
| 项目 | 搭接长度 | |
| 截面高度>70 | 375 | |
| 截面高度≦70 | 屋面坡度<1/10 | 250 | 
| 屋面坡度≧1/10 | 200 | |
| 墙面 | 120 | |
| 项目 | 允许偏差(mm) | |
| 屋面 | 压型金属板波纹线对屋脊的垂直度 | 12.0 | 
| 檐口相邻两块压型金属板端部错位 | L/800.且不应大于25.0 | |
| 压型金属板卷边板件最大波浪高 | 6.0 | |
| 墙面 | 墙板波纹线的垂直度 | H/800,且不应大于25.0 | 
| 墙板包角板的垂直度 | H/800,且不应大于25.0 | |
| 相邻两块压型金属板的下端错位 | 6.0 | |
| 注:1  L为屋面半坡或单位长度; 2 H为墙面高度 | ||
